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作者:
聿简 更新:2025-09-12 08:50 字数:3309
至于师朝旭的生父……
师离忱捏了捏手指。
却听师朝旭语气坚定道:“父皇定不会轻饶了他,该杀即杀,只是诏狱刑罚残忍,若有条件给他个痛快吧,哥哥不必考虑我。”
师离忱闭了闭眼,“……嗯。”
“……”
第102章
死了个皇嗣,没了个贵妃。
在宫中只不过是旁人口中的谈资,丧事后事都办完了,撤了白幡,仅仅半个月便无人再提起这两件事。
似乎从未发生过。
但那一场大火并未烧断皇后的念想,她在沉寂,沉默中,逐渐走向极端,她憎恨所有人,师离忱为首当其冲。
凭何她的小十一落水,他还能安然无恙的做太子?她不甘心。
穆家在京都地位斐然,她想煽动朝中一些人的野心,太简单。唯有穆将军夹在其中左右为难。
约莫半年不到。
御史台上书,提议叫大皇子将功补过,毕竟年纪尚轻,该有将功补过的机会。大皇子被召见后,一番忏悔的痛哭流涕,又表明识人不清的错处,似乎让帝王软了心肠,不再将他圈禁。
没了十一以后,大皇子又被放出,皇后已然将大皇子当做最后的救命稻草,不有余力的辅佐培养。
她对大皇子,全然是真心当做了自己的子嗣,心情好了,也就不再多番为难宫人们,面对师离忱时也不再横眉冷对,颜色说不上有多好,至少明面上过得去。
……
东宫。
一封密信被点燃,火苗在师离忱眼底微微跳动,他阖了阖眸道:“此事勿要叫皇后知晓。”
乐福安颔首:“奴才晓得。”停顿片刻,他道:“陛下似有意叫大殿下重新回朝中,殿下可要……”
“盯着他。”师离忱罢手,坐下提笔,“无需多做其他,母妃近来过得如何?可好些了。”
提起纯妃,乐福安嘴角地笑都变平凡,“如从前一样,尤其近两年来偏爱木刻……殿下还是不看的好。”
师离忱嗯了声,问:“母妃现下可在千秋殿?”
乐福安道:“陛下将娘娘带去了观星台。”
观星台位置好风景好,有些时候纯妃站在上头,看到广阔风景,或许会露出一丝笑颜。
或许是为了这难得的笑与温和,皇帝近些年总带着纯妃去观星台。
乐福安心中恶意满满,巴不得这两个祸害他家小殿下的贱人从上头掉下来摔死,免得总伤他家小殿下的心。
听闻此讯,师离忱打消了去见纯妃的念头,左右见到也不知该说什么话,也没什么好见的。
他敛眸,在纸上写上最后一字。
*
露往霜来,春秋置换。
大皇子得了皇后助力,重回朝中,又渐渐得了势。大皇子虽未查明当年真相,他确确实实是冤枉,他哪有那个胆子去刺杀父皇。
被圈禁的那几年,他百思不得其解,可某一天他忽然就清醒了。他和四弟相继倒台后,谁得益?
被立太子的小六。
年幼,却被扶持上了太子之位,又很顺利的立威,得名,成了名正言顺的太子稳坐东宫,再也无人质疑。
是谁搅动的这摊池子?
是父皇。
自想透彻之后,大皇子由衷的感到心底发寒,夜半时分躺在榻上,明明是夏日却手脚发凉。
父皇怎如此狠心,就为了一个妃嫔之子,把他们当做玩弄与鼓掌的棋子,想拨弄就捧上天,想踩碎就捏死。
他恨父皇,他不敢表露。
但他可以把矛头对准父皇看准的太子。
他迟早会废了那小子,他要让那头老眼昏花的老龙看清楚,到底谁才是真正该被扶持的人!
蛰伏,等待。
机会很快便来了。
……
…………
东宫。
兵刃交接,长剑翻飞挑走了穆将军手中兵刃,师离忱扬眉道:“穆将军,这回是孤赢了。”
穆将军哈哈大笑擦汗,“殿下功夫到位,老臣已无可教之地了。”他接过宫人递来的茶水,猛地喝了几口,说道:“听闻殿下即去江南?”
师离忱颔首,帕子擦去额角的汗,含笑道:“淮南地处闹匪患,孤请缨前往剿匪。”
还有一点他并未说,从淮南再往南下的江南,盐税似乎出了些问题,京中账目看似没多少问题,细究之下却能发现,江南那处官员没少索要盐引。
那么多盐,给谁吃?百姓吃得完吗?
巡盐御史已先行一步前往,他剿匪过后还要往江南去一趟。
穆将军叮嘱道:“路上多艰辛,殿下一路小心。”
“殿下!”许惟一在廊上呼唤,师离忱转眸看去,他怀里竟然抱了十几把剑来,噼里啪啦往地上一丢,跃跃欲试道:“殿下快瞧瞧,这次去剿匪,臣带哪几把去比较好?”
师离忱:“……”
“歘!”
许惟一随便挑了一把拔出,“这把!名师开刃!”他又“歘”拔出另一把,“这把!玄铁所造!”
师离忱上前,微笑着接过他的‘名师开刃’和‘玄铁所造’,一手拿着一把,在手中掂了掂。
“铛!”两剑左右相撞。
在许惟一震惊的目光中,两把绝世好剑从碰撞处碎开,噼里啪啦掉了一地。
围观的柳清宁,默默道:“又买废物。”
“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许惟一伤心地看着那堆铁块,气得咬牙切齿:“该死的行商,又骗我!”
师离忱耸了耸肩,淡然接过乐福安递来的茶水,招呼着穆将军坐下歇息。
乐福安笑眯眯道:“许少爷,不是奴才说您,前头半个月,您才买了一串水泡过的发光石头,这才几日,又上当,多少钱财也经不起您这样花。”
柳清宁平静道:“他还欠我五十两。”
许惟一嘀咕:“别念了师傅……又不是不还,你等着,等我发俸就还。”
师离忱捧着茶盏,头也没抬似是不经意道:“孤记得,你好像提前预支了半年的俸禄。”
柳清宁这会儿字也不写了,转头黑沉沉地盯着许惟一,许惟一捡剑的手顿住。
气氛陡然凝滞片刻。
许惟一猛地窜起,拔腿就跑!柳清宁抽出戒尺,面无表情地追上。师离忱低头扑哧笑出声来。
穆将军摇了摇头,看着长廊上追逐的二人,啧啧道:“还是年轻,不够沉稳。”
这场闹剧以许惟一挨了两戒尺作为收尾,他龇牙咧嘴地捂着手心,抱怨道:“瞧你这小气劲。”
小气的柳清宁瞪了眼许惟一,“去淮南的时候多注意,殿下如今身边危机四伏,谁知道会遇见什么,你最好多长两个眼睛。”
许惟一耸了耸肩,“成成成,就你知道。”
在闹声中,一切早已被收拾好,乐福安催促道:“该走了!”
许惟一扬声,“来了。”他随口叮嘱柳清宁,“你在京都也仔细些,可别中了旁人的计。”
“嗯。”柳清宁淡淡应下,目送许惟一上了车。
*
淮南水匪山匪皆有,
其中闹得最厉害的是水匪。往来行船皆提心吊胆,生怕遭难。走山路也不安全,搞得人心惶惶。
剿匪不难,并非苦差。毕竟这些‘匪’,只是一群亡命之徒,以饵钓之,两面夹击,自然溃散。
早在京都动身时,师离忱便安排了人先行淮南,所谓知己知彼,调查清楚减少伤亡是必要。
这帮山匪水匪来得蹊跷,如今天下太平,为利成寇未免太不划算。
既要钓鱼,抛饵也要讲究技巧。
师离忱先叫人先放出消息,号称域外有行商载珠宝前来江南,先用一只商船作为开道,上面皆为外来行商。
商船停靠码头歇脚,需给船舱填补物资,不过商船上的水手都去稍作休整,便从当地铺子里请了个小厮往船上搬运物品。
许惟一站在船头,作为这座商船的押运护卫,一脸警惕地盯着小厮。在小厮抬头时,他昂声警告:“不许乱瞧!”
这番紧张的作态,更加坐实其船上物品珍贵。小厮唯唯诺诺地低头,连连称是,眼底划过一丝精光。
待到夜间。
有两人摸黑,偷偷潜上了停靠岸边的商船,绕过巡逻的侍从们,瞧见了藏在船舱底部房间里,一箱一箱的异域珠宝。
“发了,发了!”水匪压低气音道,“这票干完,兄弟们日后都不必为生计烦扰,是个大肥羊!要不要叫兄弟们现在就过来?”
“先别急着动手。”旁边另一个水匪道,“先待他们明日上路,在水域中央才好动手,莫被迷了眼。”
二人对视一眼,确认了想法便要撤离。
离去前,两名水匪突然听到船舱内传来白日那个护卫的声音,似乎是喝醉了在与水手吹牛,将桌子拍得震震响,“这些东西算什么宝贝!不过区区冰山一角!哼,你们是不知道,要不是听说这边闹灾,少主才不会叫我先来开道,我瞧那些水匪也没那个胆子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