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395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9      字数:3735
  “阿娘,事到如今,没有什么一定要我指挥的仗了,小儿辈已能破敌。”邵勋抓着母亲的手,说道。
  刘氏放心地点了点头,喃喃道:“阿娘知道时日不多了。你若出征在外,阿娘便是想见你一面都难。”
  邵勋低下了头,久久不语。
  “昨日侯三请了个僧人入宫讲道,说佛家有转世之说。”刘氏又道:“阿娘听了很高兴,却不知道死后多久才能转世。若能再看看儿孙一眼就好了。阿娘最挂念不下的就是你啊,大虫走得早,这个家就靠你撑着了。”
  邵勋嗯了一声,然后伸手把几个儿子都喊过来,让他们坐下。
  “孙儿们都长这么大了,能帮着汝父分担家业了。”刘氏轻轻擦了擦眼泪,然后伸出一只手,摸了摸太子邵瑾的脸,道:“梁奴啊,你是嫡长子,以后要用心。你父很不容易,一个人创下这么大的家业。他没人可用的,只能靠你们。我听蔡小郎君说,曹家过于防备兄弟,所以丢了江山,司马家兄弟不和,一样丢了江山。怎么做才对,我也不知道,听你阿爷的就是了。一定要听他的,他是邵家这么多代人里最有本事的。”
  “孙知道了。”邵瑾流下两行眼泪。
  刘氏又看向邵裕,道:“虎头……”
  “阿婆,我在呢。”虎头蹲了下来,让刘氏能摸到他的头。
  “你身量最高,块头最大,是孙辈里最能打的。”刘氏说道:“便是农家争水、争田,身强力壮之人都冲在最前面。邵家宗族寥落,就这么些人,这个江山还是要靠你们啊。三月里我出了一次宫,汴水边好多世家大族。他们的排场可不比我们邵家差多少啊。你父在时,他们不敢欺上门来,你父不在,可不敢想他们会做什么事。”
  “早年东海有个坞堡,堡主收留了一帮外乡人,后来生生被外乡人夺去了家业,满门子孙死绝。你最壮,将来可要为梁奴撑起这个家业啊,莫要让外人欺负了。”
  “阿婆,我知道了。”虎头低头垂泪,抓住了刘氏的另一只手。
  “念柳呢?”刘氏又问道。
  “阿婆。”邵勖走了过来,蹲在刘氏面前。
  “诸孙儿之中,你最仁厚。”刘氏说道:“汝父让你打理财计,就是看中你的本事。家无钱不行,国无钱也不行,你要帮梁奴啊。”
  “是。”邵勖应道,神色哀伤。
  “金刀、獾郎、春郎……”刘氏喃喃道:“难得今日孙儿们这么齐,有些话不说怕是没机会了。”
  金刀等人次第上前,神色凄然。
  刘氏一一交代后,又轻轻抚摸着邵瑾的头,道:“梁奴,一家人要齐心。他们都是你的兄弟,都可以帮你,你也要善待他们,莫要争斗,让外人捡了便宜。”
  邵瑾泪流满面,伸出一只手,发誓道:“孙当着祖母的面发誓,定友爱兄弟,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小虫。”刘氏又看向邵勋。
  “阿娘。”
  “今后梁奴若犯了错,你不要怪他,不许责备他,要好好教他。”刘氏说道。
  “好。”邵勋应道。
  “你要说话算话。”刘氏用希冀的目光看着儿子,说道。
  “儿说话算话。”邵勋点头应允道。
  刘氏笑了,仿佛放下了一桩心事般,解脱地笑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团聚
  七月之后,天气更热。
  大火球终日挂在空中,反复炙烤着大地,以至于汴水水位骤降,航运都受到了影响。
  在这个火热的季节,北边草原上来了一大堆人,准备参加代公拓跋什翼犍的婚礼。
  邵勋说给他在中原找个好人家,说话算话。
  北海逢氏的一庶女嫁了过去,为代国夫人——此女为侍御史逢辟的族侄女,本来逢家是不愿意的,奈何被天子指到了,最后推了个自小父母双亡的疏属庶女出来顶缸。
  七月十五日,邵慎、王丰留守平城,代国太夫人王氏带着六岁的五原郡公代景、三岁的渔阳郡公鱼肃南下,抵达汴梁。
  “你是打算把我关在这里吗?”翠微堂东南的和风院内,王氏上上下下打量着,掩嘴笑道。
  黄女宫是坐北朝南的不规则形,正北凸出去的一部分是翠微堂,裴贵嫔一个人住的地方。此堂东南方有一连串错落有致的院落,离其最近的便是和风院了。
  此院本是贵人乐氏一个人居住的地方,而今又多了个王夫人,当然后者是临时居住。
  乐岚姬这一年心情不错。
  儿子金刀只要在京,就会时时入宫探望。便是他不在,刘氏姐妹也会相携入宫,陪乐岚姬说说话。
  如此相处下来,乐岚姬对二女的观感倒好了很多,关系变得融洽了许多。
  就在本月初,唯一的女儿、竟陵公主邵姝生下一女,若非还在坐月子,乐岚姬这会已经出宫了。
  生活如此美满,当年为太弟妃时的前尘往事愈发浅淡,连带着被杀死的儿子都已经许久没想起了。
  她现在的生活中,只有一儿、一女以及四个孙辈。
  当然,如果当初那个抱着她共乘一马、搂着她一起射箭的男人能多来坐坐,就更满足了。
  今日看到王氏过来暂住时,她没有说什么,立刻让宫人准备果子点心——其实她也很寂寞,也想有人陪。
  以前更多与修容卢氏、美人宋氏、荆氏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度过漫长的一天。最近卢氏生病了,被裴贵嫔接到翠微堂内,就见得少了。
  外间响起了轻盈的脚步声。不一会儿,宫人们端来了茶水、鲜果和点心。
  “坐吧。”邵勋说道。
  乐岚姬被邵勋拉着坐在他身旁,王银铃坐在他俩对面。
  “这是河内民人培育出的白桃,比魏郡白桃还要香甜,尝尝吧。”乐岚姬拿着一个洗净的白桃递给王氏。
  “谢乐贵人。”王氏轻轻接过。
  “这桃哪来的?”邵勋抓过一个啃了起来,问道。
  “刘家姐妹入宫时带来的。”乐岚姬说道。
  “你现在看她们顺眼了?”邵勋笑道。
  乐岚姬轻叹一声,道:“那又如何?只要孩儿们自己过得好就行。二十多年前,一夕之间……”
  司马颖及两个儿子被朝廷(司马越)下令处死,只剩下她孑然一身。
  有些事情,经历过和没经历过,想法完全不一样。
  落到眼前这个东海“粗鄙武夫”手里后,她的生活反倒日趋安定,未尝不是一种运气。
  听女人这么说,邵勋收起了笑容,道:“以后让她们多进宫陪陪你。”
  “那你呢?”乐岚姬问道。
  邵勋说道:“自然也要多陪陪你了。”
  王氏看看乐岚姬,又看看邵勋,微微有些羡慕。
  “你们先谈吧,我去寻宋祎抚琴了。”吃完一个桃子后,乐岚姬起身说道。
  房间里先沉默了一会,王氏突然说道:“宇文乞得龟死后,逸豆归无能统御十二部,人心散乱。”
  “有人说乞得龟是病死的,也有人说为逸豆归所杀,到底怎么死的?”邵勋问道。
  “确实是病死的。”王氏说道:“议事之时,诸部大们公然挑衅他的威严,不遵号令。乞得龟惧,向北遁逃。有见到他的人说一夜白发,心气全失,很快就病死了。”
  邵勋算是认可了这种说法。
  堂堂宇文十二部的首领,连战连败,众叛亲离,本身年纪也不小了,没了那口心气后又亡命狂奔,猝死的可能性确实不小。
  “逸豆归能统御多少人?”邵勋问道。
  “至多一半。”王氏说道:“你那好儿子燕王,与宇文十二部之一的侯莫陈氏来往密切,他都能拉到一个部落,宇文逸豆归在继承了族叔乞得龟的遗产后,却只能笼络五六个部落,也是个扶不起的人,你早作打算。”
  “我自有计较。”邵勋说道。
  王氏点了点头,又问道:“婚礼定在何时?”
  “七月二十九。”
  “竟早来了半个月。”
  “你还有何事?婚礼结束都八月了,就留在汴梁,年后再走。明年再熬一年,待我积蓄完粮草军资,一切齐备之后,三路进兵,讨伐慕容。”邵勋说道。
  “只要能把军资送到前线,慕容哪经得起你三路讨伐?”王氏笑道:“昔年宇文氏、高句丽、崔毖三家共伐慕容,单宇文氏就出动了数万兵,男女老少合计十万多。不过现在他们应征召不到这么多人了。”
  邵勋嗯了一声。
  草原打仗和中原是不一样的模式。宇文氏在慕容鲜卑的正西、西北部,可从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进兵,比走卢龙道容易多了。
  至于补给,那当然是草原传统一边放牧一边前进了。
  “打完慕容,我怎么办?”王氏问了个很现实的问题。
  “来陪我。”邵勋不容置疑地说道。
  王氏叹了口气,道:“刚遇到你那会,应该是十二年前吧?”
  “是啊,那会你还是个赶鸭子上架的小妇人。”邵勋笑道:“十二年过去了,你是越来越厉害。”
  “可也被你吃得一干二净。”王氏白了他一眼,说道。
  “这样不好么?”邵勋问道。
  “是啊,这样也不错……”王氏叹道。
  这个男人的兵可不好借,一借就被吃得死死的,拓跋鲜卑四分五裂,再不成气候。
  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一东一西,数座军镇排列其间,阴山以北还有不是府兵胜似府兵的数千精骑。
  雁门被攻取,代郡、马邑被次第收走,五原、凉城、渔阳三国制如中原,就连平城的侍卫亲军都有相当多的中原武士,更别说很多部大因为贩卖牲畜、湖碱、羊毛已经与南边暗通款曲了。
  各种钳制死死的,且一步步加深,不让你有任何反抗的可能。
  跟着他,当他的笼中鸟,几乎已是宿命。
  “阿爷、阿娘。”元真、阿六敦二人一前一后入内,高兴地大喊道。
  元真手里牵着代景,阿六敦吃力地抱着小弟遥喜——因受封渔阳郡公,故以“鱼”为姓,名鱼肃。
  王氏起身将鱼肃接过,抱在怀里。
  三岁小儿安逸地坐在母亲怀里,悄悄打量着邵勋。
  “元真,今日没去习文练武?”邵勋问道。
  “皇后给假数日,说后面让教授单独教我。”元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