晋末长剑 第1375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9      字数:3493
  草场自丘陵延伸而下,一个个牲畜栏、马厩点缀其间,一块块农田、谷仓分布其中,园户们从谷仓内取出糠麸、秕谷、豆子,喂养马匹,助它们度过牧草返青前的难熬时段。
  竹林涛涛作响,与水中央的垛田默默相望,静静等待着春天的来临。
  “当年我就是靠这个,东征西讨,数破顽敌。”邵勋吃得差不多了,遂站起身,凭栏眺望道:“人这一辈子,做好一件事都不容易,何况那么多事。二十余年过去了,广成泽这件事终于做得差不多了,而人业已近归途矣。”
  刘野那听得有些伤感,于是插科打诨道:“你若自觉已近归途,还有心思和那群司马氏妇人调笑?”
  邵勋哈哈一笑,道:“是啊,我这辈子就和司马家的女人过不去。”
  山下传来了高亢的杀声,轮休的一半亲军正在出操训练。
  在这如同仙乐般的喊杀声中,邵武夫来到了卧室中。
  王蕙晚眼圈红红的,见到邵勋来了,忍不住掉下几滴眼泪。
  女儿如此梨花带雨,让邵勋颇是心疼,忍不住拍了拍蕙晚的肩膀,道:“生离死别,人总有这一天的。兴许只是舍弃了这身皮囊,超脱而去了呢?”
  司马脩袆的眼皮子时不时颤动着,终于睁开了眼睛。
  她方才做了一个梦。
  那时候父亲还在,大晋国势正盛。还是少女的她在秋游中见到了琅琊王氏的王敦,忍不住扇了他一个巴掌。
  父亲大为震怒,因为他本来属意王敦当驸马的。
  随后几年,父亲又选了几个大族子弟,她怎么都不同意。到最后实在顶不住了,于是选了东海王氏子,嫁到了东海郡。
  她与驸马关系不睦,因为她从不和驸马同房,逼得驸马私下里养了一堆姬妾,纵酒服散,终日不回家。
  她偷偷来到朐县,将一个名叫邵勋的世兵子弟接回了公主府,悉心抚养。
  她把他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然后在他成为少年的时候,勾引了他。
  少年得到她后,赌咒发誓,这辈子只对她一人好,绝不看一眼其他女人。
  驸马很快病死了。
  她带着少年南渡建邺,在临海郡的海边辟了一个庄园,最后嫁给了这个勇武过人,屡次击败匈奴、羯众,收复徐州、豫州大片土地的少年。
  他们一生共养育了三个孩子。临死前,他抱着她,儿女们泣不成声,她却觉得这一生死而无憾,遂含笑而去。
  梦终究是梦,是人生中求而不得的遗憾。
  当初有多洒脱,后来就有多后悔。
  司马脩袆伸出一只手,紧紧握住邵勋。
  邵勋轻轻回握。
  夜色渐渐浓重。
  王蕙晚来了几次,父亲一直坐在床榻边,一直握着母亲的手。
  她不忍多看,又去照看女儿。
  当最后一次过来时,母亲艰难地扭过头,对她笑了一笑。
  女儿在怀里动来动去,瞪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一切。王蕙晚赶忙转过女儿的脸,然后直抹眼泪。
  “我十年前就后悔了,我要离你近一点。”这是母亲最后一句话。
  王蕙晚无力地跪坐在地,女儿哇哇大哭起来。
  邵勋轻轻合上了司马脩袆的眼睛,微微叹息。
  看样子,到了最后,还是他更薄情一些。
  宿羽宫,更加清冷寂寥了。
  邵勋站起身,看着女儿和外孙女,怜惜之意更浓。
  “蕙晚,你要随我回京中么?”邵勋问道。
  王蕙晚茫然地摇了摇头。
  邵勋将她扶起,又把外孙女抱入怀中。
  外孙女有些累了,似乎想睡觉。邵勋轻轻抱着,出了卧室。
  “陛下,甲坊令在外边等着。”童千斤禀报道。
  “让他和王家人一起操持丧事吧。”邵勋顿了顿,又道:“桑梓苑令空出来两月有余了吧?罢了,你不知道。”
  “让王羲之为朕草拟敕书。”邵勋一边轻轻摇晃着外孙女,一边说道:“何审调任桑梓苑令,即日赴任。甲坊令徐铉出任广成苑令,操持完丧事后再赴任。”
  “遵命。”童千斤应道。
  ******
  王家人来到宿羽宫后,邵勋便去了广成宫。
  夜色如墨,他摊开纸笔,在灯下写写画画。
  大梁朝的东宫制度,可以参照前代的魏晋,也可以参照南北朝及隋唐,再往前或往后,都不太适宜了。
  东宫品级最高的官员便是“三太”、“三少”,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虽言六个,但大多数时候并不齐,或二或三,或四或六都有。
  最少的情况下只有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两个,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三太三少之外,还有一个太子詹事。
  如果太傅、少傅总领宫事,那么一般不置太子詹事。
  如果太傅、少傅只是加官,并不实际管事,那么就设太子詹事,总领宫事。
  太傅、少傅实际管事的情况下,就会有僚佐,如丞、主簿、五官掾、功曹史、主记门下史、录事以及诸曹官。
  邵勋想了片刻后,在纸上写下了“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八个字,没写其他二太二少。
  写完后,又在这两个官位旁边各写了一些幕僚职位。
  很明显,这是要太傅、少傅实际管事,不置太子詹事了。
  这个时候,他又顿了顿,似在思考。
  东宫属官又分两类。
  一是“全职”东宫属吏,即不在外朝任职,二是“兼职”东宫属吏,即本身有外朝职务,同时又兼领东宫职官。
  大多数情况下,全职官和兼职官是同时存在的。
  比如,晋武帝时侍中任恺兼领太子少傅、卫将军杨珧领太子少傅,甚至还有宗室、三公兼领东宫傅保的。
  这种兼职官最为微妙。
  晋惠帝司马衷能力不足,他当太子时自然要重臣辅佐。
  但有的时候又变味了,不是辅佐,而是压制东宫集团,将太子架空,只能负责修书、祭祀、接待、仪礼这些鸡肋般的事情。
  毕竟,这些兼领傅保,且实际管理东宫事务的外朝重臣,很显然是皇帝的亲信,执行的是皇帝的意志,太子没法和这些人对抗,最终只能丧失权力,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只能搞些边边角角的事务。
  同时这也是一种相对体面、相对高明的办法,对外给人重视太子的感觉。
  你看,开国元勋都给太子“打工”,你敢说太子不受信任?
  邵勋思来想去,最终决定采用晋武帝司马炎的策略,以外朝重臣兼领太子太傅、太子少傅,总领东宫僚属。
  “以尚书左仆射梁芬领太子太傅,以枢密监陈有根领太子少傅。官事无大小,皆由二傅领之。其训导者,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省太子詹事。”邵勋在纸上写下一段话,
  “以安定太守垣喜为太子左卫率,以义从军副督刘达为太子右卫率。省前、后二卫,左、右卫各置兵千员,自禁军、府兵子弟中募集。”
  写完这四个职位后,邵勋便搁下了笔,仔细看着。
  其他职位还有很多,如中庶子(相当于侍中)、中舍人(黄门侍郎)、食官令(太官令)、庶子(中书监令、散骑常侍)、舍人(中书侍郎、散骑侍郎)、洗马(秘书)、率更令(光禄勋、卫尉)、家令(司农、少府)、仆(太仆、宗正)等,总数十员,配上傅保、左右卫率,就是一个精简版中枢朝廷。
  这些职务确实重要,但没那么重要,邵勋还要与人商议一下。
  青烟袅袅升起。
  邵勋将刚刚写过字的纸凑近灯火,付之一炬。
  二月十七日夜,邵勋来到灵堂之中,宾客们尽皆低头,避散而走。
  默默添了些灯油后,连夜离去,返回汴梁。
  丞相王衍没有来,因为他也老了,精力比起去年断崖式下降,最近还偶感风寒,真的动不了身。
  两个老登之中,他真没梁芬身体好,后者到现在都神完气足,令人称奇。
  第一百零一章 儿女之事
  二月下旬的时候,河南大地终于开始了春播,比去年晚了不少时日。
  此乃国之大事,不容轻忽,邵勋亲自做出表率,又在陈留府内选了个孤儿寡母的府兵家庭,为其耕田。
  现场人山人海,袖手看着的比耕田的多。也就没有记者和摄像机,不然指定给你整个新闻播报。
  满村的大姑娘小媳妇们都偷偷看着正在地里干活的邵勋。
  天子腰背真厚实,一定很有力,后宫嫔妃们真是享福了。
  那双手又大又有力,搓揉起来不知道多带劲。常年射箭的人,掌心老茧肯定很厚实,擦着山尖灵魂都要出窍。
  腿还很粗,推起车来飞快。
  无论是在家耕田,还是在家耕田,都是好手啊。
  梁芬、陈有根二人也在现场。老梁年纪太大了,在不远处亲手煮些茶水,分给下地的邵勋及一众亲军将校、府兵军官。
  陈有根也比邵勋大,不过还能下地干活。
  他这会有些神思不属。昨日天子返京后,立刻召他入宫问对,两人登上了浴日楼,密谈了许久,然后他就知道自己要出任太子少傅了。
  他不笨,听出来天子话里话外的意思,知道这活不好干。但如果非要做一个选择的话,他选天子。战场上一起拼杀过来的人,没那么多想法,再让他选十次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只不过,这事终究烦人。
  他现在也在思考该用什么样的态度与即将册封的太子相处,以至于干活都不是很专心了。
  梁芬就比他游刃有余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