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作者:花匪匪      更新:2025-09-16 10:19      字数:3636
  
  萧晏辞看着这一切,心头涌起一股激荡,此前所做的所有努力,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
  萧晏辞亲自上折,先是向德丰帝请罪,自己让他担心了。
  然后将此战的种种尽数上禀,最后询问,该如何惩处这些作恶多端的海寇。
  这封奏折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只花了三日,德丰帝就看到了萧晏辞的奏折。
  他原本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脸上的笑意掩都掩不住。
  “好,太好了,此次太子当真立了大功!闽南海寇肆虐,太子亲率泉州水师,一举剿灭三个海寇窝点,杀敌无数。此役之后,东海群寇,再不敢犯!”
  众臣闻言,顿时大喜,开始对萧晏辞争相夸赞。
  “太子用兵如神,调度有方,此战,非但肃清海氛,更扬我大齐国威于四夷,实乃陛下圣德感召,太子英武天成!”
  “太子殿下此番靖海,正如当年陛下平定东夷之风采,真乃‘虎父无犬子’,我大齐江山,后继有人矣!”
  德丰帝听着这番夸赞,露出与有荣焉的笑。
  这一刻,他不仅是君,亦是父。
  有子如此,复何忧哉。
  第482章 斩杀贼寇
  德丰帝大笔一挥,直接下令,将一众海寇就地斩首,以儆效尤。
  不仅要斩,还要将他们的人头高悬于码头上,震慑人心。
  萧晏辞收到德丰帝的嘉奖和旨意,立马贴出公告,三日后公开处刑,请众百姓前往观刑。
  这个告示一出,百姓们俱是奔走相告。
  三日后,刑台前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此次抓获的俘虏共计九十三人,全都押在刑台上。
  原本杀人如麻的海寇,知道自己死到临头了也不由生出了惧意,一个个怕得浑身发抖,有人身下直接溢出尿骚味,还有人高声痛哭着求饶。
  然而,他们只得到了更多的唾骂,没人同情他们。
  萧晏辞亲自监刑,脸上一派肃然,眼神更是冷如寒冰。
  监斩官高呼:“午时三刻已到——”
  萧晏辞取出刑签,狠狠掷地,“斩!”
  随着这话音落,刽子手举起大刀,一刀砍下。
  九十三个海寇,人头同时落地,瞬间,血溅当场,将邢场的地面染红。
  本是一片血腥的场景,众百姓却觉得大快人心,人人高呼起来。
  死得好!
  九十三颗人头,被挂在了码头上,但凡是胆敢生出歹念之人,只需要抬头看看这些人头,胆子就已经吓破了。
  此事暂了,而那头,堤坝的修复也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银子到位,人力也充足,一切自然进展顺利。
  从岛上清剿的货物数量庞大,海寇们心狠手辣,除了极少数侥幸逃脱者,大多数船员都丧了命。
  萧晏辞追根溯源,给那些货物都寻到了主家,一一登记造册,如数归还。
  那些被劫了商船的商家本已做好了血本无归的准备,没想到最后竟迎来了柳暗花明,众商贾对萧晏辞更是感激涕零,经此总总,他这个太子在闽南更得民心。
  殊不知,萧晏辞这么公平公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批被劫的货,大头便是陆知苒的——他和萧宝珠也有份。
  上次三人合伙,赚了一大笔,一回生二回熟,第二趟买卖自然安排上了。
  萧晏辞做主,给各大被劫的商家归还货品,太仓商行自然就能名正言顺地拿回自己的东西,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这也算是假公济私。
  后续诸事都料理妥当,萧晏辞便准备启程回京。
  他离开京城的时日已经不短,是时候回去了。
  堤坝修建事宜,他交给谷栖山继续督办。
  这桩差事本就是谷栖山自己求来的,他自然要做到有头有尾,此事也能作为他的一项功绩。
  此事交给他,萧晏辞也放心。
  萧晏辞在忙着回京的交接事宜,陆知苒也没闲着。
  她去见了张德安。
  张德安这次在海上死里逃生,陆知苒先去见了他,安抚了一番,并给了他一笔奖励。
  张德安连连推拒,“为太子妃办差本就是小的分内之事,此次小的还险些把那么多货丢了,实在罪该万死,实在受不起这番恩典。”
  陆知苒的态度却不容置疑。
  “海寇猖獗,在海上运输本就有风险,此事非你之过,你为我卖命,此次更是经历了九死一生,我若不拿出态度来,今后谁还愿意为我卖命?”
  张德安闻言,顿时面露感激与感动。
  陆知苒紧接着又道:“我还有一桩要事要交给你来办,这些东西也算是提前许给你的报酬。不知你愿不愿意帮我办下这桩事?”
  张德安闻言二话不说,直接就道:“小的但凭太子妃差遣!”
  陆知苒便将自己的计划,如此这般细细地道来。
  张德安听得认真,连连点头。
  “小的定将此事办妥。”
  四月二十,萧晏辞和陆知苒乘上了回京的船,他们走的内河,沿途皆是怡然的风光,杏花刚谢了薄粉,新柳又抽了嫩青。
  遇到热闹的码头,他们还要相携下去吃吃逛逛,倒是悠闲自得,殊不知德丰帝一直伸长了脖子等着他们。
  早就收到了闽南的奏折,但迟迟不见人,难不成中途又出了什么变故?
  五月初十,萧晏辞一行的船终于靠了岸。
  夫妻二人并蒋南笙一道入宫,面见德丰帝。
  德丰帝见了人,目光先是在他们的身上转了一圈,最后落在萧晏辞的身上。
  “太子,此次差事你办得很漂亮!”
  话锋一转,又严肃了神色。
  “但你此次出海,实在过于莽撞,如今你无事倒也罢了,若你有个好歹……”
  说到激动处,德丰帝禁不住咳嗽起来。
  萧晏辞立马上前给他拍背顺气,又低头认错,“是儿臣鲁莽,儿臣知错,往后定三思后行,再不敢拿自己的性命玩笑。”
  蒋南笙也上前,给德丰帝号脉。
  “皇上最近肝火有些旺,需吃些清心败火的汤药,再多多休养,不可再过度操劳。”
  德丰帝的身体底子已经那样了,她离开的这段时日,没有好转,但也没有垮,维持得不错。
  这话她没说,德丰帝心中也有数。
  萧晏辞看着德丰帝,愈发愧疚。
  “是儿臣让父皇担心了。”
  德丰帝和萧晏辞还有公务要谈,陆知苒和蒋南笙便先退下了。
  临走前,德丰帝对二人亦嘉奖了一番,该有的奖励少不了。
  夕颜殿那头早就派了人在外候着,萧宝珠得了消息,也第一时间进了宫,在夕颜殿等着,蒋南笙便也一道去了。
  几人聚在一处叙话,自是不提。
  萧晏辞在闽南一事中立下大功,不仅赢得了民心,也让他的太子之位越发稳固。
  德丰帝病体未愈,近日越发精力不济,他便放手,将诸事都交给了萧晏辞料理。
  而萧晏辞也表现得越发成熟稳重,每一桩大事小情,都料理得妥帖恰当,没让人挑出半点毛病来。
  太子地位稳固,巴结讨好者不胜其数,又有人重提纳侧妃一事,德丰帝和萧晏辞都不表态,一时众臣有些摸不着头脑。
  明着来不行,就有人开始使暗地里的手段。
  萧晏辞时不时就能遇到卖身葬父,或是被恶霸欺凌走投无路的女子,求他主持公道。
  萧晏辞反手就把那些女人送去了锦绣坊,既然走投无路了,那他就给她们指一条明路。
  到了锦绣坊,只要愿吃苦,靠自己的双手,总能有口饭吃。
  众人:……
  第483章 防民之愚,犹胜防寇
  他们是想给太子塞女人,不是想给太子妃塞女人!
  这股邪风在萧晏辞的一番操作下,也很快被掐灭了。
  在萧晏辞这里吃了瘪,他们就将炮火对准了陆知苒。
  早朝时,有言官出列参了陆知苒一本。
  “今东宫椒房独宠,储嗣未诞,恐非宗庙之福。太子妃宜效前汉班婕妤之贤,广开选秀,以绵国祚。”
  说这话之人是个老臣,平素便性情耿介,萧晏辞的眸底瞬间绷出几分冷意。
  德丰帝看向萧晏辞,语气看似随意,却暗含威严。
  “齐大人所言,确有几分道理。太子,你虽忙于公务,但子嗣之事,亦是十分要紧。”
  萧晏辞站了出来,语气恭敬,“父皇,儿臣非敢专宠陆氏,实恐嫡室未诞元子而庶子先出,乱了宗法之源。儿臣与太子妃皆年轻体壮,子嗣不过迟早罢了,请父皇莫要担忧。”
  德丰帝深深地看着萧晏辞,眼神中多了几分压迫。
  “朕老了,只想快些抱上嫡孙,太子,莫要让朕久等了。”
  陆知苒是个奇女子,此前数次为朝廷分忧,也解了德丰帝不少难题,德丰帝也不愿做那恶人,半点体面都不给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