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作者:柠檬九      更新:2025-09-11 11:18      字数:3960
  
  两人神色如常,就这么把牵在一起的手松开了,然后那边小肥仔竟然也不叫了。
  这让祁放不禁看了他一眼,等二老太太转回去,立马重新牵起严雪的手。
  小肥仔那嘴都张开了,大眼睛看到,马上又转过来,啊了一声。
  这回不仅啊,他小手还撑着身子往这边使劲挪,冲着严雪和祁放一通比划。
  老太太只能又拿着勺子看了过来,“这是咋了?”完全不明所以,“是不是想要妈妈喂啊?”
  要不是这父子俩一个不爱说话,一个不会说话,严雪都觉得他俩要隔空吵起来了,只得过去接了碗和勺子,“我来吧。”
  一到炕边,立马就被小肥仔拽住了衣摆,小肥仔还紧贴着她,朝男人又啊了一声。
  这可真是,见过和别的小孩子争怀的,这还有跟自己爸爸争怀的,严雪都感觉男人脸色不好看了。
  果然辅食喂完,二老太太拿了碗和勺子下去,祁放立马走过来,低头看儿子,“祁严遇。”
  祁严遇小朋友表示不听不听我不听,整个人都扑到妈妈怀里,两只小肥爪将妈妈抱住。
  “她先是我媳妇,才是你妈妈。”祁放竟然还试图跟儿子讲道理。
  然后祁严遇小朋友干脆连脑袋都钻进了严雪怀里,只留给爸爸一个刚剃了胎发的后脑勺。
  祁放还想再说什么,严雪实在被这父子俩弄无语了,“祁放你七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听懂人讲道理?”
  祁放不说话了,就是桃花眼还看着儿子,让人很怀疑他是不是想攒着等儿子能听懂的时候一起算。
  严雪干脆给他找点事做,“我去商店要了几个烟盒,你帮我写点东西。”
  这回男人的目光总算从儿子身上挪开了,“写什么?”
  “就写江城市长山县澄水镇金川木耳栽培基地。”严雪说,“前面几个小一点,金川木耳栽培基地大一点。”
  祁放立马拉开写字桌的抽屉拿了钢笔和纸,“一前一后还是上下两排?”
  “上下两排,下面再另起一排写‘联系电话:XXXX……’”严雪要做的是简易版的名片,红石林场这事还是给她提了个醒,得防着点人冒名顶替。
  生意被抢了倒是小事,还可以重新找,要是名声被人搞坏了就不好了。
  别的她不敢说,至少红石林场的木耳品相肯定不如他们金川的。
  那边耳场通风本来就不好,木霉又耽误了一段生长时间,还换了两个核心成员。
  严雪有时候都怀疑赵书记是想把这个基地搞好,还是不想把这个基地搞好。
  还是弄个名片,以后要订货,统一打金川林场的电话,省得再有人冒名顶替。
  严雪跟商店要的是那种成条的烟盒,拿回来剪成一样的大小,在背面写字。
  两口子商量了下,最终决定上下两排都用钢笔写,中间“金川木耳栽培基地”用毛笔,写簪花小楷。
  刘卫国一看到那些名片就“哟”了声,“这玩意儿好,你家祁放写的?”
  “你先凑合着用。”严雪说,“回头我看看能不能弄到厚纸板,找个印刷厂印。”
  市面上目前能买到最厚的就是牛皮纸,做包装袋行,做名片还是薄了点。
  名片准备好,再就是要带去省城的样品,刘卫国出发前,还被严雪安排着又去了趟县里。
  回来忍不住跟严雪说:“还真让你料中了,东西确实不如咱们的,县蔬菜副食商店还当成咱们的卖。”
  这让他脸色着实有些不好,如果不是严雪有准备,他们之前的好名声就要被搞臭了。
  严雪倒不是特别意外,任何年代山寨这东西就没有少过,何况他们这连个品牌都没有,怎么说还不是人家一张嘴的事。
  金川林场的木耳可是上过省报的,蔬菜副食商店的人不说木耳是金川的,难道说是红石的?
  而且他们去年卖的就是金川的,很多人也知道,谁会想到今年突然换了供应商。
  其实一开始看到红石林场的货,县蔬菜副食商店也想皱眉,照比去年金川林场的实在差太多了。
  品相就不说了,金川林场的晒得各个整齐漂亮,个头也大,红石林场这些却明显参差不齐。
  负责这事的采购员当时就和红石林场的人理论起来了,“你们这明明不是金川林场的货,为啥不说清楚?”
  红石林场的人脸皮也是够厚,“我们这也是金川林场的,金川林场买的菌种,金川林场指导种植的,不然谁会种这个。”
  又信誓旦旦,“不是我们卖给你的东西不好,是今年年景不好,不收山,金川林场今年的木耳也这样。”
  这县蔬菜副食商店的人就不太敢确定了,主要是不了解木耳种植,不知道这东西根本就和收不收山没关系。
  他们县就在长白山脚下,倒是知道山货存在收不收山的说法,要是哪年不收,不仅数量少,个头也不大。
  而且最关键的是,定金他们都交了,东西又不是坏了,想退也没法退。
  红石林场的人也知道,“再说我们这不是给你们便宜了吗?比去年便宜不少呢,你们三块四卖,怎么也能卖出去。”
  说着还朝他眨眨眼,什么意思蔬菜副食商店那采购也知道,脸色虽然不好看,还是把货款结清了。
  去年木耳卖得快,没等过年就全卖光了,蔬菜副食商店的人也等着今年进新的呢。
  东西到了,照例内部的人先买,然后搬过来一看,全都皱起了眉,“咋和去年的差这么多?”
  “今年不收山,木耳品相不好。”那采购能怎么说,只能搬出红石林场那套说辞。
  他还劝众人,“也就是看着没去年的好看,吃起来一样的。再说这不是还便宜不少吗?去年可没这个价。”
  但还是有不少人都打起了退堂鼓,“我去年买得多,家里还剩了点儿,就先不买了。”
  东西摆出来,来买东西的也都嫌没去年的好,在柜台前犹豫来犹豫去。
  那采购就怕卖不出去,自己一下子进了那么多,会被上面批,时不时便要出来看一眼,见状赶忙吹了吹。
  话术无非就那两种。
  东西看着不好是因为不收山,吃着一样的,这不比去年还便宜吗?
  金川林场的东西你还信不过?这可是上过省报的。
  然后陆陆续续,东西还是卖出去了不少,毕竟确实便宜,还有省报这个大招牌。
  采购刚要松一口气,没想到有人拿着泡好的木耳来找他们了。
  “你们跟我说吃着一样的,这叫吃着一样?去年的泡出来多大,今年的泡出来多大?”
  女人“哐当”将两个盆砸在柜台上,“我三块四一斤买的,算算还顶不上三块五一斤,你们坑谁呢?”
  柜台边本来有几个人正准备买,一听忙放了手,“这么不出数吗?”
  “出不出数你们不会自己看?”这女人显然是个泼辣性子,嗓门又尖又大。
  那采购听得心里一跳,都没等售货员说什么,已经过去劝:“同志咱有话好好说……”
  还没说完就被女人扬声打断,“我说啥说?咋啦?上报纸就牛逼啦?上报纸就能卖这种次货了?”
  她直指金川林场,“我看他们是在省报上露一回脸,就飘得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东西品质差太多,确实有不少人都在心里嘀咕,女人这一闹,立马就有在旁边附和的。
  还有人说应该给省报写信,反映一下情况,听得那采购在旁边一个头两个大。
  他忙又去劝那女人,让对方消消气,劝众人冷静,就这么点事儿不至于。
  蔬菜副食商店的售货员都忍不住拉拉他,压低声,“是金川林场的货不好,他们骂的也是金川林场,你跟着掺和啥?”
  可问题是根本就不是金川林场的货啊,采购员正不知道该怎么说,旁边突然有人道:“这不是金川林场的木耳吧?”
  这一声实在有点突兀,众人当时就都看了过去,发现是个同样挎着菜篮子的中年女人。
  中年女人人站在门口,显然是刚进来,立马就有人皱起了眉,“不知道别瞎说,不是金川林场的还能是哪儿的?”
  这些人又不是澄水下面那些林场的,哪知道今年其他林场也种了,尤其是来闹事那女人,说话很不客气。
  中年女人被怼了几句,也来了气,把胳膊上的菜篮子拿下来往前面一推。
  “我瞎说啥啊我瞎说?刚我去联营商店,在那边买的金川林场的木耳,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儿。”
  第96章 大单
  联营商店,指的是多单位联合经营的商店。
  这种商店跟镇上的供销社很像,什么东西都卖,但以前的确没听说过还卖菜。
  众人都有些不信,尤其是那采购员,但顺着对方的动作望过去,篮子里的确装着一包干木耳。
  中年女人着实是被气到了,还把纸包里的木耳抖了些出来,“你们自己看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