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作者:花匪匪      更新:2025-09-16 10:19      字数:3637
  
  第361章 除夕宫宴
  略沉吟一番,德丰帝开口,“便拔擢其为振威中郎将,协理三镇防务。京营总兵官任宗平擢为西平军监军使,领钦赐虎符,总摄粮械调拨、军纪督查之权。二人各司其职,遇战事须合议而行,十日一呈密折于朕前。”
  谷栖山心中再次一沉。
  皇上果然任用自己的心腹,有任宗平在西平钳制,叙白在军中只怕也会颇多掣肘。
  但此乃君命,君命难违。
  谷栖山再次叩首谢恩。
  德丰帝见他并无异议,再次俯身,伸手将他扶了起来。
  “戈卿年少锐气,任卿老成持重,譬若刀鞘相合,方可永固边圉。谷爱卿,你尽可安心在京中养伤。”
  谷栖山感恩戴德,叩首退下。
  离开了大殿,谷栖山的面色就笼上了一层阴霾。
  他抬头看了看天,隐有雪花飘落。
  变天了。
  转眼便到了除夕。
  这是陆知苒在王府过的第一个除夕。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陆知苒这个王妃亦是如此。
  她已将王府的账目和人员梳理清楚。
  王府的账目很简单,原先府库里空空如也,他们成亲前,柔妃才命人把好东西送来,把府库填满了。
  以往是柔妃替萧晏辞打理这些东西,现在全都交给了陆知苒,还附带了一份清单。
  陆知苒照着清单清点了一番,又将自己带来的嫁妆造册入库,事情便料理好了。
  王府中只他们两位主子,每日的事务也简单,她一一吩咐下去,按部就班即可。
  在王府过的第一个年节,自然要好生操办。
  王府里里外外已经装饰一新,廊柱上缠着红绸,窗棂上贴了剪纸,连庭院里的梅树枝头也系上了小小的红灯笼。
  萧晏辞回府时,见到焕然一新的王府,眉眼都不禁笼上一层温柔。
  有了个知冷知热的人,果然不一样。
  转眼除夕。
  今夜宫中设宴,诸位宫妃、皇子及其家眷都需入宫参加晚宴,便是朝中众臣亦要出席。
  大殿中间摆着一面巨大的屏风,一面男宾,一面女客。
  萧晏辞与陆知苒装扮妥当,早早入了宫。
  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朱红廊柱间悬满吉祥宫灯,御案上陈列着珍馐美馔,玉盘金盏映着烛光,满殿飘散着御酒与檀香的馥郁气息。
  萧晏辞对此兴致缺缺。
  这些酒菜也不过看着好看,实则早就冷透了,全无美味可言。
  还不如与自家王妃在屋中吃点热乎饭菜来得惬意。
  萧晏辞神色稍显懒怠,陆知苒却正襟危坐,一派端庄。
  她是瑾王妃,代表的是瑾王的颜面,断不能被人拿了错处。
  安王萧晏珩、吴王萧晏清,也都各自携王妃到场。
  陆知苒还看到了二皇子平王和三皇子肃王,他们都携家眷,从封地赶了回来。
  两位皇子的身形都有些发福,本就高大,一胖起来便似一座山一般,看上去分外臃肿。
  反观睿亲王这个皇叔,身形气度都十分不凡。
  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身着明黄团龙朝袍,威严而含笑。
  孙皇后终于露面了。
  久病使她面色苍白,眉间那点朱砂花钿淡得几乎褪色,反倒衬得眼神愈发沉静,像一潭古井,无波无澜。
  跟一众衣着鲜亮的嫔妃相比,孙皇后的素锦凤袍略显寡淡,她安静地坐在繁华中央,却似已超脱尘外。
  陆知苒觉得她似一支将熄未熄的沉香,仿佛下一瞬就要被风吹散,消失在袅袅青烟里。
  这个念头一起,陆知苒顿觉心惊,赶忙压下。
  皇帝举杯祝祷国泰民安,众人同饮,席间渐起低语笑声。
  谷栖山作为朝中重臣,自然也出席了。
  不知是否是巧合,他与柔妃的位置正好相对。
  即便有中间的屏风相隔,影影绰绰间,依旧可窥对面人影。
  陆知苒见此安排,后背再次绷紧了。
  这当真只是巧合吗?她不相信。
  这只怕又是德丰帝的一次试探,先前的那桩事,他的疑心尚未打消。
  陆知苒心中忐忑,但面上半分不敢表露,甚至不敢往他们二人那边多投半分眼神。
  柔妃亦神色如常,与身旁的宫妃笑意嫣然,没有往不该看的方向多看一眼。
  一个宫女不小心将茶水洒在了她身上,柔妃的衣裙被打湿,那宫女立马跪下请罪。
  柔妃眉头微蹙,念在今日除夕,便没有出声训斥。
  为免殿前失仪,柔妃只能起身前去更衣。
  陆知苒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余光再一瞥,赫然发现,对面的谷栖山不知何时已然离席。
  陆知苒心头一跳,有股不大好的预感。
  但转念一想,他们已然窥破了德丰帝的疑心,二人又是理智之人,断然不会做下不该做的糊涂事。
  另一头,孙皇后面露几分疲态,她向德丰帝请罪,提前离席了。
  德丰帝知晓她的身子,准了。
  孙皇后由宫人搀扶离开,睿亲王的视线一直追随着她,直至身形彻底消失。
  睿亲王妃也很快起身,悄然跟上。
  离开了温暖的大殿,孙皇后便被冷风呛得咳了两声,吴嬷嬷立马替她将披风裹得更严实几分。
  “娘娘,奴婢去给您唤轿辇吧,这里到坤宁宫,还有不短的路程。”
  孙皇后摇头,“不必。我想走走。”
  吴嬷嬷还是悄悄命人去了,先把轿辇备着,若是走累了也能歇一歇。
  这时,睿亲王妃快步追了上来。
  她朝孙皇后屈膝行礼,“拜见皇嫂。”
  孙皇后见了她,面上也并无太大意外,脸上露出一抹浅笑。
  “起吧,无需多礼。”
  当初,睿亲王妃便是孙皇后相看的。
  她的外祖家在蜀地,恰好,睿亲王的封地亦在蜀地,相看时便多留意几分。
  睿亲王自己也点了头,这桩亲事便成了。
  睿亲王妃起身,满含关切地看着孙皇后。
  “皇嫂,您的身子如何了?”
  孙皇后笑道:“老毛病了,无甚大碍。”
  谁都听得出这是客套话,睿亲王妃微微红了眼眶,又很快将泪意压下。
  “你先前送的那些滋补之物,本宫都吃了,甚是不错,多谢你的好意。”
  “皇嫂吃着好便好,这都是王爷的安排。这十几年,王爷一直惦念着您。”
  孙皇后面容愈添柔和,“雪臣这些年可好?本宫亦一直惦念着他。”
  睿亲王名唤萧雪臣,会这般唤他的,也就只有孙皇后了。
  “一切都好。”
  第362章 滇南王的年礼
  说话间,睿亲王妃很自然地挽住了孙皇后的胳膊,小心地扶着她往前走。
  孙皇后问起他们在封地之事,睿亲王妃一一耐心道来,气氛倒是融洽。
  说着说着,睿亲王妃便提到了萧宝珠,又说到了她的亲事。
  “宝珠明年便要及笄了,亲事可有定下?”
  孙皇后一副诸事不管的态度,“那孩子主意大,皇上也说了,驸马由她自己挑。”
  睿亲王妃立马不赞同,“皇嫂,你莫怪我多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万不可马虎。宝珠心性单纯,只怕识人不清,就更需要有人替她好生张罗了。”
  孙皇后苦笑,“你也瞧见了,本宫这身子也不争气,便是想操心,也是有心无力。”
  睿亲王妃立马道:“皇嫂若是信得过,我可以替您操持一二……”
  孙皇后掩唇咳了起来,吴嬷嬷急忙给她拍背顺气,也顺势把孙皇后重新扶了回来。
  好半晌,孙皇后才终于缓过来,但整个人也更添虚弱无力,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吴嬷嬷立马命人把孙皇后扶上轿辇,又朝睿亲王妃告罪。
  “王妃,皇后身子不适,不便在此久留,奴婢先行护送皇后回宫,请王妃见谅。”
  睿亲王妃满脸关切,本欲一道跟去,孙皇后虚弱道:“宫宴尚未结束,你也不好离席太久,且先回去吧,本宫无碍。”
  目送轿辇远去,睿亲王妃脸上的神色才慢慢淡了下去。
  孙皇后回到坤宁宫,手上已然一片冰冷,宫人立马忙碌着给她换暖手炉,又脱去沾了雪的大氅。
  一通忙活,孙皇后半靠在榻上,身上才慢慢有了点热意。
  孙皇后似自言自语,“一个个啊,都变了。”
  睿亲王妃如此热络地与她叙旧,只怕最后那话才是真正的目的。
  宝珠的亲事,又被人盯上了。
  只是,这是她的意思,还是睿亲王的意思?
  吴嬷嬷轻声道:“奴婢斗胆,睿亲王妃的意图如何,奴婢不敢揣测,但有一句话老奴以为她说得不错。”
  “公主的亲事是该操持起来了,您若信不过睿亲王妃,不若交给信得过之人,总不能真叫公主自个儿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