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453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9      字数:4173
  被俟力发惨叫声惊醒的鲜卑人霍然起身,四处张望一番后,很快发现芦苇丛中出现无数跃动的人影。
  他们手持弓弩、刀盾、长枪,正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岸上来。见到鲜卑人一个接一个起身时,队伍中发出一声轻喊,很快便有密集的箭矢兜头盖脸射来。
  鲜卑人猝不及防,站立起来的人尽皆倒地,惨呼不已。
  芦苇丛中的人越来越多,先锋数十人已然登上了岸,开始简单列阵。
  弓弩手们亦加快脚步,次第上岸。
  鲜卑营地渐渐喧哗了起来,间或伴随着呵斥声。很显然,便是部落贵人们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上岸之人神色一喜。
  很快,刀盾手居前,长枪兵居后,上岸的百余人开始墙列而进。
  操吴语的军官带着弓手四处寻找高地,满口蜀音的三巴子弟则加快脚步,持弩冲到了最前面。
  夜色之下,弓弩发射之声不绝于耳,乱跑乱撞的鲜卑人被射得抱头鼠窜。
  更有人开始四处放火,草堆、帐篷、车辆等等,能烧的全部烧掉,一时间火光熊熊,映红了半边天,整个鲜卑营地陷入了不可收拾的混乱之中。
  上岸的军士已经达到五百余,阵列整肃,不疾不徐。
  他们越过草地,穿过帐篷,遇到鲜卑人就是一通刺杀,宛如黑夜中的杀神。
  不远处响起了马蹄声,军士们神色一凛,但很快又放松了下来,因为那马蹄声越来越远,显然是有人夺马而逃。
  以有心算无心,以有备打无备,以整肃之阵列击散兵游勇,逃跑是正常的,至少能活得一命。
  整场战斗在天明时分结束了。
  当东边泛起鱼肚白时,残存的鲜卑人才猛然发现,东侧水泊边的芦苇已然被砍伐一空,露出了辽水河面上一艘又一艘战船的狰狞身影。
  所有人都傻了。
  鲜卑人固然知道辽水可行舟,但他们真不擅长这个,遇到事情不容易往这个方向想。
  梁人的舟师竟然溯辽水而上?
  仗还能这么打?
  如此一来,曾经被认为地形复杂,梁人进来也要抓瞎的辽泽,岂非变成了梁军水师的通途?
  他们操舟往来各处,想打就打,想走就走,什么时候打,在哪个地方打,全都由他们自己决定,你甚至只能在岸上干着急,都近不了他们的身。
  完了!有老人想起了昔年司马懿攻襄平,就曾趁着夏日暴雨涨水之际,船运粮食至襄平附近。
  之前没有船只逆流而上,纯粹是辽水入海附近淤积严重,河水分叉,而今进入夏季暴雨时节了,河水暴涨,故出动水师,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昨夜一场突袭,计斩首千三百余级,俘四千二百余人,得牛羊杂畜七万余头。
  这么一搞,有脑子的鲜卑人都能看出,辽水东西两岸势必被分割,局势大大不妙。
  数日后,消息传到了险渎。
  正在焦头烂额划分草场、安置部众的慕容汗听闻,也呆了一呆。
  梁人似乎祭出了一种他们未曾设想过的战法……
  第一百七十七章 到了
  塞外的风景就是奇特,蒿草、黄云、山岭、水泊构成了大地的主旋律,仿佛千百年来都没人开发过似的。
  一岁又一岁的衰草腐烂成泥,让新生的牧草茁壮成长,牲畜行走其间,几乎见不到身影,风吹草低见牛羊真不是白说的,比起西边某些半干旱草原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又一阵南风吹来,时值傍晚,天光将尽未尽,张冲带着数百骑,如同舟楫一般穿行在绿色的草海之间。
  马儿有些累了,长长的鬃毛粘满了草籽和蒲公英,不停打着响鼻。
  骑士也有些累了,皮甲缝隙间随处可见折断的草茎,缰绳上满是青草汁液凝成的斑块,脖子后方隐约可见细密的盐晶。
  张冲突然竖起手掌,身后的三百余骑陆续停下,整支队伍瞬间凝固。
  他轻轻拂去挂在坐骑耳朵上的苍耳,仔细看着前方一道被分开的草浪。
  片刻之后,他下了马,仔细观察着地面,偶尔还捡起一堆粪便样式的东西,轻轻捏着、嗅着。
  后面又有几人凑了过来。众人站在草海中,沐浴着晚霞、南风,仔细交谈着,时不时还指向南边的山川河流,争论不休。
  又过了一会,争论结束。几人各带十余骑,分做多股,往不同方向而去。
  张冲则分派人手向后回报,然后带着大队人马前往一处丘陵。
  岭上遍布松树、杨树、桦树,大风一吹,枝叶哗啦啦作响。
  再看看林间草地,牧草密密麻麻,长得十分厚实。
  “这草场,可比拓跋家某些地方好多了啊。”张冲轻拍了拍高耸入云的大树,感慨道。
  “有些人都不愿意回去了。”亲兵接过马缰,嘴里说道:“幢主你是不知道,前次我回去传讯,碰到意辛山以北的纥奚部,他们就一直念叨着这边的草场比阴山以北好太多了。”
  “就是太冷了。”张冲笑道。
  “阴山以北也冷啊。”亲兵熟练地松开马匹肚带,口中说道:“再说,冷就冷点了,至少夏天雨水多,草长得茂盛,过冬不用愁。河南地、凉州有些地方太旱了,沙地一大堆,草吃完了要好一阵子才能长齐。他们常说夏日一场暴雨过后,牧草发了疯地长,可见雨水太重要了。”
  “你挺能说啊。”张冲盘腿而坐,靠在树干上,笑道:“让你回去传讯的,没让你与人清谈。”
  “我可不会清谈。”亲兵嬉笑一声,拿起胡饼和水囊,递到了张冲面前,道:“就剩三张了,吃完就只有干酪、肉脯。”
  “出门在外,哪那么讲究?”张冲接过干硬的胡饼,掰了一角塞进口中,像嚼石头一样嚼着。
  丘陵下的骑士已经开始布设简单的营地,并分派人手巡逻。
  “晚上有人送马过来。”亲兵提醒道。
  张冲点了点头,开始思考在何处与人交接马匹。
  他们是先锋,交接完马匹之后,便要继续南下。
  其实在草原上长途奔袭,说快快,说慢也慢。
  制约前进速度的从来不是马力,而是后勤补给。
  他们挑选的都是膘肥体壮、耐力上佳的马,但马和人一样,终究是要吃东西的,再强壮、耐力再好的马也有极限。
  在一定距离以内,骑马奔袭的速度是让人惊愕的,是步兵、车兵望尘莫及的,但超过一定距离后,比如上千里,那可就难说了。
  他们刚刚出发的时候,第一天走了二百里,傲视侪辈,第二天走了一百四十里,第三天不足百里,第四天七十里……
  即便时常轮换骑行,但看得出来,出发时膘肥体壮的马现在虚得不行,每天需要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从最开始每天放牧三个时辰,变成大半天都在放牧,晚上还要添加夜草。
  提升速度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彻底换掉这批马,而不是轮换放牧休息,今晚送来的马就是没人骑过的,一路空跑至此。
  换完马后,他们就抖擞精神,狠狠掏一把贼人的屁股。
  已经发现蛛丝马迹了,这一把不容有失。
  ******
  邵慎收到消息的时候,还在作乐水一带。
  河水行至此处,拐了一个弯向南,浩浩荡荡,最终变成辽水的一部分——大致位于后世双辽以北。
  作乐水(又名饶乐水)两岸水草丰美,一望无际,就是平坦得让人绝望,似乎无论怎么跑,都跑不出这片平地一般。
  此刻正值盛夏时分,但这边的气候却十分凉爽,比起邵慎曾经待过的江陵舒服多了。当然,冬天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这会确实很舒爽。
  北路大军已经一分为二,右翼由宇文逸豆归统率,配属了横冲、振武、黄甲三营、拓跋氏轻骑五千,总计四万余人,直攻昌黎北部、东部。
  左翼由邵慎统率,是为主力,总计七万余人,顺着饶乐水一路东行,再折而南下,迂回攻击玄菟。
  分兵是临时做出的决定。在得知慕容氏的牧民们多避开棘城主战场东行之后,邵慎当机立断,率主力大军绕道迂回。
  在大鲜卑山(大兴安岭)以东的草原上行军有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沿着标志性的河流进军,不容易迷路,这是西边草原上不具备的优势。
  邵慎在这个地方已经停留两天了,除了畜养马力之外,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等待牛羊。
  牛羊是移动的后勤来源,好似一根无形的线牵着你,你可以撒着欢往前狂奔,但奔出去一段距离后,这根线越收越紧,最终不得不停下来等待。
  当然,破解的办法也不是没有,抢就是了。
  他们一路上确实抢了几个部落,但不够。而且抢来的牲畜最终还是要安排人放牧,前方抢不到之后,还是只能停下来。
  这就是茫茫草原。
  对了,抢的那些部落至今没搞明白是什么人,因为那些俘虏大部分自己都说不清自己是什么人,绝了……
  只有大前天击破的一个部落说自己是扶余人,邵慎也懒得管了,扶余王有本事来找我说理,惹得老子不高兴了,冲进扶余国大抢特抢——扶余国农牧并举,有城池,纵然破不了城,把你野外的民人一股脑抓走,看你急不急。
  你还别说,昨日有部将建议,不如东略扶余国,毕竟那帮人是种地的,国中肯定有粮食。邵慎否决了,而今最重要的还是先打败慕容鲜卑,不宜节外生枝。
  在他看来,击败、屠戮、掠夺慕容氏部落丁口,比攻破棘城更重要,因为这是断慕容氏根基的事情。
  棘城被攻破了,慕容鲜卑的部落还在,仍有复起之机。
  部落没了,便是棘城还在,慕容氏也差不多完蛋了。
  棘城以外的战场才是重点。
  于是,当七月初一傍晚邵慎收到前锋高柳镇兵送回的军报后,大喜过望。
  在草原上行军这么多天,终于要和慕容氏的人接触了么?
  没说的,他立刻令幽州突骑督、红城、武周二镇兵并拓跋鲜卑纥豆陵部总计万骑,星夜南下,兼程往援。
  命令下达之后,他又登上了一辆辎重车,眺望西边。
  地平线上,帐篷一眼望不到头,无数的车马围成圆圈,组成一个个独立的营地。
  在这片巨大营地的外围,还有许许多多的小营地。而这,其实也只是整支大军的一部分罢了,一百里、二百里外还有人呢……
  草原行军,就是这么松散,所以古来总有人突然冲到单于大帐前,仿佛周围的十数万部落丁口都是摆设一般——呃,离得太远了,当单于已经与人交战的时候,其他部落首领确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邵慎方才下达的命令,甚至要快马传讯一整天。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那几支部伍已经移动了,找不到人了,还要再来回传递,非常耽误时间。
  他身边只有义从军万骑,外加板楯弩士三千、射雕营一千、铁骑营一千,总计一万五千人,已然是方圆百里内最大的一股力量了。
  但无论人马多么分散,目标都是一致的,即玄菟。
  ******
  张冲没等到援军就南下了,他甚至不知道有援军过来,盖因信使抵达宿营地的时候,只看到一片被人马踩踏过的草地以及十余堆早就熄灭的火堆。
  高柳镇兵五百骑,携马千余匹,于七月初四清晨抵达了大辽水,上午全部渡河完毕,然后继续向前,进入了玄菟郡高显县境内——此县位于后世铁岭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