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作者:长亭旧雪      更新:2025-09-11 10:23      字数:3253
  “你看这是什么?”
  朱瞻基接过庚帖,这才发现是合婚庚帖,善祥解释:
  “礼部写的那份我不喜欢,所以我自己写了一份。”
  合婚庚帖是古代男女双方订婚时的八字帖。
  里面记载着男女双方的姓名,八字,籍贯,祖宗三代等。
  朱瞻基打开庚帖,发现里面除了两人的信息,还写着:
  终生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待看清这些内容后,朱瞻基忍不住流露出笑意:
  “这是我的字,你写的越来越像了。”
  善祥也笑,眼神中还有得意之色:
  “只要我想,我可以模仿任何人的字迹。”
  永乐十九年,大明迁都北京,南京为留都。
  迁都后,朱瞻基正式被册封为太孙,与善祥也正式大婚。
  紧接着朱棣便要出征,朱棣已经一刻都等不及了。
  朱棣走后,太子朱高炽监国,善祥知道,此次朱棣有去无回。
  朱瞻基在战场上也九死一生,还曾被敌军捉住,险些成了俘虏。
  所以在朱瞻基临走前,他给了朱瞻基一个东西。
  朱瞻基接过善祥递过来两个指甲大小的小瓷瓶十分不解:
  “这是什么?”
  善祥回答:
  “一种止疼药,若你受了伤还需要作战。
  把这东西吃下,你会在短时间不知疼痛。”
  闻言朱瞻基神色一禀,脸色严肃起来,善祥却接着道:
  “老和尚走前曾告诉我,此次北征不会顺利。
  皇上很难得偿所愿,连你也会九死一生。”
  闻听此言朱瞻基震惊又意外,还有些不可置信。
  他呼吸都粗重了起来,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善祥接着道:
  “就算你将此事告知皇上也改变不了皇上的决心。
  反而会让他把你以祸乱军心的罪名抓起来。
  这是一场谁都阻止不了的战争,皇上打仗之心坚决。
  就算有去无回,他也会只会认为死得其所。”
  朱瞻基紧紧抓住善祥的手腕:
  “老和尚真是这么说的?”
  善祥低头:
  “他不让我告诉你这些,可我心中实在担忧,无论如何你要毫发无伤的回来。”
  朱瞻基将善祥搂入怀中,轻声安慰:
  “我会万事小心,有你在京中,无论如何,我都会活着回来。”
  善祥回抱住他:
  “你在外不要担心家里,我会照顾好爹娘。”
  朱高炽的身体也不比朱棣好哪去,历史上他也只比朱棣多活了十个月。
  在这场北征中一切都十分不顺,先是明军不应天时,战争中一直没有占的上风。
  接着还被人围了军帐,还是朱瞻基带着朱棣突围出去。
  最后朱棣更是死在了榆木川,临死前还曾想传位汉王。
  关键时刻,若不是杨士奇站在了朱瞻基这一边,最后天下是谁的还说不定。
  北征的军队走了之后,朱高炽一直殚精竭虑,他虽然不支持皇上北征。
  但反对不成,如今留守在京,他还是竭尽所能为大军做好后勤工作。
  善祥每天陪在太子妃身边,眼瞧着暂时无事,便教太子妃怎么做生意。
  太子妃十分贪财,看见钱最亲,与其让她闲着说不定会折腾善祥。
  倒不如把她的心神引向别处,有了挣钱的门路,太子妃也就没心思想别的了。
  而且看在钱的面子上,太子妃对善祥热情了许多,也越来越喜欢善祥这个儿媳妇。
  朱棣北征没多久,朱高炽接到前线消息,关外的几个部落联合了起来。
  明军错过了最佳的决战时间,关外下了一个多月的雨,敌人又缠着打,如今是想撤兵都撤不下来。
  阿鲁台的骑兵还滋扰粮道,兵部要商议出一个撤兵的方案出来。
  朱高炽听完一阵急火攻心,心中难受的不行。
  紧接着便是头晕眼花,快要晕倒之际,腰间挂得荷包突然传来一股奇异的香味,顿时让他稳住了心神。
  朱高炽拼命控制住自己的身体,然后一脸平静的让众人出去,只说他要好好想想。
  接着他回到太子府,叫来太子妃与善祥,并询问善祥:
  “你给我的这个荷包到底是什么东西?”
  善祥回答是用千年人参,灵芝等滋补品蒸成的香包。
  关键时刻可以提神蓄力,保人撑住最后一口气。
  太子妃听完倒吸一口凉气,连忙询问善祥:
  “为何要给你爹配这种香包?”
  善祥只能解释最近看爹的神情不对,又不敢声张,怕引人误会,所以给爹配了一个这样的香包。
  太子询问善祥:
  “你懂得医术?”
  善祥点了点头:
  “略懂一点,爹若是信得过我,可否让我为你把脉?”
  太子没什么信不过善祥的,她是自己的儿媳。
  跟自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又是从小被他救下来的靖难遗孤。
  太子伸出手腕任由善祥给他探脉,太子妃一脸紧张的看着。
  见善祥一接触到太子的脉象便眉头紧皱,忍不住询问:
  “怎么样?你爹没什么事吧。”
  可善祥的回答让太子妃白了脸色:
  “爹不能再劳累了,更不能再处理国事,否则恐怕无力回天。”
  太子妃怎能接受这种说辞,她当即道:
  “胡说!定是你小小年纪医术不精,马上宣太医来,宣墨太医……”
  太子妃话未说完就被太子按住了手:
  “不可!此事一定不能透露出去!”
  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本就虎视眈眈,若是被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行了,两人必反。
  如今老爷子和儿子都被困在战场上,若是二王再反了,那大明危矣。
  太子妃却有些气急败坏: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顾忌这些,你不要命了!”
  太子却将目光转向善祥:
  “你可有把握暂时控制住我的病情?”
  善祥道:
  “只要爹您不要再劳心国事,我可保您两年无虞,这两年若养的好,说不定还会有转机。”
  太子却叹了口气:
  “眼下这情形,我怎么能不劳心国事。”
  善祥立刻说:
  “爹,我帮您。”
  说完她转头拿起纸笔,然后随意写了几个字,朱高炽接过来一看大惊。
  他惊讶的不是善祥写的内容,而是善祥写的字迹简直跟他的字一模一样,完全能以假乱真。
  这字就是拿到老爷子面前,恐怕他也认不出这不是自己所写。
  朱高炽一脸惊疑的看着善祥,不明白她怎么会写自己的字。
  善祥只能苦笑一声替朱高炽解惑:
  “这是太孙教我的。”
  第645章 胡善祥27
  为了取信朱高炽,善祥将曾经与朱瞻基一起学字的字体拿给他看。
  这些字体是她跟朱瞻基互相模仿对方的字迹时留下的。
  这些字体有朱瞻基的,有朱高炽的,甚至还有朱棣的。
  朱高炽询问善祥:
  “瞻基为什么教你这些?”
  善祥回答:
  “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后来太孙说,将来也许有用,我就一直练了。”
  朱高炽闻言深深呼出一口气:
  “瞻基还真是不遗余力的培养你,眼下倒真派上用场了。”
  如今宫中无论太医还是下人,都有汉王与朱棣的人手。
  朱高炽不敢把自己身体不行一事透露出去,他只敢将此事告诉了杨士奇。
  杨士奇是太子党,就算太子不行,他也会支持朱瞻基上位而不是汉王。
  另外朱高炽又命兵部的人到太子府办公,有杨士奇帮忙遮掩,外人都不知太子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宫中连太医都不知道。
  至于国事善祥全权接手了过来,朱高炽事后查看善祥批的折子。
  发现她不仅字迹模仿的像自己,连处事风格与思路都跟自己一模一样。
  这哪怕是他的亲信,都看不出这些折子不是自己所批。
  朱高炽看完百感交集,他询问善祥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政事。
  善祥说她连夜翻看了之前太子监国时是如何处理的类似之事。
  然后模仿其行事作风,给出了这样的处理方案。
  听完这话朱高炽心中更是各种情绪交织,忍不住感叹。
  他一直想教亲儿子如何治国,可现在瞻基还没学会这些,他的儿媳妇却先一步有了他的行事作风。
  感慨过后朱高炽叮嘱善祥,她替自己批奏折一事绝不能让老爷子知道,否则老爷子必会杀了她。
  善祥点头,如今知道太子身体不好的,只有自己和太子妃,外加一个杨士奇。
  且杨士奇也只知道太子病了,并不知道太子的病已经到快油尽灯枯,无力回天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