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作者:指尖上的行走      更新:2025-09-16 10:11      字数:3772
  
  谢霆舟拱手,“微臣遵旨。”
  皇帝便让他去皇后那里等太子。
  皇后看过太子身上伤口后,抱着儿子哭了一场,太子没怪她,但对母亲的感情再不及从前浓烈。
  想着来日方长,皇后也没有抓着太子不放,让他与谢霆舟叙旧去了。
  她则亲自带人布置太子要落脚的院子,其余的,皇后不让自己多想。
  但梁王却不得不多想。
  太子回来了。
  他竟在这个时候回来了,梁王担心事情有变故,便让人即刻回京,将此事告知康乐。
  康乐得知后,心头亦乱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按原计划进行。
  “祭祀是大事,太子回来,定也要参与祭祀,最好是能一起炸死他。
  若叫他侥幸逃脱,便将太子弑君一事公开,我们此番行动便能愈加名正言顺。”
  此次造反,他们打的便是揭露皇帝谋害先皇,为先皇报仇的旗号。
  太子这个节骨眼回来,未必是坏事。
  这些话一字不差转告到梁王耳中,梁王想想觉得有理,但还是于深夜吹响了秘哨。
  一个罩在斗篷里的黑衣男子出现,梁王问道,“事有变故,计划可还要如期进行?”
  黑衣男子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转眼,就到了祭祀这日。
  帝后带着一众官员及家眷,盛装到了祭祀台。
  祭祀事宜的主要负责人是叶正卿,但他跌入山崖身受重伤,皇帝便想将此事派给别的官员。
  可叶正卿好不容易才到手的官位,生怕因着自己受伤就丢了,醒来后便血书皇上。
  先是自责不小心伤了身体,后又一番表忠心,说身体无大碍,想继续为皇上效力。
  起初皇帝不同意,要求他先好生医治,但他血肉模糊地跪在地上痛哭不起,皇帝似被他感动,继续让他负责此事,但派了两名干将给他。
  因而这几日,叶正卿要么坐轮椅去祭祀台,要么将相关下属叫到他屋中商议。
  今日祭祀,他亦是一身官服,坐着轮椅到了现场。
  沈夫人不由同叶桢感叹,“官瘾是真大啊。”
  头上缠着厚厚的纱布,一双腿都残了,老二也废了,这都去了大半条命了。
  换做一般人,不得在床上躺个几月啊。
  叶桢勾了勾唇。
  因为知道叶正卿官瘾大,又在意这次的表现,她才更要将他打残啊。
  身残志坚,总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否则,以叶正卿那积极表现的劲头,说不得会日夜守在这祭祀台,那梁王如何有机会放火药。
  没有火药,有些事便不好操作了。
  梁王亦庆幸叶正卿受了伤,皇帝后头派去帮叶正卿的,有一个是他的人。
  让他们的计划顺利许多。
  他被禁足,没有前往祭祀的资格,但此时,他的心情格外好,躺在院中摇椅上,一下一下打着扇。
  甚至忍不住哼起了小调。
  很快,他听到一声巨响后又连着炸响了几次,脸上笑意更甚。
  成了!
  听这声响,他埋的火药全炸了,以那些火药的威力,整个祭祀台都会夷为平地。
  他的好皇兄,好皇嫂,还有三个可爱的侄子,以及无数皇帝亲信,都会被炸得血肉横飞。
  越是得皇帝器重的,越是离皇帝近,这些人跟着一死,群龙无首。
  而他便能将爆炸说成是天罚,借此引出先皇被害一事,他这个为先皇报仇的弟弟,自然就能顺理成章的拿回先皇的皇位。
  便是太子还活着也无妨,禁军统领已被康乐收服,一个认贼作父多年的太子,哪里还有资格继承先皇的东西。
  至于宁王云王那两个废物,他压根不看在眼里,而康乐到底只是女子,女子怎能为帝,这皇位非他莫属。
  他缓缓起身,往祭祀台走去,皇家出了大事,他这个亲王自然得出门主持大局。
  可他还没到祭祀台,就听得宫人道,“那边发生爆炸,太子和谢霆舟为护帝后一死一伤。”
  太子轻伤,谢霆舟牺牲,而帝后甚至在场所有人都好好的。
  梁王神情一僵,“怎么会这样?”
  第232章 太子要改名
  宫人以为梁王是震惊为什么会发生爆炸。
  说道,“太祝宣读祝文时,谢指挥使发现了火药,及时提醒大家疏散。
  谁想燔柴官突然点燃祭坛上的燔柴,陛下和娘娘还没走远,谢指挥使和太子合力将陛下娘娘推开后,谢指挥使跳进祭坛拆除火药。
  现场人员太多,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全部疏散,祭坛附近又埋了太多火药,谢指挥使为了不伤及大家,便将所有火药全部转移丢进附近山坳。
  拆最后一个火药时,祭坛上的火烧到了引信,谢指挥使……”
  宫人神情很悲伤,她当时也在现场,若非谢指挥使,他们所有人都难逃一劫。
  可谢指挥使为了救大家,自己却牺牲了,想到什么,她恨恨道,“先前奴婢说错了,不是所有人都好好的,那个燔柴官也死了,被太子丢进祭坛活活烧死的。”
  燔柴官那样坏的东西,她没将他当人。
  梁王挥退宫人,脸色发白。
  燔柴官专司燔烧祭品。
  在大渊,每次祭祀会将“太牢”(牛、羊、猪)、玉帛、黍稷等祭品置于祭坛积柴上焚烧,使烟气升腾以达天听。
  只要祭坛上的火烧的旺起来,底下埋着的火药就会跟着点燃。
  而那个时候的皇帝众人,正在行望燎礼,需目视烟气升腾,完成“人神交接”的仪式。
  他们毫无防备下,谁也逃不掉,谁也逃不掉的。
  怎么就被谢霆舟发现了?
  谢霆舟是临时察觉,还是一开始就知道他的计划?
  那么皇帝知道吗?
  还有燔柴官不是他的人,并不知他的计划,怎会在谢霆舟发现火药的情况下,还点燃燔柴?
  他受谁的命令?
  康乐?
  还是这里头有别的蹊跷?
  望着祭祀台上头不曾散去的浓烟,梁王加快了脚步,他得亲自去试探皇帝,才好有应对。
  “皇兄,听说爆炸了,您和皇嫂有没有事?”
  梁王满眸关切,“祭祀台下面怎么会有火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谁这么大胆,竟敢趁祭祀谋害您与皇嫂?”
  皇帝面色沉重,“事情还在查。”
  随后不愿说太多的样子,梁王便很是关切地守着他,等待结果。
  他不惧会查到他身上,今日参与此事的,不是他的人就是康乐的人,他们都有软肋在他们手上。
  何况,运送火药是打着宁王和叶正卿的幌子。
  没多久,太子进来,“父皇,儿臣已查明,火药是通过灶房采办,藏在瓜果食物下运进来,再由负责燔柴炉的人埋下火药。
  参与的几人都在事发后自尽,而宁王和叶正卿拒不承认知晓此事。”
  宁王也跟了进来,委屈道,“父皇,儿臣真的不知道啊,事情都是底下人做的,他们告诉儿臣做好了,儿臣信任他们便也没多想。”
  “可因为你的不多想,险些害死众人,霆舟是忠勇侯唯一的儿子,如今肢骸崩裂,你让朕如何面对他?”
  皇帝脸色很难看,“来人,将宁王拉下去杖打三十,禁足房间,回京前不得出房门一步。”
  “父皇,儿子知道错了,就是能不能让他们打轻点。”
  宁王讨价还价,但没什么底气。
  今日的爆炸吓到了他,他不敢去看谢霆舟的尸体,听说炸得四分五裂,死前眼睛都是睁着的。
  可他去看了发生爆炸的山坳,被火药炸出几个巨大的坑,若非谢霆舟警惕,那些火药在祭祀台炸开,他定也会是血肉模糊的下场。
  想到这个,他又道,“算了,打重点就重点吧,儿子以后再也不偷懒了。”
  因为他的懈怠,害死了谢霆舟。
  想到谢霆舟,他眼底有些红,那个人讨厌归讨厌,可人也挺好的啊。
  帮他退了与叶晚棠的婚事,他说要报答他的,都还没来得及。
  想着想着,鼻子酸涩更甚,“算了,打五十下吧。”
  他给自己加了二十杖,谢霆舟命都没了,他不过是挨五十下板子而已。
  皇帝看着宁王,既欣慰又悲痛。
  欣慰宁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悲痛他的觉醒是用谢霆舟的命换来的。
  梁王要炸祭祀台的事,皇帝知道,可雷策和谢霆舟都不曾发现燔柴官有异常,他会突然点火在皇帝意外之外。
  皇帝看了眼梁王。
  “你也回去吧,没事别出来,等回了京城继续禁足。”
  若非眼前人,谢霆舟不会死。
  梁王心里不悦。
  皇帝对外人比对自己这个弟弟还好,不过,从皇帝反应看,他还没有怀疑自己,计划可以继续。
  他没什么正形道,“皇兄,臣弟也知道错了,到了京城就放了臣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