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465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9 字数:4156
其实他就没什么主攻方向,哪一路突破了就加强哪一路,反正兵力极为充裕,之前扫荡慕容鲜卑残余势力的很多部队应该都腾出手来了——就是不知道慕容皝有没有被抓住。
“孤也造一点声势出来,让高钊尽快知道后方乱了,动摇其军心。”邵裕说道。
******
其实邵裕猜得没错,慕容稚帐下五千骑,携马一万二千匹,自西安平出发后,一路大肆劫掠,以战养战。
西安平都没几个百姓了,要么被高句丽人屠戮、掠走,要么自己逃难去其他地方,留下来的寥寥无几,不可能给他提供多少给养——除非水师不给辽河方向转输,专门来保障他这一路。
此人出征前也得慕容仁密授机宜:避免打硬仗,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尽可能掠夺财货、人丁、牲畜,充实己方力量。
诚然,这样是有点耍滑头的,但造成的声势是真的不小。
闰七月十七日,该部绕过虎山山城(泊灼城)不打,专挑周边村落,搜寻人丁。
一时间,村落浓烟滚滚,高句丽百姓哭哭啼啼,踏着满是尸体的破败道路,往西安平而去。
二十日,在鸭渌水畔半渡而击,冲散了自对岸渡河而来的千余沃沮兵。
二十四日,就在邵裕抵达沸流水、盐难水汇流处时,慕容稚部抵达了高钊之父、美川王乙弗利曾经避难的水室村,尽屠男丁,收女子、孩童、财货——“乙弗畏害出遁,始就水室村人阴牟家作佣……周年乃去,与东村人再牟贩盐。”
泊灼城宰闻讯,如丧考妣。
水室村、东村以及江对岸的思收村都对王室有恩,而今遭难,一旦有人攻讦,他难免受到斥责。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泊灼城就这么大,你能放多少人进来?人进来了,粮食够吃吗?牲畜怎么办?高句丽不是游牧,但也不是农耕,而是农牧并举,乡间大量的牲畜怎么安置?这可是民人一半的财产。
他已经尽力了,想办法让这些人遁去山里躲藏,可就是有人不长记性,惦记地里将要成熟的粮食,担心山里没有足够的草场。
没人能体会他的心情,乡间纵横的鲜卑骑兵四处搜寻人丁、财货、牲畜,先锋一度离丸都城已然不远,弄得风声鹤唳。
同样是在这一天,邵慎自催阵堡山城抵达襄平,然后率部进山,督攻平顶山山城。
“高句丽人似乎知道一条小路,数日前派了千余人抄小道入城,未能及时堵截。”徐煜有些惭愧地说道。
“现在堵截了吗?”邵慎问道。
“末将已遣精卒伏于左近,贼众再来,必大破之。”徐煜说道。
“不会再来了,秘道只能用一次。”邵慎摇头道:“打得下来么?”
“山城怕是难了。”徐煜实话实说:“那千余兵入城,提振了士气,短期内难以破城。”
“崔阵堡山城已克,杀敌三千,你这边抓紧了。”邵慎说道。
“是。”徐煜放下了心,招讨使没有过于苛责他,甚好。
不料邵慎很快又道:“我虽另有谋算,但你也不能过于懈怠了。扶余都尉慕容翰大胜而归,掳掠人丁万余、牛羊十五万,我已令他自催阵堡东行,绕道攻丸都,若等大军齐聚丸都城下了,你还没将此城攻克,面上须不好看。”
“是。”徐煜又应了声。
这是实话。
自北向南,计有催阵堡、高尔山城、平顶山城、虎山山城四处、五道可入丸都。慕容翰部已经转向,而今四路进兵,据闻燕王一路推进最快,慕容稚也不慢,如果慕容翰进军神速,他这边就尴尬了。
催阵堡一路便是历史上慕容翰所说的“平阔”的北道,又名“扶余道”,是高句丽为了向扶余国扩张而修建的,城池在玄菟郡东北境,前燕太仆王寓所率的一万五千大军便在此处战败。
这些越境修建的城池,自北向南一字排开,既是为了控扼道路,同时也是扩张时的前进基地。
要想攻高句丽,必走此五道。
“你把右飞龙卫撤下来吧。”邵慎突然又来了一句:“银枪左营、中营来了,我将他们交给你,好好打。”
徐煜神色一振,遂问道:“险渎那边……”
“慕容汗孤城难守,降了。”邵慎面无表情地说道:“而今就剩慕容皝了,水师、黑矟左营、府兵及诸部骑军正在搜剿。”
“瓮中捉鳖。”徐煜大笑道。
邵慎也笑了,又问道:“义从军到何处了?”
“正在四处搜剿,已掠得七千余高句丽百姓,安置在襄平。”徐煜说道。
“你搜剿得越凶,高氏越沉不住气。”邵慎最后看了一眼山城,道:“军争之事悉委于君,我先回襄平,八月再来。”
说罢,在亲兵的簇拥下远远离去。
徐煜则登上一处山坡,俯瞰全景。
自北向南,计有慕容翰部万余骑、燕王和郑隆部二万多人、他这一路三万多步骑,外加慕容稚五千骑,四路大军合计八万众,他都不知道高句丽怎么防,纵然此番国家未灭,却也元气大伤了。
他们其实已经派过一批使者了,自言愿交出慕容氏残众,请王师退兵。
邵慎不许,并将高句丽使者的话带给了慕容儁、慕容彪。
这场仗的起因就不是这些,根本原因在于天子想削弱高句丽的实力,高钊弄不明白这点,活该战败。
第一百八十九章 走又不走,战又不战
催阵堡山城外,一批批的牛羊正被宰杀。
快要八月了,一般而言是草原开始大规模狩猎并准备过冬干草的时节。
作为扶余校尉,慕容翰知道自己的临时驻地就是这座山城,帐下也被划拨了一部分人手,暂时安排在附近放牧。
所以他现在有地盘和财产意识了。
刚从扶余国掳掠来的十多万头牛羊,还没捂热乎呢,马上就被勒令宰杀,充当军食。
至于那万余男女老少,则统一发往马石津,同样没留给他。
他现在能指挥的,不过一万多牧人丁壮罢了。今年安顿下来,明年还要北进,控制一块草场,把他的扶余校尉做实。
所以,他现在是真不想出动,奈何军令如山,慕容氏又四分五裂,没人领头,只能先领命了。
临行前,看着一批批做好的干酪、肉脯被输往襄平,慕容翰叹了口气,带着人马呼啸东行。
或许,只能西失东补了。
打到哪算哪,尽量避免攻坚,以劫掠为主,抢不到就退回来,正好准备过冬。
卖命是不可能卖命的。
慕容翰所走的扶余道以南数十里,高尔山城已由辽东来的佟利接手。
再往前的黑沟山城则由佟寿率两千兵驻守,转水湖山城也被夺了回来,由翟楷、庞鉴二人夺取,斩首三百余级——本来此城的敌人已经退走,过了十余日后,不知道从哪里笼了数百兵,又回来了,并在驿道附近窥视,被二人率兵击散。
而黑沟、转水湖以及高尔之间的木底城,现在成了后勤集散地,由黄头军一部数千人镇守。
所有缴获的牲畜就地宰杀,城内外浓烟滚滚,不知道还以为这里失火了呢。
辽水河面上运来的粟麦、宇文部提供的干酪以及各色肉脯,悉数往此汇集。
甚至于,昌黎方向还跨越辽泽运输了六万余斛粮食过来,不过只弄了一次就停了,幽冀二州的丁壮叫苦连天,视辽泽为畏途。
曾易站在城外的一座草料仓外,麻木地看着每天堆起小山般的干草,然后又被役畜消耗一空。
他手下的五百人里面,现在有四百个整天带着器械和镰刀,去到各处割草。
第一天走几百步就有厚实的荒草甸子,第二天就要走更远了,第三天去到了山上,第四天走得更远,甚至与一股在山间躲藏的高句丽人起了冲突,不得已调动了两千多人围剿,最后抓获了断后的二百余人及寥寥数百头牲畜。
最坑的是牧草生长已接近停止,也就是说,割完这一茬,不会再有新草长出来了。
但战争还在继续。
曾易百无聊赖地坐在草堆上,与正在附近休整的军校们闲聊。
“你叫悉罗衡,官居何职?”曾易问道。
悉罗衡愣了一会,用汉语回道:“小帅。”
曾易没有笑他。
“小帅”是俗称,并非正式官职,但部落里哪来那么多正式官职,一般都是指定谁领一路人马,那便是“小帅”了,非常不正规,但有用。
“这块布真送我了?”曾易把玩着手里的一匹貊布,问道。
“送你了,不值钱。”悉罗衡大手一挥道。
离二人十几步外的驿道上,大部分车马向东,载运着粮食、箭矢,但也有一些人逆行,比如悉罗部轻骑。
他们一共二百骑,押送着沿途缴获的物资及千余名高句丽百姓前往襄平——出发时足有两千人,路上逃散了一些,而今还剩一千六七百。
“燕王今在何处?”曾易收起貊布,问道。
“我没有跟着到盐难水,却不知。”悉罗衡说道:“听闻已至丸都城下,千余贼骑出城,为王府护军击败。左飞龙卫攻了一次城,不克。又遣人攀援绕后,为敌发现,遂放弃了。不过——”
“不过什么?”曾易听得入神,问道。
“丸都城内兵不多,如果数万大军围攻,应有攻取的可能,就是不知道众人愿不愿意攻城了。”悉罗衡说道:“我就知道这么多。接下来骑兵没啥大用场了,所以燕王打发我等押运俘虏、财货回撤。”
“撤回来好,马太能吃了。”曾易笑道:“前阵子郑司马的兵经此过境,一路走一路骂,说都让你们抢完了,剩下的高句丽人也怕了,躲进了深山老林,让他们野无所掠。”
“那些山城内应该还有人和粮食。”悉罗衡亦笑道。
“谁去打?”曾易瞟了他一眼,道:“现在值得攻的就一座丸都城,其他的都没必要耗费人命。甚至我看丸都不打也行,多掠些人畜,多杀些高句丽精壮,以后能安生不少年。”
“你说得对。”悉罗衡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草屑,道:“走了。”
******
曾易所提及的多杀高句丽精壮之事,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它还需要高句丽人“配合”,而今最大的一坨丁壮,便在梁貊水流域。
梁貊是古国,被高句丽征服。
昔年朱蒙开国于卒本川,定都纥升骨城(今桓仁附近),随后攻灭了沸流国(公元前36年)、荇人国(公元前32年)、北沃沮(公元前28年),梁貊国因为与肃慎联合攻打高句丽,在前汉、后汉之交被高句丽数次出兵攻灭,至今已三百年。
而今的梁貊人,已然融合于高句丽,和至今只是臣附状态的东沃沮大不一样。
闰七月二十八,高句丽国君高钊率将官沿着梁貊水巡视。
西面的风中隐隐传来震天的杀声,那是梁人在大举攻打平顶山城。
此城本有两千锐卒、一千羸兵,两旬激战下来,损失过半,后勉强冲进去了千余精卒,复战多日,死伤亦是不轻。
高钊很是忧心,因为他的人马没法靠近山城了。
昨日遣大加阿佛和率三千人上山,援应城池,结果半途为梁军击败,狼狈退回。
双方三次野外交手,三战皆北,前后损失四千多人,众军为之气沮。
野战之事,没人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