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作者:
不迁贰 更新:2025-09-18 09:41 字数:3343
黛玉没作声,只抬眼望了紫鹃一眼。紫鹃心领神会,悄声应了一句,便转身去关了门。
湘云拽着人就要往床帏里去,黛玉不愿意,她还楞是拽着人坐到了床榻上。
“你今儿别想糊弄过去。”湘云按着她的肩坐定,转过脸来认真地问:“你给我好生说实话,你到底怎么想的?”
“黛玉故作镇定,垂下眼帘:“什么怎么想的?”
“你跟宝玉哥哥的婚事啊!”湘云简直瞪圆了眼,“再过两日他都要回来了,你难道就没想过,先把这事给定下?”
黛玉低下头,浅道:“宝玉刚回来,先叫他歇一歇也好。况且如今贾府大不如前,他怕也需几日才能定下心来。”
湘云却不依,挑眉道:“怎么?这贾府怎么改不还是贾府?虽不复旧日富贵排场,但如今有你理事,这日子比从前过得明白自在得多了。”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难言之意。卫若兰信中所载之事,她并未一五一十告诉黛玉。她如今已是人妇,有些道理比黛玉懂。
虽然她认识宝玉哥哥更久,同在贾母房中青梅足马数年,但是林姐姐不是冤家不聚头,却是能一起躺在床上等天亮的闺中蜜友。她是真的为林姐姐着想,认真道:“当初能管着贾府,全因你是宝二奶奶,如今若宝玉回来,你们再不成亲,在贾府你还怎么立得住?况且贾府的下人们,管会狗眼看人低。”
这道理黛玉如何不懂?不然她也不会让下人们改口唤她“林姑娘”,要自己与人签了工契。黛玉不甚在意,道:“贾府本就是宝玉的家,他若回来了,我自然是要还与他的。”
“你!”
湘云气得站起,来回踱步道,“我怎觉得你好不争气!虽说宝哥哥不是故意躲了,可家破人亡之时全都是林姐姐你一力支撑至今,如今这府里头哪个不是靠你才活得下来的?你一句话全还了,就不问自己半分苦劳功劳,这不是平白给人做了嫁衣?”
黛玉没听出湘云的眼下之意,只道:“一开始我是想着为宝玉,好好将这家撑起来,等着他回来。后来等得久了,便也想过,他若真回不来了,我便将这家守着,等兰哥儿长大,还与贾家后人,全当还了多年养育之恩。”
湘云一愣,叹了口气,心想林姐姐怎的如此命苦。
她虽说也是没了父母,却好歹还有愿意带她交际往来、为她选择良婿的叔婶,又有爱她敬她的夫婿。可林姐姐自老太太死后,便独独剩下宝玉了,后来连宝玉哥哥都离开了,无依无靠的日子,她又是如何熬过来呢?
既然如今林姐姐过得比以前瞧着好些,又何必一定要回去原来的日子呢?
黛玉浅笑,继续道:“我受老太□□惠,家父在任上走了后,贾府也并未因我曙后星孤而冷眼瞧看。湘云妹妹,我初到贾府不过是客人,却平白分了原来老太太和宝玉对你的宠爱,我并非只知享受却浑然不觉。”
湘云坐回榻上,伸手握住她的手:“你这是说的哪儿话?你我都是老太太血亲,我那是虽嫉妒你,但她疼你,是应该的。再说你日日在府中,自然比我亲近宝玉哥哥些,也是理所当然。”
黛玉点点头,看向窗台,“所以我也是为着还贾府和老太太的恩情,虽说如今未能使贾府复旧日荣华,但只要新朝安稳,便是凭着这微末的从龙之功,也能保贾府百年安乐无虞,我也算问*心无愧,没负了老太太和老爷。”
黛玉转头对湘云笑了笑:“况且,不论我如今是宝二奶奶,还是人前唤我一声林姑娘,这家始终姓贾,终归是要还给宝玉的,不是吗?”
这便是为人妇的难处。
女子需要一个名分才能在夫家立足,可便是有了这名分又如何呢?
那始终都是夫家,若是不能谨守妇道,那只是女子的暂居之所。
湘云她只觉得林姐姐太过干净,便是太过干净,才如此凄清。
“你既有功劳,又有苦劳,便是家败,那些辱门败户的也要分一杯羹,你……怎能叫贾府若叫人白白拿了去。”
她急凑到黛玉跟前,问:“你……”
黛玉被吓了一跳,忙笑着岔开:“怎么?我不过是尽点心思,把这家保下来罢了。我如今手中还有家父与老太太为我护下的林家家业,你且放心,你叔叔婶婶在你出阁那日不也留下了傍身的金银田契?我们姐妹两个,虽无父母照看,如今好歹在天之灵,也不会叫我们吃苦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替你不值。”
““林姐姐,你……”湘云咬着唇,忽然低声道:“你实话告诉我,对宝玉哥哥还有情吗?”
第116章 金城汤池21
黛玉没有回答湘云的问题,是紫娟进了房。
虽还是天光大亮,但费大厨有心。
“费大厨说今日有客,请姑娘示下布膳;还问明日冬至,可要早些安排。”
黛玉起身,招人进来细问。
让杀鸡宰猪,冬至也给府里下人们添点荤腥。
“虽要省下麦谷做汤圆饺子所费,但府里暖棚护得紧,畜禽都养得好,便做吧。”
素日拘礼的费大厨松快几分,替下人们谢过,应声而退。
湘云眼见林姐姐支吾着与厨子东一句西一句,知她是有意避话,不由得一笑,索性起身叫住了人,打听起今岁这等寒冬、粮米紧俏之时,贾府是如何供得这五百口人吃穿,也想着带些法子回卫府去用。
待费大厨告退,黛玉侧首问道:“卫大人如今在新朝任职,可曾遇着什么难事?我现下尚有些许薄面在闯王前,若能帮得一二,也算谢卫公子寻宝玉之恩,待这贾府换了主子,便没这机会了。”
湘云默了一瞬,这算是一种答案吧。
她撑着下巴想了想,道:“虽是兵部一个要职,但到底前朝出身,一言一行都要顾着那帮义军出身的莽夫脸色。”
湘云想起公公时常在家中长吁短叹,不免也低下了头,轻声道:“虽说新旧参用,可我家老爷常说,他若是文臣,倒也不惧这朝局动荡。偏生如今群雄并起,地方不靖,岂是只有义军一家独大便能了事?”
说着忽觉失言,连忙挥手,“呸呸,不是这话。如今天下哪里只一股义军?自号为王、占城据地者不知凡几,个个妄想登极称尊。朝廷方立,便要人家来归顺……”
她猛地站起,一如她之前穿宝玉衣服一般,模仿卫大人说话,昂首阔步:“可笑!北夷的战事如今音信全无,他们却只想着如何夺城据地!哪日胡骑兵临长安,叫他们嚣张给我看,一起为国赴死罢!”
黛玉见她大有吹鼻子瞪眼的样子,在那笑了起来,湘云倒也不恼,反忙凑前问:“像不像?像不像?”
两个人心中都知卫大人的担忧,但她们身在京城,家在长安,哪也去不了,也离不开。
笑声在屋中荡漾开来,去掩盖适才心中那抹沉默。
今日冬至,贾府开荤吃肉,济民坊也没有被落下。
先前黛玉在济民坊设一酒坊,专用废谷酿粗酒。虽无能为京中十处济民坊包饺子搓汤圆,但勉力分些酒酿丸子,总归能暖暖众生辛苦,也是一番心意。
他带着林姑娘亲自交代之物。虽行程颠簸,路扶却小心翼翼,一路护着。赵总领临行前特意叮嘱:“莫多嘴。对方问什么,答什么。回来后,一五一十回禀主子。”路扶自是牢牢记下。
他们两在玄极寺山门前一处光秃无字的大石头旁,只等着。路扶也不知道等了多久,许是过了两刻钟,忽听嗖的一声,一块山石飞来,砸在赵安肩上。
赵安揉肩,循着石块方向寻去,便见树上倚坐一人,半隐在层叠树枝后的浓影中。
是裴石。
两人行至树下,“老大,你每次能固定地方,别叫我们等太久吗?”
裴石未理赵安,只低眸看向路扶:“他是谁?”
赵安负手立着道:“老大不是不想见我吗?往后传话由他代劳。这是路扶,腿快,命硬。”
裴石不认识路扶,皱眉道:“这人可信吗?姑娘选的?”
赵安知道裴石喜欢怎么样的,忠诚、心思单纯,亲眷最好拿捏在贾府手中。一番细说,果然,裴石换了个姿势,目光如刀打量着他,缓声问:“手上拿的什么?”
路扶忙道:“是姑娘叫我送来的。今日冬至,这是些肉干与酒。”
裴石不语,纵身一跃,落地无声。
他将酒壶抛给路扶:“你喝。”自己却从油纸包中抽出一根肉干,手轻抬面具,头也不回地送入口中。
赵安、路扶:“……”
赵安叹口气:“不是,老大……你这样至于吗?”
“想我回去不?”裴石一句冷声,赵安登时噤言。
他不再理会,开口问道:“说吧,府中如何了?”
赵安将近两日城中、府中消息细细回报,裴石听罢,只淡淡“嗯”了一声。
赵安一头雾水,没搞明白他是专心吃肉呢,还是真的只有这个反应,便拍拍路扶肩:“往后便是如此,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