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不是雪域暴君 第85节
作者:
若然晴空 更新:2025-09-10 12:14 字数:7599
……
卢昭知道林女君治下的百姓和拥戴她,到这个时候才发现传闻终究只是传闻,河北被打下来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她的声望却已经大到这样的地步了,说实话听闻洛都被破,连他都心里一空,没想到对河北百姓来说压根不叫个事,甚至还抱怨江骋手没有更黑一些。
想到那张慵懒绝色的笑颜,卢昭空落落的心忽然颤了一下,迷迷糊糊也想道:是啊,咋就不给萧宏一刀杀了呢?
洛都。
自魏朝开国之君定都于此,富贵繁华四百年的都城,奢靡的香气混杂着血腥,江骋破城已有两日,西北军跟着他颠沛流离到了这里,需要一场大胜的洗礼,平民百姓集中驱赶到城南,放置铁锁拦路,而后天街一路,遍地血污。
不劫平民,因为无利可图,昔日那些富贵公卿的宅邸,皇亲国戚的私产,才是西北军最好的犒赏,江骋第一次完全解禁西北军,想杀人就杀人,想劫掠就劫掠,连宫室都不例外,萧宏的后宫人数不少,有名位的妃子就有二十多个,更多的是没有名分,幸过几次就抛在脑后的,江骋准备分赏给有功将领,不然要如何呢?指望他做什么呢?
萧玲珑没有管这些,她向来不和江骋讨价还价。
如今萧宏和太子一家都被关在东宫之中,被围困的那些日子,萧宏是传位太子了的,但是没什么用,江骋可不管这些。这世道还没人弄出过太上皇的先例,皇帝死了才有新君,萧宏做了二十几年的皇帝,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是皇帝,他死了也就算了,他活着,谁管他传什么屁的位。
早起萧玲珑就在梳妆打扮了,自从她离开洛都,原本属于她的宫室挪给了新晋升的妃嫔,洛都宫殿地方不算小了,这宫室原先是赐给叶妃居住的,萧玲珑从小就和母亲住在这里。
回到宫中后,她就让人把住在里面的妃嫔拖出来打死了,有的宫人原先服侍她和叶妃,没有跟着她去和亲而是留下来,又伺候了新妃的,也打死了,死了人后她就不愿意住在这里,而是直接住进了皇后的宫室里。
江骋什么都没说,在他看来,萧玲珑的脾气就像是西北军的将士,压抑到极致就是癫狂,对西北军需要张弛有道,发泄过后再拴紧缰绳,对萧玲珑就不必这样,因为宫中长大的小公主其实是看着萧宏眼色长大的,娇纵但有分寸,她就算真疯了,也只和惹得起的人较劲。
萧玲珑从皇后的宫室中盛妆打扮出来,往东宫去,破城以来她都还没有去见过萧宏这个父亲,有几回想去的,但是都忍住了,因为那时候江骋很忙,直到昨晚,江骋睡前告诉她,可以了。
小公主今早马上就气势汹汹地扑往东宫。
江骋站在一处高台远望,晨曦映照得他的盔甲冷如冰墙,远处是常山的方向。
卢昭累死累活回到常山时,赶上午饭时间,林一正蹲着和许开荒几个吃水煮豆橛子,她最开始吃豆橛子时感觉滋味挺好的,现在越吃越怕,但是没法子,三十万盟军存粮无几了,要不是豆橛子,都撑不下来这么些天。
放在以往,卢昭觉得盟主颇有不拘小节的英雄气概,但想到“林女君”那绝色的容颜,提到“王醉”时嘴角那一丝醉人的笑意,顿时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了。
女君,你知道我们盟主一边抠脚一边吃饭吗?
第177章
一场河北大会战从盛夏打到秋深时节,除了一些地方还偶有小战爆发,但大致上已经安定下来,林一在接手了三十万盟军之后,终于可以缓上一口气。
从来打天下易,治理难,啊当然这事不归林一管,她是负责提意见的,整个治理过程中有80%的困难来自于林一的一拍脑袋。
洛都被破之后,各地基本上就已经给萧宏远程送终了,谁管萧宏具体死没死,之后也许可能出来给人家江骋禅个位什么的,总之大家都默认魏朝亡在这一年了,算下来应该是魏末帝二十七年。
已经有一些家传写史的世族在家史里开始编造、啊不记载一些事情了。
陆行从林一那边回去之后就称帝了,这次联盟其实江东王这边啥力都没有出,等于带着大军来林一这里吃喝了几个月,好处没拿几分,陆行之前还想拿个琅琊郡什么的,看到雪域那边出了三十万骑兵,把西北精锐都给干到河南了,想了想还是决定老实点。
其实陆行不知道啊,在这个很常规的回程之前,王澈跟林一提议过的,联盟到止战为止,那样按理来说江东军已经不在结盟条约保护范围之内了,佯装送行然后大军埋伏,直接把陆行干掉,吞下江东军不是更好?
林一作为一个正直大鸟,总是会被自己的缺德军师刷新认知,虽然这事她在雪域干过吧,但是那是在雪域各自都心怀鬼胎的情况下,陆行他真的就是啥都没干,来吃了一顿就准备走的啊!但是吧,林一琢磨了一下才拒绝了这个提议。
现在吃江东,步子太大吞不下,反而可能招来江东和中原的结盟,现在江骋可不是远在西北了,而是自武都广汉郡起头,三辅至长安,跨弘农、河东河内与东郡。一个横在地图上的棍形,基本上就等于他拿一把棍子直接顶着林一的腰子了。
两方地图就像是一个微微斜着的:--|的形状,江骋是--,林一是|。
所以说吧,战争地图这种看多了,真的会让人觉得很涩。
说回称帝的事,其实林一压根没准备干,从鸟瞰角度往下望,她的地盘才多大一些,勉强是个几州牧而已,称什么帝,江骋也没有称帝的打算,他现在自号为朔桓王,没称帝只是称了王,而陆行……他真的就是那种很自信很张扬的一款江东王。
赶在入冬之前,盟军中的流民大军都分配到了地方,身强力壮的走远一些,远至辽东和胶东那边岛屿的都有,因为原则上来说愿意走得越远,分的田越多,体质不怎么好的就地分配,在从世族那里夺了不少田之后,林一制定的分田政策也基本能供应上。
因为秋收已过,这些人会被分发一季的过冬粮,需要分摊到各村各镇,这是为了防止闹乱,每个村领回去三五个人那真不叫事,一个人最多分个十几二十亩地,这数目放在以前养不活人,但有了高产的作物就不一样了。一切纷争的源头都是资源问题,能吃饱喝足,饿不死人,那就是史书里百年一次的盛世光景了。
剩下的收编入伍,同样也要打散分配,原先的将主按照领兵人数折换军职,但也要过武科,在过了武科之后,按照领兵人数还领那么多兵,现在军职和地方职务挂钩,少的县尉,多的郡都尉,还要再往上去去就比较困难,得看军功积累。
当然,要按照这个说法,许开荒得直接和韩小六平齐,他带了多少流民来要饭啊!这是真上河北来要饭的了,不过就冲许开荒能勒得住这么些人不到处劫掠,他也值当一个郡都尉的位置,就是吧……得先立个小目标,考武科。
许开荒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还能有去读书人的地方学习的一天,张小刀别看骂人溜,他也是大字不识几个,草莽首领都各有各的问题,不过底层一些的军职用不上考试,所以也就他俩加塞进入了如今最抢手最热门,多少世族挤破脑袋也挤不进去的清河学宫里。
听闻清河学宫的创办人崔绚老先生乃是儒学大家,清河崔氏历来就是以儒传家,在没有创办学宫之前就桃李众多,崔绚更以圣师自勉,在学宫门前立“有教无类”碑,广收弟子门生,不拘世庶贱民,只要合要求就能入学。
许开荒和张小刀领兵之后没少见过那些自诩有识之士的儒家君子前倨后恭姿态,对儒学柔软的身段有些不屑,但在进入学宫前,看着来来往往衣着迥异的同学,看着门口的有教无类碑,那简朴的学宫中透出的书香气息,两人都被震慑到了,只觉得至圣先师的光辉自千年前投射而来。那位崔绚老先生很是自谦,但如今已有不少人在暗地里尊其为崔子。
陪同两位草莽首领来办理入学的是崔殊,崔殊这趟送完两人就要回勃海了,属于顺手的事,见两人呆愣愣的,崔殊催促道:“两位,以后再看不迟,今天天不早了,先办下学籍,入住学宫,接下来的日子只要没考过武科,你们在这儿待的时间长着呢。”
许开荒没吭声,张小刀有些怯了,“我们硬是考球不过,一辈子都当学生嗦?我婆娘在后边撵起嘞,明天还要抱起娃儿来,她跟娃儿两个盯到我上学考试,你说这男人家……崔老哥,女君把兵收喽就收喽嘛,我屁都没放一个,给我整两亩地种哈儿也没得啥子嘛。”
崔殊严肃地说:“这不是解兵权的权宜之计,张首领,世族任用勇武的家将之前,也会先教他们读书识字学兵书,这是看重两位,武科对盟军首领来说都是降难度录用的,因为能带领那么多兄弟,本身能力就已经足够,武试具体内容主要就是听写传达文字情报之类,两位学个半年就能去试考了。”
这话让两人更没底了,不过许开荒还是认真地点点头,“应该的,应该的,老子这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走走走,进去,别挡着门口。”
他和张小刀两人跨在门槛说话,已经学童怯生生观望他们,不敢出入了。
办理入学的手续挺多,崔殊没那个耐心,直接带两人去见崔绚,这位崔氏老家主比起上次见崔殊,已经很有朴素大儒的风采了,头发用木簪束起,穿青衣儒袍,出于某个天下崔氏都有的小问题,崔绚也没有蓄胡须,越发显得清隽高雅。
一听崔殊来意,老先生微微笑道:“自然、自然,先着两位去南苑住下,学籍繁琐,主要是还得从勃海那边审批下来,一来一回要些时日,不过有崔贤侄在,肯定办得下来。”
许开荒和张小刀感觉自己在这样的老先生面前几乎抬不起头来了,也就没注意到崔绚对崔殊的态度有些过于畏惧了,崔殊又问道:“许久没来,怎么要勃海那边审批学籍?来回之间太耗时了。”
这么耗时的办法可不像是林一手底下的地方想得出来了,林一特别喜欢简化工作流程,崔殊怀疑她以前有过什么走流程的阴影,没敢问出来罢了。
崔绚有些自得地道:“如今想走学宫门路的人太多了,老夫实在应付不来,就申请了这个审批流程,这样就算老夫这里为了人情拒绝不下来,勃海那边女君也不会审批通过的,虽然耗时了些,但效果不错。”
他又唏嘘道:“从前没想过,但学宫这种日子过久了,还真是……”
虽然是大儒,但崔绚一时也形容不出来自己的心情,就是单纯的环境待久了,有些舒心吧,他现在最喜欢的反而就是非世族出身的学生,那种未经知识洗礼的眼神太清澈了,看久了连他也会变傻。
傻点好,傻才能乐呵。
崔殊下意识地远离了崔绚一点,他觉得有些恐慌,这玩意儿不传染吧?
总之放下许张两人,得到崔绚的保证之后,崔殊就无事一身轻地走出了清河学宫,一路上看到世族的学子和平民学生之间是有无形壁垒的,世族只和世族玩,平民也不去那边凑热闹,崔绚还搞了一个分班制,世族学生也不和平民学生一个班级上课,但是有竞争。
崔绚这老东西贼得很,在有教无类碑背面贴每月成绩榜,虽然没有在每个学生名字后面标注世庶这么离谱,但世族名和字俱全,平民通常名取得潦草也无字。哦呦,这样可就厉害了,很激励平民学生啊,同样对世族学生也是暴击,但凡被平民压了一头的,晚上睡觉都要蒙在被子里哭,至于为什么蒙被,两人寝啊,出身再好的世族学生也得和一个平民学生住一个寝室,问就是地方不够,条件艰苦。
崔殊走出门到一半,忽然又去看了一眼有教无类碑背面的成绩单。
月度榜单第一名,崔凝,字元春。
单字名通常是男学生,这年头世族给女儿取名一般是双字名,也有排字辈,但是崔殊记得自己有个堂妹就叫崔凝春,小字元春……来着?重姓还重字这么巧合的吗?
不是,清河学宫男女同校的啊,搁这演梁祝吗?
第178章
范阳崔氏人丁兴旺,崔殊离家几年了,小姑娘十岁和十五六岁的区别很大,不过他倒是真认得崔凝春,因为前几十章的时候,他准备给韩小六介绍一个自家堂妹联姻亲来着。当时他挑中的人选里就有崔凝春,但是她自身没那个意愿,加上崔凝白的意愿又很强烈,谁想到韩小六看中了小七嫂……
不提那些,总之崔殊是认得崔凝春的,今日来得略晚已经过了上课时间,学子们三三两两在学宫穿梭也不是为了别的,世族子弟外出开小灶,平民学生也不是就没有事做,有闲着没事钓鱼的,也有在学宫边上勤劳致富的,比如做点小东西贩卖,摆个晚食摊子赚同学的钱,所以还挺热闹的。崔殊向来不费寻人的劲,折返回去找崔绚,从他那里得到了各地学子的学籍资料,也就确认了崔凝春的身份。
崔绚还疑惑呢,“范阳崔氏家学渊源,只这一位崔氏子在学宫求学,他的成绩总是第一,但不去考试,说是养名也太奇怪了些,在学宫这样的地方,大家都忙着学习……”
剩下的话对崔殊这样的聪明人无需讲明,学生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你比人家成绩好可不是好名声,恨你的多了去了,一个才华出众的世家子弟应该去专门备考官试,而不是留在学宫里炸鱼塘杀菜鸡,学宫这边可都是从基础教起的。
崔殊两撇胡子翘了翘,然后问道:“学宫都是世庶两人寝,你给我这位堂弟安排了什么室友同住?”
这个崔绚记得,毕竟是范阳崔氏那边的子弟,他挑的其实也不算平民室友了,而是一位来自泰山郡的寒门学生,崔殊想了想,不往下问了,就道:“喊她过来吧,一家兄弟姐妹的,我远来一趟也不容易,问问她有没有短缺的,我身上正好带着些钱。”
学宫里经常有探望学生的,穷有穷的探看法,富有富的探看法,崔绚没多想就找了个学生,让他叫崔凝春过来,崔殊又补充道:“她那个室友也叫来吧。”
崔绚正喝茶,崔殊看了他一眼,老人家一下子迟疑住了,问道:“是否我不方便在这里?”
崔殊觉得他真是教蠢学生把自己也给教傻了,伸手掸灰,皮笑肉不笑地说:“接着问啊。”
崔绚放下茶盏就出了自己的书房,很老实。
清河学宫看着热闹,实际上不算很大,过了半盏茶时间崔凝春的室友就先到了,见到了人,崔殊就觉得之前梁祝的猜测不怎么合理,这少年白胖白胖的,眼睛眯得看不见,一进门没看到崔绚,有些疑惑,一副懵头懵脑的样子。
崔殊都懒得问他什么,又等片刻,崔凝春到了,那寒门胖少年很明显有些怕她,瑟缩了些。崔殊仔细看,见她女扮男装起来非常走心,眉毛化粗化浓了些,耳上有耳洞但不遮掩,直接戴着一对桐叶形状的金耳铛,大大方方的反而让人少了怀疑,她大步流星进门,看到崔殊愣了一下,开口声音也低哑,“殊堂哥?”
崔殊点头,让那胖少年出去,这才开口问道:“范阳做战场之后,族中老小都避到勃海郡那边,那段时间没有科举试,现在打下了更多的地盘,官位多机会多,这趟你要是想去勃海考试,我就带你一起回。”
他也没问崔凝春待在学宫干什么,知道她自己会讲出来。
果然崔凝春犹豫了一下,恢复了本音女声说道:“殊堂哥,我不想考试,我十几年都待在家里面,现在待在学宫里,才感觉像是过了正常的日子……这里很热闹也很好玩,在勃海的时候,我看到白堂姐每天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只是做个小吏的样子,我才不想像她那样早早就操心官场的事了。”
崔殊眉头挑了一下。
崔凝春又笑着说道:“不过等我玩够啦,就去考试,我不可能做小吏的,到时候可能带一些同学去某个县里任职吧,现在先不想那些烦心事。”
她没注意到崔殊打从她回答之后就再也没有开过口,等她兴奋地说完了自己这段时间在学宫的经历,什么组织诗文社团,领着同学出门郊游,最近办了蹴鞠社,还有因为男装得出彩,甚至有两个女孩儿喜欢她之类,听起来很是丰富多彩。
崔殊这才慢慢地说道:“缺不缺钱用?”
崔凝春摇摇头,她和崔凝白不一样,上头只有两个哥哥,都已经成家,她是幼女,家里给钱很大方。
然后崔殊就点点头,看她还有和久不相见的族中兄长叙话的意思,摆了摆手,往门外走,人已经走出半截身子了,又回过头来问:“这次官位多,机会多,你才华足够过考,真不与我走?”
崔凝春摇摇头,她没玩够呢。
已经没得救了。
崔殊出门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远远地看到许开荒和张小刀两人抱着领来的书兴奋地翻看,辨认那些字是认得的,哪些字像什么意思,笑了一声。
正如崔殊所说,这次西北大半在手,自西河与上郡,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再往雁门代郡上谷,从上到下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要大洗牌,原则上已经任官的人员不能二考,但是小吏可以考官试。
打从考试预告公布的那天起,满打满算三个月的备考期,崔凝白就活活把自己埋在了书卷堆里,一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架势,厚着脸皮请教所有能请教的人,每隔十天就给自己来一次模拟测试,努力是非常努力的,成绩是稀烂无比的。
崔殊一回到勃海,马上就成了崔凝白的重要骚扰对象,崔殊给她支招,脸皮这么厚的话,不如去骚扰王澈吧,要是骚扰出感情了还能给他们崔氏增加一门好姻亲,而堂妹是不应该在堂哥洗澡的时候隔着屏风问学的。
崔凝白感到震惊,“这是木屏风啊,你洗你的我问我的,考官人的事怎么能叫骚扰呢?”
崔殊很服气这一点,厚脸皮的人到哪里都能吃得开,哪怕是在堂哥的澡房里。但是想起那个在清河学宫炸鱼塘的崔凝春,他还是觉得崔凝白更能成事一些,别看崔凝白的脑子像是没上油的齿轮,但她是个敢打敢拼的人。
三个月的时间可不是专为了让崔凝白这样的小吏备考的,而是一些离得远的地方要到勃海来考试,路程上不方便,这其实等于招贤令了。乱世崛起一般都是很快的,林一尤其快,短短几年时间想养成官员那是不可能的,何况也才从前年开始有足够的地盘和实力来搞科举这一套,所以做官的人才……还是得从世族和寒门里头出。
脑子这东西不用就是个器官,聪明人用出来就叫权术,崔殊和王澈两人作为林一的外置大脑,已经把这一套玩出花来了,世族从外部很难击败,因为世族只是一个繁衍生息的族群里拿主意的那一群人。
比如范阳崔氏,别看崔氏老宅来来往往几千族人,崔氏能在范阳立足,是因为崔氏的普通族人种着范阳五分之一的地皮,这些普通族人有个别称:平民百姓。世族即宗族,所以世族是打不死的,不是说把崔氏老宅的大门一关,进去宰掉里面姓崔的,崔氏这个世族就被消灭了,不可能的事。
但是世族可以从内部分化,像把一块厚重的肉细细地切成臊子,这样想怎么捏怎么捏,想拌做饺子馅还是打成肉圆子都随便。
江骋撤军时,带走了大量盟友世族主支嫡脉,遗落下来的都是原先就和江骋或杨裳不对付的中小世族和大族的支脉,这些人未必是服从林一,主要是没地方跑,能跑哪去?往江骋那边钻,还是试试能不能去雪域打出一片天?林一的名声在西北可是坏透了,自打雪域骑兵过境放粮,不拆屋打劫,不抢掠妇女,不少人还暗地里觉得可能林一是和那位雪域大汗切割开的,他们以后是在苏赫阿那统治下的,然后就收到了官考(招贤令)的消息。
嗯?嗯?!
追来了,妖女还是追来了,听闻那妖女天姿国色,手腕极强,哄得老头拿出三十万骑兵给她定西北,而她连丝毫遮掩都没有,就想用诱饵来骗我家优秀儿郎去给她做事了!
当然,这是体面人的说法,不体面的中小世族思考的已经不是考试的事了,而是这考试正经吗?到底是要选最有才华的子弟去考试,还是专挑长相出色的呢?色艺双绝的尤物毕竟不多啊。
林一目前是两头跑,西北那边很少去,因为知道苏赫阿那肯定能弄好,她主要是勃海和常山两头跑,勃海算是她的核心政权所在地,而常山那边……听说林一接手了三十万流民、啊不盟军,导致流民全都往常山这边涌过来了,不亲眼见到那漫山遍野的流民,很难亲身体会到什么是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