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长风 第102节
作者:
十三涧 更新:2025-09-16 10:13 字数:3113
看着屏幕上播放的农村房子被淹,村民被大水冲走的视频,都跟着悬起心。
朱雯珊叹口气:“天灾面前,人真是脆弱得不堪一击。”
江茗雪抿唇,看着电视上被水泡得浑身发白的三岁小男孩,隔着屏幕生出一种无力感。
陶若梨:“沈姨,换个台吧,看得我都没心思打麻将了,咱什么都做不了,净跟着难受。”
“好好好,这就换。”
但这个新闻一出,几个人也没心情玩了,没打几局就散了。
江茗雪照旧和朱雯珊一起去空军基地,各自接自己的老公。
出门前,朱雯珊看了一眼手机消息,忽然转身:“诶,不用去了。”
江茗雪牵着小布丁的手,问:“怎么了?”
“文琪刚给我发消息说他们部队要去南城参与抗洪救灾,已经出发了。”朱雯珊扬扬下巴,“你快看看你手机,你家的估计也在。”
江茗雪听她说前半句话时,就已经拿出手机,才看到容承洲在五分钟前给她发的消息:
【c.m】:珮珮,南城洪灾险峻,我需要去支援,现已在路上,来不及和你当面道别。我安排了人明天送你到车站,你照顾好自己。
【c.m】:等我回来,勿念。
江茗雪看着这条消息,内心很平静。
没有对他再次食言的行为有丝毫不悦,而是油然生出一股溢出的自豪感。
她无力干预的事,她的丈夫要去替她做了。
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随时随地。
为国家,为人民。
她回复他:
【好,你也要注意安全。】
随后浅浅弯唇,半蹲下身子问:“小布丁,今晚跟姐姐一起睡好不好?”
小布丁眼睛一亮,惊喜道:“好哇好哇!”
说完想到旁边的妈妈,转头小心翼翼问:“妈妈,我可以去嘛?”
朱雯珊失笑,松了口:“去吧去吧。”
容上校不在家,正好让女儿陪小江睡一晚。
“好耶!”
小布丁高兴地跳起来,蹦蹦跳跳地跟着江茗雪回了她的家属房。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大哥哥不在,她就能去睡了。
但反正能跟小江姐姐多待一晚,她也开心。
湿气闷了整整一天,终于在凌晨下起大暴雨。
江茗雪抱着小布丁睡在次卧,被一道雷惊醒。
抬头看了眼外面电闪雷鸣的阴沉雨夜,再也睡不着了。
不知道容承洲那边是不是雨下得更大,这会儿是不是还在救灾。
又一道惊雷劈在窗户上,小布丁也吓醒了。
但却没有哭。
而是睁着大大的眼睛,短小的胳膊抱住江茗雪:
“小江姐姐不怕,小布丁保护你。”
小姑娘声音软软的,身上的奶香气还没褪,却说要保护大人。
“谢谢小布丁,姐姐没事。”她抱着小布丁,柔声说。
原本是她陪小布丁,现在却变成了小布丁陪她。
“我爸爸不在家的时候,我妈妈也经常晚上睡不着,担心我爸爸会出事。”
小姑娘的小手一下下拍着她的胳膊,用稚嫩的声音安慰着她:
“大哥哥会没事的,他和我爸爸都是大英雄。”
江茗雪眼眶一热,紧紧抱着小布丁,轻声重复着:
“是,他们都是大英雄。”
--
雨下了一整晚,在最后一天的上午停止。
江茗雪和她们一起吃了午饭,就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白天有高铁票,两个小时就能到。
容承洲让一名空军上尉来送她,江茗雪来时没有行李,走的时候倒是带了一堆。
两位大姨和朱雯珊、陶若梨给她塞了好多吃的,陶若梨怕她拿不下,连着自己的背包都塞给她了。
江茗雪看着被塞得鼓鼓囊囊的包,既感动又哭笑不得:“你把你的包给我了,你用什么。”
陶若梨眼眶红红的:“到时候我再买嘛。”
江茗雪忍下眼底的酸意,弯唇浅笑:“这些天谢谢大家照顾,和你们在一起过得很开心,有机会我们会再见的。”
沈姨抱了抱她:“这么远的路不用专门过来,要是哪天路过回来看看我们就行。”
江茗雪点头:“嗯,一定。”
几个人轮流拥抱过后,才依依不舍松开。
朱雯珊提醒她:“好了,再不走小布丁就该醒了,到时候就走不了了。”
“好。”
江茗雪转身,坐在车子后排。
空军上尉关上后备箱,绕到驾驶座旁,正要开门坐进去时,远处忽然有一名军队护士急匆匆小跑过来,对楼下零零散散坐着聊天的家属大声问:
“有没有家属是学医的?南城救灾一线需要支援,军医人手不够,急需大家帮忙!”
一片鸦雀无声。
没有人举手。
楼下十几位家属不乏有学医的,但自己的丈夫已经在一线,她们还要在家照顾孩子,去不了。
一阵寂静中,军务专用车的车门被打开。
江茗雪从车上下来,关上车门:“我是。”
不轻不重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护士喜出望外:“太好了!你愿意去前线支援吗?”
江茗雪点头,正要开口说话。
一旁的朱雯珊先一步打断她:“小江,你都要走了,就别蹚这趟浑水了。救灾的环境可比不上你在医馆里坐诊,那是很辛苦的。”
于姨也劝她:“是啊,你们家已经出了一位顶梁柱了,就算你不去也没有人会怪你的。”
不是人心淡漠,而是出于心疼。
军嫂奉献的已经够多了,没必要把自己也搭进去。
江茗雪安抚地看向她们:“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你们或许忘记了。”
她浅笑着,声音温柔沉静:
“在成为他的妻子前,我先是一名医生。”
第68章
江茗雪退了票, 跟着几名空军军医一起坐上军用直升机,带着朱雯珊她们几个捐献的物资,向南城飞去。
雨刚停不久, 直升机旋翼搅散最后一缕潮湿的云气。刚下过雨的平原像被雨水熨过, 灰褐的土地泛着哑光, 田埂线笔直得像墨尺画的, 初秋的田野正透着清润的色彩。
雨后初霁的北方笼罩着一层雾蒙蒙的湿意, 像是被清洗过后那样透亮, 让人挪不开眼。
这样漂亮的风景换作之前,她会趴在窗前好好欣赏,但现在, 她必须为了医治灾民而养精蓄锐。
即便不困, 也逼着自己浅眠了一会儿, 以免救援时精力不足。
两个小时后, 军用直升机缓缓悬停在南城上方, 江茗雪睁开眼, 窗外不同于来时的清透, 入目是一片荒凉破败的灰黄色, 整座南城泡在浑浊的水中,灰蒙蒙的白日暗得像黑夜。
灾情比她想象中更糟糕。
直升机停落在南城灾区临时搭建的停机坪上, 他们提前在舱内换上防护服。
江茗雪攥紧医疗包,跟着军医往救援车跑时, 雨还在倾盆往下砸,裤脚瞬间被积水打湿,雨水钻进领子里打湿布料,连雨衣都防不住。
车窗外,街道被浑浊的洪水漫过, 路边的树歪在水里,隔着密闭的车窗都能听见被困在居民楼里嚎啕大哭的婴儿啼哭声。
洪水还在继续往上涨,越往他们负责支援的区域接近,积水就越深,连救援车都开不进去了,又转为冲锋舟,向临时安置地赶去。
空气里混着浓重的黄水泥气味,不远处的房梁上有几位年迈的老人,颤颤巍巍地抱着房檐,无助又可怜。
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闯进眼帘,江茗雪放在膝间的手心不自觉攥得发紧。
在电视上看新闻是一回事,实地参与抗灾又是另一种震撼。
曾经屏幕后的录像都转为了真真切切的场景和声音,瓢泼无情的大雨、四处奔走的救援人员、飘满了杂物的洪流,以及耳边此起彼伏的呼救声……都让她的呼吸变得沉重。
在天灾面前,人是那样不堪一击,一个洪浪,就能轻易把一条生命带走。
“那栋楼里都是老人和孕妇,我们先过去。”军医总指挥坐在冲锋舟最前面,安排人员。
他们支援的是南城所管辖的一处落后县城,地势较低,村里的防水机制较差,是受灾最严重的几处之一。
救援人员开着冲锋舟将她们送到临时安置楼,就又原路折返,到另一处继续救人了。
临时安置楼里坐满了获救的居民,有只呛了些水几乎没事的,也有在水里泡到气管发炎的,还有被洪水冲击的过程中,四肢被锐利的硬物划出几个大口子,正在往外涓涓流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