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作者:那年的花      更新:2025-09-11 10:59      字数:3920
  
  但是灵毓没忍住,父皇勿怪!
  宋时玥站在殿外,没有景仁帝发话,她不会进去。
  景仁帝忍不住扬了扬唇,进来吧。
  宋时玥闻声,款款而入,盈盈一拜。
  灵毓见过父皇。
  平身,到父皇近前来。
  宋时玥在百官的注目下,一路向前,路过楚王时,冲他俏皮的挤了一下眼睛。
  高座上的景仁帝忍俊不禁。
  楚王难堪的红了脸,偷偷的瞪她。
  宋时玥不以为意,笑着对景仁帝对道:父皇,灵毓是替夫君来的。
  哦?顾爱卿在府中养伤,还心系朝堂。
  是的呢。夫君忧国忧民,眼看就要进入寒冬了,很多州县会暴发寒潮,他担心会有灾情,担心户部的银子不够。
  宋时玥说到这儿,看了看太子和几位王爷。
  夫君想提醒父皇早做规划,以备不时之需。
  赵老丞相立刻奏报:皇上,顾大人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杞人忧天。
  是的,皇上。
  通政史高修业也站出来,皇上,其实,臣今日就是想上奏,北部四州已有奏报,今岁寒冬来的早,恐有灾情,希望朝廷能早做安排。
  哦!看来是朕的错,不该将家事拿到朝堂上来议论。耽误了要事。
  景仁帝露出羞愧的神情。
  宋时玥宽慰道:父皇无错,皇家的事,虽是家事,但也事关家国大事,不算谋私。
  可是
  景仁帝看向楚王,意思很明确,这就是想来谋私的。
  宋正宜看到妹妹给他递眼色,对皇上一揖说道:皇上,广平侯府愿捐白银万两,购买冬衣给北方四州的百姓。
  赵丞相看眼长子,赵青松也即刻表示,皇上,臣也愿将三年俸禄捐献。
  赵老爷子和赵青杉也表示捐三年俸禄。
  这么一来,赵家等于捐了一万两。
  若是按这个标准,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捐得起,但要是按俸禄来。
  有些人一年的俸禄也不过百两银子,三年也不过五百两,照这样的话,大部分人都能出的起。
  于是,所有人纷纷表示愿捐出三年俸禄。
  文武百官都表示了心意,太子和几位王爷岂能落后?
  这可让他们肉疼的很。
  太子咬咬牙,抢先道:父皇,儿臣要纳侧妃,就算紧缩开支,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儿臣就出两万银两吧。
  比朝臣们多一些,既不会太过,也不会显得少。
  睿王见状,也跟着出两万两。
  端王老老实实的说道:儿臣刚开府不久,没有多少盈收,就出一万两吧。
  这也足以让他肉疼好久了。
  景仁帝满意的点头,没有嫌弃端王出的少。
  端王暗暗的松了口气。
  楚王像蔫儿了的黄瓜,儿臣也出两万两吧。
  母妃这算不算搬起砖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仅没有要到银子,还有倒出去两万两。
  皇上,做善事,怎能少得了后宫的姐妹?
  皇后娘娘带着一众妃嫔出现在大殿外。
  宋时玥转头看去,嚯嚯,这回可热闹了。
  景仁帝等一群女人走近,这才开口问皇后。
  皇后怎么会想到来金銮殿?
  皇上勿怪,是臣妾今日一早听到一些流言蜚语,恐怕会有损江山社稷,特意带了妹妹们来,希望能够帮到皇上。
  哼!
  皇后真是来得巧,既然如此,你倒说说要怎么帮朕?
  第549章 秦湘身份
  皇后笑道:臣妾知晓国库并不丰盈,又赶上北方四州需要御寒的物资,愿意将体己银子拿出五千两来。
  后宫女子多的是珠宝金饰,能存下的银两不多。
  皇后娘娘出这个数,实在情理之中,应有的能力范围内。
  当然,皇后娘娘是不可能只有这么多银子的。
  其他妃嫔脸色不太好看,大概是没想到皇后怂恿他们来金銮殿,是为了捐银子。
  这与他们最初的想法不一致。
  可既然赶上了,哪个能够独善其身?
  纷纷尽自己的能力,捐银子的,捐首饰的,各显本事。
  曹妃也在其中,她的面色最难看。
  皇后谁也不提,只冲她说道:曹妃,曹家家底深厚,你可得多出一些。
  出出出,你们这些该死的人。
  曹妃阴沉的看一眼皇后,又看一眼宋时玥。
  这两人生来就是与她作对的。
  妹妹可没有皇后娘娘的家底后,一出手就是五千两。
  曹妃阴阳怪气道:太子只是纳个侧妃,一抬轿子抬进东宫便是,不需要多少花费。
  楚王不同,他是娶正妃,既然户部不能贴补银子,就靠内务府支的那些,可不够。还得妹妹自掏腰包贴补些。总不能让女儿家寒心。
  妹妹考虑的也对。
  皇后顺着她,那妹妹能出多少呢?
  能出多少,她一个铜板都不想出。
  原本想给实儿的婚事办的风风光光,超过太子的荣光。
  现如今,还得比原计划要缩紧开支。
  真是气死她了!
  景仁帝饶有兴味的看一下曹妃,她只觉得脊背发寒。
  皇上,臣妾不如皇后姐姐,就出三千两吧。
  好!曹妃娘娘大义。
  周围立刻有官员奉承,把皇后娘娘给气着了。
  她刚才出五千两,都不见有人说好。
  曹妃才出三千两就有人叫好,可见那叫好的人都是向着楚王的。
  皇后默默的将那些人都记在心里,想着过后让自己的父亲兄弟去查查。
  宋时玥看到有妃嫔万般不舍,艰难的退下手腕上的镯子。
  她对景仁帝道:父皇,出多少银两都可以,大家都是凭着一颗悲悯的心。蚊子腿也是肉,就是出一个铜板也是一份善心。
  不错,灵毓说的对,众卿量力而为。不要因为在朕面前表现,而将自己和家人以后的日子无法顾及。
  吾皇仁慈!
  百官高呼,皇上圣明!
  景仁帝哈哈大笑,冲着宋时玥快速挤了下眼。
  这丫头啊!可是帮了朕大忙了。
  不仅阻拦了曹妃的提议,还又收了一笔银子,北方四州的御寒之物,算是有了着落。
  呵呵!
  景仁帝乐不可支,真是太好了!
  自从顾玉宸当上户部尚书,国库就不缺银子。
  但谁都不会嫌银子多。
  即便是他这个皇上也不会脱俗。
  景仁帝心情大好,太子,你虽是纳侧妃,但仪式也是要有的,就与睿王他们一起办吧。
  那正好,还能为他省下不少银子。
  太子痛快的答应了。
  睿王和端王都没有任何异议。
  大家都一样了,谁也不用笑话谁。
  只有楚王,失落又难堪。
  宋时玥还不放过他,楚王,你刚才担心会搞错新娘子。灵毓给你出个主意。
  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的楚王,一时之间没有完全回神,喃喃道:什么主意?
  实儿?你怎么会如此糊涂,新娘怎会搞错?
  被曹妃一呵斥,楚王回了神。
  对宋时玥愠怒道:不需要你出主意。
  宋时玥耸耸肩,不需要就不需要,不识好人心。
  其他人表面上不在意,其实心里也在嘀咕。
  四抬花轿同时在京城绕一圈,可真说不准会乱。
  尽管他们娶得王妃,并不是完全得了自己的心意,但要真搞错了,那就真的是闹出笑话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可楚王没让宋时玥说出来,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宋时玥不知道,因为他们各自想各自的办法,集体婚礼那天,真的差点儿出了乱子。
  但那都与她无关。
  迎春宫,秦湘吃着一个刚烤好的地薯,听着小太监绘声绘色的描述金銮殿上的事,仿佛他当时在场一般。
  殿门突然敞开,一阵风刮了进来。
  秦湘面前的碳盆冒出了火星,她不由自主的闭了闭眼。
  在睁眼时,宋时玥已经坐在对面。
  小太监吓得跪地磕头,秦湘撇了撇嘴。
  本来吃的挺香,现在没味道了。
  宋时玥笑,我以为,秦美人看到我会很高兴。
  你又没有我美,我为什么要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