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作者:指尖上的行走      更新:2025-09-18 10:10      字数:3523
  
  余良志和王刚正得以顺利辨别信件,两人皆得出结论,字迹并非造假。
  太子额上冷汗连连,他派了人去找太后,如今宫外的人都到了,身居皇宫的太后却没到。
  是不是祖母不想管他了,想到这个可能,他心里一片慌乱。
  嘴上却依旧否认,“父皇,儿臣真的冤枉,不曾写过那样的信。”
  皇帝看着这样的儿子,眸色暗沉。
  先帝立下规矩,未来储君立嫡立长,先前他觉得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皇子之争,可如今,他却有些怀疑先帝的决策是否正确。
  这样的太子,将来做了君主,如何治理好大魏。
  且,刚冯若宝在他耳边私语,余良志进宫的路上,被人刺杀,他几乎是一瞬间就想到,那些刺客是太子派出去的。
  没了皇后和谢家的遮掩,他越发察觉太子的愚蠢。
  “陛下,此信余老大人和王大人皆已认证,它出自太子之手。”
  杜学义的话打断了皇帝的思绪,他继续道,“信中表明太子派暗卫跟踪护国军,说明护国军被困黄沙岭一事,他心知肚明。
  却冷眼看着北陵入境大魏,冷眼看着护国军身陷囹圄,不上报朝廷,置江山安危不顾,视大魏将士性命如草芥。
  他去信废后,告知废后护国将军行踪,让废后得以阻止燕青调兵,害死两万护国儿郎,实在不配为一国储君。
  臣恳请陛下废除太子,按大魏律为两万护国军偿命。”
  此话一出,满堂寂静。
  而后是太子暴怒的声音,“杜学义,你妹妹是自己下的水,也被及时救上来,并无大碍,你为何要这般追着本宫不放。”
  杜学义不理会他,脱下头上官帽,“陛下,臣与太子并无私怨,臣自小得护国将军一手教导,卫将军更是数次救臣性命。
  惨死的那两万护国军都是臣的兄弟,不能为他们讨个公道,臣无颜苟活,陛下,他们也是陛下的子民,请陛下给他们一个公道。”
  “臣也恳请陛下,给那两万护国儿郎和护国将军一个公道。”龚明诚亦跪到了杜学义身边。
  皇帝一双冰冷黑目,凝视两人良久,最终转向了太子。
  第124章 告知皇帝真相
  让所有人意外,却又不那么意外,但有些费解的是,皇帝废黜了太子之位,将其圈禁在东宫三年,不得出东宫半步。
  除此之外,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便宣布退朝,带着冯若宝离开了。
  留下一众神情复杂的大臣,面面相觑。
  东宫乃是太子居所,皇上既废黜了太子,又将其困在东宫,是不是意味着太子还有希望?
  等将来有了时机,再恢复其身份?
  可太子之下,成年的还有二皇子和三皇子,莫说三年,就是三月谁都说不得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君心难测,皇上对太子的心思,众人无法确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但,皇上对杜学义的态度,他们看得明白。
  杜学义怕是没好日子过了。
  子不教,父之过,太子做出这等错事,丢脸的是皇上。
  有些心思清明,如余正德父子,王刚正,龚明诚等人,都顿时明白了为何皇上先前不愿深查黄沙岭一事。
  或许皇帝早已知晓,黄沙岭一事有太子牵扯其中,是以,刘荷指认皇后,皇上直接将此事略过,判了皇后一个谋害皇嗣之罪。
  今日太子之事爆出,皇帝定也有遮掩之心,可杜学义逼迫太甚,众目睽睽之下,皇帝只能做了判决。
  但心里定然是对杜学义起了怒意的。
  杜学义将官帽重新戴上,心里倒是没那么惧怕。
  将军得知徐大人举报太子后,便让余良志给他带话,务必逼迫皇上处置太子。
  将军敢下这样的令,便是有了护他的安排。
  他信将军。
  掸了掸衣袍,无视众人目光,他挺直背脊出了宫。
  而此时,蓝姝亦背脊挺直在站在御书房外,她送余良志入宫后,便同冯若宝说,想见皇帝。
  冯若宝知道皇帝对蓝姝的心思,便命人将蓝姝带来了此处。
  今日陛下心情定然糟糕,有淑侧妃在,或许会有所好转。
  皇帝见到蓝姝,神情有片刻错愕,旋即,冷硬的脸略略柔和了些。
  冯若宝见此,便知自己做对了。
  忙躬身上前,“娘娘,您怎的在外头等着,咱家分明让他们带您先去偏殿歇会,定是这帮小崽子偷懒,回头咱家定然好好处置这帮懒虫。”
  “是我让他们带我过来的,书房重地,不敢随意进入,只想同你说几句话便走。”蓝姝看向皇帝。
  皇帝微抿唇角,“朕累了,进来坐着说。”
  蓝姝没动,冯若宝忙上前,“娘娘,陛下昨晚忙至半夜才睡,天还未亮便起,实在是累了。”
  看了眼径直走进御书房的皇帝,蓝姝终是慢悠悠踱步跟了进去。
  皇帝闲闲坐定,余光留意着她,先前心里的压抑沉重仿若散去许多,端起御案上的茶,抿了一口。
  他不爱吃冷茶,今日喝着竟感觉还不错。
  又轻抿了一口,冯若宝见状,忙重新沏了一杯温的奉到他手边,“陛下,您胃不好,这冷茶喝着您稍后该难受了。”
  皇帝也不反驳,将冷茶放下,接过他手中温茶,又抿了一口。
  冯若宝又忙给蓝姝倒了一杯,“娘娘辛苦,喝口茶润润。”
  蓝姝一口把茶喝尽,直言道,“今日杜学义这般做,是我的意思,还请你不要为难他。”
  皇帝也放下茶杯,看向她,“朕是天子。”
  没有人逼迫天子后,还能安然无恙。
  “可你也是父亲。”蓝姝反唇,又补了一句,“你不只是太子时明熙的父亲,还是我蓝姝一双孩儿的父亲。”
  皇帝眉心微跳,“此话何意?”
  蓝姝起身,走近了他,“时瑾,当年你离宫办差,没有护着我和孩子们,我不怪你。
  但你却不愿信我,没有及时追踪孩子的下落,任由他们吃尽苦头,最终战死黄沙岭,这是你作为父亲的失职。
  今日,杜学义为他们报仇,要你处置太子,若你因此发落杜学义,我蓝姝指天发誓,我定与你不死不休,你的两个孩儿也绝不会原谅你。”
  “你,找到他们了?他们战死黄沙岭,是何意思?”皇帝神情震惊。
  “死在黄沙岭的那两万护国军里,哪个是女子,你心中有数的。”蓝姝冷冷逼视着他。
  战死?
  女子?
  黄沙岭战死的那两万护国军里,他只知道他的护国将军是女子之身,这还是先帝临死前告知。
  皇帝瞳孔猛缩,“卫清晏?”
  他急促抓住蓝姝的胳膊,“你是说,卫清晏是我们的女儿?”
  “是。”蓝姝声音不大,但铿锵有力,“她是你的女儿,为你守护江山,却被你的妻子和你的儿子害死。
  而你这个父亲,却一再包庇害死他们的凶手。”
  “卫清晏是我们的女儿?这……怎么可能?卫家怎么会养了我们的女儿?”皇帝近乎喃喃自语。
  蓝姝静静看着他脸色神情各种变化。
  最后,停留在他脸上的是些许愧疚、悲伤还有一丝看不明的情愫,“到底怎么回事,你告诉朕,我们的女儿为何会到了卫家。
  我们的儿子又是谁,他为何也会战死在黄沙岭,蓝姝,你告诉朕。”
  蓝姝眼眸不眨地看着他,“时瑾,我能再信你一次吗?”
  皇帝轻轻闭了闭眼,又重重点头。
  多年太子,六年皇帝,让他惯常喜怒不形于色,已经许久不曾这样流露感情,更不曾这般向人承诺过什么。
  蓝姝微微点头,“想来你已经见过李书意,知道她将我们儿子放在罪奴所的事。
  清晏幼时进宫,无意瞧见那孩子被太监们欺负,许是血缘感应,她大着胆子将那孩子偷偷带出了宫,并养在了身边,成了她的暗卫,她叫他阿布。
  黄沙岭一战,阿布作为暗卫,护清晏而死,至于清晏如何到了卫家,我尚未查明……”
  她挑着能说的都说了,卫清晏死而复生,阿布魂魄寄存破煞等一些不能说的,她便一个字都没多说。
  “时瑾,你儿女众多,或许并不在意这一双儿女,可他们于我,就是命,杜学义为他们做的事,我感念至极。”
  “朕并非不在意。”皇帝低声道。
  “那你便告诉我,除了太子的原因,你还有何原因,不愿去查黄沙岭的事?”
  第125章 困住太后
  殿中死寂一般。
  皇帝许久不曾开口,冯若宝早已带着宫人退下了。
  蓝姝看着沉默的皇帝,脸上渐渐浮起一抹失望。
  卫婉仪至今未能从卫小夫人那里试探出什么,如今又得知太后身边的王春嬷嬷有异样。
  而皇帝身为孩子们的父亲,他理应有他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