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作者:
蔚溟 更新:2025-09-15 09:12 字数:3558
如此这般,倒成了传习所一桩趣谈。
一时诸事平顺,人人欢喜,不必烦叙。光阴迅速,捻指便过了年关。
看看将到正月十五,方宝璎便与沈蕙娘道:你瞧这些个学徒,日夜习练,好不辛苦!我瞧来时,她们手底下出来的绣品,倒也能见人了。趁这上元节,人人出来走动,何不支个摊子,把她们绣的些个小物儿,拿出去贱价发卖?一则教她们见见世面,晓得自家手艺也能换钱,添些心气儿。二则卖得几文铜钱,也可略略贴补传习所里中日常开销。
沈蕙娘颔首笑道:须得宝妹在时,方想出这等巧法子来。正好趁着日子往外头走走,也教她们松快松快。省得整日闷在屋子里,人也窝憋坏了。
于是往传习所商议,众学徒听了,皆是欢喜不已,没个不情愿的。
当下往众学徒平日所作绣品中,挑拣出些花样应景、针脚齐整的小物件,收拾了几大包袱,预备当日贩售,此事便是定下。
上元佳节正日,细雪初霁。
越州城中早是张灯结彩,陈设得满目喜庆。那大街小巷之中,游人如织,笑语喧阗,端的是一派太平景象。
华灯初上时候,城中香火最旺的城隍庙前,沈蕙娘与方宝璎领着几个传习所学徒,早在灯市上寻着个好位处,摆设下一处小摊,陈列些手帕、香囊、小灯笼一类小物件儿。
那物件上头绣得福字、元宝、胖头鱼等应景花样,皆是初学乍练的手艺。虽比不得老绣工技艺精湛,倒也灵动秀气。要价也不过三五文钱,正与物件品相相称。
传习所众人皆换上一身鲜亮冬衣,立在摊位后头,个个儿眉开眼笑,隐含期盼。
那小红也教众人带来,牵绳拴在摊旁。这时节,它也套上件小褂子,原是众人特特为它做的,大红底料,绣得一串小葫芦,颇是玲珑可爱。
然而此处游人虽多,却多是奔着那火树银花、百戏杂耍而去。肯驻足细瞧这初学针线的,竟是十中无一。
那几个学徒满面上喜气,眼见着一点一点消下去,一时只搓着手,眼巴巴望着人潮涌动。
方宝璎把眼往小红身上一瞧,见它正在几个学徒中间转悠,一条大尾巴摇个不住,正是寻人与它玩耍。
她心下立时有了计较,便是走至小红跟前,附身伸手,轻在它脑袋上揉了几揉,笑道:人家不肯理我们一理,你这小东西倒在此处闲耍,这等躲懒!你且也与我们帮衬帮衬。
沈蕙娘笑道:它小小一只狐儿,又不晓得人事,你却闹它怎的?
方宝璎道:蕙姐且瞧我的手段便了。
当下变戏法也似,向袖中摸出块肉铺来,往小红鼻尖前头只一晃。
小红登时来了精神,后腿一蹬便立将起来,两只前爪也学着人样合在一处,便是对着过往行人作起揖来,那模样好生憨态可掬。
方宝璎立时扬声道:嗳哟,且快瞧这小狐狸精!
众行人听见动静,纷纷扭头瞧来。几个皮孩儿登时睁大了眼,七嘴八舌惊呼道:这狐狸竟会作揖,活似通了人气!愈引得众行人皆立住了脚,观望起来。
眼见着摊子前头已聚起好些行人来,方宝璎忙趁势高声道:列位贵客,上元佳节好彩头!这灵狐献瑞,正是天赐的吉兆。小摊手作,不比大店精品,胜在廉价诚心。买个平安福袋,或是元宝香囊,与这灵狐讨几分福气,岂不是一桩美事么?
众人听得她一席话,又见小红机灵可爱,加之摊上物件确也不贵,便是当真选购起来。
那几个学徒早是笑得没眼缝儿,忙不迭收钱递货。方宝璎仍逗着小红撒欢耍子,招揽新客。
沈蕙娘在旁帮衬,却把一双笑眼时时觑向方宝璎,只忖道:难为这鬼灵精,总能想出些新奇法子来。
不一时,那摊子上便空了大半。
正热闹间,忽听一人操着一口洋腔洋调,朗声笑道:好个机灵的方少东家,怪道这灵狐欢喜你呢!
沈蕙娘与方宝璎循声瞧去,却是巴戈从人堆里挤上前来,身边还跟着个身着常服的中年人,又有几个随从近身保护。
众人忙见了礼,那中年人便把眼风往摊上物件、摊后众学徒身上一扫,才落回沈蕙娘面上,只笑道:上月传习所揭匾之日,我也远远听了一耳。当日沈管事所言,端的句句恳切,直指人心。
沈蕙娘正自讶然,便听她又道:今日见这摊上热闹,所出绣品也颇见真章,足见沈管事当日非是虚言。这等育人之心、理事之能,当真教人钦佩!这传习所,为我越州添得善政,为百姓开得生路,当真办得实在!
但听她声气诚恳,显是真心实意赞赏。
沈蕙娘这才记起,此人原是越州知府,姓潘。当日昌平侯府上,及上月传习所揭匾时节,她皆与这潘知府打过照面。
巴戈也笑吟吟瞧着沈蕙娘,接过来道:我头里只知沈管事手艺巧,又颇有一番超人之见。今日又知沈管事竟有这等仁善之心,当真难得!我所识得的大周人之中,沈管事当是头一个有能耐的!
沈蕙娘听得两个言语,忙深深道了一个万福。正待开言时,方宝璎早拍手道:两位贵人说得在理。似沈管事这般人,天上地下,再寻不着第二个!
沈蕙娘一时微红了面皮,只温声道:两位贵人这等夸赞,蕙娘实不敢当。传习所眼下有些小成,多仰仗绣行行会中诸位同业齐心合力、传习所里管事帮工辛苦操持,更因学徒自家勤恳学艺。蕙娘不过理会些琐事,原不敢居功。
潘知府笑道:沈管事也忒谦!
一面又道:今日既来这摊子上,又教这灵狐拜了几拜,倘或空手去时,没得失了礼数。当下选得几样小物,付了银钱。
巴戈也早买下几样物件,此时细细瞧了一回,便与沈蕙娘笑道:我虽是个外行,却也瞧得出,这绣中风骨,正与沈管事出于一脉!
方宝璎笑嘻嘻礼道:多谢两位贵人!
一面引着小红,又道:小红,且快再与贵人作个揖!
小红倒也乖觉,果然又立将起来,合着前腿作揖,惹得巴戈与潘知府又是一阵大笑,这才别过。
那巴戈与潘知府既来过,摊上愈发热闹起来。不多时,列出的绣品便是贩售一空。
众学徒清点钱匣,取铜钱的手臂也动酸了,报数的唾沫也说干了,却是个个儿喜气洋洋,直笑得合不拢嘴。
那小红也在众人脚边撒欢打转。沈蕙娘轻在它脊背上一抚,只笑道:小小一只狐儿,倒累它这一宿!也是可怜见的,明日可与它买只大肥鹅来吃罢。
众人又笑闹一回,看看灯会将散,便是收了摊位,两下别过,各自归去。
且说沈蕙娘与方宝璎离了城隍庙,携手踏月行来,正到一处僻静巷口。
但见道旁一株老梅,红萼满枝,映月浸雪,如入画境。
方宝璎嗅得幽香隐动,便是立住了脚,与沈蕙娘笑道:蕙姐,你瞧这梅花开得精神,煞是好看。且折一枝家去,插瓶儿里赏玩罢。
说着,便是步近了,踮足去折那低垂梅枝。一时攀折不得,倒摇下些碎雪,簌簌落在肩上。
沈蕙娘见得方宝璎足下冰雪未融,颇是湿滑,唯恐她摔着,忙三步并两步赶将上去,只道:仔细滑了脚!这等高枝儿,且由我来折罢。
当下立在方宝璎身后,觑准方宝璎所择定的梅枝,便是抬手攀折。
一时暖意相环。方宝璎教沈蕙娘这般拢在怀中,心窝里登时突突直跳,不由侧过脸去,把眼定在她面上。
但见一天月色朦胧,弥漫面颊之上,恰如素绡相覆。沈蕙娘柳眉轻舒、凤目微凝,微微仰面相视梅枝时,恬静温柔蕴藉。
不一时,但听一声轻响,那梅枝早教她折在手中,递至方宝璎面前。
方宝璎这才回过神来,只觉面颊微热,忙不迭接过那梅枝去,兀自低头瞧了半晌。
却见她蓦地扭过身来,向手中枝上折下红艳艳一小簇梅花儿,与沈蕙娘簪至鬓边,抬眸笑道:蕙姐果然是大周头一个有能耐的,折枝梅儿来,也拣得最好的。怪道那巴戈贵人这般青眼呢。
沈蕙娘笑道:贵人抬举我,说些好话罢了,宝妹怎的倒拿来羞我?没得惹人骂我不知自家斤两,倒敢这等自居。何况今日热闹,全赖你这巧法子,巴戈贵人还赞你机灵呢。
方宝璎嗳呀一声,登时蹙了眉,又掐下小小一朵梅花儿在掌中,轻轻向她一掷,只嗔道:谁却要听你说这事来!
沈蕙娘端的不知她做些什么张致,一时只与她将肩上落雪拂去,说道:时辰不早,我们且快些家去罢。晚了倒惹母亲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