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作者:初点点      更新:2025-09-16 10:51      字数:3639
  
  所以,在西北小有名气的马贼胡七山,全家都有了良籍,不日可以进入中原。
  陈美人被破格升为陈贵妃。
  也许,雍王真正的目的,就是这两个。
  他早有准备,他的拥趸利用了门阀与皇帝的惧意,推波助澜,把两件事顺利达成。
  皇帝当朝准了,叫太监拟旨,直接升了陈贵妃。
  “雍王人在何处?”太后问。
  太后眉头蹙得很深。
  雍王此举,对朝局很不利,可能会给门阀递刀子。
  他与太后、皇帝不睦,可他也是皇族,他们本该一心朝外的。
  “还在御书房。”魏公公说。
  太后:“叫了他来!”
  魏公公应是。
  萧怀沣着亲王朝服,面容冷肃进了寿成宫。
  太后劈头盖脸问他:“你为何要搅局?陈美人的事,我们早有安排。”
  “如何安排的?”萧怀沣淡淡问。
  他说着,还扫一眼坐在太后身边的郑皇后。
  这一眼,别说什么温情脉脉,连一点体面都不给,冷漠如霜。
  “怀沣……”
  “母后,阿宁这把刀,好用吗?”萧怀沣冷冷问,“你利用我的妻,可想过我是否答应?”
  又看向郑皇后,“皇嫂,本王的王妃都能被算计、被敲打,怎么她就这么软柿子,你们谁都可以上手捏一捏?”
  太后、郑皇后都愕然。
  他就是故意的。
  他故意叫她们不好过,哪怕把朝局搅乱。
  第299章 皇后娘娘生气吗?
  胡七山的良籍,朝臣们不是很关心。
  一个远在西北的马贼,很多人不了解、不认识;雍王肯替他要个良籍,可能是有点什么交情,无足重要。
  陈美人封贵妃,而不是立储,没有更改门阀在朝堂上的格局,朝臣们也没有因此吵翻天。
  只是内廷一团糟。
  太后一生所求是稳定。
  陈美人、大皇子都在皇后跟前,牵制了皇后,大家都翻不出什么浪,日子暂时安稳。
  皇城似一个风眼。
  看似不起眼的小风波,扩散出去就是极大的风暴,会令无辜的人遭殃。
  有个最简单的比方:若太后想大办一场寿宴,地方上就敢横征暴敛、借着替太后过寿的由头搜刮百姓。
  现在,陈美人封了陈贵妃,她有资格见外命妇,世家望族可能一股脑儿来投奔。
  一旦失控,结局如何全看天意。
  太后叫郑皇后先回去,自己与雍王单独聊聊。
  “怀沣,母后不曾将阿宁置于险地。”太后声音缓和。
  萧怀沣神色依旧冰冷:“那只是因她谨慎。母后,你看着她小心翼翼讨好你、祈求你的庇护,心里舒泰吗?”
  太后一口气差点没上来:“你胡说!哀家待阿宁,如同待平阳,何时让她卑躬屈膝?”
  “她屡次为你涉险。内廷诸事,与她无关。你对她好,操控着她的感情,一样是利用。”萧怀沣道。
  “你这么想我?”
  “母后心里,没有半点私念吗?”萧怀沣问。
  太后:“人都有私念。”
  又深深看向他,“当年我联合你大舅舅逼走你,也是我的私念。我想让你活下去。”
  萧怀沣冷笑一声。
  “朝廷讲究长幼有序,你父皇那时候老糊涂了,自以为可以掌控朝局。
  废长立贤,开一个坏头。诸位亲王闹起来,许是百年动乱;如今门阀势力太过于庞大,说不定就是诸侯割据。
  你以为政治是什么?大家要的,是一个名目。你自幼念书,道理你不懂吗?”太后冷声道。
  萧怀沣静静看着她:“道理母后都懂。我们活着,就只是为了道理?”
  太后噎住。
  “既如此,我的道理又有何不对?大皇子的生母,不该封贵妃吗?她生了皇兄唯一的儿子。”萧怀沣道。
  他用太后的矛,来攻太后的盾。
  他心里有怨气。
  太后知道归知道,哪怕再来千百次,她仍会做当时一样的选择。
  她不能眼睁睁看着祸乱发生。
  先帝想要立贤,似撕开一条口子。整个朝廷受一点波动,还是彻底顺着这条口子撕裂到底,太后不敢深想。
  那么多史书为鉴,“名正言顺”这四个字,足以镇压那些蠢蠢欲动。
  在当时的朝局下,萧怀沣必须离开。
  “母后,说道理的时候,不要掺杂情谊。怎么说着,又开始是为了我好?”萧怀沣反问。
  太后:“……”
  “有什么事,冲我来便是。若再利用阿宁,我就不依。母后,我已经不是当年你可以随意打发的孩子了。”他道。
  他微微行礼,转身出去了。
  太后气得心梗。
  冷静下来,太后觉得自己有两件事没办妥。
  第一,阿宁出力了,她没有赏赐;第二,周婕妤算计阿宁、皇后纵容,她都没有惩罚。
  如今建宁侯府的义女已经进宫了,这件事落定,太后手里拿了一块盾牌,她也应该做点什么。
  至少,不能寒了阿宁的心。
  “……赏雍王妃一千两金子。上次周婕妤攀咬,王妃受了无妄之灾,她委屈了。”太后吩咐魏公公。
  魏公公应是。
  太后又道,“周婕妤这几日如何?”
  “哭闹得厉害。”
  周婕妤作死,“落胎”后还要求皇帝为她翻案,皇帝将她打入了冷宫。
  她在冷宫里也闹腾。
  再任由她这么折腾下去,说不定横生波折。
  “让她消停些。”太后说。
  魏公公再次应是。
  千秋节,盛京城里张灯结彩,热热闹闹。
  骆宁不记得去年的千秋节她是怎么过的。
  雍王府上下都放了赏钱,厨房加饭菜。
  太后的赏钱,由太监抬着送到了雍王府。
  骆宁接了,谢恩,然后赏了送钱的小太监们,还请魏公公坐下喝茶。
  “母后怎突然赏我?是我一个人,还是其他王府都有?”骆宁问。
  魏公公声音放低:“是您一个人的。太后娘娘感激您替她出力,她老人家说有功就要赏。”
  骆宁:“那多谢母后了。”
  又问,“王爷去过寿成宫看望母后吗?”
  “陈贵妃受封那一日,王爷就去过了。”魏公公道。
  骆宁了然。
  她又给了魏公公一个荷包,亲自送他到垂花门口,这才折身回来。
  她回到内院,在回廊上遇到了王珺。
  “王妃,今日很忙吧?”她笑着见礼。
  骆宁微微颌首:“是啊。”
  “王妃,我改日能否回趟建宁侯府?”王珺又问,“我祖母要迁坟,家里做个道场,我回去烧炷香。”
  “这是大事,自然使得。是哪一日?”骆宁问。
  王珺:“二十三。”
  骆宁点点头,表示同意了。
  王珺心情还不错。
  白慈容顺利进宫,王家挺高兴的,连带着听到风声的王珺也愉悦。
  骆宁回到正院,看了太后送她的赏金。
  尹嬷嬷与秋兰等人,着实吓一跳。
  “怎又送这么多?”
  “这是母后疼我。这个收起来,秋兰记得另外上账簿。”骆宁说。
  这是太后赏给骆宁的,而不是赏给雍王妃的,将来骆宁要带走。
  这么多金子,可以买不少田地与商铺。
  晚夕萧怀沣回内院,骆宁跟他聊了此事。
  萧怀沣如实告诉了她。
  “……皇后娘娘那里,是不是很生气?”骆宁试探着问。
  萧怀沣立马看向她:“你在意母后就算了,怎么皇后也给了你恩情?”
  骆宁:“不是……”
  “那你这是何意?阿宁,你的付出绝不是毫无价值,何必浪费在她们身上?”萧怀沣不悦。
  骆宁:“王爷,我与您自然一条心。”
  “若将来人心向背,你要怎么选?”他固执问。
  骆宁很利落回答他:“当然选择您。王爷,我是雍王妃,您有个闪失,我性命不保。”
  她答得干脆。
  哪怕话不是萧怀沣想听的,可她态度很好,他也高兴。
  第300章 骆宁替王爷出力
  萧怀沣没有和骆宁置气。
  他把自己做的事,说给了她听。
  “……多谢王爷替我出头。不过,您误会母后了,是我自己要帮她。
  我帮她,只是为了帮自己。我那个表妹,在母后手里死得其所,才对得起我的筹划。”骆宁说。
  又细看萧怀沣脸色,“王爷,您是不是一直觉得,母后对我另有所图?”
  “她是太后。她没有纯粹的感情,阿宁。”萧怀沣道。
  骆宁:“那王爷,您再看看呢?也许日久见人心。”
  “你愿意相信她?”
  “是。”骆宁说,“我也知道王爷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