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作者:
雪明媚 更新:2025-09-15 10:19 字数:4005
故人已是故人,即便相见,彼此都已千疮百孔、面目全非,绝不能再相认。
远香替她将钗饰全部除下,细细拿玉梳替她篦着头发。她看着那温润发亮的玉梳,心里想。
那一年乞巧,他们用一把玉梳,将两人的头发梳作一束,算作结发。
但是。
都是刻舟求剑,不必再想了。
倘若相认,必是相杀。
夜里,她却做了一个梦。
梦里,她如一个溺水的人,身不由己地被波浪推迭着起伏,一浪、一浪、又是一浪,波动的天花板,几乎摇花了她的眼睛。
他不说话。这么久没见,他一句话也没有,只是喘。
他的身体挡住了一切。除了天花板,她什么也看不见。
脖子汗淋淋的。喉结滚动着。还有他的青筋。
还是那一根,同样的位置。每次他愤怒、失控或者动情,就会迸出来的,粗壮的青筋。
她伸出手,才发现掌心汗湿得惊人,胳膊也酸痛。
迷茫地,微微颤抖,在他那根青筋上,摸了摸。
他感觉到了,喟叹着,热气焦躁地喷在她脸上,俯下身来吻她。
花蕊被一寸寸捅穿,从花冠一直深入到花萼里。
他的睫毛和鼻梁遮住她所有视野之前,她身上的酸胀感逼得她咬住嘴唇之前,她看见了。
如今,那根青筋旁边,一颗小小的黑痣。
看不见他的脸,只有他的叹息:
“皎皎……”
一滴水,嘀嗒一声,砸破水面。
她骤然惊醒,发觉是梦。
浑身烧得滚烫。在薄薄的衾被里,烧得仿佛要自燃了似的。
身体似乎意犹未尽,她有点难堪。但是她人,怕得厉害,寂静的深更里,止不住地发抖。
皎皎。又是这个名字。
谁是楚皎皎?
就连做这种事时,他都不清楚她的名字。
她拥着衾被坐起身来。夜色寒凉,点着的安神香已经熄了,外面月色亮得白铮铮的,蝉鸣欢快,一阵高过一阵。
这样的夜里,如何还睡得着?
“醒了?”雾刀的声音。
她笑,“你大半夜的不睡觉?”
“睡得少嘛。不然怎么干得了教引,不熬死了。”
“什么事?”
“门里的消息,有话叫我传给你。”
她静静听着。
“公孙红要你协助。”
公孙红是她极乐堂的同僚。生得娇艳妩媚,擅弹琵琶,芍药花般的一个人。
“她如今潜伏在常达身侧,但尚不是常达的妾,只在将军府中,扮了个乐伎。”
“常达有个儿子,名唤常忠,是个好色之徒。她有意勾引这个常忠,拿他做一步棋。不想,这人性子太急躁,渐渐不大受她的控制,快将摊子整个掀了。”
她听到这里,就知道这个公孙红要拜托她什么,冷笑一声。
“所以,她说,要你勾勾这个常忠,免得他整日缠着她,找她的麻烦。”
“帮不了。”她打了个哈欠,“没点本事,别出任务,少拖别人下水。”
雾刀咯咯笑了一阵,也不劝,“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她连理都懒得理,躺回枕头上,裹紧了衾被。
“就这么回她。”
那一晚,虽然是又躺下了,可是再也没有睡着。
第二天,嘉庆帝又唤她陪他玩马吊。她强打着精神记牌,不仅叫嘉庆帝赢,还尽力使他赢得舒心,一个人要记两个人的牌,玩得头昏脑涨。
即便是打马吊时,也时时分心。
有时候,看着手里的牌,就忽然想到明天的事。
要见面了。
她做梦也没想过,当年兰阁一别,竟然还会再见。
从前,她跟李玄白稍微接触,他便会失控,几回险些当场失态。
如今,倘若他认出她,会不会即刻就把她杀了?
如果他要杀——那也是她应得的。
她认。
“德音,德音?”嘉庆帝坐在牌桌另一侧,伸手在她眼前比划,“魂飞天外了?出牌。”
那一天,她连玩惯了的马吊都觉得繁杂恼人。玩到最后,熬不下去,称病走了。
嘉庆帝一向讨厌玩牌时有人扫兴,刚要发火,看清了她脸色,什么也没说。
顾怀瑾回宫的前一晚,她眼睛没有阖过片刻。
不知不觉,雕花窗棂外的天,渐渐亮了。
巡更太监的更鼓,梆——梆——梆——
一声一声,响彻长街。
等到清涟和远香都起了,在清晨新鲜得呛人的空气中烧水、梳头、备水,她也跟着起了身。
听李玄白说,顾怀瑾今日回宫。虽然他未领官职,但因为名望太高,还是要去乾阳殿上露个面。
为他举行的宫宴,酉时方开始。
她等不了那么久了。刀子悬在头上,不落也逼得人头皮发麻,她焦虑得坐立不安,必须找点事做做。
她换上夜行衣,打算用轻功摸去乾阳殿外,远远地,先见他一面。
看看她这位阔别已久、隔着血海深仇的前夫,到底成了什么样子。
紫禁城内,虽然处处有禁卫,但这些出身军营的卫兵,身手比不上她们江湖出身的刺客。
她轻而易举地掩去身形,避开禁卫,翻到了乾阳殿外一棵高高的白杨树上,隔着菱花纹的窗子,往内窥视。
乾阳殿内,金砖墁地。六根蟠龙巨柱恢弘矗立,北端一张金漆雕龙宝座,御座上方,是蟠龙藻井,绘着二十八星宿,错彩纷繁,中间轩辕镜昭昭悬挂。
一人负手立于御座旁,身着金黄蟒衣,当是摄政上朝的李玄白。只是,她站得高,只看得到他的冠顶。
对面,金碧辉煌的大殿内,百官身着各色朝服,头戴梁冠,手持笏板,齐齐面朝御座垂首恭听。
绯衣、青衣、绿衣的百官之前,独独站了一个玄衣的影子。
不着朝服,不戴梁冠,负着手,高阔肃杀,阴郁沉敛。
一根黑绸,缚在眼上,向后没入丝缎般的黑发里。
她听见自己心脏嗵的一震。
顾怀瑾。
不挂一官半职,立于百官之前。
他竟然成了这个样子了。不消半个字,已经谁也靠近不得。
不是那个人了。
不是那个,会缠着她,连着叫她的名字,亲个不停的人了。
如果被他发现……
如果被他发现,她的下场,比从前那个紫睨,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当机立断将杨树枝拨回去,转头打算翻上黄瓦。
听说他武功大进,今非昔比,不能在此久留。
忽然,她一激灵,仿佛头皮过了电,汗毛噼啪地炸起来。
她鬼使神差地,回了头。
顾怀瑾,隔着蒙目黑绸,静静地,从大殿内,仰着头,看着她。
第105章
“你如今那把嗓子,那姓顾的听了,确实不会太喜欢。所以慎重点。能少说,就少说。”
宫宴前,李玄白派人在宫道上截住她的轿子,传给她这么一句话。
她心神不宁,深吸一口气。
早朝时,她还只是攀在杨树上悄悄往里窥了一眼,不知为何,就跟他阴差阳错地对上了。
到底是巧合,还是?
他究竟怎么发觉她在那的?
甚至还用黑绸蒙着眼。
她不敢细想,一路掀着轿帘,心惊胆战地往外瞄。
宫道上成队的宦官宫女静默行过,倒是没有看见那个人。
她不想同他对上。当年,她躲在宋瑶洁那密室后,都被他无缘无故地察觉了,倘若当面碰上,不知道要多难以解释。
装失忆,是下策中的下策,没有办法的办法。
转过一个弯,前面便是设宴的谨身殿。她掀着帘子往外一瞧,看见大殿宽阔的广场前,已经停了一乘轿子。
那轿子通体玄黑,毫无装饰,分明享受着紫禁城内乘轿的殊荣,却刻板肃冷得仿佛铁打的一般。
不用想,她也知道这轿子是谁的。
她掀开帘子,望了清涟一眼。
清涟当即会意
,叫那轿夫缓步慢行,一步一步地往里挪。
她在轿内,夕阳余晖打在丁香紫的锦缎轿帘上,洇过来,将轿内照得一片昏暗。
捂着胸口,闭了闭眼,平复呼吸。
江湖上行走这么多年,她鲜少有怕的时候,更从未如此忐忑过。
一颗心惴惴不安,倒还真是新鲜。
轿子在这,人一定正在殿门外等候。她掀开帘子,道,“暂且不去谨身殿,去殿旁的荷花池。”
御花园内的荷花池,背靠一座假山,池水墨绿,剔透如宝石,底下朱红色的鲤鱼三三两两游着。
如今已经将近酉时,夕阳西下,水边自有一种萧冷水气,她摸了摸胳膊,对清涟道,“去取些鱼食来。”
清涟应声,下去了。不久,取了盒鱼食回来,她接到手里,一点一点,撒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