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作者:花与灼      更新:2025-09-12 09:03      字数:3290
  “不让。”谢辛楼干脆道。
  校尉立即瞪圆了双目:“如此,别怪我等不客气了!”
  “大可一试。”
  谢辛楼“倏”地抽出长刃,横刀在前,天际恰时闪过一道雷电,正照在他冷峻的五官上,他似一尊铁像镇守原地。
  御林军被他这般态度震住,怎么说他也是王爷的人,校尉见放狠话威慑不过,又不好真的动手,无奈之下和他于夜色中僵持。
  另一边。
  沈朔第一时间寻到洞穴处,发现洞前的树枝被破坏,里边的人不见了踪影。
  他接着运起轻功在林间穿梭,找了半晌没见那人的影子,又再次回到了洞穴。
  “他躲在洞穴里不吃不喝,应是清楚自己一旦出去就会被发现,他一旦暴露,他想传递出去的东西也会失守。”
  但见洞穴口的树枝,倒像是他自己主动出来的。
  沈朔蹲在洞穴口思考。
  虽然不清楚他主动出来的原因,但既然那个竹筒很重要,他便不可能带在身上。
  沈朔于是又钻进洞里,果然在深处找到了那只竹筒。
  “这里边到底藏着什么?”该不会和梦里的一样。
  沈朔握着冰凉的竹筒,心底不免犹豫,想到自己的目的是找到那人,便暂时没有打开,准备先带回去再说。
  但那人将东西留在此处,自己又会跑去哪里?
  沈朔离开洞穴,在附近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人影,随即在一处陡峭的山坡顶部发现有滚落的痕迹。
  他沿着痕迹的方向追去,周遭忽然亮起一阵白光,他脚步一顿,抬头,一滴雨水正落在他眉心。
  头顶炸开一道雷鸣,整座山的鸟都被惊动。
  雨水当即倾盆而下。
  谢辛楼立在门外,头顶恰是屋檐,气定神闲看着雨中的御林落汤鸡们。
  雨越下越大,御林军担心火把被淋湿有人会趁黑偷袭,都脱了外衣罩在火上,自己时不时抹一把脸上的雨水。
  “大人!大人!刺客抓着了!”有御林军的士兵从别处往这厢跑来,边跑边送来消息。
  谢辛楼和御林军校尉一齐看向来人。
  士兵喊得急,嘴里接了不少雨水,他将雨水咽下后对他们道:“刺客从太溪山东面一路往行宫跑,准备走水路离开时,被我们的人在山脚下发现。”
  校尉问道:“只有一个?可还有同党?”
  士兵抹着脸回道:“暂时只发现一个,其他大人还在搜。”
  闻言,谢辛楼不由捏紧了刀柄。
  沈朔去了这么久还没回,眼看那人已经被抓到,御林军还在搜人,万一被他们撞见就遭了。
  他神情随即变得凝重,士兵正努力抹着脸,无意间瞧见他的表情,惶恐间不知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校尉却如释重负道:“那抓到的刺客怎么说?他是受何人指派?”
  士兵一开口,又咽了口雨水,艰难回道:“回大人,发现时人已经气绝。”
  “死了?”校尉疑惑道:“怎么死的?”
  士兵回道:“仵作来看,说他已经半个月不曾进食,身体骨瘦如柴,好像是......饿死的。”
  校尉彻底傻眼:“不是说他用箭袭击了人么?他如何拉得动弓?”
  “所以大人们怀疑还有同党。”士兵道:“圣上下令,调动所有御林军搜山。”
  校尉沉默了片刻,抹了把脸,同时指挥众人集合:“走。”
  眼见着众人离开,谢辛楼忽然出声:“我也去。”
  校尉顿住脚步,回头看他:“你去做什么?”
  谢辛楼担心沈朔被他们搜到,故而提出一起,但面上另找了个理由:“听闻那刺客极擅用箭,我想试试他的本事。”
  校尉闻言,一种习武之人之间的共情,让他顿时对谢辛楼生出好感:“成!谢侍卫便随我等一起。”
  士兵刚要附和,一张嘴又被雨水糊了嗓子,干脆改作点头。
  御林军头也不回地离开,谢辛楼刚迈下一步台阶,忽然听见屋内传来动静,下一秒,刚踏出去的身子又折返回来。
  “诶?谢侍卫,走啊?”校尉见他原地转了个圈又回去了,不解道。
  “殿下醉酒,我得守夜,不去了。”谢辛楼道,一副想出去玩又突然想起自己任务的模样。
  “奥。”校尉点点头,理解的同时也觉得可惜:“那待我等抓着刺客,谢侍卫有空,在下格外许你一炷香时间与他切磋。”
  “嗯。”谢辛楼微一点头,推门回了屋子。
  校尉领着御林军走了,谢辛楼一进门就看见沈朔浑身湿透,在窗前就地换下湿衣服,他立即背过身去。
  “殿下。”
  谢辛楼低头看着地面,大氅内的手不由攥了攥衣角:“人已经被抓到了,好在抓着时人已死。”
  “我到时他已经走了,只找到那只竹筒。”沈朔取来布巾擦干身子,换上干衣后,清理掉窗边的痕迹,把湿衣藏了起来。
  听到沈朔在桌边坐下后谢辛楼才转过身,看到了桌上放着的竹筒:“里边是何物?”
  “还不清楚,本王在想要不要打开。”沈朔散了头发,给自己倒了杯热茶,缓过一阵后才道:“这雨可真凉。”
  “属下去喊人烧水。”谢辛楼转身欲走。
  “不急,坐。”沈朔拉开身侧的凳子。
  谢辛楼看了眼凳子,片刻后,轻轻在凳子上坐下。
  “我不确定,但我有种预感,车夫故意把我引来行宫,目的并不是为了救人,而是为了此物。”沈朔把竹筒立在灯烛旁,盯着它若有所思。
  谢辛楼仔细看眼竹筒,从外表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殿下想打开吗?”
  沈朔沉默了片刻,道:“若是从前,我必然不会打开,但如今我已决定要弄清楚他们究竟想做什么,便容不得我再逃避。”
  谢辛楼明白他的意思,随即取过竹筒。
  竹筒的盖与身之间有泥封着,因而雨水没有渗透到内部,打开后,谢辛楼从里边取出一张纸。
  沈朔接过纸,展开一看,竟是未着一字。
  “这又是何意?”沈朔将这张宣纸翻来覆去瞧看,没有发现任何痕迹,且纸张本身也只是普通的宣纸,不明白是何意:“难不成是我多虑了?”
  “车夫诡计多端,殿下仔细些是对的。”谢辛楼道:“这纸必有它的奥秘所在。”
  “你说得不错,先带回去,问问那车夫怎么说。”沈朔于是将这张纸重新塞回竹筒。
  御林军搜了一夜,除了那个已经饿死了的“刺客”外,并没有发现其他人。
  但一个饿得快死的人能拉动弓连发五箭,说出来正常人都不会信。
  但经由福安公公向圣上回禀之后,此事竟真就此定论。
  众人均是不解。
  福安公公拟了奏,同大臣们解释了刺客只是个闹事的百姓,并没有小太监所说那般神乎其神,表示此事到此为止。
  圣上宽宏大量,也没有要追究御林军的责任,宴席如常举行,待七日宴会一结束,便让众位大臣自行离去。
  清楚内里缘由的沈朔不动声色,旨意一到,立马收拾东西准备走人。
  离开行宫当日,严管家早早驾了马车等候在外。
  见着老面孔,沈朔不由亲切,一路问了严管家王府的情况,待到马车在王府门前停住,他立即命人将车夫提去大堂。
  然而等沈朔从府门一路走到大堂后,却收到下人的回禀,称人不见了。
  “人跑了?”沈朔眉头皱起,还没来得及发作,下人却说:“不是跑了!是是......殿下您亲自去看看吧!”
  沈朔揣着满腹狐疑,马不停蹄随着下人去到暗室,见暗室的门锁未动,从送饭的窗口望去,暗室内空无一人。
  命人打开大门,沈朔在里边快速转了一圈,空荡荡的暗室内,的确没有车夫的踪影,并且四面的墙、天花板以及地面都没有任何破坏痕迹。
  所以人真的凭空消失了。
  “谢大人,这会不会......会不会有鬼啊......”下人们头一回遇到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忍不住向谢辛楼求助。
  谢辛楼也被眼前之景惊到,但他相信沈朔,沈朔虽然面露诧异,但气息还是沉稳如常,就说明此事不必惊慌。
  “世上并无鬼神,那车夫定是用了不为人知的办法,不必自我惊吓。”谢辛楼语气平静道,见他这般镇定,底下人便也安下了心:“大人说的是。”
  谢辛楼借机屏退了众人,方便沈朔安静思考。
  沈朔盯了会儿地上并未打开的脚镣,转身步出暗室,喃喃着走回大堂:“凭空消失,是已经回到了他的世界,还是暂时逃离王府、人还在长平郡?”
  “可本王这回只是将他关着,并非加害,他应该不至于回去。”
  “他的目标是本王,也不会跑出太远。”
  堂前挂着副翠竹风影图,他在画前站定,身后谢辛楼静静等待他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