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作者:初点点      更新:2025-09-16 10:51      字数:3640
  
  “你不用担心家里。你爹倒下了,不会作妖;你三叔胆小怕事,官职又太低,不能兴风作浪。一旦有事,我们就关紧大门。”祖母说。
  大风大浪的时候,的确有好处可捞;更有满船倾覆的风险。
  骆家不做那投机取巧之事,不给王爷招灾。
  “如此甚好。”骆宁说。
  她又去跟二婶聊了一会。
  二婶也有很多疑问,也听到了无数个离奇的猜测。
  骆宁的消息比镇南侯府灵通些,为她解惑,又把王府的安排说给二婶听,供她参考。
  半下午,骆宁才回了雍王府。
  在门口遇到了崔正卿。
  “表弟怎么来了?”骆宁心中一紧,“王爷叫你传信?”
  “没有,内廷铁桶一块,谁也进不去。三哥前日进去之后,也没有再出来。
  家里知道些什么,但不跟我说。我只好来你这里问问。如今情形如何?”崔正卿问。
  骆宁:“王爷只传了一次话,再无音讯。”
  “这倒也不错。”崔正卿说。
  骆宁颔首:“我与你想法一致。”
  “你若害怕,可去见见我大伯母。她比你年长,总能提点你几句。”崔正卿道。
  骆宁摇摇头:“我不怕。”
  她请崔正卿到临华院,又把崔正澜叫过来,让他们兄妹说说话,骆宁陪坐在旁边。
  崔正卿在晚膳之前先告辞了。
  骆宁与崔正澜往正院的方向而回,就瞧见了王珺与她的心腹丫鬟翠儿。
  “王妃,王爷回府了吗?”王珺担忧问,“听说京畿营接管了内廷,王爷可有危险?”
  “你听谁说的?”
  “是婢子去端饭菜,厨房上的婆子说的。”翠儿恭敬回话。
  骆宁:“都是谣言,不必惊慌。”
  王珺又问了几句。
  她还委婉表示又想去趟建宁侯府,骆宁这次拒绝了她。
  王珺回了院子,表情凝重。
  她的丫鬟翠儿关了房门,声音很低,防止隔墙有耳:“小姐,夫人上次叮嘱的,咱们得行动起来。”
  王珺的手,莫名颤了颤。
  “翠儿,我心慌得厉害。”王珺说,“这不是小事。”
  “可是您想想,错过了这次机会,将来您前途如何争取?骆宁连王爷的面都不让您见。”翠儿说。
  又道,“夫人派人传话,皇帝不行了,这些天只是偶尔清醒,下不了床。
  太后生的几位王爷,包括平阳长公主的驸马,都被关在内廷不给出来。王爷不在家,这是个极好的机会。”
  王珺沉默。
  翠儿又道:“一旦圣上驾崩,定是王爷登基。富贵就在眼前,夫人替您筹划周密了。”
  王珺深吸几口气。
  “你说得对。”她道。
  翠儿不解:“小姐,您何曾这样胆小?”
  “不,是骆宁这个人,她有些怪。”王珺说。
  骆宁有邪运,每次都可以逢凶化吉。
  王珺是朝廷发册的侧妃。只要王爷登基了,依照祖宗规矩,她怎么也得是四妃之一。
  这样是最稳妥的。
  王珺却耐不住这个性子,她到底还年轻。而她,在需要做决定时候,想吃又怕烫,十分犹豫。
  深吸好几口气,她才把心底的忐忑全部按下。
  第352章 侧妃要出招对付骆宁
  又过了两日。
  盛京城里的“混乱”,有了些苗头:米价又涨,地痞趁机抢掠,有人举家搬迁去乡下避灾。
  一场混乱的源头,是人心惊惶。只要流言四起,人心忐忑,就会制造出各种事端。
  这也是为何骆宁非要查王府的粮仓与地窖,安抚下人们的心态。
  萧怀沣没出宫。
  内廷也没消息。
  皇姐平阳长公主挺着大肚子来了趟雍王府。
  “……是我太担心了,叫驸马去看看母后。不成想,竟是把他陷在了宫里。如今情况如何,一点消息也透不出来。你可知情?”皇姐满脸焦色。
  她这几日就要临盆了,驸马又不在,她越发坐卧难安。
  “皇姐,我只听到了外头的风声,没听到内廷的消息。王爷没有透消息出来。”骆宁说。
  “申国公真的进去统领御林军了?”平阳长公主又问。
  这个消息,看样子传开了。
  “没有。”骆宁肯定说。
  平阳长公主舒了口气,脸色缓和几分。
  “大舅舅也在宫里。大舅母肯定知晓些什么,不过她精明得过分,问不出来。”公主说。
  她来这里,不是打探消息,而是找个人说说话。
  她太不安了。
  “阿宁,我生产的时候,你能否陪着我?”她甚至握住了骆宁的手。
  骆宁点头:“皇姐发动了就派人来请我,我会陪着你的。”
  平阳长公主说了一会儿话,郁结与惊慌散了大半,又恢复了温婉从容。
  两人又闲话几句。
  骆宁留她吃饭,叫厨房做几个她爱吃的菜。
  饭毕,她亲自将平阳长公主送回公主府,生怕她路上有个闪失。
  折回雍王府时,已经半下午,秋兰说窦大太太求见:“她有些事想同您说,问何时进来方便。”
  窦家是骆宁放在暗处的眼睛,除了王爷,知情者不多。
  自然不能大摇大摆进来。
  “叫她入了夜来。”骆宁说。
  秋兰应是。
  天黑之后,正院做杂活的下人都遣下去,只余下心腹几人服侍,窦大太太穿了件玄色斗篷,悄悄来了。
  “……您叫我留心关于王爷的流言蜚语。这几日,偶然听闻一点事,虽然不太可能伤及王爷与王府,可大事小事,都应该告知您,让您心里有数。”窦大太太说。
  骆宁便说:“堤坝溃于蚁穴,任何小事都可能有意义。”
  窦大太太深受鼓舞,便把窦家打听到的“小事”,说给骆宁听。
  的确是不成气候、痴心妄想的琐事。
  窦大太太说完,骆宁还是赏了她,派秋华悄悄送她回去。
  夜里,骆宁一个人在灯下做针线,想起窦大太太的话。
  又想起这几日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图谋的王珺。
  “……王家的人,不至于这么没脑子吧?”骆宁想。
  不对。
  事情不能这么看。
  有些很简单、很无脑的招数,背后藏一个危机,足以要命,且可以让背后主谋轻松脱身。
  王家要的,是和雍王府鱼死网破吗?当然不是,是要除掉骆宁这个拦路石,扶王珺上位。
  王家和王珺都以为,是骆宁故意打压侧妃,不准她服侍王爷,害怕她提前诞下王府长子。
  身份、子嗣,都关乎传承。
  除掉骆宁之后,如何妥善洗清嫌疑、如何脱身,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故意卖蠢”,也是一种洗清嫌疑的办法。
  骆宁一针一线做绣活。
  脑子不停,手也不停。
  翌日,王珺又来了正院,向骆宁请安。
  “昨夜噩梦连连,梦到了京城到处过兵,很吓人。”王珺同骆宁说。
  骆宁蹙眉:“王侧妃,这话不吉利。”
  “王妃恕罪!”王珺忐忑站起身,恭敬立在骆宁跟前,“王妃,我想置办一个小佛堂,抄写经文,替王爷与陛下祈福。”
  又是一顶大帽子。
  骆宁深深看一眼她。
  半晌,骆宁才答:“行。想要什么,你写个单子,我叫人去替你找。库房没有的,就外头去替你买。”
  王珺再三道谢:“多谢王妃。”
  她回去了。
  半个时辰后,她送来一张单子,列好了她所需之物。
  要了不少的经幡,以及纸张。
  骆宁叫管事的去拿给了她。
  “……我记得王爷说过,王府外院侦察的人,由宋暮调度。”骆宁对丫鬟秋华说。
  秋华:“婢子不知情。王妃要侦察什么?”
  “你派个人去趟外院,叫宋暮进来见我。”骆宁说。
  秋华去了。
  片刻后,一袭青衣的宋暮进来了。他有些瘦,肌肤白净,观之腼腆斯文。
  骆宁对他说:“我需要抓一个把柄,你手下的人能否替我办到?”
  “王妃请吩咐。”
  骆宁就说了自己的要求:“……盯紧建宁侯府,一定要抓到。我要给他们冠上‘谋逆’的帽子。”
  王珺送机会给骆宁,骆宁绝不能心慈手软。
  萧怀沣屡次说骆宁“手腕无力”。
  大局面前,骆宁也要证明自己的腕力。
  “是,王妃。”宋暮应声道。
  骆宁心中有了个清晰脉络,却又不知道王珺到底给她挖了什么样子的深坑。
  她需要更多的暗卫。
  “把身手好的,这几日都布置到正院附近。”骆宁说,“隐秘为主,不要打草惊蛇。”
  正院平时有两名暗卫的,骆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