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396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9      字数:3544
  “我们的孩儿一晃都十岁了。”邵勋将元真拉到身边,笑道。
  王氏却心下一突,道:“跟了你十一年,生了四个孩子,你还是人不?”
  邵勋却如下头男一般得意地笑了起来,道:“今后为我生的孩儿,全都冠以邵姓。”
  “不给你生了。”王氏半真半假地说道:“你那么多女人,何必让我不得安生。听闻你俘虏了晋室一干妇人,让她们服侍你不好吗?”
  “我更喜欢你。”邵勋也半真半假地说道。
  王氏轻叹一声,抱着孩子无语凝噎。
  八岁的阿六敦看看母亲,再看看父亲,然后凑到邵勋跟前,道:“阿爷,母亲难得来一次,你不要欺负她。”
  邵勋无语,只能说道:“你母亲很喜欢被我欺负。”
  “我才不信呢。”阿六敦嘻嘻一笑,然后吸气、撑腿、纵跃,一气呵成,跳到了邵勋怀里,朝圆月做着鬼脸。
  圆月咯咯直笑,口水淋漓。
  元真却像个小大人一般,垂手肃立在邵勋身旁。
  邵勋其实挺喜欢元真的,因为他是虎头之外第二个长得很像他的儿子。
  现在只是面容像,但骨架不小,虎头虎脑,等身体发育长开后,肯定是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汉。
  真是我邵某人一生中杰出的作品啊!
  “元真,听说你昨天去见什翼犍了?”邵勋问道。
  “是的,我去秘阁找六兄借了点钱,买了些礼物,送给什翼犍了。六兄还夸我心胸开阔,不计较少时龃龉。”元真得意地说道。
  邵勋也把元真拉了过来,轻抚脊背,道:“再在中原学几年,成婚后就去凉城,为你六兄守边。”
  元真有些不开心,道:“阿爷,我不想去凉城,就在汴梁陪着你,好么?阿娘也来汴梁,我、阿六敦、圆月、遥喜住在一起,每天都能见到,不知道多好。”
  邵勋被儿子的依赖弄得心里暖暖的。
  不过他还是说道:“阿爷有很多敌人,还要一一讨平呢。”
  元真想了想,道:“阿爷,我很快就会长大的,到时候我来率军征讨,你在家陪着阿娘就行了。”
  王氏闻言,嘴角泛起笑容。
  邵勋看了她一眼,道:“如何?元真小小年纪,孝心如此可嘉,若不生,哪来的佳儿?”
  王氏将元真唤到身前,仔细看了看,道:“来中原这么些年,气度都不一样了。将来你定要给他寻个好人家。”
  “那是自然。”邵勋说道:“一定得是个书香门第女子。”
  王氏微微颔首,然后又轻叹一声,道:“什翼犍能娶士族女,也算是我这个当娘亲的能为他做的最后一点事了。刘库仁、刘眷如何了?”
  “我没将他们送去江夏,还在汴梁,和他们母亲住在一起呢。”邵勋说道:“终究只是孩子,我与他们较什么劲?待长大一些,和什翼犍一起去江夏吧。”
  “也好。”王氏松了一口气。
  二十九日,代公拓跋什翼犍如期在汴梁完婚。
  石大雅送了一幅字当做贺礼,被人嘲笑穷酸。不过有一说一,石大雅的字有几分火候了,京中不少书法大家都给予了高度称赞。
  与此同时,太子邵瑾的大婚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邵勋心中有股紧迫感,打算尽快完成。且不独太子,吴公邵雍的夫人也选定了,乃故太保潘滔的孙女,今年一并完婚。
  第一百一十九章 最后阶段
  八月中的时候,邵勋收到了“蔡小郎君”自西河发来的奏疏。
  据他所言,左国苑的一亩黑麦产量很是一般,和焉支山、渔阳国的差不太多。
  邵勋看完便收了起来,然后看着少府呈递上来的一种半固体的膏状物事。
  “此物既从肥油中取出,又与皂荚功效类似,便名‘肥皂’。”邵勋洗了洗手,说道。
  其实到了草碱这一步,发现肥皂已是必然。
  孙熙之前反证的时候就已经往猪油里倒过溶了草碱的水,观察到了这个现象,而今只不过是正式提出来罢了。
  花费这么多时间的原因是他又尝试了牛油、羊油乃至胡麻油,都能发生此类现象。
  后来他又举一反三,考虑到有些乡间百姓也用石灰水去脂,便觉得石灰水中也有碱,于是尝试着做同样的事。但不知道怎么回事,过了很长时间才有一点点石头样的物事沉淀在罐子底部,非常坚硬,去污能力有,但很差。
  邵勋倒很欣赏他这种穷究的精神。
  此时工匠去脂,尿、草木灰、药材、石灰水都用,但效果不一,孙熙此举已经从单一反应摸到了一大类化学反应(皂化反应)的门槛,如果能系统总结的话意义重大。
  可惜邵勋知识贫弱,他甚至很奇怪肥皂为什么是软的,不应该啊!
  难道肥皂有很多种?搞不清楚了。
  “肥皂有了,而今缺的是油。”邵勋令人将此物收起,一边朝芳洲亭走,一边默默思考油料来源。
  要想让老百姓用得起,价格得下来,不然人家不如涂点草木灰洗头。
  听起来有点地狱笑话,但古时候这么做的人真不少。尤其是长时间不洗头,头发跟羊身上采集的羊毛一样,油脂很重,直接在头上发生皂化反应了……
  动物脂肪肯定靠边站了,用那玩意做肥皂就真只有上层用得起,除非——捕鲸!
  但鲸油拿来做肥皂亏你想得出,那玩意做成蜡烛简直是极品。
  如果是工业时代,更是顶级的润滑油。他记得历史上欧洲人大规模捕鲸,大多不取肉,只要皮和脂肪。甚至如果时间紧急,皮也可以不要,只将脂肪割走。
  比起动物脂肪,植物油是更现实的选择。
  最好是一种能耐贫瘠、能适应砂砾、山地环境且含油率很高的植物,简而言之,最好不要和粮食作物抢地。
  如果真有这种理想的油料作物,那么原本不适合种粮食的荒地就可被利用起来,等于凭空多出来的财富。
  邵勋想着想着,便来到了一座院子内。
  “陛下,皇子在此。”见他来了,宫人们捧来了一婴孩,轻声说道。
  邵勋轻轻接过,看着孩儿皱巴巴的小脸,欣慰地笑了。
  石氏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这是新一批司马家贵妇们的第一个,接下来会挨个排队生孩子,一个都跑不了。
  而且贞明改元之后,群臣又上疏请选天下士女,充实后宫。
  邵勋没有同意,最后只选了少数士族、勋贵、草原酋豪女子入宫,补充缺编的女官职位。
  群臣交口称赞,皆以为贤,只有邵勋自己知道,他病得越来越厉害了……
  “册封石氏为美人,普赐汴梁役户、少府罪人、掖庭罪妇酪一段、酒一合、饼二张。”邵勋吩咐道。
  很快便有人领命而去,着即办理。
  将儿子交还给乳娘后,邵勋不便入内见石氏,很快就离开了。
  ******
  傍晚时分,田间地头的收割大军终于得到了喘息之机。
  金乌西垂的景象从来没有如同此刻这般美丽,少府力役徒们将最后一批工具收起,准备返回宿营地——所谓宿营地其实就是一片收割完毕的农田,临时搭起帐篷供人居住罢了,方便干活。
  对这些收割大军而言,只有夜晚是属于他们的。
  眼一睁,天一亮,无论什么情况,都要立刻起身去干活,稍有拖延,马上就有如狼似虎的园丁冲过来,拿着鞭子劈头盖脸砸下。
  园丁即园户丁壮,他们以前是屯田军,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手中有器械,可不是这些身娇力弱的罪人可以抵抗的。
  司马冲回到宿营地后,几乎要瘫下了,连饭都不想吃。
  右手虎口位置已经起了几个水泡,那是握镰刀割粟麦时留下的。
  腰酸痛无比,那同样是埋头收割粮食导致的。
  衣服里似乎有穗芒,搞得身上奇痒无比。
  裸露在外的肌肤被太阳灼伤,火辣辣地疼。
  真不是人干的!
  一到秋收时节,不管你是挖河的、喂马的、烧砖的,还是伐木的,都要来抢收粮食,少有例外。
  司马冲之前在跟人学着做毛笔,还算清闲。秋收令一下,立刻奔赴少府名下的农田,开始抢收粮食,而今已是第三天。
  他不想干了,他更想哭,谁来救我啊!
  远处的树林边转出来了一支车队,那是送晚饭的,营地这边一阵骚动。
  园丁们大声呵斥,让罪人们老实了下来。
  车队驶近后,慢慢停了下来。
  片刻之后,一人跳下了牛车,拎着一个铜锣,敲打一声吸引众人注意力后,中气十足地大喊道:“石美人诞下二十二皇子,天子大悦,令赐下酒食……”
  一边说,一边走。
  他的嗓门很大,每到一处还反复喊个好几遍,然后才去下一处。
  “石美人……”司马冲如遭雷殛,愣了许久。
  “石美人”是哪个?莫不是……
  司马冲不敢想下去了,邵贼后宫定然有别的姓石的嫔妃。对了,一定是渤海石氏或乐陵石氏之人。阿娘今年都四十了,邵贼那么多年轻的女人不去碰,偏要碰她?说不通的。
  而就在此时,河对岸的土路上,一辆装饰普通的马车正向北慢慢走着。
  周遭围着数百名侍卫亲军的武士,颇为惹眼。
  路不好走,颠簸不平。
  诸葛文彪一个不防,差点歪倒,幸被邵勋揽在怀中。
  她轻轻挣扎了一下,没挣开,便放弃了。
  “庾元规五百里加急来报,旬日前蜀中居然下了大雪,朕颇为惊诧。”邵勋说道:“汴梁虽然还是很热,但保不齐哪日就变天了。今年再给你做一件皮裘,两件换着穿。”
  “没必要。”诸葛文彪说道。
  马车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