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作者:
指尖上的行走 更新:2025-09-18 10:10 字数:3518
都是想找到那双孩子,还是容不下那双孩子?
时煜想了想,点头,“本王算是替淑侧妃问的。”
李书意回京的路上,听闻了皇后已死,蓝姝回京的消息,见时煜这般说,便道,“淑姐姐的女儿,被刘荷带出了宫,此事你们已经知道了。
皇长子则被我换走了,罪奴所里时常有孩子出生,我命人从里头偷了一个出来,在稳婆带去给皇后的路上,调了包。
皇后掐死了罪奴所的那个孩子,将两个孩子交由刘荷后,我本还想将大公主也偷走,可刘荷太警惕,我没有机会,只得作罢。”
她收到了余正德的信,又经历了掳掠,险些就丢了命,有些事,她便不想瞒着,更想放低姿态,让容王满意,给她一个母女相见的机会。
“皇后满心想要淑侧妃一双孩子的命,你怎会这般容易就调包?”
李书意点头,“确实不容易,但有人帮我,皇后想要害死淑侧妃一双孩儿的事,也是那人透露给我的。
但不论你们信不信,我至今不知那人是谁。”
“你从罪奴所偷出了一个孩子,又将皇长子送进了罪奴所?”卫清晏问道。
“是,出宫不易,想要送一个孩子出宫更不容易,那人帮忙调包孩子之后,再没出现,我能力有限,只得将孩子送进罪奴所。
我本打算过些日子,等皇后放松警惕后,将此事告知淑姐姐,但我没想到,她会因此疯癫。
皇宫是这天底下最尊贵之地,岂能容疯癫之人,告诉了她,她护不住自己的孩子,还会连累于我。
我们的感情没有深到,我为她再度冒险的程度,只能将来再寻机会。
我也知罪奴所的孩子,是前朝皇室混乱的结果,大多活不长久,便买通了里头的主事,让他略作看顾。
只是,我后来得了机会假死出宫,也没顾得上他。
等设法命人再接触到那管事时,才知那管事见我已‘死’,没了银钱好处,便不再管那孩子。
我动用了自己在宫里所有能用的人脉,都没找到那孩子。
在罪奴所那样的地方,没人看顾的孩子,大抵是已经死了。”
她看向时煜,“淑姐姐曾对我有恩,我调包孩子算是回报了她的恩情,至于那孩子,我也尽力了。
因为找那孩子,我暴露了自己,这些年不得不远离京城,母女分离。
淑姐姐的恩情我已还,帮她是情分,不忙我也没错,请王爷看在我曾尽力过的份上,放我离开。”
她倒是直率。
皇宫里头难有真情,她愿意出手救下蓝姝的孩子,说明她还保存良知,知晓感恩。
后头没有尽力护住阿布,真论起来,他们的确怪不了她,时煜心里这般想着。
卫清晏咬了咬内唇。
听了李侧妃的叙述,她一时不知自己当年偷出阿布是对还是错。
若是她没偷出阿布,是不是阿布就会被李侧妃设法弄出宫,找个寻常人家养着,就不会战死。
她的手被时煜握了握,他低声道,“她带不出去。”
时煜知晓她在想什么,他在告诉她,就算当初她没有将阿布偷出来,李侧妃也无法将阿布带出宫,如此,阿布就只能在罪奴所被磋磨至死。
卫清晏想起她第一次遇到阿布时的场景,认同了时煜的话。
李侧妃在宫里时都无法将阿布送出宫,她出宫后只是余正德的妾室,想要从宫里带出人,几乎不可能。
见她脸色自责敛去,时煜视线转回李书意,“你要躲着的人是谁?”
李书意迟疑了下,回道,“我与宫人在茶楼见面时,被太后身边的王春嬷嬷碰见。
王春嬷嬷一眼就认出我,并试探了我,虽被我蒙混过去,但她是太后身边最得用的嬷嬷。
岂会不查我,我只能远离。”
“可太后并不知道你还活着,否则你不可能现在还能在这里。”时煜眉峰微压。
他了解太后,若她知道儿子的女人,不喜儿子竟敢假死出宫,还给她儿子戴绿帽,她定会将人找出来,处死。
被时煜猜到自己偷偷回过京城,李书意没有意外。
她神情有丝困顿,“我先前侥幸过,或许王春嬷嬷根本没将我这件事放在心上,不曾去查。
可这次回京,我在林州被抓时,他们显然是认识我的,亦或者见过我的画像。
我中了迷药,强行咬住舌尖让自己维持清醒,而后假装晕倒,听得他们说了句,不可让这个女人回京。
京城里认识我的人不多,知道我还活着的更少,所以,我想王春嬷嬷不是没查,或许只是没有告知太后。
只不知她又和誉王妃是什么关系,起先,我被带来庄子时,是被他们嫌弃过年纪大的。
如今知晓誉王妃所做的事,我更加确定,她抓我不是为了治病,只是为了抓我。”
第119章 今生已了,未来可期
皇后害淑侧妃一双孩子的事,如今天下皆知,那日刘荷在议政殿供出李侧妃曾接触过那两个孩子。
虽很快改口,但难免被有心之人入了耳,阻止她进京,便是阻止皇帝找回淑侧妃的孩子。
誉王妃和这件事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为何要这样做?
还有王春嬷嬷是太后在娘家时的婢女,跟在太后身边几十年,平日对太后再是忠诚不过,为何却不将此事告知太后?
反而是誉王妃知道了?
卫清晏和时煜带着满头的疑问,走出了地下室。
阳光刺目,卫清晏眯眼抬眸,额前便被时煜用手给她搭了个凉棚。
时煜道,“我让人私下审一审誉王妃,她抓李书意的真正原因。”
李侧妃假死出宫,若暴露身份,她会死,余家的人也会死。
是以,他们才避开太子和官差,将人掳到了这里。
卫清晏颔首,“只能如此,时煜,我觉得从前的我过于蠢傻。”
重生回京,越查当年的事,谜团越多,而她从前竟不曾察觉过一点。
时煜一手遮在她额前,一手将人揽进怀里,“若你傻,我岂不是更傻,先帝都说过,你是世间最聪慧的孩子,我也不及你的。
小晏,别怀疑自己,从前你只是当局者迷,且你满心都是家国抱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卫清晏唇角扬了扬,往他身上靠了靠,“容王爷今日吃了蜜么?”
嘴巴这么甜。
“小晏要尝尝吗?”
撩拨来得猝不及防,卫清晏还未反应过来,唇便被吻住了。
在外忙完回来的惊蛰,刚过来就见到这一幕,下意识要发出声音,嘴巴张大,蓝姝手中的剑鞘就塞进了他嘴里。
随后衣领被拉着,跟着蓝姝退出了院子。
退出一段距离,蓝姝才收了手。
“蓝前辈,您那剑刚杀了人。”惊蛰哀怨地看着她。
蓝姝不以为意,“杀人的是剑,又不是剑鞘,要不是我反应快,你就该打搅他们好事了。”
“您不介意?”惊蛰试探问道。
寻常做母亲的,看见女儿被轻薄,还没成婚,这姑且算轻薄吧,惊蛰在心里对此事下了个定义。
蓝前辈看见了,居然不生气,还怕他打搅。
“男未婚,女未嫁,她高兴,我便高兴,吃亏的也未必是她。”
年轻时就该肆意些,她的女儿苦了十几年,承受了太多,如今她只想她开心。
何况,她家清晏还能补充生机呢。
惊蛰问完就反应过来,自己是王爷这头的,问这话实在不合适。
忙转移话题,“您说,那誉王真的毫不知情吗?”
蓝姝还未回答,冬藏的声音在后响起,“刘桓夫妇也分别做了交代,供词和誉王妃对得上,里头没有誉王的影子。
誉王亦被用了刑,坚称自己不知此事。
庄子上的那些下人也交代,夺处子之身的是刘桓。
据刘桓自己交代,他听信江湖术士,处子之身可改运,他希望刘家能再恢复在前朝时的盛况,所以才有此癖好。
誉王妃从前的医案也查到了,的确是生产后身子有损,如今身子康健。
太子已命人去林州捉拿罗知府,只不过照他们现在这速度,只怕人早已跑了。
好在王爷提前命人控制了罗知府,等太子的人一到,将人交给他们押解回京。”
“倒是便宜太子了。”惊蛰有些不忿道。
太子最近几日春风得意,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他很是瞧不上,分明那些都是自家主子和卫将军的功劳。
“是功,是祸,还难说。”冬藏安抚他。
太子都派人刺杀蓝前辈了,王爷和卫将军怎可能还会白白送功劳给他,那日瞧着卫将军的笑,说是祸水东引还差不多。
这庄子上的事,虽几份口供毫无破绽,但他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连他都看得出来的,王爷和卫将军不可能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