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作者:花匪匪      更新:2025-09-16 10:19      字数:3676
  
  他已经一让再让,这是最后一次。
  他只给三个月的时间,若三个月内,陆知苒还不能怀上皇嗣,德丰帝也不会再作退让。
  到时候,东宫定要进新人,谁都不能阻拦。
  萧晏辞也感到了一股压力,沉声应下。
  朝堂的这场风波,萧晏辞没向陆知苒透露,也叮嘱了蒋南笙和萧宝珠,别在她面前说不该说的。
  这些外在的压力,自己来承担便是。
  陆知苒最近也很忙,她在做一件事,蒋南笙和萧宝珠频繁出入东宫,与她私下商议,她们二人俨然是她的“同伙”。
  陆知苒沉吟,“此事还得过明路。”
  蒋南笙道:“需得找个合适的契机,不然恐会遭到朝臣的反对。”
  萧宝珠不解,“这明明是好事,为何会遭到反对?”
  陆知苒耐心解释,“凡事有利有弊,我们认为设立女学是好事,但也难保守旧派不会觉得此举牝鸡司晨,扰乱朝纲,甚至可能会牵连殿下。”
  没错,她们最近私下商议的,正是办女学之事。
  蒋南笙原本就一直有这个念头,只是她出面做此事名不正言不顺。
  陆知苒是太子妃,有她牵头,此事再合适不过。
  她们去了一趟闽南,这个念头就逐渐成型。
  这段时日,她们把女学的选址选好,眼下正在修,过不了多久,就能真正落实。
  只是,此事该如何过明路,十分有讲究。
  万不能做了好事,却落不到好处。
  这一步棋必须走好,因为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开端,京城的女学办好了,各地的女学才能陆续铺陈开来。
  陆知苒思忖一番,道:“此事我入宫与母妃商议一番。”
  或许,由柔贵妃向德丰帝提起,效果会更好。
  其实若有皇后懿旨,此事会更名正言顺。
  但皇后薨逝,德丰帝便不曾再立新后,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由柔贵妃来牵头。
  这一日,陆知苒入宫给柔贵妃请安,便提及了此事。
  柔贵妃看着陆知苒,眼底满是欣慰与自豪。
  “知苒,你心怀天下女子,更是身体力行,一再为天下女子谋福,日后,大齐有你这等国母,是女子之福。”
  陆知苒不敢当这份功绩。
  “我如今所做也不过是力之所及罢了,只是担心我人微言轻,不能把此事做好,反倒连累了阿辞。”
  柔贵妃语气坚定,“你已经做得很好,此事,我会帮你。”
  柔贵妃本想派人去请德丰帝一道用膳,不曾想,外头立马就传来了一阵通传,德丰帝不请自来了。
  “倒是巧了,看来,连老天爷都在帮我们。”
  德丰帝最近将政务都交给了萧晏辞,自己则处于半隐退状态。
  闲下来之后,德丰帝的气色看上去便好了许多。
  整个后宫,他能来坐坐的,也就是柔贵妃这里。
  到了才发现,陆知苒也在。
  德丰帝对陆知苒这个太子妃总体十分满意,唯一不满便是她的肚子迟迟没有动静。
  但德丰帝既然已经给出了时限,自然不会给陆知苒脸色看,待她的态度依旧很温和。
  对她前往闽南营救萧晏辞之事,又是一番夸赞。
  柔贵妃也顺势道:“臣妾方才正好与知苒说起闽南之事,这次知苒从闽南带回来了二十多个女子,都是苦命人……”
  “知苒心怀善念,从她们的身上想到了其他苦命的女子,便欲在京郊办一处女学,给世间贫苦女子多一条活路。只是此事到底干涉重大,她不敢轻下决断。”
  德丰帝闻言,不禁看向陆知苒。
  “自古皆言,女子无才便是德,兴办女学,前所未有。”
  陆知苒面对德丰帝,态度恭敬,不卑不亢。
  “回父皇,女学并非传授女子科举之道,而是教授简单的识文断字,女红刺绣,让其有自立之能力。”
  德丰帝缓声道:“女学与锦绣坊不同,锦绣坊可以经营出收益,但女学却只能往里填银子。这是一笔只出不进的亏本买卖。”
  陆知苒微微一笑,“若女子能识字算账,寡妇可抚育幼子不靠赈济,孤女能辨药行医不沦贱业,如此一算,大齐户部未来能省下不知多少赈灾银,如何会亏本?这笔买卖稳赚不赔。儿媳愚见,防民之愚,犹胜防寇也。”
  德丰帝闻言,抚须大笑。
  “好,好个防民之愚,犹胜防寇!兴办女学之事,朕允了。”
  太子妃有此智谋,日后便也是太子的贤内助。
  得了德丰帝的准话,陆知苒心头一喜,立马起身叩首。
  “儿媳定竭尽所能,将女学办好!”
  柔贵妃见此事落定,脸上也露出笑意。
  宫人端着饭菜陆续上桌,德丰帝先动了筷子,柔贵妃和陆知苒方才动筷。
  德丰帝心情好,今日胃口十分不错,柔贵妃亦然。
  反倒是陆知苒,看着满桌的饭菜,却提不起半点食欲。
  宫人端上一份茱萸辣酱蒸鲈鱼,揭盖的瞬间,陆知苒的胃里瞬间翻涌起来。
  她竭力强忍,但那一下感觉来得太汹涌,她实在没忍住,掩唇干呕了一声。
  第484章 要当爹了
  柔贵妃和德丰帝都齐齐朝她看来。
  陆知苒连忙起身告罪,“儿媳失仪,实在该死,请父皇责罚。”
  德丰帝的表情顿了顿,目光幽幽一转,落在她的小腹上。
  柔贵妃的眼神也瞬间亮了,眼底迸出惊喜,但又怕自己想错了,又急忙压下。
  “是不是有哪里不舒服?快坐下。来人,传太医。”
  陆知苒低着头,错过了他们脸上的表情变化,她一时也没反应过来。
  “母妃,我没事,不用劳动太医。”
  德丰帝开口,不容置疑。
  “请太医来看看。”
  德丰帝下了令,陆知苒自然不能再推脱。
  柔贵妃又道:“皇上,这几道菜味道都有些太重了,臣妾命人再换些清淡的菜吧。”
  德丰帝点头,于是,桌上那些味道重的菜全都撤了下去。
  陆知苒看着这番大动作,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了什么,心头不禁猛地一跳。
  她暗暗算着时间,自己的小日子本该这几日来,但却没来。
  但也只延迟了四五日,以往也有过先例,陆知苒便没有多想。
  这一次,究竟只是小日子延迟,还是……
  陆知苒不敢深想,唯恐自己最后落得个空欢喜的结果。
  同时心底又不免生出几分忐忑。
  德丰帝和柔贵妃都在,她心头的压力不禁沉了几分。
  之后,三人都没了吃饭的心思。
  太医很快赶来了,得知是给太子妃诊脉,他心思一转,立马就有了猜测。
  手一搭上脉,沉吟几息,太医又恭敬地道:“臣再验左脉。”
  陆知苒依言伸手,她面上一切如常,但一颗心已然绷紧了。
  太医面上露出笑意,重重叩首。
  “乾坤合和,龙凤呈祥!太子妃此脉如珠走盘,滑利冲和,正是《圣济总录》所载‘麒麟之兆’!”
  此言一出,原本神色肃然的三人齐齐破功。
  德丰帝眼底骤然迸出惊喜,柔贵妃一把抓住陆知苒的手,眼角瞬间红了。
  陆知苒经历了一开始的惊喜,这会儿反倒有些愣怔,没回过神来。
  德丰帝声音都扬高了,“当真?”
  “微臣诊了两次,断然错不了。只是太子妃的月份尚浅,刚满一月,还需好生将养,万不可劳神。”
  “好好好!”
  德丰帝喜得脸上的皱褶都舒展了。
  柔贵妃握着陆知苒的手,眼底眉梢的笑意难掩。
  “从时间上推算,差不多是从闽南回来之后怀上的。知苒救了那些苦命的女子,又打算兴办女学,这桩桩件件,都是功德,老天爷都看在眼里。”
  柔贵妃这般说,便是有意给陆知苒的身上多揽些功绩,也让德丰帝认定,这女学办得好,日后有那不长眼的敢置喙此事,德丰帝第一个不同意。
  德丰帝果然被成功地上了眼药,原本他对女学之事就已经赞同,如今更觉得这女学该办。
  只是,陆知苒怀了身孕,女学之事万不可再继续操持。
  德丰帝道:“女学的确该办,但如今你的身子要紧,此事你便不用操心了,朕会安排得力之人接管。”
  柔贵妃也正是这个意思。
  女学再重要,也没有皇嗣重要。
  更何况,头三个月最是要紧,轻易马虎不得。
  陆知苒也知晓轻重。
  “父皇,其实女学之事并非儿媳一人之功,此事宝珠和南笙也都有参与,儿媳现在身子不便,不若便将此事交给她们二人,她们定能把此事办好。”
  柔贵妃闻言,也立马附和。
  “皇上,知苒所言在理,宝珠有打理锦绣坊的经验,南笙就更不必说,行事最是周全,此事交给她们二人,定能办得漂亮。而且她们都是女子,经手女学之事,也更加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