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作者:
初点点 更新:2025-09-16 10:51 字数:3632
二婶、三婶分别来了趟王府。
一个是报信,把家里查到的,细细告诉骆宁。
一个是站队。骆崇邺想要叫三叔替他做事。三叔拒绝了,还让三婶专门告诉骆宁。
“……阿宁,以前我们诸多不对,可你不计前嫌,还替我们谋前途,我与你三叔都感激不尽。往后,我们跟你一条心。”三婶说。
不单单是三婶得了诰命、三叔得了官位,还因为三叔三婶瞧见了骆宁的庶妹骆宣的好运道。
骆宣是害过骆宁的,虽然没有成功。骆宁没有跟她计较,在她出阁时送第一抬嫁妆为她撑腰。
三叔三婶就觉得,骆宁心胸宽广,不看旧事、只看将来。
以前哪怕有什么不对,向她道个歉,将来好好表现,骆宁会接纳的。况且三房没害过骆宁。
果然,骆宁握住三婶的手:“我们是一家人,自然一条心。”
三婶满意而归。
萧怀沣派人叮嘱建宁侯府,以及关注朝堂上对立储的争执;骆宁处理内宅琐事,登门做客的贵妇人们,她也会逐一见见,与她们应酬。
内宅还在忙搬家。
出了伏,骆宁与萧怀沣搬回正院住。
临华院虽然好,到底院子小了些,规制都减缩。
长期住的话,还是正院舒服。
骆宁回来时,就发现正院翻新过了,竟也重新装了四根大铜柱;以及铺了地龙。
她诧异。
“冬日可以烧地龙取暖;明年伏天也不用搬家。”萧怀沣说。
从前他一个人住,没讲究这些;如今自然要处处精心,叫王妃满意。
另有鲜花瓜果,每日不断。
太后送了一次佛手柑,骆宁很喜欢闻,这几日总有新鲜的送过来,只是没太后送的那个大。
香味差不多。
回到正院的第一天早上,正好是七月二十五,两名侧妃过来请安。
王珺送上她做的鞋。
绣了海棠花的绸缎软面鞋,做工谈不上多精致,但做得一丝不苟,看得出一针一线都是王珺自己所为。
“辛苦你了,王侧妃。”骆宁笑道。
又叫秋兰,“拿一对翡翠耳坠子赏王侧妃。”
王珺道谢。
然后又说,她想回趟建宁侯府。
骆宁这次拒绝了她。
“最近朝政动荡,城里不太安宁。大家都在内院好好待着。要不然你们自己惹了嫌疑上身,我不好跟王爷交代。”骆宁道。
王珺大概没想到她会拒绝。
嫁过来半年了,每次她想要回去,骆宁从不阻止,甚至主动跟外院打招呼,叫她体体面面出门。
这次却……
王珺心口发沉,绞着手帕,没有讨价还价:“是,一切听王妃吩咐。”
骆宁颔首。
王珺看了眼坐在旁边的崔正澜,突然发话:“崔妹妹,你没有做点什么孝敬王妃吗?”
她头一回如此态度明确挑事。
骆宁眉心跳了跳。
她希望王珺一直安分守己,把这几年混过去,将来有个潜邸旧人的恩情,郑皇后不会亏待她。
可没想到,小小两次挫折,她竟也……
到底年纪小。
崔正澜听了这话,却没有生气,拿出一块巾帕,上面歪歪扭扭绣了一朵不成样子的花:“我做了巾帕,就怕王妃嫌弃,一直没敢拿出来。”
“都是心意,我不嫌弃。”骆宁说。
她接了过来。
王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她看向那巾帕,针线像是刀刻,粗糙得不像话,应该是崔正澜自己做的。
她还以为,此事必定会难住崔正澜的。
谁能想到……
“我叫你做鞋,是因为你的针线比较好;叫崔侧妃做巾帕,只因她针线不太行。”骆宁笑着对王珺说。
王珺本想拿“王妃只叫我一个人做鞋”,暗示骆宁偏颇,却没想到这边早有准备。
她面色难看。
“既没什么事,你们散了吧。”骆宁端了茶。
王珺与崔正澜站起身告辞。
走到门口,崔正澜想起什么,回身说:“王妃,我有件事忘了回禀。”
骆宁颔首:“不急。”
又对王珺道,“你先回吧。”
王珺只得应是。
骆宁留崔正澜坐下,拿出这巾帕:“你是讨要回去吗?”
——盂兰盆节那天,骆宁与崔正澜闲聊时,说起叫王珺做鞋,还叮嘱崔正澜要做点什么,免得回头王珺叫嚷“不公平”,让骆宁这个王妃难做。
崔正澜当时随便应了。
骆宁也没想到她这么快绣好了巾帕。
“不用。”崔正澜道,“是我大伯母那边传信,她可能这几日要拜访您。也是因为立储之事。”
骆宁了然。
两人说了几句话,骆宁拿出巾帕看了眼,笑道:“你这绣活,还不如我。”
“不是我做的,我院子里丫鬟做的。她特意模仿拙劣,看着像我做的。我连针都不耐烦穿。”崔正澜道。
骆宁:“……”
高看她了。
王府内院,也就是这些琐事。
王珺沉不住气,骆宁也不算意外。她到底也是年轻女子,经不住磋磨。
骆宁总希望少些麻烦。然而岂能事事如她愿?麻烦来了,就去解决,这才是唯一正道。
她耐下性子,等着娘家消息。
崔家大夫人来访,说些琐事。骆宁觉得她只是试探雍王府的态度,真正的目的还没提。
她不提,骆宁也按下性子不问。
七月最后一日,朝廷上关于立储的争吵还没有结果,但已经激烈了,两位老臣甚至动手,用笏板对打,把一个尚书打得鼻血横流。
朝廷上鸡飞狗跳,骆家的事也有了眉目。
“小周姨娘伺候侯爷喝酒,侯爷半夜失禁。今早请大夫针灸,已经不能说话、不能动弹了。老夫人请王妃回去瞧瞧。”半下午,来报信的人如此说。
骆宁微微蹙眉。
骆宥是下手没个轻重,不小心用多了药,还是骆崇邺的身体太亏空,一点药要了他半条命?
她顾不上多想,立马回去。
二夫人做主,已经把小周姨娘关押了起来,防止她自尽。
第318章 抱紧王爷
骆宁从王府调了二十名护院,回了镇南侯府,以防万一。
二夫人的心腹妈妈在门房上等着。
瞧见骆宁回来,急忙上前行礼:“王妃!”
“侯爷人在哪里?”骆宁问。
“挪到了东正院,已经请了四名郎中,还用您的名义请来了一位太医。”
“怎么说?”骆宁问。
“中毒。但这个毒有些像中风,也不是常见的毒,郎中和太医都说一时诊断不出是什么毒,无法配制解药,都只是针灸排毒。”管事妈妈说。
骆宁带过来的二十名护院,两人随着她进了侯府内院,其他人都在外院。
她又问管事妈妈:“侯爷现在可清醒了?”
“醒了,不能动、不能说话,挣扎着想要说点什么。越是这样,毒越发攻心脉,嘴都歪了。”管事妈妈道。
骆宁疾步进了东正院。
满屋子人。
连带着嫁到忠诚伯府的骆宛都回来了。
老夫人坐在床边。
三老爷、三夫人陪在老夫人身边;二夫人忙前忙后,诸事都落在她身上。
骆宛年纪最大、骆宥次之,其他几个孩子都小,缩在西次间探头探脑。
骆宁的护院留在门口,她进了里卧。
走到床前,骆宁叫了声爹爹;骆宥从西次间跟过来,站在她身后。
骆崇邺面容金紫,嘴唇乌青。似乎是刚刚挣扎了一番,他这会儿眼睛都直了,不认识人。
“爹爹,阿宁回来了。”骆宁声音有些哽,“怎突然这样了?”
太医安慰她:“王妃,这是中毒。要先找出是什么毒,再寻到解毒药方,慢慢调养就能恢复。”
另一位郎中接话:“幸好不是卒中。要是卒中成了这情形,就无力回天了。”
骆宁抹了眼角水光。
老夫人抬起浑浊眼睛:“别难过,阿宁,会好的。”
又道,“你也外头坐吧,这屋子里人太多,不利于你爹爹养病。”
骆宁应是。
前世,骆崇邺明面上死于中风,实际上是被小妾下毒。
这次要给他下毒,用一点毒药拿出小周姨娘,好拿住建宁侯府的把柄。
骆宁没想到,还是变成了这样。
她一时心情晦暗。
骆崇邺躺在这里,让骆宁一时觉得事情回到了原处,她可能还是会走前世的路,失去她的亲人,甚至性命。
所以,她眼角见了泪。
“大姐姐,你别难过。”骆宥不顾自己已经大了,像小孩子那样,握住了骆宁的手。
骆宁与他去了西次间。
骆宛与妹婿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