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作者:
时不待我 更新:2025-09-11 09:40 字数:3310
萧宴宁冷笑:“剿匪乃是正义之事,匪贼不死才是造孽,别说什么夜里做噩梦,他站在那里,鬼神都近不了身,自然夜夜安然。朕今日把话放在这,别用一些流言蜚语吓唬人,别说什么遭天谴,十八层地狱朕也能为他扛过去。朕倒要看看,放出这些流言的人到底安了什么心。”
萧宴宁这一怒,等有关梁靖的流言传到京城时,愣是没人敢讨论。
没办法,皇帝都把自己和梁靖连在一起了,讨论梁靖的流言,那就是在诅咒皇帝,谁吃饱撑的要搞这些麻烦事。
萧宴宁被这些流言气得心口疼,那厢梁靖送到宋宅的私信里有关这些流言蜚语那是一句都不提。
梁靖在信中只说自己剿匪时的威武雄姿,说自己一切都好没受伤,还说当地治安好了不少,最最重要的是,梁靖在信中说,他很想萧宴宁。
萧宴宁看着这些信,又气又急还有些想笑,最后也只能提笔写了自己在京中的日常,还抱怨了下近来有些大臣的提议很匪夷所思,这让他想不通,他们怎么过五关斩六将最终站在朝堂上的。
萧宴宁一般不会背后蛐蛐别人,除非忍不住。
当然,至始至终,他也只和梁靖蛐蛐,其他人面前,他才不会说这些呢。
因为梁靖在南疆的所作所为,这一年南诏那边老实极了,生怕惹到梁靖这个阎王。
等天气彻底转寒时,南诏的使臣入了京,表示南诏愿意和大齐永远和睦相处。
萧宴宁呵呵笑了笑,他给梁靖写信,说南诏使臣这是拿他当小孩在骗呢。还永远和睦,大齐这边稍微势弱一点,南诏就想咬大齐的肉。
这一年父母、爱人都不在身边,萧宴宁独自在京城看落雪,有点孤寂。
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出海的官船回京了。
萧宴宁听到消息大喜,魏盏和梁牧还在码头,先让人递了折子入宫。
他们这次没走太远,本来按照行程他们过年期间就能回来,只是天气极寒,只能暂时在沿海小岛上躲避风雪。
好在如今顺利回来了。
第190章
魏盏与梁牧风尘仆仆赶回京城,连府邸都未及踏入,便匆匆准备入宫面圣。恰在此时,二公主萧安殊的马车正缓缓驶离五公主府的满月宴。
听到马蹄声由远及近时,萧安殊微微掀车帷,然后一眼就看到了马背上的梁牧。实话实说,十多年过去了,她已经记不起梁牧的相貌了,但她还记得这个人,记起最多的是这人在木安围场看到萧宴宁遇险时翻身上马前去营救的场景。
多年不见,从未想过还能再次看到故人。
“娘在看什么?”女儿颜樱凑过来,顺着萧安殊的目光张望许久,只见长街上行人匆匆,并无特别之处。
萧安殊把帘子放下,脸上露出一抹轻笑,她道:“在看人。”
“人?”颜樱诧异:“是很特殊的人吗?”
“不特殊,就是寻常人。”萧安殊弯起眼角,也是和寻常人一样的血肉之躯,不过却是一个从地狱杀回来的英雄。
马车缓缓而动,萧安殊垂下眼眸。
一开始听到梁家战死沙场的消息,她觉得命运无常,太会捉弄人。
后来,义勇侯府事发,经历了许多的事萧安殊也不像在皇宫时那般任性骄纵,只是有时她也会忍不住想,梁家父子的死和她有没有关系。毕竟她是睿懿太子的嫡亲妹妹,和她成亲自然而然就会被视为太子势力。
如今本已死去的故人安然归来,仍旧受重用,挺好。
低调不起眼的马车和骑马的梁牧擦肩而过,骑马至拐角处,梁牧拉紧缰绳,战马长嘶一声仿佛懂人性那般停了下来。
梁牧朝萧安殊的马车看了一眼,他脸上浮起一抹淡笑,心道,挺好。
如果重来一次,他仍旧会在万一无法回京的想法中选择和萧安殊退婚。
说来,两人不过是见过几面,真要说,两人也就比陌生人熟悉点,彼此间有点表面上的好感,若能顺利成亲,日后也能过着相敬如宾的日子。但如果他先和公主成亲而后战死沙场,公主日后再嫁人,也会有人在这件事上做文章,在那里逼逼叨叨。
尤其是他这样的情况,但凡当年萧安殊和他牌位拜了堂,日后再嫁,等他今日归来,这些事的相关人员必然要处在流言蜚语中。
有些人对女子喜欢指指点点,纵是金枝玉叶也难逃口舌之剑。
现在看到萧安殊在认真的生活着,没有被他的死亡束缚,梁牧心里为她高兴。
有时,人当为自己而活,还要好好活着。
“梁兄,你看什么呢?”一旁的魏盏看梁牧不走了,忍不住询问,他四周都瞅了,什么都没有。
他这一声梁兄喊得真心实意真诚极了,他打心眼里佩服梁牧。
海上,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凶险至极。
他们也曾遇到大风暴,浪花随风涌来,似乎能把船给吞噬打翻,哪怕面临绝境,梁牧都从未放弃过船上的人。
因为相处时日足够久,魏盏见过梁牧衣服下的伤疤。看到那些伤疤,就知道传闻中失忆十多年有多假。
等一切过去时,面对狼狈,魏盏看着依船而立的梁牧,心道就凭这份心智,怪不得历经磨难十多年还能杀回人间。
梁牧回头,他郎朗一笑:“难得站在陆面上,总有些不习惯。”
魏盏长叹一声哀声道:“一会儿见了皇上就该习惯了,毕竟损了几船货物,皇上定是要骂你我了。”
梁牧:“若真如此,从海上到京城,你我可以称得上难兄难弟了。”他也不好说皇帝不会如此,万一呢,万一被皇帝劈头盖脸骂一通,那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
魏盏嘿嘿一笑,两人打马朝皇宫方向奔去。
到了宫里,萧宴宁看到他们,嘴角的笑愣是没放下,两人刚想请安,就被帝王亲自扶起,还给赐了坐。
听到两人请罪说损失货物的事儿,萧宴宁也有些心疼,毕竟都是些上好的瓷器什么的,能换不少银子,不过这些都是死物,人命最重要。
于是萧宴宁笑道:“头次出海,难免要给龙王上点祭品,等下次再出海,定会风平浪静,一切顺利。而且日后如果有人怀疑出海的真实性,等打捞起这些东西,也是个有力的证据。”
魏盏和梁牧这时才真正敢坐下,他们的心情也有些激动,皇帝这么说了,那以后肯定还会派官船出海。
这次出海,没敢走太远,但收获也不小,从外面换来不少金银不说,还有不少稀奇的外邦之物,到时拿来卖掉,又是一大笔银子入库。
除此之外,还有航海图志,这些都是重要之物。
萧宴宁细细询问航程细节,两人捡些重要的事说了。
听到有人葬身海中,萧宴宁皱起了眉头:“对遇难者要厚赏厚葬,不要寒了人心。”
梁牧和魏盏连忙称是。
说了半天,萧宴宁留他们在宫中用了膳,才让他们出宫。
魏盏和梁牧出宫之后就被各方朝臣邀请参宴,就连不爱参加这些宴席的梁牧都去喝了几茬酒,更不用说魏盏了。
邀梁牧的人一来是梁靖最近在南疆折腾出来的动静,二来有人有意无意打探起梁牧后院之事,还有人暗示,有养女在京,可为妾。听到这样的话,梁牧的酒都被吓醒了,连忙以身体不好寿命不长给拒绝掉了。
后来梁牧就尽量不出席那些酒宴了。
***
最近朝堂之上喜事连连,一派祥和气象。
改良后的铁犁也在全国范围推广着,南疆频频传来好消息,海事顺利,西北商贸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这样再过几年,大齐的国库充盈,人民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好,想想就是值得高兴的事。
等兴奋的心情再次平静下来,萧宴宁的视线放在了江南。
这太上皇去年三月份出京下江南,如今晃晃悠悠都一年了。当然,太上皇等人也不是每天都蹲在船上,他们也会下船。
在年前,太上皇等人已经回到了通州,翻了个念头,蒋太后的身体也有些不适。
说是身体不适,但萧宴宁心想,蒋太皇太后的身体状况可能更严重。
蒋太皇太后执意回通州,有种落叶归根的心态。
想到这些,萧宴宁叹了口气。
四月底,通州驿马频频入京,隔不几天就给京城中人来一点震撼。
第一道消息就是秦太后产下一子……
萧宴宁看到消息时,还以为自己眼花了,他眨了眨眼又眨了眨,仔细看了又看,发现是真的。
萧宴宁心下一紧,女人生产在哪个时代都是从鬼门关走一遭的生死大事。哪怕是在现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也做不到十全十美。更何况,秦太后年龄放在古代已经不小了。
明知道秦太后已经顺利产子,萧宴宁还是忍不住后怕,他忍不住骂了句脏话,对着太上皇也对着跟去的御医,也不知道御医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大的事竟然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