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作者:
指尖上的行走 更新:2025-09-18 10:10 字数:3529
是以,她将事情告知,本想从他这里能得到一些线索,免得女儿和容王那般辛苦查证。
蓝姝唇角牵起一抹苦笑,她看人的眼光,的确不及女儿。
既然皇帝什么也不肯说,她哪里还有留下的必要,转身离开时,手却被人握住。
“三年前,下令伏击护国军的北陵主帅,是前朝余孽,他本意是趁机推翻时家,夺回江山。”
皇帝的声音缓缓响起,空洞又苍白。
“前朝动荡几乎毁了天下,百姓对前朝皇室恨极,但更多是恐惧,朕不愿叫天下人得知,前朝还有余孽逃亡在外,并意图颠覆我大魏江山。
引北陵军入境的祁县令,乃是朕的第一批天子门生,朕也不想被天下人认为,朕是个无能的君主,错把细作当门生。
而皇后和太子,一个是大魏一国之母,一个是大魏未来天子,他们谋害忠良,过河拆桥,会叫天下百姓寒心,更易成为别有用心之人攻击皇家的借口。
蓝姝,民心不稳,则天下不稳,朕没想过要卫清晏死,甚至朕痛心她的死,可她已经死了。
朕就算是杀了太子和皇后,她依旧无法活过来,朕便想要个天下太平。”
“可如今太平吗?”蓝姝神情似笑非笑,掩不住的嘲讽,“我瞧着你这位置坐的也是四面漏风。
既然你有你的顾虑,我不勉强,时瑾,我只希望,你别动安远侯府。”
“好,我应承你,太子我已发落,黄沙岭一事,就此收手吧。”皇帝的声音透着几分无力。
“我们的女儿如何去了卫家,这件事朕会命人去查。”
“若我不,你会对我出手么?”
蓝姝眸子一闪,苏复和祁县令之事,她已从卫清晏口中得知,刚刚不过是试探一问。
皇帝这阻拦的话,分明是告诉她,黄沙岭背后还有真相。
不行,她得快些回去告诉女儿。
皇帝无奈苦笑,“你嫁我那日,我便承诺你,我永不会做伤你之事,蓝姝,此诺,依旧有效。”
蓝姝敛去眸中情绪,亦牵了牵嘴角,“那今日便当我不曾来过,你亦不知清晏是你的孩子。”
怎么会没伤过呢。
有些时候,不作为比作为更伤人。
殿中又恢复死寂,只有蓝姝离开的脚步声。
良久,冯若宝垫着脚轻步到皇帝跟前,小声道,“皇上,娘娘她走了。”
“是啊,她走了。”皇帝低低呢喃了一句。
他如何不知她走了。
他亲眼看着她,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开。
一如当年,她想要离宫,不惜装疯卖傻,他是她的枕边人,怎会看不出她是装的。
可这皇宫于她已是牢笼,他只能放她离开,一分别便是近二十年。
再见面,她眼中再无情愫。
这一次,她大抵又是失望至极,是否又要隔上二十年再见?
“若宝,朕还有二十年可活吗?”
皇帝心中突然万蚁吞噬般的疼痛起来。
谁敢回皇帝这话。
冯若宝吓得扑通一声跪地,“陛下,您是万岁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嗤声,“万岁是这世间最大的谎言,若天子真能万岁,先帝怎会驾崩。”
冯若宝将头磕在地上,不敢多言一个字,连呼吸都屏住了。
皇帝也不为难他,低声道,“朕不要万年,朕要的从来都是和她朝朝暮暮,朕要的是她的孩子承欢膝下,哪怕十年,也好。”
他低喃着,人便晃出了御书房。
冯若宝忙跟上。
慈宁宫。
太后对着时煜满面怒容,“你究竟要在哀家这里耗到什么时候?”
时煜淡淡道,“等皇上发落了太子,儿臣自会离开。”
“时煜,你好大的胆子,哀家是太后,你竟敢在宫中掳掠当朝太后。”太后气极,长长的指甲被气得险些掰断。
她这两个儿子,真是好得很。
上次皇帝阻止她救皇后亦是将她困在殿中,用的是柔情手段。
这次,时煜阻拦她救太子,同样将她困在殿中。
真是好得很!
“母后严重了,儿臣许久不曾入宫,又被个晚辈欺负,这才入宫向母后诉苦,何来掳掠之说。”
时煜面无表情,端坐在太后面前,“儿臣今年二十三了,皇上好不容易给赐婚,有了个未婚妻,太子却当众要抢走。
还诅咒儿臣活不了几日,儿臣被欺到这头上,若还任由母后去为他求情,只怕不必等到他登基,儿臣这条命就要交代在他手里了。”
他抬眸看向太后,“还是说,母后就盼着他了结了儿臣?”
“你……你休得胡言。”太后脸色阴沉,“他不会的。”
“他一定会的,这些年他刺杀儿臣无数,儿臣不信母后毫不知情。”时煜始终留意着太后的神情,余光同时还关注着王春嬷嬷。
他刚在御花园拦截太后,直接挽着她,强行将人带回了慈宁宫,而王春嬷嬷并未让人拉开他。
王春嬷嬷亦不愿救太子。
做得这般明显,可见她和誉王妃背后的主子,这次是真的气极了太子。
说明那庄子对幕后之人来说,极为重要。
莫非,真正以形补形的人,并不是誉王妃和刘桓?
再看太后,有气恼,有焦虑,气的是他,虑的是太子。
母子多年,他还是能判断得出,太后这焦虑担忧不是演的。
她不是检举太子的幕后之人。
“娘娘,不好了,陛下废黜了太子。”有宫人的声音自门外慌张响起。
太后脸色煞白,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站起,“太子……被废了?”
那宫人将头垂得更低,“是,太子已被圈禁东宫三年不得出。”
太后跌回到椅子上,怒瞪着时煜,“如此,你满意了?
你可知太子被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那些侄子们会兄弟相争,意味着有更多的朝堂争斗。”
也意味着外人有可乘之机。
太后咬着牙,死死盯着时煜。
时煜起身,迎视着她,“母后,做错事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是儿臣发兵北陵,母后第一次喂儿臣裂骨毒时说的话。
母后可还记得?
太子和皇后害死两万护国军,怎么罚都是他们应得的。
儿臣身子有些不适,便先出宫了,改日,身子好些再来看望母后。”
太后缓缓闭上了眸子,掩去了眼中泪光。
第126章 时煜这个负心汉
时煜跨出慈宁宫的大门,便见皇帝双手负于身后,背对着他立在那里。
许是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头,定定看向时煜。
时煜敛眸行了一礼。
皇帝神情不辨喜怒,问道,“煜弟身子可是好些了?”
时煜心中滑过一丝诧异。
皇帝对他这样的称呼,只在他十岁之前,那时他们兄弟关系称得上是亲近,他曾十分喜欢这个比他大十几岁的兄长。
他平声道,“多谢陛下挂心,今日好些了。”
“对常姑娘很满意?”
此话出口,皇帝心中复杂。
他曾因时煜为了给卫清晏报仇,而私自发兵攻打北陵而忌惮他,恼怒他,防备他。
甚至觉得他荒唐胡闹,将战争视为儿戏。
可如今知道卫清晏是他的女儿,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他又感激时煜这般做。
他这个父亲没能为女儿做的,时煜这个叔叔做了。
叔叔?
皇帝从御书房一路混沌过来的脑子,突然清醒了。
是了,卫清晏是他的女儿,时煜就是他的亲叔叔。
他们先前那般要好,要好得连太后都忧心时煜好男风,忧心两人会闹出什么不堪的事来。
可时煜定是知晓她是女儿身,动了情,才能为卫清晏做到那般地步。
时煜今日进宫的目的,早有宫人回禀于他。
刚刚他站在这慈宁宫外,还在想,时煜这些年极少入宫,这次却为了常卿念,阻拦太后救太子,应是对常卿念入了心的。
他从前那般喜欢卫清晏,清晏死后才不过三年,他心上的人便又成了常卿念。
皇帝感激的同时,又对时煜这个负心汉生出一丝怒意。
时煜对情绪最是敏感,想到蓝姝进宫的目的,他便猜到一二,回道,“不嫌弃臣是个病秧子的,都是好姑娘。”
皇帝静默片刻,沉声道,“那便好生待她吧。”
蓝姝能那样在意常卿念,想来是将对自己孩子的感情转移到了常卿念身上。
如今他们的孩子已不在,有常卿念这个寄托对蓝姝来说也是好事。
若时煜对常卿念好些,蓝姝大概也会开心点吧。
这般想着,他又问道,“你可想回封地?”
如果回封地能让蓝姝高兴,那便让他们回封地吧。
蓝姝嘲讽的对,他防备这个,提防那个,到头来,这个江山在他手中并未治理得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