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作者:
柠檬九 更新:2025-09-11 11:18 字数:3946
单看个头,就显然比蔬菜副食商店卖的要大,更别提形状还整齐漂亮。
当时就有人凑过来看了看,“我去年买的就是这样的。”
其他离得远的人一听,也赶忙上前几步,“我去年买的也是这样的。”
“我没说错吧?”中年女人把菜篮子展示了一圈,“还我瞎说,不知道是谁搁那儿瞎说!”
众人立马去看怼她怼得最欢那个,被对方瞪了眼,“都瞅我干啥?又不是我先说的。”
可是谁先说的大家也有些想不起来了,最终干脆看向蔬菜副食商店的人。
来闹事那女人最先发难,“你们不说你们这是金川林场的吗?咋跟人家的差这么多?”
“就是。”她旁边有人差点就买了,想想都觉得自己差点上了当,“人家金川林场的比你们这个好太多了。”
这还只是差点买了的,真买了的脸都气青了,“你们这咋还骗人啊?”
“还今年不收山,不收山人家的木耳品相那么好?”
别说来买东西的,蔬菜副食商店自己的员工都有看向那采购员的,眼神质疑。
采购员被看得额头见汗,但还是不死心,问那中年女人:“你这真是在联营商店买的?”
“不是真买的还是假买的?”中年女人不乐意了,“是不是你们一去不就能知道?”
她就纳了闷了,她不过是说句实话,招谁惹谁了,凭啥进来就被人怼,被人说瞎说?
“那你这木耳多少钱买的?咋也得三块五一斤吧?”这是采购员能抓住最后的稻草了。
他实在没法睁着眼睛说他们的能赶上金川林场的,但东西好歹便宜不是?
只要东西够便宜,稍微差点也没什么,你还指望跟人家贵的一样好啊?
结果那中年女人说:“哪用三块五啊?三块四。”
“三块四?”那采购员还没说什么,周围其他人先震惊了。
“对啊,三块四一斤,我要不是看比去年便宜了,也不能一下子买一斤。”
女人已经不想多废话了,说完木耳一装,走向了旁边的柜台,“给我来五斤豆角。”
可在场众人还是有些回不过来神,这么好的木耳,也卖三块四一斤?和蔬菜副食商店的一样?
当即就有结伴过来的人相互捅捅,使了个眼色,悄悄退出了蔬菜副食商店。来闹事那女人更是直接端上了盆,“我瞅瞅去。”
这要是真的,保准一会儿她还得回来闹,甚至闹得更凶,采购员一琢磨,也跟了上去。
蔬菜副食商店这个总店其实离联营商店不算近,走路过去,怎么也得二十分钟。
但这事一闹,还是有不少人都往联营商店去了,进门一看,还真有木耳卖。
装木耳的袋子里面直接就插了块牌子,写着——“正宗金川林场干木耳,三块四一斤。”
有好几个人都在那称,还问售货员:“你们这咋还卖上木耳了?”
“也没说俺们不能卖木耳啊,这不以前金川林场没过来吗?”售货员麻利称着,“看看,一斤。”
那顾客瞅了一眼,售货员就将东西装进了纸袋子,“三块四,在这儿交钱就行。”
联营商店不像蔬菜副食商店,很多东西还是得开票,拿着票去交钱的,尤其是限制供应的商品。
那采购员过去看了看,心里最后一点侥幸也没了,只觉得红石林场坑人。
这叫今年不收山?这叫金川林场的木耳也一样?
而且人家金川林场这么好的品相,也卖三块四一斤,他们哪便宜了?
采购员脸色铁青,都不知道这事经理问起来,他要怎么解释,那边还有继续给他扎刀的。
来闹事那女人嗓门一如既往地大,“搞半天这才是金川林场的,蔬菜副食商店那都啥玩意儿啊,也卖三块四一斤。”
在场有在蔬菜副食商店见过的,也有没怎么注意的,一听立马问:“蔬菜副食商店那边也有啊?咋了跟这个不一样?”
“那哪儿能比啊。”女人直接拿过一个盆,“就这个,你看看跟金川林场的差多远?”
这下不止蔬菜副食商店那边,联营商店这边也知道蔬菜副食商店以次充好了,简直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都没等更多人来蔬菜副食商店闹事,采购员一回去,就被经理叫去了办公室,“你这到底是咋回事儿?人家都找到我头上了!”
采购员也很冤啊,“当时我问是不是金川林场来送货的,他说是,等我知道的时候钱都给完了。”
经理才不信,要只是这样,他能一口气订一千斤?忽悠谁呢?
他当即就扣了对方半个月工资,“要么卖,要么退,你自己想办法,不然店里这笔损失就算你头上。”
这可是一千斤,三千多块钱,杀了他他也赔不起,采购员当时就想哭了,更想去弄死红石林场那帮坑货。
回去他就找上了红石林场那帮人,结果人家根本不认,我们这就是比去年便宜啊,我们哪知道金川林场今年也卖三块四?
两边在电话里就吵起来了,气得采购员直拍桌,“你到底给不给我们退?不给我们退我就写举报信,举报你们挖社会主义墙角!”
这罪名可就大了,红石林场那边最终还是让了步,但退是不可能退的,只把价格又狠狠往下降了降。
不降也不行,自从听说联营商店那边也有木耳卖,比这边好比这边大,还和这边一个价,蔬菜副食商店的木耳就卖不出去了。
这年代都穷,主妇们的消息也就格外灵通,哪儿东西好哪儿东西便宜,差一分钱都一清二楚。
一开始价格降到三块二,还是卖不出去,后来又降到了三块,总算有人买了,买的时候还要挑剔两句。
而且让这事一闹,蔬菜副食商店的名声都臭了,最近谁提起来,都要说他们以次充好。
反观联营商店那边,因为是县里唯一一家卖正宗金川林场木耳的,还多了不少客流量,多卖了不少东西。
蔬菜副食商店想了想,干脆给金川林场打了个电话,想从金川林场也进一批,一起卖,好歹把以次充好这个事过了。
顺便卖卖惨,讲讲他们也是被人骗了,根本不知道那不是金川林场的木耳,这不赶紧把金川林场的进回来了?
结果电话打过去,金川林场说他们销售员不在,送不了货。问人去哪儿了,去省城跑销售了。
“我们今年产量大,一个长山县肯定卖不了,总不能让东西砸手里了吧。”
郎书记这可没说谎,刘卫国的确去省城跑销售了,已经走了有几天,而且不知道哪天才能回来。
挂断电话,过来串门的宁场长忍不住问了句:“县蔬菜副食商店的?”
郎书记点头,“估计是吃亏了,啥货都敢当成咱们林场的卖,这要不是小严想到了前头,名声都给咱们搞臭了。”
宁场长也觉得严雪做事谨慎又周密,“我都没想到她能想到这一层,还专门让刘卫国跑了趟联营商店。”
说起蔬菜副食商店这事,就难免要想到红石林场,郎书记不禁摇头,“这个老赵。”
赵书记这个人吧,做事还真挺让人无语的,以前就是,有好事上赶着抢,要干活一推四五六。
宁场长也知道,“小严在联营商店一卖,他们那木耳肯定卖不出去了,要么降价,要么退,估计得损失不少。”
“自找的。”郎书记说,“你瞅瞅他们都办的啥事儿?那么小一个基地,还搞个负责人不参与生产。”
严雪他们当初可都是奔着把试点做好去的,红石林场却全是奔着分钱去的,结果自然不同。
正说着,办公室里电话又响了,郎书记放下扇子接起来,一听就坐直了,“对,我们是江城市长山县澄水镇金川林场……原来是省城蔬菜副食商店的同志,你好你好……”
一听是省城蔬菜副食商店,宁场长也竖起了耳朵,果然郎书记接着就道:“你们要订木耳?可以!要两千斤是吧?”
郎书记当时就拽过纸笔记了下来,“好的好的,一定尽快发货,放心都是一样的品质……”
挂了电话才看看宁场长,宁场长也看看他,“刘大牛这儿子挺能跑啊。”
县蔬菜副食商店才从红石林场那订了一千斤,就差点砸手里,他倒好,第一单就是两千斤。
不过想想省城的人口,这个数字也还算合理,估计一分下去每个分店也就几十斤的量。
正说着,那边电话又响了,郎书记赶忙接起,这回是省钢厂,要了八百斤。
省里这个钢厂可是有上万职工,和他们澄水林业局一样,有自己的中小学,有自己的医院。
八百斤干木耳看着不少,可放到钢厂的食堂,还真不一定够他们消耗多长时间。
这一下就是近三千斤,都快赶上去年卖的总量了,果然还是得走出去,走出去才有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