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作者:
时不待我 更新:2025-09-11 09:39 字数:3307
收回了青州城,后面还有一系列的烂摊子等着收拾。更何况,谁也不敢保证西羌会不会再次派兵前来,所以还是要做好万全准备。
当天晚上,同样在城内的梁靖被安王召见。
梁靖去的时候,安王正在给皇帝写折子。
安王那一手字和脸完全不能比,不过在梁靖看来已是极好,毕竟他那字更不堪入目。
写完折子,安王看着还呆呆站着的梁靖:“坐。”
梁靖老实地坐下,打了个几个月的仗,梁靖身上的气质明显和以前不一样了,多了几分稳重和压抑。
安王看着他,在心里叹了口气。
安王一开始并未安排梁靖去前线,而是让他在后方帮忙,哪怕知道以梁靖的身份呆在打仗队伍中更好。
梁靖因此还找过他,安王骂他小屁孩眼高手低,呆在后方多看看怎么打仗,多学两年再说。
但梁靖不愿意,他也不多说话,就时时刻刻跟着安王,让他改变主意。
后来安王把他安排到铁骑营,那是梁绍带出来的漠北铁骑,有那群人看着安王也放心。
只是想的一切都很好,一旦打起仗来,很多时候也就不分前线和后方了。
安王还记得梁靖第一次上战场后,他的铠甲和脸上都是血。
梁靖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四周的人都在夸赞梁靖虎父无犬子,说他不愧是梁绍的儿子。
安王当时有很多话想说,最终他只说了一句:“英雄出少年。”
当天晚上,安王特意让巡逻的将士留了时间。
果然,半夜时分,梁靖偷偷从营帐中走了出来。
他在无人的山脚就着月光愣怔怔地看着自己早已经洗干净的手,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弯下腰,吐了起来。
安王在暗处静静地看着他,安王太知道第一次上战场时的感觉了。
哪怕杀的是敌人,心里也会难受。
不知道过了多久,梁靖才缓过来。
他用手捧起地上的土,把自己吐出来的东西埋好,然后才默默回去。
知道梁靖在乎萧宴宁,第二天安王便把人叫到跟前,说自己要送军情入京,问梁靖要不要给萧宴宁和霍氏写封信报平安。
梁靖眼睛明显一亮,让安王没想到的是,他沉默许久,拒绝了。
梁靖当时说,功未立,信就不先写了。
安王看出他眼中的担心和惧怕,有些事他也没办法安慰梁靖,只能说萧宴宁和霍氏都会担心他。
梁靖垂着头,说自己知道。
战场上的情形瞬息万变,梁靖也受过伤。
好在伤不在要害,休养了几天也就好了。战场上,心不够狠就容易受伤,谁都避免不了。
有时,需要让自己变得麻木起来。
再后来,看到西羌的所作所为,很多人也没时间害怕、恐惧和难过了。
愤恨代替了一切。
如今梁靖立下大功,安王再次问:“要不要给七弟写信?”
现在战事暂时告一段路,很多人都会联系家人,梁靖肯定会给霍氏去信,至于萧宴宁那里,要是梁靖愿意写,安王可以让人帮他送去。
梁靖这次点了点头。
他想要说的话很多很多,但拿起笔却不知道该写什么。
安王也没催他,不知道过了多久,梁靖写了四个字,一切平安。
看着他的字,安王扭了扭眼。
实话实说,字有点丑。
***
萧宴宁从皇帝那里拿到梁靖的来信时,这一年都快过去了。
一般来说,皇子不该和边疆将士有太多牵扯,更别提书信来往了,容易让人起疑心。
安王也是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直接让皇帝代为转交。
就萧宴宁和梁靖那关系,本来坦坦荡荡,要是让别人转来转去更有嫌疑。
梁靖给萧宴宁的那封信安王连火漆都没盖。
至于皇帝会不会看,谁也不知道。
总之,信来得很坦荡。
萧宴宁等了大半年,终于等来了梁靖的消息。
本来还以为他会有很多话要同自己说,想说的话应该几页纸都写不完吧。
兴致勃勃打开信一看,就四个字。
平安,能来信,自然是平安。
可就没有别的话了?
战场上害不害怕?为什么要拼命登城墙?有没有受伤?
这些都没有写吗?
萧宴宁不相信,拿着信翻来覆去的看,他甚至还把信拿去用火烤了,又在太阳底下照照,看看有没有其他隐秘起来的消息。
结果什么都没有。
萧宴宁还想用水湿湿,最后作罢。
染了水,怕是四个字都要没了。
怪不得摸着信封那么薄,他还以为梁靖的字写得比较小呢。
萧宴宁有点生气,刚开始听到梁靖不要命的立功时,他生气且担忧,担心占大部分。
现在纯纯生气。
这本来是不该有的情绪,但萧宴宁有点控制不住。
他甚至有点幼稚地想,梁靖不想写信就不写,写不写自己都不在意。
萧宴宁恶狠狠盯着手中的信,最后还是打开自己的小宝箱,把那信放在了里面。
这样的小宝箱,萧宴宁有好多,里面都装着金银珠宝,现在又多了一封信。
***
战争不会因为收回一座城池立刻结束。
西羌那边不愿意,大齐这边更不愿意。
大齐这次想要趁机打断西羌的脊梁,让它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作威作福。
而在京城,东宫最近一直处在风波中。
东宫李选侍有孕,前去给太子妃请安,在太子妃那里喝了一杯茶,回自己住处没过多久腹痛难忍身下落红,孩子没了。
事关太子子嗣,皇后听说这件事后很是生气,立刻派人前去查证此事,所有证据都指向太子妃。
这时,太子出面保下太子妃,让皇后细查,没过多久就查出此事的确非太子妃所为。
而受宠颇深的李选侍渐渐没了消息。
东宫内院之事本是太子私事,然而太子是储君。
身为储君,本就受人瞩目,一言一行都要受人监督。如今太子内院接二连三出现一些事端,在一些臣子眼里,便是太子未曾管理好内院之事,事情传了出去,被人当做笑话取乐,有损太子威仪。
还有臣子趁机上折子,说太子性格过于优柔寡断。
皇帝看着折子把太子叫到跟前,让他好生反省,不要让内院之时闹到朝堂之上。
萧宴宁听了皱起眉头。
东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都不知道,只是李选侍那么受宠,突然没了消息这件事有点让他在意。
是李选侍做了什么吗?
还有那些大臣怎么回事,现在上折子说太子优柔寡断,那再过些时日是不是就可以说,太子优柔寡断难当大任?
再过些时日,是不是就会有人上折子说太子德行有亏?
慢慢的,太子的名声是不是就垮了?
想到这些,萧宴宁突然有种无力感。
这是随着皇帝的年龄越来越大,什么妖魔鬼怪都想现身了?
没过多久,静王被皇帝训斥了一番。
萧宴宁听到消息,说是上折子说太子优柔寡断的大臣和静王妃母族有点关系。
萧宴宁无语,他那几个哥哥都入了朝,又都成了亲,都因姻亲关系有了一定势力。
他那六哥近些年因为康淑妃的身份问题被蒋太后宠着,但他那六哥又不是个蠢货,要真是想对太子做什么,也不至于让自家王妃出面吧。
这种事一查便知,完全属于偷鸡不成蚀把米,被皇帝发现,那不是纯属于糟心吗?
不过万一呢,万一老六就是表面犯蠢,准备扮猪吃老虎呢。
又或者是太子知道静王最近不安分,故意借机给他一个教训?
想到这里,萧宴宁心道,完蛋了。
他的思想被这个朝代腐蚀了,遇事竟然不能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而是开始怀疑,进行分析。
这样下去,他肯定越来越像他那个皇帝爹。
动不动就起疑心病。
第84章
那是萧宴宁第一次认识到环境和时间会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一个人。
他芯子里装的是成年人的灵魂,他有难忘的过去时刻提醒着自己曾经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可没想到在大齐的这十六年,他还是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影响。
那一瞬间,萧宴宁感到有些害怕有点惶恐。他不怕别的,他就怕自己有天也会为了权势不把人命当做人命。
在这里,上位者一个念头一个决断,背后不知道会牵扯到多少人命。
萧宴宁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伪善的人,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心里也明白,别看他现在表现的这么无害,但如果有天有人危及到他的性命,他也会毫无犹豫地出手。
想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萧宴宁当晚都没怎么好好吃饭,勉强吃了几口就没有动筷子了。而不吃饭这种事还惊扰到了秦贵妃,以为他哪里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