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作者:黄金三两三      更新:2025-09-16 09:41      字数:3317
  第二天一早,他辞官的奏书就放在了嬴政的案头。而且根本无心表演
  “三辞三让”,和家人打了个招呼之后,直接就消失在了咸阳。
  这件事在整个咸阳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地位高的跑到扶荔或哪吒面前旁敲侧击。大多数人不敢舞到他们面前,就去找吕家人询问。
  吕家人自己还茫然不解呢,只知道吕不韦说厌倦了官场,要找个远离人烟的地方隐居,让家人不要再找他。
  在他离开之前,把妻妾儿女都聚集在一起,替他们分割了财产。在分割之前,他先把所有财产的三成划给了正妻,请正妻帮他抚育还没长大的那几个孩子。
  至于妾室们,想改嫁的就带着财产去改嫁,不想改嫁留在吕家也行,随她们的意。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吕家人是真不知道。那唯一知道真相的,就只剩下扶荔和哪吒夫妇了。
  但这两口子的嘴一个比一个严,还一个比一个会忽悠人,只要他们不乐意说,谁也别想从他们嘴里问出一句真话。
  也不是没有人到嬴政面前进谗言,毕竟吕不韦身份特殊,不但是秦国的相邦,还是子楚留下来的托孤大臣。
  可嬴政是那么好忽悠的人吗?
  但凡进谗言的,都得到了他的严厉警告。
  最高统治者表态之后,这件事很快就平息了下来。
  如今的秦国人才众多,吕不韦的离去只是让朝堂稍微忙乱了一下,根本没影响正常运转。而且没过多久,嬴政就提拔了戴璇为右相,上卿庞睢为左相。
  王后郑嘉也逐渐在朝堂上绽露头角,夫妻两个不断磨合,配合越加默契。
  自从嬴政亲政以来,整个中原的格局发展就仿佛被按上了快进键。秦国各种人才如井喷般涌现,让秦国的政治、经济、粮食、文化等方面,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秦王政十年,秦国以国尉缭为主将,蒙武为副将,发兵攻赵。赵国派平原君赵胜出使韩、魏两国,说动两国联合抗秦。
  哪知秦国功赵是假,伐韩是真。由王翦、王贲父子率领的另一路大军,趁着韩国援赵之际国内兵力空虚,一路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围困了韩国都城新郑。
  援赵的韩军得知后大惊,急忙回师救韩,却被早有准备的尉缭设计埋伏,近乎全军覆没。
  王翦和王贲父子围点打援,放了韩国的使者出城,先后打退了燕国和魏国的援军。
  赵国被围时向韩求援,韩国出兵相助。如今赵国危机解除,收到韩国的求援,朝堂之上却分成了两派。
  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力主助韩;以上卿郭开为首的,却认为赵国自长平之战后便元气大伤,能够自保已然勉强,不应该耗费兵力去帮助韩国。
  赵王觉得双方说的都有理,一时难以抉择,就此僵持住了。
  至于楚国?
  如果说秦国在外交上是出了名的爱耍诈,那楚国就是出了名的“无利不起早”和“出尔反尔”。
  当韩国使臣前去求援时,楚王在朝堂上满口答应,也立刻点了兵将。
  可送走了韩国使臣之后,楚国君臣却又决定先观望一阵,看情况决定要不要出兵?什么时候出兵?出多少兵?
  第217章
  随着燕国和魏国先后折戟,楚国畏惧秦军锋芒,迟迟不肯出兵。
  韩国使者多次求见楚王,力陈利害,希望楚王能改变主意,救韩国于水火之中。
  但楚王每次都是当面答应得好好的,一转眼就把答应好的事抛诸脑后。被韩使说得烦了,他干脆就不再见韩国使者,只在后宫与嫔妃玩乐。
  韩使见此,心知事不可为,在又一次求见失败后,原地长叹了一声,转而求见楚国令尹黄歇,提出了告辞。
  黄歇也知道楚国办事不地道,但他更知道楚国看似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实际上真正能拿出手的实力远不如想象中的多。
  楚国不是不想助韩,而是不想惹怒秦国。
  毕竟秦国与楚国世代联姻,关系比其余五国更加紧密,所以危机感不强。
  韩使看透了黄歇的虚伪,离去之时冷笑连连,说出了诛心之言:“今日秦国灭韩,楚国袖手旁观。焉知来日灭楚之时,齐、赵、魏、燕不会因齿冷而效法楚国今日之举?”
  黄歇面色一变,连忙出言挽留,再三保证立刻就去见楚王,替韩使再陈利害。
  做使臣的,一是得嘴皮子利索,二是得脸皮厚。
  见黄歇服软,韩使瞬间换了副面孔,说尽了好话,请黄蝎带他一起去见楚王。
  这一次,韩使不再像以前那般留着情面,字字句句都是刺骨之言,反而把楚王给刺醒了。
  但太晚了,等楚王下定决心要出兵时,派往新郑的探子传来消息:韩王白衣请降,韩国亡了!
  韩使如遭雷击,以头枪地痛哭流涕,当场撞住自刎在楚国君臣面前。
  韩国已灭,韩使再无归处,黄歇便做主收敛了韩使的尸体,将他面向韩国的方向,葬在了楚国。
  三晋之地自来一体,随着韩国的灭亡,还有韩国危急之时赵王的反应,让平原君赵胜心灰意冷。
  他仿佛透过韩国,直接看到了赵国的结局
  ,很快就卧病在床。
  好友庞煖前去探望,本想劝他振作起来,继续为赵国出力。但看到病床上的赵胜之后,他就知道一切言语都没了作用。
  赵胜很快病入膏肓,派人请赵王前来,但赵王心中羞愧不敢见他。最终赵胜含恨而终,甚至连后事都没来得及交代。
  伴随着他的死亡,是无数赵国官员的寒心,觉得前途未卜。
  除有心人外,谁也不知道,上卿郭开又在暗中收到了一笔钱财。
  他用这笔钱财搜求珍宝,贿赂赵王后,很快就填补了赵胜的位置,成了赵国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丞相。
  郭开做了赵国丞相,对赵国不是什么好事,但对秦国却是件大好事。
  因为暗中给郭开送钱的,正是秦国间谍顿弱。
  虽然中原七国间多有摩擦,有的甚至是世仇,但他们曾经都是周王朝的诸侯。
  因此,对于周朝灭亡之后,又有一国崛起统制天下,很多人的抵触之心其实并不大。
  他们真正抵触的,并不是灭了他们国家的秦,而是灭了他们的国之后,不再重新分封的秦。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无论夏禹、商汤还是周发,这些共主取代前朝一统天下后,都会给曾经的王族划一块封底,让他们用封地的收益来祭祀祖先。
  远的不说,就说周朝姬发灭掉商朝,分封功臣时,不但给商朝王族分了封地,就连唐尧、虞舜、夏禹这种嫡系血脉早已断绝的,姬发也专门派人把他们的旁支血脉找了出来,各自划了一块封邑。
  秦始皇做的不但是统一了天下,而是彻底推翻了世间施行了数千年的制度,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绝对是开一代之先河!
  或许没有秦始皇,天下也会在别人手中统一。但统一天下容易,把这天下翻过来,彻底换一种新的制度,却不是谁都有秦始皇的魄力。
  不过这个时候,六国贵族谁都没想到秦统一之后会干大事。
  因此,像郭开这种愿意收秦国间谍的贿赂,给秦国行方便的,绝对不在少数。
  ======
  韩国灭亡的消息传到咸阳,整座咸阳城都沸腾了。
  嬴政特意下令,开放十日禁酒令,允许百姓们聚众饮酒,但不许斗殴闹事。
  王后郑嘉传令给少府卿,从王室供奉中拨出羊肉三万斤、鲍鱼(咸鱼)六万斤,分发给咸阳城及周边村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没过多久,宫中便传出喜讯:王后有妊,大王有后啦!
  咸阳城的百姓自发走到街上庆祝,许多店铺都挂出了打折的招牌,或“跌三(打七折)”,或“跌五(打五折)”。
  嬴政干脆取消了半个月的宵禁,只要不聚众闹事,任由百姓们喧闹。
  咸阳百姓只顾欢庆即可,但嬴政和大小官员们,却需要考虑新纳入版图的韩国领土,该如何治理。
  分封是不可能分封的,嬴政早就看透了分封的弊端,怎么可能给自己挖坑?
  此时秦国刚灭了韩国,韩王和宗室贵族们都抓到了咸阳,韩人对秦人大多秉持着抵制的态度,治理时必然会有重重困难。
  韩国又是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大国,能不能治理好韩国,对后续灭掉其余五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是能把韩国处理好,让韩国百姓真心归附,日后再灭别的国家,百姓的抵触情绪就会消减许多。
  至于贵族,直接都抓到咸阳就是了,他们抵制与否不重要。
  这个议题才刚抛出来,右相戴璇便道:“大王此言差矣。从今往后,再无韩国,唯有秦土。也再无韩人,只有秦人!”
  她环视群臣,一字一句道:“若是诸位不能调整心态,不能正视新归附的秦人,依旧把他们当做韩人对待,也就没必要再商议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