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子妃 第311节
作者:安绵绵      更新:2025-09-10 12:16      字数:2926
  “是啊,是啊,原来当初的真相是这样的,当初,现在的皇上还是侯爷的时候,大周皇帝对他多好,封侯爵赐良田,最后却没能挡住对方的狼子野心,实在是恩将仇报。”
  人群中,有人提出质疑,
  “这会不会,是假的,如果皇上真做出这种事,肯定会藏得很紧,不会说出来吧。”
  “这能有什么假,皇帝的大印都盖上了,再说了,这是京城,若真是假的,咱们哪里能看得到这个?”
  “那就是皇帝知道错了,所以出个罪己诏,想要祈求大周太子的原谅,顺便下了退位诏书,这是想要补偿大周太子吗?”
  “我觉得不是,肯定是被大周太子抓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把柄,没办法,被逼无奈,才有了这一出罪己诏。
  “又或者是想要以此来迷惑大周太子,想要出手对付大周太子,此举别有用心。
  “自从皇上登基,似乎好几年都没有稳定上朝了吧,还任由底下的官员压榨百姓,根本算不得一个好皇帝……”
  老百姓们听着这话,都不由得面色紧张起来,心道:京城天子脚下,这年轻人还真敢说。
  不过说的倒也对。
  当今皇上,登基后,除了前面几年,后面几乎都不太管政事,若不是当初大周天子创下的大周盛世,朝廷哪能如此一帆风顺,早就被败完了。
  还是当初大周天子好好治理国家的缘故,才能被当今皇帝霍霍那么久。
  有些年轻人,可能感受并不深,但有些年纪大的老人,却是心知肚明。
  大魏皇帝在位这些年,只顾着享乐,根本就没有为老百姓做出什么。
  年轻人一番话说得振振有词。
  大家虽然没有像这个年轻人这么勇敢的说出来,但心里却是明明白白的。
  这罪己诏书,虽然说明了当时的缘由,但是皇帝写得很委婉。
  不过,经过有心人这么一补充,一传播,这份罪己诏,就成了最有力的左证,皇帝的名声,在民间一落千丈。
  以瀑布落崖的速度,一瞬跌到谷底。
  齐王府的幕僚们,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可急坏了。
  赶忙飞鸽传书,传往西南预备营,希望齐王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并作出应对。
  这样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以京城为中心,往四周蔓延。
  在京城的老百姓,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周围城镇的老百姓,也差不多时间收到了消息。
  所有的告示,都是官府直出,可信度毋庸置疑。
  由于林望甫事先的准备,每个城镇在这些消息放出去的同时,便有人把那些罪己诏上没有说出来的事,悄悄的放出去。
  这些消息,由人口口相传,再有罪己诏左证,可信度十分高。
  以风吹的速度,传遍国家的每个角落。
  百姓们议论纷纷,图个热闹。官府的告示,大家议论起来,也没了顾忌。
  各处官员们,却都火急火燎的向自己交好的同僚送去消息,询问情况。
  大家不知道大魏皇帝为什么出了这一招昏招。
  如此一出,彻底失了民心,再想挽回可就很难了。
  通过这件事,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
  大魏衰微,大周太子要崛起。
  官员们纷纷在心底琢磨,是不是要转头拥护大周太子?趁早站队,免得后面遭受池鱼之殃。
  大周太子出现。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大周太子和大魏朝廷,双方打擂台,大家也都是默默的观望。
  到这一刻,许多官员,直接做了决定。
  若说之前还有犹豫,还有怀疑,那现在是什么犹豫都没有了,这一局,明摆着大周太子必胜。
  这一封退位诏书和罪己诏,若皇帝是被逼无奈,那说明局势已经明朗,大周太子得胜,要不然皇帝怎么会写这种东西。
  若皇帝是为了达到其他的目的,而不得不走这一步,说明皇帝已经黔驴技穷,才走了一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
  如此推算,无论皇帝因为什么原因走了这一步棋,结果都必败无疑。
  得出这个结论,这些官员再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写了亲笔信,令人亲自送到大周太子手上,对大周太子俯首称臣。
  一时间,全国各地,对大周太子示好的消息,如雪花一般往北境聚集。
  京城,林望甫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激动不已。
  和太子妃所料丝毫不差。
  两封诏书一出,刮起了大周的东风。
  乘着这股东风,大周太子,可乘风破浪。
  现在还只是半日。
  再等上两日,整个大魏九成的官员,都将倒戈大周太子。
  他想到太子妃来信的最后一句,心头激荡:
  不战而屈人之兵,免百姓苦。
  第215章 大婚
  七月十八。
  安城。
  天才蒙蒙亮,宋弗便被外头的动静吵醒了。
  流苏过来:“娘娘醒了。”
  宋弗一手撑着床,一手揉了揉眼睛,看向桌子上的烛火,问道:
  “什么时辰了?”
  流苏回答:“娘娘,还未到卯时,外头的一应都已经准备好了,娘娘若想睡可以再睡一会儿,一会快到时间,奴婢再叫娘娘。”
  宋弗看向窗外的天明微光,有丝丝晨风吹来,凉凉的。
  她摇了摇头:“不必了,今日事多,我起来吧,时间宽裕,也避免突发事件手慢脚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宋弗都是走一步看好几步,一分都不敢松懈,也从未想过可以任性一些。
  “是。”流苏应声,一边挂上了帐,伺候着宋弗起身。
  宋弗一起来,就看到四周全是红色。
  眼中恍然,自己似乎已经穿了好多回红嫁衣。
  这一回,却是和以往都不同。
  她往对面看了一眼,流苏开口道:
  “娘娘,公子昨夜已经去了陆府,这会儿应该是在陆府。”
  宋弗嗯了一声,略微低下了头。
  原本她没想问,流苏这一说,倒显得她是特意想知道,有些不自在。
  宋弗没有察觉到,自己如此,颇有几分欲盖弥彰的意味。
  洗漱完毕,夏鸢过来替宋弗梳头。
  “娘娘,奴婢要给娘娘梳头了,娘娘可准备好了?”
  这话,上一回在太师府时,夏鸢没有说。
  宋弗点点头:“好。”
  夏鸢一边梳一边赞叹道:
  “娘娘的头发长得真好,如丝绸一般顺滑。”
  宋弗心中微微一顿。
  欢颜暮这种毒,主要是针对男子,中了这种毒,似乎对容貌外表会有养护作用。
  女子更美一些,为的不过是最后那一个目的。
  夏鸢见宋弗不说话,又说了一句:
  “娘娘,公子对娘娘是真的用心。”
  夏鸢这句话,说的很轻,很小声,另外一边的流苏并没有听到。
  宋弗看向她,应了一声:
  “夏鸢,我知道的。”
  夏鸢一愣,没想到自家娘娘会这样说。
  她一直以为,自家娘娘是不相信情爱,所以才会对公子的好,视而不见。
  原来,不是吗?
  若其实,娘娘什么都知道,也并不怀疑公子的真心,心里也有公子,却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推开公子……
  夏鸢想到在林城时,自己看见自家娘娘被子上的血迹,还有娘娘说要离开,心中闪过一个猜测……
  她不敢再往后猜,看向宋弗的目光,满是错愕,而后飞快的低下了头。
  她能看出来,娘娘对公子并非无意,这般拒绝公子,娘娘心中一定比公子更为难受。
  她希望娘娘好的。
  “娘娘,若有什么,可以跟公子说,若公子真心,绝不会弃娘娘于不顾,若公子并非真心,娘娘正好以此断了念想。
  宋弗听着这话,脸色有些微微发白。
  并非是因为夏鸢猜测的劝说,而是听夏鸢这话的意思,是看出来她对陆凉川有念想的,原来,她表现得这么明显吗?
  夏鸢微微抬头,见自家娘娘不说话,也不敢再多说。
  生怕娘娘听着心中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