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作者:
初点点 更新:2025-09-16 10:52 字数:3631
“收买劫匪抢人,抢了谁?不过是伪证。”
“嘉柔郡主投缳自尽,有遗书是殉情,不与太后娘娘相干。”
“慧能和尚被杀,这应该是大理寺的案子。”
“当时裴家的人倒蛇,此事与裴氏相干,太后娘娘最冤枉。”
“太后娘娘何曾虐待过皇帝?太医院的人都可作证,皇帝并未受过伤。他生病时,都是太后日夜不眠照顾。”
“一根凤簪就定罪,简直荒诞!”
申国公一来,就把事情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郑氏官员腰杆子都硬了。
萧怀沣见他们如此轻易上道、入套,觉得这些人不过如此。
“既如此,就查。叫宗正寺、大理寺顺着证据,把每件事都查清楚,还太后清白。”萧怀沣开口。
“一定要查!”
“来人,把太后郑氏羁押去宗正寺!”萧怀沣道。
此言一出,大殿内愣了下。
申国公震惊,而后又震怒:“王爷,尚未明确……”
“你说了要查,那太后郑氏就是嫌犯。怎么,嫌犯要住在宫里,高高在上等着旁人为她洗涮冤屈?”萧怀沣问。
他缓步走下台阶,逼到了申国公跟前。
他们俩一样高大,只是萧怀沣没有申国公粗壮。
气势上却不输。
他逼近申国公,“嫌犯,应该住在牢里。被审问、严刑拷打让她交代。”
萧怀沣原本两难,怎么处置都显得他别有居心,因为他天然就带着立场。
可申国公来了。
他一来,就给了萧怀沣台阶。
一句句都似替郑玉姮开脱,实则直接把“嫌犯”二字,当朝印在郑玉姮脑门上。
他自己说的,也是他与郑氏官员求的。
现在再想要反悔,就是坐实了郑玉姮的罪名;接下来想要保她,只有直接造反这一条路。
萧怀沣用各种迷惑手段,直接把申国公逼到了这个境地。
可笑的是,申国公这些年可能太顺了,也可能是北疆粗糙的战略根本不适合朝廷上不见血的打法,他很轻易就落入了圈套。
亦或者说,自从萧黛出手,她就按照骆宁设定好的路子,成功算计了郑玉姮。
郑家已经在陷阱里,怎么都跳不出来。
申国公不管,萧怀沣也会处理郑玉姮,她死了或者去守皇陵,让郑家威望扫地。
凝聚力散去,逐渐凋零。
申国公管,就是直接把郑玉姮送去宗正寺。
“萧怀沣,你欺人太甚!这是算计!”申国公落入下风,大怒,直接对着萧怀沣破口大骂。
萧怀沣反而后退了一步,似笑非笑:“大胆,你敢在大殿内咆哮?本王不是皇帝,可这是什么地方,申国公?”
申国公一惊。
朝臣们见状,大致心里都有数了。
原本还以为申国公上朝,会逆转形势,却没想到他自己把郑家和太后踩入深坑。
郑家要完了。
申国公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但他又没有太多的军队可以调动。
朝臣们怔愣之后,开始七嘴八舌反击。
郑氏一派官员也目瞪口呆,一个个没了气焰,宛如被雨打湿的鹌鹑。
再闹下去,萧怀沣就可以拿下申国公,安他一个咆哮大殿、“御前失仪”的罪名。
虽然皇帝没有来上朝,可这是朝堂。
大理寺与宗正寺接过了这个案子。
两位大卿,承诺会秉公办理。
“王爷,宗正寺抓人需得有更严谨公文。太后一案,很多案卷尚未交到宗正寺。
小臣立马着手,从大理寺和抚司衙门调集案卷,七日内整理妥善了,再依国法去缉拿嫌犯,您意下如何?”宗正寺卿问。
萧怀沣蹙眉。
他看向这个人。
宗正寺卿,是陆丞相的门生。
萧怀沣回头看一眼陆丞相。这个时候,这老东西不是站队,而是立威,让朝臣们看看他的能耐。
可萧怀沣要打击的是郑氏,不能四面树敌。
故而对陆丞相、他的门生,萧怀沣尽可能给面子,先把他们拉拢过来。
“就依国法与宗正寺的规矩办。”萧怀沣说。
尚未下朝,这件事就传遍了盛京城。
郑玉姮从太后变成了嫌犯,暂时被禁足在坤宁宫,只等宗正寺梳理了案子就要缉拿她。
等她入了宗正寺的监牢,萧怀沣就要废除她封号。
市井众人看得兴致勃勃。
功勋世族却人心惶惶,不知接下来是怎样的风雨。
牵一发而动全身,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会在这场变故里置身事外,保全家族。
萧怀沣这日回来,骆宁问缘故。
“进展很快,王爷,比我想象中快多了。”骆宁安慰他。
宗正寺拖七天才去抓人,骆宁怕他沮丧。
可和当初谋算着对付郑家的计划相比,进步是很惊人的。
骆宁又想起他前世的八年。
八年都能忍下来,七天算什么?若还有变故,那就是天意了。
“也比我想象中快。阿宁,我不是莽夫,从未指望过一场战争三五个月能结束。”萧怀沣道。
骆宁轻轻依偎着他。
郑玉姮还没有进宗正寺的监牢,有人却吓破胆。
宋暮进来说:“王爷、王妃,蒋王府的人没有打招呼,半下午出城,回封地去了。”
骆宁:“……”
她没想到,第一个退场的是蒋王府。
半年前,蒋王还野心勃勃,也不知是被谁挑唆的,派了孩子们进京。
半年后,他折损了一子一女,还要背负骂名,他的庶长子萧弘和幕僚们灰溜溜走了。
“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尤其是各个亲王的封地,一定要让他们都听到。敢生异心,这就是下场。”萧怀沣道。
宋暮应是。
萧怀沣又道,“我暂时腾不出手。再放出话,我迟早会收拾蒋王府。让其他亲王都掂量掂量,有没有本事与我斗。”
宋暮再次应是。他出去时,遇到了秋华。
秋华见他还包着头,又看了他好几眼。
第450章 暗杀,垂死挣扎
朝廷的风云诡谲,吹到市井坊间时,只余下微风细雨,供人茶余饭后谈论。
郑玉姮的事,让崔氏、裴氏格外紧张。
崔家大将军做主,彻底投靠了雍王。
主要是崔大夫人进宫了一趟,回来说起太皇太后的近况。
“……看着不太行了。眼睛无神。她一生好胜要强,不到末路,眼神里那点精气神不会散的。”崔大夫人说。
崔将军吓一跳。
太皇太后年纪不大,这些年没听说过她有什么病灾,安安稳稳的,怎么也得再活二三十年。
听到大夫人如此说,崔将军也请旨进宫,去看了太皇太后。
他安慰了好半晌,太皇太后始终不动声色。正如大夫人所言,太皇太后眼神变了。
凝聚了一辈子的锐气,全然不见。
太医和顾院判都说她没什么大病,可她瞧着是正在病中。
是心里的病。
崔将军难过了好一阵子,决定还是要为崔家前途再做打算,站队雍王,旗帜鲜明支持雍王。
骆宁听说了此事,就知道前世今生发生了重大改变。
前世,大舅舅一直和萧怀沣不太亲近。
主要是萧怀沣这个人,他不愿意接纳,旁人怎么讨好也无用。
他以前是很讨厌大舅舅的。而后他疏远了申国公,才靠近大舅舅,不计前嫌。
骆宁也听说了宫里的事。
她不敢总进宫。最近局势不稳,她怕耽误萧怀沣的事。
她同辰王、平阳大长公主说好,三个人每隔几日进宫一趟,看望太皇太后。
平阳大长公主每次都很难过。
辰王性格温润,看什么都透着一点温柔。
他到雍王府来,萧怀沣尚未下朝,骆宁在临华院的明堂款待他。
他便说:“母后看淡了。”
又道,“人上了年纪,能看淡就是福气。比起什么都要抓、却又无力抓牢,母后是有福的。”
“……皇姐舍不得。”骆宁说。
辰王笑了笑:“弟妹,你也舍不得吧?”
骆宁低垂视线,遮掩自己眼睛里那一抹水光:“是,我也舍不得。”
“‘舍不得’,是被留下来的人的修行。要走的那个人,若她无牵挂了,就该为她高兴。”辰王说。
骆宁嗯了声。她微微垂首,半晌没有再说话。
辰王略微坐了坐,起身去了外书房。他既然来了,自然要等萧怀沣回来,和他说几句话再走。
骆宁还留他用晚膳,他也应了。
晚夕萧怀沣回来了,辰王又进了内院,在临华院摆饭。
“表弟这些日子可有消息传回来?”骆宁问。
辰王:“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