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作者:初点点      更新:2025-09-16 10:50      字数:3660
  
  太后心中,死水微澜般活动了几分。
  “王家没那么愚蠢,不会这时候送人进来。”太后说。
  现在,门阀躲避都来不及。
  内廷聪明点的后妃,都不敢争宠了。
  “事在人为。”骆宁说,“白慈容很想进宫,内廷诸位娘娘中,只没有建宁侯府的人,这点也是他们的隐忧。
  这个时候,稍微再推一把,建宁侯府就会迫不及待,想要拼死一搏了。”
  太后眼底的哀伤全部敛去,变得深沉。
  她握紧骆宁的手,“此事,哀家交给你和怀沣去办。”
  “不,母后,别惊动王爷。一旦牵扯的人太多,建宁侯府说不定会起警惕。”骆宁说,“我替您办。”
  太后:“太冒险,哀家会不安。”
  “以小博大。不成的话,也不影响朝局与王爷。”骆宁说。
  又想起魏王妃登门、王珺蛰伏、王堂尧在密室要杀她的举动,骆宁的心就比石头还要硬。
  “……好,此事哀家托付给你。”太后说,“你若有手段,全身而退,哀家会重赏你。”
  骆宁:“多谢母后。”
  太后沉吟片刻,又道,“建宁侯府是魏王岳家。老四两口子这几年私心太重,你若能用得上魏王,哪怕他死了残了,哀家也不会怪你。
  只要这件事能办妥,让建宁侯府通过礼部,把义女光明正大送进宫来。”
  骆宁心口一跳:“母后,我没这么大的能耐。不过,我会勉力一试。”
  太后似清醒几分,苦笑:“哀家为难你了。病急乱投医。”
  婆媳俩说了好一会儿的话。
  骆宁起身告辞时,太后还在苦笑。
  她竟被骆宁的一番话说得动心,想抓住救命稻草。
  她指望骆宁。
  可骆宁这么年轻,又没什么依傍,哪怕萧怀沣给她撑腰,又能做什么大事?
  太后只是太绝望了。
  前几日,顾院判说,皇帝最近服用丹药太猛,最迟也是下半年的事,无力回天了。
  太后看着病弱的皇帝、年幼又体弱的大皇子,心如刀割。
  她知晓自己的头发一夜白了。
  太后很清楚明白,她不是个好母亲。她三岁记事,七岁启蒙便是用的名师,背诵的是天下舆图。
  崔氏有意培养一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她也有自己的野心。
  所有人都在教她如何做皇后,却无人告诉她怎样做个母亲。
  她知晓自己诸多不妥。只有在骆宁和平阳面前,她才会卸下防备,有点儿像个女人;在儿子们跟前,她则是政治的权柄。
  现在,她眼睁睁看着长子要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辰王消极散漫,一味依靠着他弟弟,只想做个富贵王爷;
  魏王野心勃勃,早已与她离心,甚至娶了崔氏仇敌的女儿为妃;
  雍王心气太傲、手段狠辣,能力样样出众,偏偏不是长子,继位名不正言不顺。
  四个儿子,她捧不住一个人。她给不了皇帝一个健康的身体,她也给不了萧怀沣“嫡长”的身份。
  能力与年纪的错位,她总担心他们手足相残。
  好在她稳住了,祸事不曾发生。
  回想往事,太后疲倦至极。
  当年若嫁得普通门第,做个老封君,这会儿儿孙绕膝,该多自在。
  第280章 王爷亲自做的生辰礼
  骆宁回去路上,独坐马车里,阖眼养神。
  眼前一幕幕,都是太后的白发。
  骆宁清楚记得,她大婚时太后的头发还没有白得那么厉害。
  这段日子,太后的煎熬也许是骆宁想象不到的。只是太后惯常情绪不外露,瞒住了所有人。
  她轻轻叹口气。
  “人这一辈子,图什么呢?”她扪心自问。
  骆宁图的,是有个郡主身份。这样,她去了韶阳,可以震慑当地望族与官员,无人敢打她财产的主意。
  余者,她想树下抚琴、早睡晚起。
  想哭的时候可以哭,能笑的时候可大笑。
  内廷的女人,哪怕太后这样位高权重,一样如履薄冰。
  王爷对骆宁很好,他本身也非常优秀,不论外貌、能力与人品,无人能出其右。
  哪怕将来做他的贵妃,骆宁也算高攀;况且争一争,未必没希望改变命运,做他的皇后。
  可,这是她想要的吗?
  她能自负比崔太后更厉害、做得更好吗?
  到了太后这把年纪,得失计较清楚了吗?
  骆宁重生后,与母亲斗,为的是逆转前世悲剧;若拼了命更改上辈子,取代郑氏做了皇后,骆宁能得到什么?
  自从重生,骆宁一直在往前奔,往前冲。
  她做了十八年的鬼,她接受任何事发生,顶得住喜悦、受得了失落,万事只求半称心。
  可她没想过和雍王是这种局面。
  明明新婚之夜,他还信誓旦旦告诉她,可以让她去韶阳的,只要她按照他的要求做好王妃。
  一转眼,他要反悔。
  骆宁两辈子没得到过太多的呵护,她何尝不感激他的另眼相看?
  她头一回体会到,人生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对得起旁人,就对不起自己。
  马车很快到了雍王府。
  路程很短,思绪却很长,骆宁下马车时已经收拾了心绪,面色平静迈过雍王府高高门槛。
  回到内院,骆宁坐在梳妆台前,由桃叶替她卸下钗环,尹嬷嬷来回话。
  “谢礼都送到了。”尹嬷嬷说。
  “晚上的席面订好了吗?”骆宁问。
  上次秋兰说,外头叫一桌席面,正院的下人们都赏了坐,一起陪着她过生。
  “已经订妥,稍后就送进来。”尹嬷嬷说。
  “大厨房也要加餐,送给各处的管事;酒钱由我这里出。”骆宁又道。
  尹嬷嬷:“也安排好了。”
  说着话,桃叶已经替骆宁拆了发髻,梳顺了头发;尹嬷嬷帮衬拿了家常衣裳,一边回话一边搭把手替骆宁更衣。
  更衣完毕,桃叶又把她梳通的青丝绾了个低髻,骆宁这才坐到临窗大炕上喝茶。
  撩拨浮叶,茶水氤氲,她轻轻喝了一口才问:“王爷可回府了?”
  “尚未。”
  “桃叶,你去临华院候着。瞧见王爷回来,向他行个礼就再回来叫我。”骆宁道。
  桃叶应是。
  何嬷嬷与秋兰进来,拿今晚的菜单给骆宁瞧,正好听到这句话。
  秋兰趁机问:“王妃,你要请王爷来吃饭吗?”
  “就看王爷的意思了。”
  “需要把王爷的寝具拿出来吗?”秋兰又问。
  骆宁点点头:“拿出来吧。”
  秋兰等人包括尹嬷嬷在内,都暗暗舒了口气。
  傍晚时,大厨房给各处加餐了,雍王府上上下下的下人都得了赏钱;外头馆子定的席面,被抬进了正院。
  桃叶去临华院等着。
  而后,她跟在萧怀沣身后,一起回来了。
  脸上藏不住笑意,高声对骆宁说:“王妃,王爷来了。”
  骆宁便从里卧出来。
  萧怀沣穿着一件朱袍。大红色袍子,衣袖衣摆处用金线绣了万字不断头花纹,富贵逼人。
  正院众人愣了愣。
  从未见过王爷打扮如此华丽。
  骆宁也呆了下。
  众人行礼,萧怀沣迈步进来:“都散了吧。”
  他要去偏厅。
  “王爷,咱们俩在里卧临窗炕几上用膳如何?我定了席面,叫尹嬷嬷她们也热闹热闹,咱们坐在偏厅,她们不自在。”骆宁说。
  萧怀沣很自然转了脚步,没说话,直接进了里卧。
  他视线先往床榻上扫了一眼。
  床榻上两只枕头,整整齐齐摆在一起。
  临窗大炕上,黑漆包金角的炕几已经摆好了。
  秋兰、秋华和桃叶三个能进里卧服侍的丫鬟,陆陆续续端了托盘进出。
  片刻后,摆好了十二道菜,一壶酒。
  因炕几比较小,菜特意用小碟子装了,摆得却格外精致用心。
  骆宁亲自给他斟酒。
  日头尚未落山,余晖从窗棂照进来,他衣袖上的金线绣纹泛出熠熠光芒,映衬着他一双黑沉沉的眸子。
  他端起酒盏:“恭贺你。”
  “多谢王爷。”骆宁也端起酒盏,“今日王爷替我过生,如此隆重,我深感荣幸。”
  没有自称“妾身”。
  萧怀沣一口饮下酒。辛辣,回味却莫名发甘。
  “你高兴便好。你进府后第一个生辰,应该请客的。只是最近局势不太好,我想着你不愿铺张。”萧怀沣说。
  骆宁点点头:“多谢王爷连这点都替我考虑到了。我着实不愿意烈火烹油。”
  萧怀沣从袖底,拿出一把套了扇套的折扇给她。
  “……听绣房的人说,你做了一把美人图的团扇。天气一日日热了,没什么能送的,送你一把折扇做生辰礼吧。”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