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作者:
花匪匪 更新:2025-09-16 10:17 字数:3630
不可能,不可能的,怎么可能呢……
楚翊安的脑子一阵嗡嗡地响,他从没有想过,太仓商行的东家会是个女子。
更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人会是陆知苒!
自己竟一直把珍珠当鱼目?
心口像被一记重锤狠狠砸了一下,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将他淹没。
萧晏辞环顾众人,将大家的表情尽收眼底。
她站在人群中,接受众人充满惊艳与赞叹的目光,萧晏辞心中升起一股与有荣焉的骄傲。
本该如此。
她的光芒本不该被遮掩。
她值得站在高处,接受众人的顶礼膜拜。
——当然,也不可避免会被苍蝇盯上。
萧晏辞悄然挪了位置,高大的身形将某些恶心的目光彻底遮挡。
陆知苒面容沉静,宠辱不惊。
“臣女不过是略尽了绵薄之力罢了,此次赈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离不开皇上的运筹帷幄,更离不开七皇子和手下众人的齐心协力,真要论功,每个人都有不可磨灭的功劳,臣女万不敢独揽功劳。”
德丰帝面露满意。
此女行事沉稳,进退有度,关键是每回都闷声办大事,给自己制造惊喜,做了好事还不贪功,实在是很难让人不欢喜啊。
若自己手底下的那些老油条有她一半得用,那就好了。
第77章 陆知苒领赏
德丰帝的语气越发温和,如同对待后辈。
“你不必如此自谦,若非有你带头搭建收容所,捐赠炭火和冬衣,朕便是拨款安排,也供不起这么多百姓的御寒问题。你居功甚伟,当居首功。”
陆知苒语气郑重,“臣女惶恐,臣女不过是提供了一些银钱和物资罢了,但真正让民心安定,让人心凝聚的,是皇上您。”
“您第一时间派了七皇子坐镇收容所,与百姓们同吃同住,又派人到偏远的村落搜寻,不放弃任何一个百姓。”
“您是大齐朝的明君,心怀百姓,才能做到如此地步。此次赈灾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皇上您才是最大的功臣。”
言罢,她虔诚叩首,声音更加高亢激昂,“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得此明主,实乃大齐之幸,万民之幸也!”
德丰帝愣在原地,一时竟有些失态。
萧晏辞率先跟着跪下高呼:“皇上真乃举世明君,真乃大齐之幸也!”
其余人如梦初醒,也纷纷跪下,群情激昂的高呼传出老远,震起树上的群鸟,似是无声应和。
德丰帝激动得满面红光,即便知道这是马屁,但也没人能把马屁拍得这般响亮,这般叫他心情愉悦啊。
他朗声大笑,“好好好,众卿平身,朕能得众卿这般英才,亦是朕之幸,是大齐之幸!”
本以为这就完了,没想到陆知苒还有后招,“臣女冒昧,还给皇上带来了一份贺礼,还请皇上笑纳。”
德丰帝此时心情正好,兴致也十分高昂。
“哦?是什么贺礼?”
陆知苒正色,“其实这也不算是臣女准备的,臣女只不过是代为转交。请皇上容臣女先卖个关子,很快您就知道了。”
德丰帝的兴趣被勾了起来,众臣们亦升起深深的好奇。
萧晏辞笑看着陆知苒,对方回头,也朝他看来。
四目相对,这一眼,是只有他们才懂的默契。
她的眼睛很亮,明明没有在笑,里面却似盛满璀璨星河,萧晏辞的心没来由地漏跳一拍。
宫人把那红木大箱子抬了来,德丰帝看着这偌大的箱子,眼底兴味更浓。
“朕倒是要看看,你今日卖的是什么关子。来人,把这箱子打开。”
箱子缓缓打开,众人都下意识伸长了脖子往里瞧。
第一眼,平平无奇。
宫人将那卷画轴小心拿出,缓缓打开,众人看清上面的内容,面上的神色这才变了。
这竟是一封万民书。
一个个歪歪扭扭的名字,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手印,一句句或长或短,虽然粗陋稚嫩却质朴真诚的话语……如同巨浪,在众人心头掀起波澜。
德丰帝一字字往下看,原本深沉的眼眸忽而浮起些湿润之色。
这一瞬间,他升起一股冲动,想要亲自去收容所里瞧一瞧,看一看,看看他的子民们。
陆知苒缓声开口,“皇上为百姓们做的,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身无长物,大多数人都目不识丁,更写不出漂亮的文章,这便是他们对圣恩最赤诚的感激。臣女借花献佛,敬献这份新年贺礼,希望皇上喜欢。”
德丰帝压下了心头情绪,“好好好,朕喜欢,朕甚是喜欢!传朕旨意,收容所上下所有人,每人赏五两,从朕的私库里出。另外,凡是受灾地的百姓,明年的赋税减半!”
那些都是他的子民,他们将他奉若神明,他便也想尽可能地多多回报他们,至少,不能辜负了这卷厚重的万民书。
五两,对于勋贵人家来说不值一提,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却是一笔不菲的数额,甚至足以支撑一户人家大半年的开销,赋税减半则更是莫大的恩典!
陆知苒脸上绽出灿烂的笑,“皇上英明,臣女替百姓们叩谢皇上隆恩。”
德丰帝含笑看着她,“陆氏,你很不错,接连替朕分忧。朕从不亏待功臣,说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陆知苒尚未开口,萧晏辞就从旁插科打诨,“父皇,您这般问她,她自然不敢说实话。您私库里那么多好东西,随便许出去一些都能当传家宝了,您可别小气啊。”
德丰帝没好气地剜了他一眼,“你以为人人都是你,满脑子只想着金银珠宝。”
陆知苒是缺银子的主儿吗?自己既然要封赏,自然要赏到人心坎上。金银珠宝要赏,但也只能是锦上添花,不能光赏这个。
沉吟片刻,德丰帝开口吩咐,“传笔墨。”
很快,就有宫人抬来了桌椅,铺上了笔墨纸砚,还有数人从旁提着灯笼照明。
德丰帝拿起笔,潇洒挥墨,写下了“义商”两个大字。
“太仓商行屡立奇功,更有济世之心,于朝廷危难之际舍利取义,堪当商贾之楷模,特封‘义商’之衔,凡你名下商行,皆可挂此牌匾。望你能坚守本心,不负‘义商’二字。”
陆知苒看着那苍劲有力的两个大字,心头闪过巨大的惊喜。
义商!
这两个字轻飘飘的,但其分量却远不是普通金银财宝所能比拟的!
自古商贾地位低下,多少人都将商贾视作奸商,而今,德丰帝亲自赐下“义商”二字,这俨然是莫大的认可!
只要他们光明正大经商,不偷不抢,不坑蒙拐骗,迟早会扭转世人对商贾的偏见。
正准备领旨谢恩,德丰帝又继续开口,“另,陆氏高风峻节,胸怀大义,特封二品平乐县主,享百户食邑,赐宅一座。”
陆知苒再次愣在原地。
以陆家的家世,她根本不可能被封为县主。
但这一切却是真实发生了。
这是皇上给她的莫大殊荣!
前世,她对楚翊安为赵书宁请封诰命一事耿耿于怀,赵书宁亦一直以诰命之身压她。
这一世,她终于也有了身份,这不是旁人施舍给她,是她自己挣来的。
陆知苒的眼眸中有璀璨的光芒闪烁,她的背脊也愈发挺直。
“臣女叩谢隆恩!”
声音响亮清脆,尾梢带着不加掩饰的欢喜雀跃。
被她的反应大大取悦,德丰帝脸上也露出笑来。
“你很好,朕希望你升了高位亦能不骄不躁,不忘本心。”
第78章 帝王之怒
这番话,不像是帝王对臣下的评价,反而像是长辈对晚辈的叮咛,这让众人再次意识到,德丰帝对陆知苒这个年轻后辈的欣赏。
对她,对陆家,大家都生出了新的审视。
陆贯轩激动得手都在抖。
从今以后,他们陆家就是出过县主的人家了!而他,是县主的爹!
今年他不升迁都说不过去!
方氏和陆映溪母女嫉妒眼睛都红了。
这个小贱人,怎么这般有能耐!
这泼天的富贵要是她们的,那该多好!
萧晏辞十分不见外地主动讨赏,“父皇,儿臣呢?您打算给儿臣赏些什么?”
德丰帝伸手点他,“你可真不客气。”
“这短短半个月,儿臣在外头吹风受冻的,不仅瘦了,脸也糙了,手上还起了冻疮,您怎么着也得好生补偿儿臣,不然这些苦岂不是白受了?”
萧晏辞卖惨邀功,德丰帝神色间也多了几分心疼。
孙皇后掩唇轻咳两声,缓缓开口,“皇上,小七年纪不小了,也差不多到了该受封的时候。”
此言一出,众人皆愣住。
德丰帝没有反驳,露出沉思之色。
萧晏清险些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