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作者:初点点      更新:2025-09-16 10:51      字数:3626
  
  “自然使得。”骆宁说。
  王府内院的宅子多,安置一个顾湛不难。
  秋华要高兴了,她非常喜欢顾湛。
  “王爷那里……”
  “王爷不管内宅的事。”骆宁笑道。
  胡太太便放了心。
  她回去把这句话告诉了顾湛。
  顾湛也松了口气。她没提,不想让胡太太有负累,其实她也害怕回去的。
  能在王府内宅,和秋华等姐姐们作伴,顾湛心情顿时轻松了。
  “我绝不闯祸给王妃添麻烦,伯母您可以放心我。”顾湛说。
  胡太太笑道:“你是个好孩子。”
  到了正月初十,骆宁再次进宫去看望太皇太后。
  郑玉姮整个正月都被软禁在坤宁宫,申国公的手却伸不进去,很着急,这段日子一直向内廷施压。
  萧怀沣处理了两桩事,也告诉了骆宁。
  骆宁定期去看望太皇太后。又因为这些事,骆宁怕她气出个好歹,去她跟前凑趣解闷。
  不成想,太皇太后却不在寿成宫。
  “……皇帝这些日子不太好受。”魏公公告诉骆宁。
  骆宁心中一个咯噔,“怎么了?”
  “除夕夜的时候,皇帝多睡了一觉。按说,他半下午睡了,不到深夜不会睡的。
  他去了坤宁宫,就睡着了。打那之后,他经常半夜闹腾、啼哭。太医院的人这些日子都在延福宫候着。”魏公公道。
  骆宁细想,深感骇然:“皇帝这么小的孩子,睡眠出了问题?”
  小孩子不单单长身体,也长脑力。他缺觉太严重,孩子可能会傻的。
  他打小就体弱。
  最近由陈太后带着,好不容易健康了几分,也会说、会笑了,却又……
  除夕那晚,郑玉姮肯定给小皇帝用了药。
  这药也是带着坏处的,可能大人几天就调过来了,小孩子却吃不消。
  “我能否去延福宫看看?”骆宁问魏公公。
  魏公公:“奴婢带您去吧。奴婢也要去把太皇太后娘娘接回来,她不能跟着这样不吃不眠的。”
  骆宁再次看到小皇帝的时候,他脸色惨白。
  除夕那天,骆宁见他气色还好,还说是被寒风吹出来的红润。原来不是,是他那段日子脸色的确好看。
  现在,他眼睛呈现一种不太健康的浅褐色,而不是小孩子那种乌亮。可能是缺觉,也可能是哭太多了。
  陈太后整个人都呆滞。
  骆宁见状,便对魏公公说:“您去趟胡七山府上,传我的话,叫顾五小姐进宫来。”
  又道,“您亲自去,让顾五小姐带上她的银针。”
  魏公公道是,急忙转身去了。
  第415章 初生牛犊
  小皇帝一直闹腾,哭个不停。
  乳娘肉眼可见憔悴,面皮蜡黄;太皇太后寸步不离。
  陈太后呆呆的,像是被抽空了精神,只是茫然看着孩子。骆宁进来半晌,她没动一下。
  其他宫人瑟瑟发抖。
  寿成宫有位女官悄声跟骆宁说:“娘娘午膳还没用。”
  很担心太皇太后撑不住。
  骆宁瞧着跪了一地的太医、宫人,冲她摇摇头:“再等等。”
  这个时候,恐怕无人还有闲心用午膳。
  顾院判也在,满头是汗。
  骆宁站在旁边。
  不知不觉,她惊觉自己腿酸,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
  小皇帝还在哭闹。
  只是微弱的、痛苦的,陈太后不知何时又滚落了眼泪。
  骆宁不是生母,无法感受陈太后的痛苦,可她站这一个时辰,心也是紧紧揪起来的。
  尤其是对比除夕那天的情景。
  那日,小皇帝甚至说了几句很有趣的话,还跟平阳大长公主的驸马和小世子玩了半晌。
  是活泼健康的孩子。
  骆宁正想着,顾湛来了。
  “……肝火上炎导致的不眠症。放血、针灸,是不是祖父?”顾湛诊脉后,快速下了诊断。
  顾院判愕然,又豁然开朗看向孙女。
  原来,中毒还可以用“肝火上炎”这个解释。
  他满脑子想着怎么不动声色、怎么保住小皇帝的命,怎么不让同侪们牵连,以及,怎么不得罪郑家……
  他孙女进来时,他心里一直发颤。
  他知道这孩子有点医术,却又不通人情世故。在宫里,需得人情比医术高明,否则不仅自己丢命,九族都性命不保。
  太医们谁不知道小皇帝的情况?
  可谁又敢讲?
  “陛下这么小,不至于肝火上炎……”顾院判回神,给顾湛使了个眼色。
  顾湛:“天气这样冷,炉火烧得太暖了。陛下的确年幼,可稚童火气更壮。热毒都积体内了。”
  她居然能接得住自己的话!
  顾院判一时在心里感慨万千,儿子、孙子一大群,没一个有她这样的好脉案、好脑子。
  “休要胡言,你才多大啊?难道满院的太医都不如你?”顾院判说。
  又给她使个眼色。
  顾湛待要说话,骆宁已经上前了。
  她说:“顾院判,让五小姐试试,皇帝的健康要紧。太医们医术都好,只是太过于谨慎保守。五小姐年轻,未必没有破局之法。”
  她几乎把“死马当活马医”直接说出来。
  当然,这话只有她能说,其他人说可能是死罪。
  骆宁看了眼太皇太后,又看向陈太后,“让五小姐试试。咱们先出去吧?”
  太皇太后沉吟。
  陈太后看着这年轻的小姑娘,再看骆宁,点点头:“试试吧。”
  大颗眼泪随着她的动作掉落。
  太皇太后叹口气。
  众人全部退出去,只留下乳娘和顾家祖孙俩在皇帝跟前。
  顾院判悄声跟孙女说:“要当心。这中间……”
  “祖父,这中间有什么过错,您都推给我。就说是我鲁莽无知。”顾湛说。
  顾院判:“……”
  顾湛给孩子放了指尖血。
  小皇帝无力折腾,他只是痛苦扭了几下,没有眼泪哭,也没有力气喊。
  再针灸,小皇帝慢慢附在乳娘怀里睡着了。
  乳娘不敢动,逐渐也有了困意。一连九日,她都没怎么睡好过,精神倦怠到了极致。
  顾家祖孙俩退出去。
  延福宫的正殿内,坐着七八名太医;太皇太后、陈太后和雍王妃皆在,另有两宫的宫人等。
  “如何?”太皇太后听到里面没了小孩子的哭声,把嗓音放得很轻。
  顾院判就说:“陛下睡了。”
  陈太后阖眼,眼泪再次滚落,念了声佛。
  众人悄无声息挪步,换到了偏殿说话。
  顾院判想要说脉案,顾湛抢着开口:“祖父,这是我诊断的,能否由我来说?”
  看似小孩子抢功,实则背祸。
  偏殿众人,除了极个别傻子或者记恨顾家多时的,都明白顾家祖孙的用意。
  顾院判还要阻拦,骆宁帮腔:“顾院判,您得给孩子历练。”
  太皇太后点点头,指了顾湛:“你说。”
  顾湛就说:“陛下乃肝火上炎,才不眠的。用‘血府逐瘀汤’,再配合针灸。”
  众太医:“……”
  年轻人的确灵活,把“解毒”用这种办法说出来。
  太医院众人都知道小皇帝的病是什么缘故,却一直治不好他。
  一则峻方不敢用,二则实话不敢讲。
  能到太医院当差的,谁没有点家世?哪怕以前没有,如今也是儿女成群了。
  有些甚至就是郑家举荐来的。
  说小皇帝中毒,查起中毒的缘故,又牵连到被“禁足”的郑太后,不就是郑家和皇族一起发作的活靶子吗?
  这么个风云诡谲的时候,谁如此不要命?
  直到雍王妃举荐的顾五小姐。
  女孩子年纪小,医术好又会说话,把这锅接了过去。
  她还有巧思,指出了问题所在、用了正确的药方,却又避开了“中毒”这一条病因。
  短短时间,她能把所有问题考虑到,提出的药方又对症。将来好好栽培,前途不可限量。
  众太医一时很感慨。
  肯定不是顾院判教的。顾院判要是有这思路,也不会耗在宫里这么多天了。
  哪怕再讨厌顾院判、嫉恨顾家,这个时候都不可能跳出来捣乱,因为烫手山芋谁接谁死。
  “微臣认可顾小姐的脉案。”一位太医说。
  其他太医纷纷附和。
  太皇太后和陈太后见小皇帝已经睡了,便知顾湛有些能耐。
  她们也同意。
  “既如此,诸位都回吧。皇帝的脉案就交给你们祖孙了。”太皇太后说。
  顾院判和顾湛又跪下应是。
  陈太后看了眼骆宁。这一眼,满是感激。
  骆宁搀扶太皇太后离开时,萧怀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