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作者:初点点      更新:2025-09-16 10:51      字数:3652
  
  宋暮:“再派一个人。王妃,暗卫身手好就行,三个足以应付绝大多数的危机,又隐秘。”
  骆宁点点头。
  做好了布置,骆宁沉吟片刻,派人去把长缨大将军接过来,让它到正院玩耍。
  傍晚时,也不肯放长缨大将军回去。
  “问问养狗的副将,能否让长缨大将军在正院住几日?待王爷回府,我同他解释。”骆宁对秋兰说。
  秋兰去问了。
  副将说,府里一切都由王妃做主。
  骆宁点点头,果然把长缨大将军留在了正院。
  又过了三日,宫里还是没有消息,萧怀沣等人也没出宫,内廷风雨欲来。
  米价由小幅度上升,变成了翻倍,衙门介入了此事,也没有把它压下去。
  为此还抓了几名米商。
  没有安抚人心,反而越发叫人不安。
  雍王府内部,很快也出了事,王珺闹幺蛾子了。
  第353章 杀了骆宁?
  雍王府内宅出事时,骆宁人在平阳长公主府。
  皇姐的产期到了,可她还没有发动。她身边的管事妈妈来通知了骆宁。
  骆宁寻了个借口,并没有从垂花门出去,而是绕到了临华院,穿过校场,从那边的角门悄悄去了。
  公主府一个偏院布置成了产房。
  产房是要见血污的,而且要干净温暖,保护产妇与孩子,要求比较严格。
  长公主第一次生产就是在这里。这偏院早早除尘打扫过了,什么都方便。
  乳娘早已备了两个、稳婆也有两个;外院还有太医候着,以防不测;端茶递水的,全是公主身边的二等丫鬟,举止沉稳干练。
  “……你回头也要布置好这样的偏院,将来给你做产房。”长公主还是同骆宁说。
  骆宁没接她的话,只是轻轻笑着。
  长公主这会儿尚未发动,与平常无异,和骆宁闲话家常。
  她是闲散性格,除了有点担心皇位不稳、她的公主身份贬值之外,其他事不操心。
  故而,她言语中对所有人都有几分宽和,与她交谈很轻松,不用去猜测她到底什么立场。
  两人也投缘。
  “你若需要,我派个管事嬷嬷给你,她会教你如何布置。”长公主又说。
  说到此处,忍不住笑道,“也许轮不到我,母后会安顿好你的。”
  提到了太后,忍不住想起陷在内廷的兄弟和丈夫,她的眉头不经意蹙了一下。
  先是心口闷,而后是阵痛。
  “发动了。”长公主扶住骆宁的手。
  旁边伺候的丫鬟,急忙去把稳婆叫进来。
  “王妃,您得避到屏风后面去。”稳婆说。
  骆宁就站起身:“皇姐,我就在帘子后,您别怕。”
  长公主点点头。
  刚开始发动,疼痛极其轻微,只是一阵阵。
  接下来就是漫长等待。
  骆宁时不时要问一句:“皇姐,您觉得如何?”
  “尚早。”
  两个人说话,漫无目的,骆宁为了寻找话题,还同她说起了韶阳。
  中途,长公主困了,慢慢睡着了;骆宁也去屏风后的长榻上小憩。
  从长公主感觉轻微疼,到阵痛密集、有规律,已经是五个时辰之后。
  深夜了。
  这时候,长公主疼得额头见了汗。
  “公主,喝些参汤。”丫鬟端了碗进来。
  公主疼得满头是汗,还对丫鬟吩咐说,“给王妃上些燕窝粥,她也要熬着。”
  丫鬟应是,出去吩咐。
  骆宁没逞强。
  她尽量吃吃喝喝。
  “……快生了吧?”骆宁在旁边问。
  稳婆说:“理应快了。公主这是第二胎,发动了就快。”
  长公主不算是个娇气的人,可疼得太痛苦了,她忍不住哭。
  骆宁握紧她的手。
  “皇姐,稳婆说很快就能生了。”骆宁劝慰她。
  长公主的眼泪与汗水,一齐打湿了头发。
  她疼得快要死过去了。
  卯时正,长公主生了个女儿,四斤重,小小的、皱巴巴的。
  稳婆与乳娘、丫鬟们都很欣喜,感叹说:“这胎真顺利。”
  “没多少时辰,公主吉人天相。”
  “弄瓦之喜,公主与驸马皆如愿了,可喜可贺。”
  骆宁站在旁边,疲倦又欣慰。皇姐历经了一场“大战”,骆宁只是旁观,也有胜利后的喜悦。
  这喜悦,冲淡了一夜没怎么睡的瞌睡。
  “乳名叫什么呢?”稳婆把孩子擦净后,抱给公主瞧,长公主莫名伤感,“驸马说他会取的。”
  公主和驸马盼着生个女儿,又怕失望,所以没有提前给孩子取名。
  骆宁:“姐夫很快就会回家的,皇姐。”
  长公主露出一点笑容:“阿宁,你怕什么?不怕,没人会死在内廷的。”
  骆宁:“……”
  “你去吃些东西,睡一会儿。”公主说。
  骆宁想着,王府也许不安宁,回去了未必还有得睡。不如在公主府睡饱了,再回去慢慢处理。
  她点点头:“皇姐也歇一会儿。”
  丫鬟领了她下去。
  骆宁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就醒了,尚未到午膳时辰。
  她问起公主和小婴儿。
  得知公主还在睡、小婴儿被乳娘哄着也睡了,骆宁便说:“我先回去了。告诉皇姐,我明日再来。”
  丫鬟应是,亲自送她出垂花门。
  大门口,竟有雍王府的马车,蔺昭与秋兰一起来接她了,只是没进内院。
  两人脸上皆有喜色。
  骆宁便知昨晚事发了,而且很顺利。
  “怎样?”上了马车后,骆宁问。
  秋兰笑着告诉她:“抓到了杀手,的确是混在地痞中的,被王侧妃的丫鬟翠儿放进了内宅;也抓到了建宁侯府的管事。”
  “王侧妃呢?”
  “关了起来。宋暮连夜刑讯,她什么都交代了。证据确凿。”蔺昭接话。
  骆宁轻轻舒了口气。
  “再详细说给我听听。”骆宁道。
  蔺昭自告奋勇、滔滔不绝。
  昨日入了夜,二三十个地痞在雍王府的西南偏门外盘踞,说什么王府要散米,却食言了,想要讨个说法。
  吵吵嚷嚷的,人声鼎沸,却不硬冲,只是叫嚷、声讨、质疑。
  雍王府的府兵、家丁,轻易不敢“仗势欺人”。
  总管事陶伯来解释,说“谣传”,雍王府从来不曾说什么“散米”的豪言。
  “现在米价贵,我们都吃不起了。王府管事说了每日在西南角门发一千斤米的,傍晚时候来领。”
  “不认账?我们饿死了就是王府的罪过。”
  一般情况下,地痞只敢这样去“围剿”富户,绝不敢触门阀与亲王的霉头。
  要不是骆宁早有准备,提前告诉了陶伯等人,陶伯估计也是一头雾水。
  他照常笑眯眯,慈善和蔼,与地痞们纠缠。
  便在这时,靠近西南角门的院子火光冲天。
  内宅走水。
  原本这边地痞叫嚷,就吸引了人来围观;再添火光,仍是把附近坊间的人都引了过来。
  不敢靠得太近,微微围观。
  人太多了。
  却又要救火。
  十分混乱、忙碌,以及对火光的紧张。
  有黑影悄然潜入了正院。
  看似不怕死的地痞们闹事、王珺院子失火,都只是为了遮掩这名杀手的行迹。
  正院时不时有犬吠。
  人人都知道,长缨大将军只有骆宁能降服。它在正院,骆宁就在,哪怕她不露面。
  杀手刚落足,就被暗卫发现。
  “……早做了准备,还是伤了两名暗卫。其中一位伤得很重。”蔺昭说到这里,语气微沉,“这杀手着实厉害。要是没提前防备,恐怕王妃会成为他手里的冤魂。”
  第354章 白慈容害死了皇帝
  骆宁心口一沉。
  果然,她猜得没错,最简单的办法最有效果。
  闹事,分散王府侍卫的注意;纵火,制造内宅的混乱;再派了厉害杀手行刺。
  如此计划,刺杀亲王都可行,更何况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王妃?
  骆宁一开始就说,瞧着愚蠢的筹划,并不是没用。
  有些事,办得复杂反而会失败,就像之前的裴妤、郑嘉儿。
  “……王珺是怎么交代的?这件事,是她父亲的吩咐,还是她叔叔王堂尧的计划?”骆宁问蔺昭。
  蔺昭:“王妃,您可能会意外。如此安排的,是王夫人。”
  骆宁微微转过脸:“她?”
  “王珺是这样交代的。宋暮派过去的人,抓到了建宁侯府与地痞接触的管事,虽然中间还有两个不相干的掮客,他还是被宋暮派出去的人逮住了。
  他也说,这不是建宁侯与王少卿的主意,而是王夫人。我着实有些意外。这个王夫人,竟有如此手段与脑子。”蔺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