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作者:初点点      更新:2025-09-16 10:51      字数:3633
  
  骆宁也是有些意外的。
  “没有窦家提前察觉到地痞们私下里的商量,咱们不知情,王夫人这个计划就可能成功了。”骆宁说。
  若是懵懂之下,骆宁只会防备王珺,就像防备郑嘉儿、裴妤那样。
  杀手要做的,就是趁骆宁的注意力集中在王珺身上时,将她杀死。
  “手段简单直接、目标明确、后路也安排得不错。不愧是门阀世家的夫人。”骆宁道。
  蔺昭:“王妃,这件事如何处理?”
  “建宁侯府派杀手刺杀亲王、挑衅皇权,罪同谋逆处理。”骆宁道,“等王爷回来吧。先把人证与证词都保护好。”
  人证有王珺、王珺的丫鬟翠儿、杀手以及建宁侯府的管事,板上钉钉。哪怕实在防不住死了一个,还有其他的。
  骆宁这次是把把柄抓足了。
  回到了雍王府,骆宁派秋华去请了宋暮。
  宋暮很聪明,不等骆宁开口吩咐,直接把审讯的证词都拿过来给了她。
  骆宁认真细读。
  “……王珺呢,她说什么了吗?”骆宁问。
  宋暮:“她想见王妃。属下拒绝了,若不是王妃问,不会替她回禀。”
  “你做得很好,我不用见她。”骆宁说。
  宋暮离开后,尹嬷嬷给骆宁端了茶进来。
  她低声告诉骆宁:“昨日夜里,王侧妃的院子里被烧死了一名管事婆子。”
  骆宁:“瞒着了吗?”
  “是!”尹嬷嬷惊喜看一眼她。
  王妃真通透。不需要说什么她就懂。
  此事只尹嬷嬷与陶伯和其他两位管事知道。
  内宅烧死了人,丫鬟仆妇们会害怕,到时候又是一番折腾。王妃若是也怕,再说;要是不怕,此事就按下不提。
  骆宁能和尹嬷嬷想到一处。
  “……陶伯一大清早去了趟法华寺,请了两位高僧来超度。悄悄来的,一路上避开了耳目;失火过的院子贴了往生符咒,锁紧院门,不会有人知晓。”尹嬷嬷又道。
  骆宁便说:“陶伯做事周到。”
  哪怕真有冤死鬼,又能如何呢?骆宁可是做了十八年鬼,她最清楚比微风还弱的鬼了。
  枉死在王珺院子里的婆子,真要索命,应该去找王珺。
  那婆子估计是提前知晓了王珺的计划,甚至可能想向骆宁报信,毕竟骆宁对忠诚的下人非常慷慨,王珺和翠儿就要杀人灭口。
  “长缨大将军呢?”骆宁又问。
  “副将牵回去了。”尹嬷嬷说,“王妃,那狗着实厉害,它比暗卫先发现杀手的行迹。”
  暗卫已经很敏锐了,可眼睛没有狗的嗅觉快。
  尹嬷嬷还记得自己当时的震撼,忍不住又说,“它发现了杀手,竟是不叫,先扑了过去。”
  杀手着实厉害,被发现了行迹,他一时处于下风,还是伤了两名暗卫。
  尹嬷嬷一边感叹长缨大将军聪慧,一边庆幸王妃不在府里。
  她同骆宁说,“菩萨保佑,逢凶化吉。咱们也不知王侧妃何时行动,谁能想到正好是您不在府里的日子?”
  “皇姐的女儿是我福星。”骆宁笑着啜饮一口茶,“乳名还没取,可以叫福儿。”
  尹嬷嬷:“……谁家小郡主叫这么个乳名?”
  骆宁忍俊不禁。
  说完话,孔妈妈进来说摆饭,问骆宁在哪里用午膳。
  骆宁叫她摆到东次间。
  她还没有吃完饭,陶伯来了。
  骆宁赶紧用茶漱了口,出来迎接:“陶伯,咱们稍间说话。秋兰,上茶。”
  陶伯只是告诉骆宁一件事:“尽可能封锁消息,还是瞒不住。昨晚的火太大了,二十七名地痞全部被关了起来,可还有看热闹的人。”
  雍王府的近邻,都是权贵。
  “您是担心建宁侯府继续反扑,上门闹事?”骆宁问。
  陶伯:“正是。”
  “如今最是不怕他们的时候。”骆宁说,“皇帝不上朝了,衙门里没有皇帝的手谕,谁也不敢来搜亲王府邸。”
  “是,王妃。”陶伯笑了笑。
  他只是把此事告诉主母,叫她心里有数。
  骆宁有条不紊把各方面需要她处理的事都办妥。
  然而这天下午,局势骤变。
  皇宫终于重新开了正门。
  内务府官员向宗室报丧:大行皇帝前日深夜驾崩,嗣皇帝萧煜、皇太后郑氏已斩衰,宗亲换上丧服,进宫去哭灵。
  骆宁接到报丧时,没有半点慌乱。
  送走内务府官员,她一边换亲王妃对应的丧服,一边叫王府全部换上素镐。
  “第一,门口灯笼换成白色;第二,王府的乐伎立马归还身契、送离王府;第三,跟崔氏、镇南侯府报信,但悄悄去。”骆宁说。
  大行皇帝驾崩后,内廷先服丧;而后是通知宗亲去哭灵;明日,会选一个正式的时辰,向京师百官宣告噩耗;再刊刻誉黄全国举哀。
  骆宁吩咐完,换好了丧服,先去了平阳长公主府。
  长公主刚刚生育完,挣扎着起来换上了丧服。
  “……皇姐,你可撑得住?你要多穿些。”骆宁担忧说。
  平阳长公主眼睛通红。
  皇帝到底是她亲兄长。
  她已经哭过了,嗓子有些哑:“我撑得住。阿宁,万幸的是今早生了,要是哭灵中间生,才叫麻烦。”
  骆宁心口一酸。
  卯时才生完孩子,前后不到五个时辰,就必须下床进宫。
  骆宁心一直提着。
  平阳长公主实在很虚弱,一动就出虚汗。
  她们俩一起进宫去了。
  在灵堂,看到了嗣皇帝萧煜。不到两岁的他,由他的生母陈太后抱着;另有郑太后跪在旁边。
  太皇太后不在。
  萧怀沣操持大局。
  夫妻俩对视一眼,萧怀沣眼底有深深淤积。
  他进宫足有十日。
  估计是一天都没睡好,极尽所能,熬到了今时。
  骆宁冲他点点头,预备和皇姐一起,跪在福清大长公主等姑母身后时,萧怀沣走了过来。
  他立在骆宁面前,声音不高:“王妃,府上这几日可好?”
  “没有任何差池。”骆宁答。
  萧怀沣又看向虚弱的平阳长公主:“皇姐脸色不好。”
  “皇姐早上才生了个女儿。”骆宁替平阳长公主答。
  “先去哭灵。半个时辰后,我会安排你和皇姐去寿成宫侍疾。”萧怀沣说。
  骆宁道是。
  灵堂哭声四起。
  平阳长公主哭得快要晕厥,其他长公主、大长公主一个个哭得卖力。
  骆宁也跟着哭,却时刻担忧皇姐会晕倒。
  半个时辰,骆宁不算难熬。可皇姐后脊的丧服隐约是湿了,她在不停出冷汗。
  终于哭灵暂停。
  嗣皇帝的生母陈太后抱着他去歇息;骆宁与平阳长公主起身,预备去寿成宫。
  新的太后郑玉姮却站起身:“平阳,哀家有一事想同你说。”
  平阳长公主身子晃了下,站不稳。她太累了,额角都被虚汗沾湿:“皇嫂,您有何事?”
  “哀家还没有迁宫,仍居坤宁宫。你同哀家去吧。”郑玉姮说。
  骆宁便说:“太后娘娘,长公主她今早刚刚生产,这会儿身子很虚,能否容她稍作休息,再陪您说话?”
  郑玉姮看向平阳长公主的肚子。她都快要忘记了此事。
  “……怪不得你瞧着苍白。”郑玉姮心疼说,“去寿成宫歇一会儿。”
  “多谢皇嫂。”平阳长公主坚持不住了,虚虚说了话,“皇嫂请节哀。”
  软轿在大殿门口。
  平阳长公主瘫在软轿上,感觉自己是昏迷了片刻,直到寿成宫门口才有意识。
  太皇太后脸色苍白。
  瞧见了骆宁与平阳长公主,她微微颔首,继而看向平阳长公主的肚子:“平阳生了?脸色怎如此差?”
  “皇姐是今早生的。”骆宁接话。
  平阳眼前一阵阵发昏,晕倒在骆宁的怀里。
  “快,大行皇帝驾崩,皇姐伤心过度哭得昏迷了,快请太医!”骆宁高声说。
  寿成宫机灵的宫婢帮着骆宁一起,扶稳了昏迷的平阳长公主,魏公公看向太皇太后。
  “去请太医。”太后欣慰看一眼骆宁,才如此吩咐。
  魏公公派小太监去。
  太医诊脉,只说平阳长公主无大碍,就是太疲倦虚弱了,要慢慢养着。
  又因为她刚刚生产完,产后本就需要喝些下恶露的补药,太医一并给开了。
  平阳长公主睡熟,骆宁与太皇太后在旁边坐下说话。
  “母后,您节哀。”骆宁说。
  太皇太后的表情有点放空。
  哀伤有、疲倦也有,更多的是空虚与茫然。
  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前披荆斩棘走了那么长的路,在这个瞬间似乎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