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 第83节
作者:
希昀 更新:2025-09-16 10:11 字数:4553
从后角门出盘楼,越过层层侍卫,进入对街,拐入一条小巷子里,来到预先约定的一家酒楼,明怡将裙衫退给谢茹韵,露出一身夜行衣,交待她,“你就在这里给我打掩护,若我迟迟没回来,回头裴家问起,你就说我身子不适,先回府了。”
谢茹韵抱着她的衣裳,连连点头,担心地看着她,“仪仪你可一定要小……
明怡换上一双更便于行走的布靴,打算吹灯跳窗,这时,一道熟悉的黑影从窗外窜进来,那人很快落地,掀开蒙面,露出一张干净清秀的面容。
“师父,不妙,阿尔纳的花车没捎带侯爷。”
明怡系带的动作一顿,“什么意思?”
青禾急道,“十八罗汉和侯爷依然在四方馆后院的亭中。”
明怡直起腰身,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回味过来,骂了一句,
“好个狡猾的阿尔纳!”
青禾见她如此,也急得要哭,咬牙道,“师父,要不咱们干脆动手,一不做二不休将人救出来。”
明怡拧着眉头,一言未发。
因着预备半路截人,所有人手布置在东西横道附近,重新调来四方馆,那么恒王那边怎么办,顾一头,顾不来另一头,更何况她们人手有限,拉恒王下水,仅此一次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至于父亲……待料理了恒王,再来救也罢。
阿尔纳越谨慎,越意味着他看重父亲,对于北燕来说,活着的李襄才有价值,如此父亲的安危不用担心。
明怡很快作出决断,“你即刻通知巢正群和咱们的人手,今夜的营救计划取消,只跟着花车,配合三法司,将所有人犯捉拿归案!”
青禾直挺挺站着,一面点头,一面滚下一行晶莹的泪珠。
她很清楚,明怡之所以迟疑,是因她尚未掌握双枪莲花。
“怪我,上回应当随你去肃州……”不然也不至于错失驯化双枪莲花的机会。
直到回了莲花门方知出了事,待她折返肃州,只见尸骨遍地,曾经开遍姹紫嫣红的山坡谷地已成人间修罗场。
明怡见状,瞬间蹙眉,“不可,青禾,你知道,我最厌恶人自责,有这个自责的功夫,还不如马上行动,解决麻烦。”
青禾闻言,立即吸了吸鼻子,收干眼泪,双腿并拢,立了个军姿,“是,师父。”
明怡又缓下神色,抚了抚她眉眼,宽慰道,“青禾,你今年十六,也该长大了,你可知何为长大?”
“长大便是允许一切发生。”她眉目凛然又不失温和,
“胜败乃兵家常事,更遑论一些险阻变故?这都是些司空见惯之事,往后你还会遭遇更多的难关,学会看淡,接受,踏平它,才是你的使命。”
“你别忘了,你是双枪莲花的传人,身上肩负江山社稷,国计民生,你没有资格落泪。”
青禾被她一番点化,重振信心,“我明白了,您放心,没有下次。”
明怡朝窗口抬了抬颌,“快去!”
青禾迅速转身,从窗棂鱼跃而出。
明怡看着她消失后,轻轻喟叹一声,重新将鞋换回来,伸手朝谢如韵道,“我不用去了,把衣裳给我,我换回来。”
说完见谢茹韵没有半分反应,目色从衣裳挪至她面颊,
谢茹韵痴痴望着她,
“蔺仪,她适才为何唤你师父?”
明怡唇角微的有些发僵,很快转为笑意,“她实则叫错了,她是我与兄长的小师妹,只因师父年老力衰,兄长忙于军务,便由我来带她,她打小跟着我,几乎寸步不离,门人常笑称我才是她师父,她便叫师父了。”
“这样啊……”谢茹韵神情恍惚地笑了笑,
“仪仪,你方才那番话叫我想起你兄长,身为双枪莲花的传人一定很累吧,我常听人说战场如何凶险,可每回见着他,从不见他脸上有一丝倦意,生一丝愁绪,他永远像一轮旭日,光芒万……便天真地以为,战场于李蔺昭而言,也不过是他踏平的一块土地,南靖王也只是他手下败将。”
“可今日听了你这番话,我方明白,他一直在旁人看不见的地方负重前行……”
明怡默默听着,见她眼底又闪现泪花,失笑道,“茹韵,人人皆有自己的命运,你视之为难,或许他乐在其中,你可以敬佩他,却千万不必替他难过,汝之砒霜,他之蜜糖。”
谢茹韵明白她言下之意,破涕为笑,“也对,兴许他觉得自己死得其所。”
言罢,抖开明怡的衣裳,替她重新穿上,“接下来你要做什么?”
明怡拾掇好纽襻,大步往外走。
“去找长孙陵。”
皇帝出宫,今夜羽林卫,虎贲卫等上六卫齐齐出动,驻守在盘楼前的大街小巷,以确保无任何闲杂人等进入盘楼警戒之地。
长孙陵今夜驻扎在盘楼对面正阳门大街西侧一处望火楼,全城有整整八十座望火楼,立在楼顶可眺望四下火情,捉拿宵小,危急时刻,还可用来传递重要情报。
从酒楼下来,往南穿过一条长巷,便抵达望火楼附近,长孙陵一位随侍在底下候着,瞧见她们二人,立即引着人上楼,原先望火楼上有当班的兵士,今夜被长孙陵征用,将人给遣下楼了,如此,这座望火楼上均是长孙陵心腹。
明怡与谢茹韵快步登上望楼,正见长孙陵面朝西南方向,紧盯不远处的北燕花车。
明怡来到他身侧,与他一道眺望夜空,“阿尔纳不曾携我父亲上花车,定是另有奸计,今夜营救行动取消,专心捉拿江城。”
长孙陵一惊,侧眸看向她,正要张嘴,明怡却是截住他的话头,反问道,
“你准备得如何了?”
不能营救李襄,长孙陵心情难免有些低落,不过没太表现出来,“一切妥当,我已叫人暗中给柳如明递消息,柳如明已安排人手潜伏在四方,只等事发,一举拿下!”
“你表舅那边呢,可有反应?”
长孙陵耸耸肩,“上次那招凑效,表舅毫无反应,任凭柳如明行动。”
依据明怡的计划,在阿尔纳和江城行动前,先悄悄给三法司这边报信,叫三法司来捉人,若不是事先“稳住”了裴越,以裴越之敏锐,未必看不出有人在暗中布局。
如今裴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怡行动起来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就在这时,远处的北燕花车已然停下,二人刹住话头,目不转睛盯着那边,隔得远,瞧不清发生了什么,只见半刻钟后,一束求救烟花升空,长孙陵脸色一变,
“不好,不是咱们的信号!”
长孙陵转身出望楼,叫来守在楼梯处的一位副手,“西南面北燕花车出现火情,快带人手过去!”
原来北燕的花车行驶至东西向的主道后,速度便放缓了,至半路被层层人群包围,几乎已走不动路,今日全城的老百姓均涌出来看花车,四处均是攒攒的人头,北燕的细作挤在人群中装作百姓,将跟随的锦衣卫给撞开,花车抵达预定的地点后,便停下。
一位青衣男子上前,报上暗号,北燕副使从花车里迈了出来,花车上正有一片仿制的芭蕉叶,遮掩住二人行踪。
伪装过一番的江城低声问道,“李襄何在?”
副使往里一指,侍卫掀开船身窗帘一角,江城勾着脖子探头一瞧,瞧见一形容佝偻的老者气息恹恹靠在案头。
江城是见过李襄的,也打过交道,若非必须来认人,他也不必亲自露面,可这一瞧,他顿时眉头大皱,“不对,李襄乃我大晋最负盛名的边关主帅,身材高大,器宇轩昂,你这里头的人,瘦得跟个干葫芦似的,哪有半点武将的风采?”
北燕副使冷笑一声,“哟,江大人,三年过去了,你不会以为李襄还是过去那个李襄吧?实话告诉你,他自进入营帐就被捆了起来,饿了三日,后来被带入上都,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不得而知,但到我手里就这副模样,早已是个半生不死的废物了。”
江城沉吟片刻道,“可否容我进去瞧一瞧?”
他记得李襄眼尾有一颗痣,于女人身上这颗痣叫美人痣,可生在男人身上,免不了有些女气,也正因为这颗痣,李襄年轻时素有玉面将军之美称。
副使却没急着叫他进去,而是老神在在问道,“你也给我瞧瞧双枪莲花何在,瞧见了,我便许你进去辨认。”
江城也不含糊,往身后挥了挥手,街道一侧是一家面馆,里头一位伙计很快捧出一个锦盒,隔着一段距离,那伙计将锦盒打开,稍稍朝副使露了一眼,很快又合上。
副使确信里面是那对银环,眼底精光大绽,长臂往下一挥,霎时埋伏在花车里的侍卫突然蜂拥而出,朝那伙计扑去。
然而伙计反应也不慢,疾步往后一退,北燕侍卫冲进来时,只见面馆四角突然闪出一批黑衣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原来无论是恒王还是阿尔纳都没打算叫对方如意。
恒王压根没准备将银环给对方,只引诱对方将李襄带出来,便就地灭口。
故而事先预备了一批死士。
阿尔纳斟酌了好几日,也不敢轻易将李襄这块底牌交出去,将所有跟来的侍卫携上花车,只等银环一露面,便扑过去抢。
这么一来,双双算空,角斗在一处。
青禾跟过来瞧见这等局面,也是十分意外,二话不说加入混战,拿下江城等人。
不多时,柳如明带人赶到,控制局面,附近驻守的禁卫军也迅速疏散人群,将这一带给围住,不准任何人出入。
柳如明方才在盘楼酒都没顾上喝几口,与上峰告罪后,马不停蹄往这边赶,见一切顺利,发号施令,“将所有人押回牢狱!”
三法司常年办案,在城中是有些耳目的,这些人俗称线人,而昨日,柳如明下衙时,他的线人给他递来消息,说是萧镇的人秘密与北燕人接头,柳如明一听便沉了眸,萧镇人在狱中,还与北燕接头做什么,联系前因后果,柳如明怀疑萧镇打算拿银环与北燕人交换李襄。
三法司可不是苦苦追查银环而不得吗,眼下便是最好的机会,于是立即折回官署区,连夜寻到裴越,将此事一禀,裴越事先从长孙陵处得到了一些风声,晓得长孙陵和巢正群背后在布局,意图给李襄翻案,闹这么一出,整不好一在拖恒王下水,二在救人。
对于柳如明的推断,裴越未做任何反驳,只道,“去办吧,准备周密,不要打草惊蛇。”
于是柳如明来了。
拿到银环那一刻,他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心想这回该是立了大功。
转背,待侍卫掀开江城的脸罩,柳如明觉得有些面熟,擒着火把凑近一瞧,发现是恒王幕僚后,差点没一屁股坐在地上。
天爷呀。
竟然是恒王的人!
牵扯当朝皇子,事情变得十分棘手。
柳如明心突突直跳,暗道这是摊上大事了。
紧接着,几位随行官员又从北燕副使身上搜到了江城给的那枚玉石,并萧镇所写之信。
北燕人为何不曾毁掉那封信,原因很简单,身为外臣,他们乐意看着大晋朝廷内乱,所以柳如明想要的证据,北燕人通通给保存好,一桩桩一件件,坐实恒王勾结北燕的罪名。
柳如明一见局势很不妙,粗粗审了一遭,留下侍卫看好人,忙不迭骑马往盘楼面圣。
皇帝这厢正与满朝文武在盘楼观阅烟花表演,席间觥筹交错,君和臣欢,气氛正好,而这一祥和气氛随着柳如明的出现被打断。
柳如明一脸骇色迈进珠帘,不敢近前,只悄悄来到刘珍身旁,将双枪莲花奉上,跪在一侧。
刘珍听明经过,很是打了个冷颤,忙将装着银环的锦盒抱在怀里,来到皇帝身侧,低声数句,皇帝脸色顿时大变,扭头喝道,“他人在何处,叫他近前来回话!”
刘珍朝柳如明招了招手,柳如明挪着膝盖,从侧后方移至皇帝案前,伏低身禀道,
“陛下,臣奉命勘察银环被盗一案,今日得到线索顺藤摸瓜查到北燕的花车,方知有人拿着银环与北燕做交……臣逮了个现行,现已寻到银环,将嫌犯捉拿在案!”
身侧的恒王听了这席话,整个人往后跌在圈椅,脸色一片煞白。
失手了。
皇帝瞳仁一缩,紧盯着柳如明,
“是何人偷盗银环?”
柳如明艰难抬起眼,余光偷偷觑了一眼恒王的方向,低声道,“工部员外郎江城。”
厅内霎时一静。
谁都知道江城是萧镇举荐给恒王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