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作者:蔚溟      更新:2025-09-15 09:12      字数:3579
  史琼兰扑哧笑出声来,只道:好个小油嘴,倒会晃着钱袋子唬人!贵绣庄与小童制冬衣,正是积阴德的善事。我提起笔来时,若是为着钻钱眼儿,岂非羞杀了先人!我半分金银也断断不受,只要你们应我一桩事。
  一面把眼风往两个身上扫过一回,满面上便生出几分戏谑来,续了话头:你两个一对璧人,情深意重,端的羡煞旁人。我瞧着心热,便借这回补丁上花样儿,把两位这神仙眷侣的模样,也悄悄儿描画上去。倒不知你们肯也不肯?
  沈蕙娘教她这般打趣,虽有几分难为情,却犹是颔首应道:能得史小姐描画一回,正是天大一桩幸事。宝妹若肯点头时,我们全依史小姐心意便了。
  方宝璎早是喜上眉梢,忙接过来笑道:你瞧这蕙姐,偏要绕得人肠子打结!自家早想应承了,怎的倒来赖我?教史小姐描画一笔,旁人求也求不来,我们怎的倒还拿乔!
  当下四个同往书房去,教人置备纸笔、颜料停当。
  史琼兰往案前坐下,铺纸提笔,只抬了眼,将对面沈蕙娘与方宝璎两个,细细瞧觑一回。
  第二十六章
  但见沈蕙娘在交椅上坐定了,眉眼柔和似水,教通身翠色云纹衣衫一衬,愈添几分沉静持重。
  方宝璎坐在沈蕙娘近旁,一身大红衣衫,遍缀着些团簇花儿,俱是精细绣成。这时节,她正伸长了颈子,眼巴巴要瞧史琼兰画得什么花样,满面上神色,端是灵动活泼。
  史琼兰便是蘸墨走笔,不消许多功夫,便成了一幅花鸟小品。
  只见那画纸之上,正有一枝斜出,上头春花烂漫。枝上栖着一只鸟儿,翠背白腹,扬首凝眸,似有所盼。再瞧这鸟儿相视处,却是一只红翅蛱蝶,振翅翩跹,直欲飞落那鸟儿喙尖。
  画毕,只与徐清徽笑道:徐小姐且与我掌掌眼,我画这沈娘子、方小姐,可有几分正主儿风范?
  方宝璎探头瞧了一回,只知画得活泛,到底不解其意,当下插口问道:史小姐这鸟儿、蝶儿画得倒妙,可怎的却说是我和蕙姐?
  徐清徽早在旁将这画儿瞧得入眼入心,只笑道:史小姐这画,妙处正在神韵。这青鸟娴雅,静守枝头,正合沈娘子气度。这红蝶轻灵,穿梭花间,却不正与方世妹情性相近么?
  她一面把眼觑向对面两个,话中揶揄之意愈浓:何况这青鸟红蝶,此时正是咫尺相望、顾盼生情。未画及之处,更是相依相伴、比翼齐飞。如此瞧来,不是方世妹与沈娘子,却又是哪个?
  方宝璎听她细说一回,早是笑得没眼缝儿,只将脑袋往沈蕙娘肩上一靠,口中却犹道:好端端描画,徐世姐倒与史小姐一处通气,只顾编排起我们来!蕙姐,你倒是好性儿,竟也不与她两个理会几句!
  沈蕙娘面颊微热,只笑道:徐小姐与史小姐耍笑几句,偏你这等做张做智的。史小姐画得精妙,徐小姐解得风趣,你细听着便了。
  四个说笑间,史琼兰又取了纸,只将些猫儿、狗儿、鱼儿等动物,取其种种可掬憨态,一一勾画出来。
  徐清徽与沈蕙娘瞧得技痒,也取了纸笔,自家画些花草或小物。
  方宝璎原不善此道,便只在一旁添茶倒水、铺纸研磨,不在话下。
  消磨了大半日光景,直忙碌至二更时分,竟捣鼓出十余种合用的花样来。
  只见那纸上所画,不拘动物、花草、小物,皆是活灵活现、别致可爱。
  花样既成,两个如获至宝,与徐清徽、史琼兰两个千恩万谢一番,方才归家去。
  翌日往绣庄去,陈金荣早领人将衣裳清点停当,棉布绣线亦是备办妥了。
  沈蕙娘派了好些工人,照着昨日所得花样,一日间便在棉布上画妥了足量底本。
  第二日起,众绣工领了布头、丝线,自是往绣绷前头坐下,手上飞针走线,只是一心赶工。因着期限临近,众人每每赶工至入夜,不在话下。
  这一日晚夕,绣坊中犹是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满屋子绣工围坐,个个儿垂首凝神,指头翻飞。银针穿梭间,便在那细棉布上,赶绣出种种活泛花样,只待与百福衣遮丑添彩。
  沈蕙娘也坐在屋中一隅,正往跟前棉布面上,拈针引线,专心绣那青鸟红蝶。
  忽听得外头一人笑道:诸位姐妹,且都歇歇手儿!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门帘一挑,方宝璎早提着个木头食盒进了屋子。
  方明照落后进来,领着几个抬食盒的侍人,亦是笑道:夜半肚饥最是伤身,且快趁热用些宵夜,垫垫肚子罢。
  几个侍人早将食盒打开来,四下里一时热气蒸腾,食香四溢。
  只见里头盛着些三鲜馄饨,汤面上油花金黄;又有些杞子桂花糕,蒸得晶莹剔透;还并着几味小菜,色香俱全。
  众人见了,好不欢喜,俱都停了针线,围拢过来,取些宵夜自用。
  沈蕙娘正绣至要紧处,便是仍在那绣绷前头坐着,兀自埋头刺绣。
  却听方宝璎笑道:好个针线痴子!你这鸟儿蝶儿的,绣了半日,可绣出几分仙气来不曾?
  沈蕙娘搁了针线,抬眸瞧去,原是方宝璎正端了一碗馄饨,步至她身侧来。
  不待她应话,方宝璎便舀起一个馄饨来,吹了一回,送至她唇边,说道:填饱肚子要紧,且快趁热用些。
  沈蕙娘拗不过,就着她手吃了一个,一时面颊微热,伸手便要去接那碗,只道:有累宝妹,我自家吃来便是了。
  方宝璎却将碗略移开些,偏不给她,只把眼向那绣绷上青鸟一睃,吃吃笑道:白教你绣了这半日!你瞧这鸟儿,这般呆头呆脑的,只知定定瞧着前头。由那蝶儿飞着,也不知看它一看!
  旁的几个绣工听得这话,自是忍不住偷笑起来。
  沈蕙娘登时通红了面皮,只道:好个促狭鬼,没得来编排我。你且将这馄饨与我,我自家吃了,也好紧着做活,早些家去。
  方宝璎撇一撇嘴,倒真将那碗递与沈蕙娘。一面自家掇过个小杌子来,就在沈蕙娘身侧坐下,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来,说道:我且坐在此处监工,省得你躲懒误工,下值晚了,倒留我独个儿在房里,好是孤枕难眠。
  一语未了,旁的几个绣工早是嗳哟起哄不迭。
  沈蕙娘正自吃食,听她这般说话,险些不曾噎着,忙顺一口气儿,只嗔道:只顾浑说,愈发没句正经话了。且往那头吃糕去罢。
  方宝璎却将脸一扭,只与那几个绣工道:列位且与我评评理,我怎的倒不正经?我这少东家亲来监工,竟不是一桩正经事么?
  那几个绣工把眼风往两个中间扫过几回,笑得好不促狭,忙不迭应道:难为少东家体恤,监工正是应当。
  方宝璎便又转面瞧沈蕙娘,只将眉一挑,笑嘻嘻道:蕙姐可听真了?监工原是我分内之事,懈怠不得。
  沈蕙娘没奈何,只摇头轻笑一回,叹道:罢罢罢,由你便了。只是安静些,莫要扰了旁人才好。
  方宝璎笑道:你便是躲懒要与我说话时,我也绝不肯与你应半个字。
  良久,众人用罢夜宵,复又往绣绷前赶工。
  沈蕙娘亦是重拈了银针,穿罢红线,绣那欲落青鸟喙尖的红蝶。
  她余光中瞥见方宝璎盯着绣面,神色好生专注,不觉眉眼微弯,那心窝里,直软得春水相似。
  四下里烛影摇曳,沈蕙娘却愈觉心安神定。
  飞针走线间,那绣面红蝶,未落青鸟喙尖,却早落进沈蕙娘眼底心上。
  且说那明月绣庄众人,如此点灯熬油,紧赶慢赶,贴着冬至前几日,便是将那三百件百福衣,皆齐齐整整做毕了,查验停当,入了箱笼。
  捻指便到冬至正日,天色晴好,暖阳和煦。
  巳牌时分,沈蕙娘与方宝璎领着些得力的伙计,押着三辆大车,走在前头。徐清徽与史琼兰也自家乘了一辆小车,缀在后头。
  一队车马骨碌碌驶过青石板街,一迳往城南养济院中来。
  那养济院院使,一个姓钱的老者,早是得了信儿,领着几个大些的孩童出来,同在门口候着。
  见得车马驶来养济院门首,钱院使忙迎将上来,笑道:可把贵客盼来了!列位贵客,这大冷天儿,快请院里吃盏热茶,暖暖身子。
  一行人同下了车,与钱院使两下见了礼,便教引进养济院中去。
  但见那养济院中,此时早是挨挨挤挤,由几个教养嬷嬷领着,乌泱泱聚满了百十个孩童。见得一行人前来,皆依着嬷嬷教导,乖觉见礼,七嘴八舌只道贵人安好,不在话下。
  钱院使与众人递过一回茶,沈蕙娘便忙吩咐众伙计卸下箱笼,堆在庭中,一一都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