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长风 第103节
作者:
十三涧 更新:2025-09-16 10:13 字数:3747
江茗雪扫了一眼,就迅速果决地走到那名血流不止的灾民面前,拿出医药包帮老人包扎。
由重症到轻症,从老人孩童到青年壮丁,先救命,后治伤。
抗灾救援与平时治疗不同,这是在争分夺秒和洪水抢人,江茗雪动作敏捷地给老人包扎完,紧接着转到角落的小男孩面前,半蹲下来,指尖沾着碘伏和酒精,帮他清理脚踝上被石子的划破的大片伤口。
小男孩疼得直抽气,她一边轻轻吹着伤口,一边快速用无菌纱布裹紧:“别怕,包好就不疼了。”
“医生姐姐,我不怕疼,但我好想见我妈妈。”小男孩哽咽又坚强,“姐姐,你知道我妈妈现在在哪儿,她现在是不是安全了吗?”
这个问题把江茗雪问住了,她刚到南城,还不清楚状况。
旁边另一名医生听见后,转头看过来,面色沉重冲她轻轻摇了摇头。
小男孩的妈妈为了保护他,被洪水冲散了,现在了无踪影。
江茗雪手上的动作一顿,捏紧的指尖微微泛白。旋即转过来,低头帮他打好纱带的结,温柔的声音从口罩下传来:“救援的哥哥们已经把妈妈救下来了,正在外面等着接她的宝贝呢。”
小男孩喜出望外:“姐姐,你说的是真的吗?!”
江茗雪喉间滞了一瞬,随后微笑点头:“是真的。”
她也希望,她胡乱编撰的话最后会成真。
安置地的病人众多,才治疗了十几名病人,医疗包里的工具就用完了。
江茗雪抬手擦了擦额间的汗,走到医疗点取新的,却听见指挥员大声和电话里吵着什么:
“什么?我们十几名军医在这里围着几百名患者急得团团转,连军人家属都被我们薅过来了,你们医院出不来人就算了,现在连送一批药都要两天时间,你们还当人命是命吗?!”
江茗雪不知道对面在说什么,只听见指挥员更生气地骂回去:“规定、规定、规定!你们就知道规定!人命关天的时刻,你们还要为了你们的饭碗走那些破流程!”
“好了,你不用再说了,你们送不过来,我去报告上级,让他来判定究竟是你们的规定重要,还是灾情重要!”
说完,总指挥就气愤地挂断了电话,嘴里还骂骂咧咧地:“都是什么玩意儿!”
江茗雪听明白了大致经过,走过去问:“是药品和医疗仪器不够用了吗?”
总指挥被气得不轻,对江茗雪却很客气:“是,基地医疗物资有限,我们用的这些已经几乎把基地的储备掏光了,但没想到灾情比我们想象中严重得多,这些连今晚都撑不过。”
江茗雪了然,问:“如果你们愿意用中药,或许我可以想想办法。”
指挥员眼中重新燃起希望:“我们当然愿意用中药!只要能治病的药,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那都是好药!”
江茗雪弯唇:“好。”
她走到一旁,拿出防水袋里的手机,先给许妍打电话,让她调配北城所有成药,分类整装好,然后给江淮景打了个电话,让他派几架直升机运输药材和医疗物资,接着又给元和医馆全国负责人统一发了一封简要邮件:
“若灾情需要,元和医馆务必全力支持。愿意参与抗洪救灾者,年终奖三倍。”
三百二十一家分馆的负责人迅速回复收到。
这一系列事交代完,只花了几分钟,比和医院的沟通流程快了不知多少倍。
连指挥员都跟着喟叹:“这效率也太高了。”
江茗雪但笑不语,把手机重新放到防水袋里。
她和医馆、和淮景的沟通当然会效率更高。
因为是不计成本、不计人力、不计任何代价,举全医馆之力,倾囊相助。
江茗雪收起手机,重新回到自己负责的区域,给剩下的患者治疗。
她帮手中那名伤口感染的患者清洗消毒,上过药后,转头看了眼外面的天,大雨还没有停歇的征兆。
水位越来越高,室外的武警和军人们救援任务更严峻了。
在心底无声叹息,刚要转过头去,视野边缘忽然闯入一道高大的身影。
一身迷彩服被雨水浸湿,水位过了别人的腰,却只到他的大腿上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前方水域,背后伏着一位脸色苍白的老人,蹚着过膝的积水大步向前迈。
似乎感知到她的目光,男人微微偏头,向她这边望来。
他的衣服和裤子上都沾了泥土,长达十七小时无止休的救援任务让他眼底生出一片浅浅的阴翳,可那双眼睛却依然深邃慑人。
目光交接的那一刻,容承洲身形滞了一瞬。
即便她戴着口罩和帽子,他依然精准无误地认出她的眼睛和身形,只是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她。
视线向下挪移,落在她身上的白大褂,一下就明白过来。
雨水顺着他紧绷的下颌线,滑到唇边,那里缓缓提起一抹极轻极淡的弧度。
江茗雪也弯了弯唇。
他们隔着汹涌的雨幕注视着对方。
一句话都没说,只是默契一笑。
而后背对而驰。
他在大雨中前行,她在患者间奔忙。
各自奔赴自己的使命。
……
江淮景安排了好几架直升机,冒着大雨从北城飞过来,除了能直接饮用或涂抹的成药,还准备了一大批物资,只用了三个小时就运到目的地了。
直升机无法停靠,就用吊绳丢下去。
久旱逢甘霖,一大批物资从天而降,给所有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了希望。
而江茗雪正在帮一名刚送来的孕妇把脉,轻声安抚:
“宝宝很健康,再等等,救援船马上来接我们了。”
孕妇喜极而泣,感谢地道谢:“谢谢医生!”
不远处,几名前来支援的空军坐在对面的临时指挥点休息,手上拿着沾了泥土的干面包,这是他们到这里之后的第一顿饭。
一名空军看向安置点楼内,所有医生里,只有那一名瘦弱的姑娘没有穿军装,只一件白大褂,跪在潮湿的地板上给孕妇听胎心,明显不是他们基地的军医。
旁边的战友和他解释:“那是江医生,不是我们部队的军医,是被指挥员临时从家属院薅来的。指挥员说,今天多亏了这位江医生,如果不是她在,受伤的群众连一口药都吃不上。”
“我说呢。咱们和军医来支援都是任务,她却是自己请缨的,真是善良啊。”
“是啊,我救人的时候伤口感染了,就是江医生帮我上药的,那么累还能又温柔又耐心,谁娶了她真是天大的福气啊。”
“听说那几架直升机都是她家里人运过来的,三个小时的魔鬼效率,这家里非富即贵了。”
“那肯定啊,看气质就不是一般家庭。”另一名战友附和完,注意到旁边始终沉默寡言的容承洲,殷切问,“诶,容队,你就不好奇这位江医生是什么人物吗?”
容承洲单膝曲起,靠在墙边,手随意搭在曲起的膝盖上。
在他们交谈间,目光远远望着那抹纤薄的倩影,自始至终都没有挪开。
他缓缓启唇,语气是那样珍重:
“那是我太太。”
第69章
支援部队是临时组建的, 没有人会想到,在抗洪救灾过程中表现最卓越的两个人,竟然是夫妻。
一个作为指挥官, 带着他们堵堤口、翻峭壁、爬高楼, 甚至逆流而上, 追上了被洪水冲走的难民, 说一句从死神手里抢人也不为过。
另一位更是巾帼不让须眉, 不仅救死扶伤, 还以一己之力迅速弥补了医疗资源和物资的空缺,如今受灾群众正在吃的热乎乎的速食面,就是她让家人送来的。
夫妻二人都倾力投入到灾情中, 几人顿时肃然起敬:
“嫂子大义, 让我们惭愧。”
容承洲微敛眸, 没有说什么客套话。
只拧开矿泉水盖子, 浇在自己手上洗了洗。
然后把一包零食放进口袋里, 单手撑胳膊利落起身, 淋雨穿过路上半人高的积水, 站在临时安置点门口, 没有催促,静静等她。
江茗雪安抚好孕妇, 余光注意到门口的男人,收起医药包向他走去:
“外面雨大, 怎么不进来?”
容承洲垂眸落在她干净的白大褂上,低沉磁性的声音裹着一点因疲惫而引起的沙哑:“给你送个东西就走。”
江茗雪只好点头:“那好吧,你要给我什么东西?”
容承洲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真空包装的鸡腿和鸡蛋递给她:
“吃完再去忙。”
这些他翻到三楼救下的村民主动塞给他的,他一直没得空吃,放在口袋里收着。
速食鸡腿和鸡蛋在平时都是他们不屑于吃的食物, 如今却成了奢侈的肉类和蛋白。
江茗雪垂眸看去,只见男人身上的布料沾着好多处泥,给她的食物包装袋却和他的手一样,干净得没有一点泥土。
“你呢?”她问。
“我吃过了。”男人下颌线紧绷,淡声道。
江茗雪不相信,但犹豫了几秒还是收下了,不想让他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分心照顾她。
“你快回去休息一会儿吧,我会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我。”
容承洲略一颔首,深深看她一眼,才转过身,再次迈进浑浊的积水中。
江茗雪注视着他的背影,手心不由攥紧食物的包装。
没有时间多想,听话地找了个狭小的空地席地而坐,撕开包装袋快速吃完,又重新投入到治疗工作中。
法律衍生术语中有一个词叫“非紧急避难人员”,指的是在如自然灾害或传染病疫情等紧急情况下,那些被赋予特殊职责或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优先行动以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个人。
这些人员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军人、医生、护士、消防员和警察。灾害来临之际,所有人都可以向外逃走,唯独他们要逆流而上。
而这些人群中,医护人员是唯一自负盈亏的职业,没有政府补贴,更没有编制保障,甚至连优先通道都没有她们的位置。
唯一拥有的,不过是一颗医者仁心。
--
雨像被捅破的天漏,没日没夜地往地上砸。十几名军医通宵达旦为临时安置地的几百名患者做治疗,空军支援队在向更远更偏僻的位置搜救失踪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