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112节
作者:
非鱼2019 更新:2025-09-19 11:09 字数:4669
“南方服饰。”
“南方女装。”
几人听了, 都觉得很不错,“荷叶,南方不错。”
“行, 既然大家都同意, 那咱们品牌名就叫南方了。”
“品牌名定下了, 咱们也得赶紧安排下一步。时间紧迫,事情很多,我们得分工合作。”
“可以,荷叶你来安排。”
“好。”徐荷叶点了点头, 拿起茶几桌上的盗版衣服,递给董杏花, “小姨, 这几件盗版衣服就交给你了。”
“你找两个靠谱的师傅,把衣服拆了, 看下这些盗版是外面的工厂拿了咱们的衣服拆版做的, 还是有人吃里爬外, 偷了咱们的版和工序卖给了外面的人。”
董杏花点了点头:“放心,这件事就交给小姨。我保证给你查清楚。”
外头人拆版还好说, 若是厂里人所为,他们就得把这人找出来赶走。不然以后厂里做什么,都会被泄露出去,他们厂不用干了。
董杏花拿着所有盗版衣服离开了。
徐荷叶接着又看向董福运:“小舅, 你负责找商铺。”
“商场里的,原来是卖衣服的最好, 年前可以将就用一下,等到年后淡季再按照咱们的想法重新翻修。如果没有,就租空商铺。租下来后, 你联系这个人。”
徐荷叶把大吴的联系方式拿给了他,“之前我们家就是他和他的队伍装修的,做活细致,不磨洋工,为人也正派。咱们赶时间,你让他加下班,一定要在三天内装修好。钱多点无所谓,让他一定要用好材料,不要用那种味道大的劣质油漆。”时间紧迫,他们没那么多时间散味。
董福运点了点头:“行,我明白了。”
徐荷叶看着董福运,神情严肃,道:“小舅,时间很紧。我只给你五天时间,五天后,你必须给我一个装修好的高档店铺。你明白吗?”
董福运感受到了压力,如果是空商铺,装修需要三天,也就是说他只有两天时间找到商铺并且和商场签订租赁合同,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想到仓库里挤压的货,董福运咬了咬牙:“好。五天后,我给你一个装修好的店铺。”
扈城那么大,高档商场少说也有几十座,他一个人去找,就算是跑断腿也无法在两天内跑完所有商铺,所以还是得找人帮忙。
董福运在脑子里盘算,以前一起混的那些家伙里有哪些人虽然混但为人还算靠谱,他打算叫他们帮忙,让他们先把各大商场跑一遍,把那些有铺面出租的商场记下来,他再有针对性地去看。找出合适的,他再和商场负责人签租赁合同。
董福运离开后,徐荷叶把目光投向黄旺成:“黄叔,你呢,就负责吊牌。”
“你看市面上那些稍微高档些的品牌衣服,都会挂吊牌。咱们既然有心要把咱们的品牌做大做强,那么吊牌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你之前做过调查问卷,和印刷厂打过交道,印刷吊牌这件事就交给你。”
“好。”黄旺成一口应下,刚要起身去安排,又坐了下来,“可是咱们没有吊牌模板。”印刷厂只负责印刷,他们得先画个吊牌样式,印刷厂才好照着样式给他们做。
徐荷叶:“……”
真是忙昏了头了,都忘记他们没有吊牌模板,还有logo,这也需要人来做。
“这样,黄叔,吊牌印刷这件事暂且搁置。这两天,你先画个吊牌,我画一个,明天,不,后天吧,后天咱们再碰个面,讨论一下。”
“行。”
交代完黄旺成,徐荷叶接着看向吕俊:“吕叔,你负责跑商标局,把南方羽绒服,南方女装,南方男装,南方帽子,只要和衣服鞋帽有关的,可以申请的商标类目全部申请下来。”
怕吕俊不上心,徐荷叶强调了一遍:“吕叔,您别觉得是我多想。今天说的所有事里,这件事是最重要的。
如果商标不在咱们手里,而咱们的南方羽绒服又有了知名度,有心人发现了这个漏洞,把南方这个商标申请走了,咱们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老干爹不就是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老干妈,却不知道最先开始做辣椒酱的其实不是老干妈,而是老干爹。但因为创始人年纪大了,也不了解法律知识,没有及时把商标申请到手。
最后反倒是被他的竞争对手把商标申请走了,双方为了商标打了好多年的官司,最后才恢复了品牌使用权。
但这期间,因为商标侵权的问题,老干爹一度被迫退出市场,等到十多年后夺回商标使用权时,市场份额早已严重流失。而它的竞争对手,却早已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国民性的大品牌。
在大力宣传南方这个服装品牌前,徐荷叶一定要先确保商标在她手里。
“我明白。”吕俊站起身,“我现在就准备材料,然后去商标局递交申请。”
“嗯,您去商标局后给厂里打个电话,我们得先确认南方这个牌子之前没有人申请。如果有人用了,就要想个新品牌名。”
“好。”吕俊离开后,段杰、蒋诚、华锋三人急了:“小老板,我们三呢?我们做什么?”都有事情做,就他们没有安排。
“你们留在厂里,一方面接待顾客。虽然有人逃单,但肯定还是有来订货的。另一方面,给其他人打下手。比如吕叔去申请商标,如果需要什么材料,打电话回来你们就赶紧给他送过去。省得他来回跑,耽误时间。”顿了顿,徐荷叶道,“时间紧迫,有事可以打的,回头拿发票厂里报销。”平时业务员跑外勤是不能坐出租车,毕竟这时候坐出租车是真的贵。都打的来回跑,厂里真吃不消。
“好。”能打的,三人都笑了。出行打个的,放90年代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
徐荷叶坐着复盘了一下,发现该交代的都交代出去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回复。徐荷叶没有回家,家里没有电话,沟通很不顺畅。
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拿出纸笔,徐荷叶开始想吊牌的样式。
过了一个多小时,吕俊打来电话,挂断电话,徐荷叶松了口气。
庞巧凑了过来:“表姐,谁的电话?”
“吕叔的。”徐荷叶笑道,“吕叔说南方这个商标目前没有人申请,咱们可以用这个。”
“那就好。”庞巧也笑了起来,目光落在徐荷叶画的这几个吊牌上,徐荷叶问她,“你觉得哪个更好?”
庞巧想了想,指着中间那个,“这个更好,简洁大气。”
徐荷叶看了一眼,能不简单嘛,上头就一句广告词。
“表姐,我觉得你这个广告词还可以再改一下,这里‘给你南方般的温暖’可以改成‘给你亲人般的温暖’。”
“南方也不一定就暖和啊,你看咱们扈城,不也在南方,冬天同样冷得人直打哆嗦。”庞巧说着就打了个哆嗦。
“但是改成‘亲人般的温暖’就不一样了。”
“买羽绒服就买南方。南方,给你亲人般的温暖。”徐荷叶念了两遍,一把抱住了庞巧,“巧巧,你真太棒了。改完之后,确实比之前更好更合逻辑,听着就让人心底暖洋洋的。”
庞巧有些羞涩地笑了笑:“能帮到你就好。”
“行,咱们广告语就用这一句。”
第160章 拆版
徐荷叶放下笔, 她实在没有画图的天分。她出了办公室,去车间转了一圈。董杏花带着一位年纪比较大的老师傅,站在一张长桌边拆衣服。
徐荷叶走过去, 问她:“小姨, 衣服拆得怎么样?”
董杏花:“拆得差不多了, 就剩下一件。”
“嗯。”徐荷叶站在旁边,看着老师傅把最后那件衣服拆完,桌上都是衣服的残片。
“能看出来吗?”
“能。”董杏花点了点头,看向那位老师傅, “师傅,您给荷叶说说。”
“好。”老师傅拍了拍手上沾到的面料碎屑, 对徐荷叶道, “小老板,咱们厂的员工都是好员工, 这些盗版不是从咱们厂里流出去的。”
徐荷叶点了点头, 示意师傅继续说。
师傅咳嗽一声, 清了清口:“很多人都觉得做衣服没有门槛,拿到成衣拆了版也能仿。但是完全不是这样。做衣服, 细节很重要。有些细节如果没有做到位,做出的衣服肉眼看,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穿上身就会让人觉得怪怪的。”
师傅说着, 拿起一件牛仔棉外套,指了指肩袖的位置, “比如这款,咱们做这个款,上袖子时, 是将袖子置于上方缝制,确保袖头留有足够的余量,这样做好的袖子更饱满圆顺。而且我们还会在袖底缝一道固定线,这样能保证外套版型更加稳定。”
“但这些盗版就不是了,为了节约成本,又或者是做衣服的人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他们袖底没有这道固定线。”
“还有这件,车缝位置不对,所以导致衣服整体被拉长了,上身就会显得邋遢不利索。
还有这件,咱们选用的是二片袖结构,带有扣势,工艺更复杂,上袖时需要师傅们更加精细,这种方式做出来的衣服舒适得体。但是盗版不是,它们只追求一个形似,完全不考虑这些细节。”
“面料和填充物用的也不行,咱们的羽绒服,用的是真正的鸭绒,羽绒更蓬松、轻盈,上身保暖又不显厚重。
羽绒水洗后虽然会结坨,但是只要晒干了,拿手拍一拍又会重新蓬松起来。这件盗版就不是,为了营造衣服茧型的效果,里头填充的是中空棉,这种中空棉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羽绒棉。”
“看着好像和羽绒一样轻盈保暖,其实保暖性完全不及羽绒。倒不是说不能用羽绒棉做衣服,只是填充这种羽绒服的衣服如果工艺不行,衣服就是一次性的。”
“这个盗版就是,为了看着和咱们的羽绒服像,衣服里头的羽绒棉根本没做固定,就这么蓬蓬的,大片大片塞里头。
这种衣服都不用洗,顾客买回去多穿两天,里头的填充物就会随着他的活动变形跑位。
羽绒棉跑位后,有些地方棉多会鼓起来,有些地方空着,难看没形不说,也完全失去了棉衣保暖的功效。”
“那这种情况有办法解决吗?”
“自然是有的。”老师傅点了点头,“多加一道工序。”
“填充前,先用衬布把羽绒棉固定,按照经纬走向多压几道线,形成一道道小格子,把棉片压死,然后再把里布和面布缝上。”
“这种做法可以极大程度解决跑棉的问题,但是制衣成本就会增加。”不管是衬布,还是压线,都是需要成本的。
成本增加,出厂价就要涨,出厂价高,终端零售价也会随之增加。但是顾客不懂啊,同样都是羽绒棉的棉衣,别人卖八十,你这里要一百?
而且因为压了线,看着就没有人家蓬松保暖。
服装厂用羽绒棉这种填充物本来就是图便宜,顾客不买单,就算之前还愿意好好做衣服的厂也不愿意做了。
如此劣币驱逐良币,如今市面上留下的自然就是那些蓬蓬的,却穿不了两次的棉衣。
徐荷叶点了点头,果然是行家懂得多。
老师傅看向桌上的衣服碎片,又问道:“小老板,这些拆开的衣服现在要怎么处理?”
徐荷叶想了想道:“这些衣服已经完成了它们的使命。放在这里也是要丢掉的,师傅您想要的话,可以挑一件。”
“剩下的七件。”徐荷叶看向董杏花,“小姨您拿去奖励给咱们厂做工好,速度快的员工。”
这些盗版衣服不管是面料材质,还是填充物,都不符合他们厂衣服的标准。就算是缝好了也不能拿出去卖。至于穿,她是老板,肯定不能带头穿盗版衣服。
还不如给这些员工,拿回去把工艺改一改,一样不影响穿着。
顿了顿,她补充道:“如果家里没有缝纫机的话,也可以用厂里的机器和针线。不过,不能占用上班时间。”
“多谢小老板。”老师傅喜笑颜开,他没想到来给老板拆几件衣服,竟然能得这么个大便宜。
虽然只有一件,虽然拆开了还需要缝合好才能穿。
但他自己就是裁缝啊,把拆开的裁片缝成衣服,对他来说不是小菜一碟?别说这衣服是盗版的,盗版怎么了?盗版衣服不用花钱买啊?
能免费得一件棉衣,老板还允许他们下班后免费使用厂里的缝纫机,这就很好了。
董杏花看着老师傅,笑着道:“师傅,您拆衣服也辛苦了,这些款您先挑,等你挑好了我再叫其他人来。”
“哎,好。”老师傅笑得更高兴了,他选了又选,最后挑了徐荷叶最先看到的那件咖色波点面包服。
董经理不是小气的人,回头找她说说情,拿点碎衬布,把里头的羽绒棉好好固定一下,回头缝好了照样能穿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