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作者:飞耳      更新:2025-09-19 11:28      字数:3287
  两人都是步行至上下城通道,在通道前分开,黎源走学员通道,戚旻走杂艺人员通道,过去后再携手前往学院。
  黎源只考试时来过上城区,上城区的面积略微小一些,也只是略微,至天宫山脚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要说冷清也不至于,类似后世从嘈杂拥挤的车站区一路到市中心,再到富人区CBD,上城区也有许多热闹的地方,中轴大道便是,只是各方面的设施设备都看着比下城区更加气派高雅,再就是住在上城区的大多都是权贵之家和皇亲国戚。
  不过九华宫修好后,许多皇亲国戚已经搬到那边。
  九华宫不在山上,而在距离京城几百里的幽静山丘地,四周有茂密的森林,还能打猎,现在皇帝没事就跑过去游玩,本来那里就是按照皇宫的规格修建。
  黎源听过对九华宫的描述,莫名觉得那个地方挺像那啥……就是全世界闻名的凡尔赛宫,那一开始不也是专门供皇亲国戚玩乐的地方嘛。
  玩着玩着就没时间没精力插手政事了。
  据说东面好多皇亲国戚的宅子陆陆续续被收回。
  现在皇室依旧存在,新的政体叫什么依旧没有具体的说法,但是大家已经看见那只巨兽在浓雾里显露出巍峨的模样。
  是那般的耀眼那般的雄壮那般的威武。
  皇家学院十分气派,六扇大门一一打开,正中间的牌匾写着非常漂亮的隶楷,黎源觉得有些眼熟,上次考试走得急,今日看了片刻,便认出来。
  戚旻开口,“不是我写的。”
  黎源点头,“自然不是。”
  戚旻挑眉,“哥哥认得出来?”
  黎源啧一声,“太小瞧哥哥不是,你的字一看就有种张牙舞爪的感觉,写这个字的先生一定是位稳重醇厚之人。”
  戚旻好笑又好气,“这是太傅的墨宝,人家都六十多岁了,要是还张牙舞爪怎么放上去。”
  黎源自然是故意的,戚旻的字不是张牙舞爪,而是亦如他的政治手腕,狂浪不羁,势如破竹,急急如行军。
  黎源等戚旻上马远去才跨进校园。
  今日来报道的学生挺多,不少是从书院升上来的,也有不少像黎源社考进来的,甚至有几个农人打扮的穿着短打就来了,也无人笑话他们。
  黎源按照地图左弯右拐,终于找到农学院行政大楼。
  有些奇怪,学生都去院系教务处报名,他怎么来这里?
  他反复看了看录取通知书,没有写错,就放心大胆走进去。
  门口有登记人员,拿到黎源的通知书反复核对后,带着他带来一处房间,这栋楼跟后世三十年代的楼房已经很像。
  黎源进去前看见办公室上面写着:院长办公室。
  办公室挺大,书案和后面的书柜堆满文献。
  老先生从资料中抬起头,露出一张满是学术气息的脸,黎源顿时松了一口气,好亲切的一张脸。
  不等他松完,对方听清楚登记人员的话,笑着说,“黎老师,你可算来了,等你好几日了,老师们都想见见你。”
  黎源:?
  老师?
  什么情况?
  第113章 恋爱脑
  像黎源这种社考生需要提交背景资料。
  即曾经在专业领域做过哪些事情,取的哪些成绩等。
  黎源递交的是当年在梨花村种植粮食的资料。
  院方看过后很有兴趣,甚至派人过去查探,发现梨花村的粮食产量数据真实有效,且种植方法扩展到十里八乡。
  其实仓南县在众人眼里早不是什么穷乡僻壤,毕竟子都山传说已经家喻户晓,但做学术的人知晓那里还是因为粮食种植和灵芝种植。
  后者具有地域性,不好模仿,但是前者呢?
  只可惜大朝重商几百年,粮食方面一直不是很重视。
  倒不是说缺粮,粮草一向都是国家的立国之本。
  但是从目前趋势来看,国家人口快速增长,且有战事,粮食问题就突显出来,好在明相执政后有意改善,特别皇家学院建立后,许多大拿看到点希望。
  但还不够!
  黎源就是在这样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院长带到会议室。
  他先让秘书跑去通知诸位老师和领导,于是黎源有幸看见秘书在过道里一边敲门一边说,“院长通知开会,黎老师来了……”
  各位同僚从办公室里鱼贯而出,朝着会议室走去,目光自然就落在院长身旁多出来的一位年轻人身上。
  基本上都是神色一愣,大约没想到黎老师这般年轻,再拱手,“黎老师,幸会幸会!”
  黎源只好拱手,拱了一路,直到走进会议室才消停。
  好在这并非一个欢迎会,因为是只差黎源,院长才一直没开会。
  会议主要内容就是新学期的教学任务、难度和目标。
  恍然间,黎源有种回到大学的感觉。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黎源黎老师……”
  噼里啪啦一阵鼓掌声惊醒黎源,黎源看着目光和蔼的院长和诸位好奇善意的同僚,面带笑容的走上去。
  “梨花村的高产粮和杂交稻正是各位感兴趣的,当时大家看过很多县府递交上来的资料,有些内容似乎已经超出各位的理解范围,现在真人来了,你们有什么问题就问,但是只有半个时辰。”
  院长刚说完,就有位老师提了问题,“叨扰黎老师,在下叫牛安平,看过资料梨花村的高产粮重在种子培育,那么请问,如果上一代粮种是亩产五百斤,如何通过育种达到八百斤?”
  呵呵,各个都是有备而来。
  生疏的气息一下消失,黎源也不再藏着掖着,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基因”两个字,“择优而种是大家都清楚的道理,优的是什么,是基因,过去我们只通过这种少量优种达到提高产量的方式,但是并不稳定,基因是什么,我们可以理解为高产的稳定条件,梨花村的做法不是每一次都择优而种,而是把这种优异基因稳定下来,成为第二代种子的平均数值,那么……”
  这一堂课几乎达到前所未有的的热情高涨状态。
  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但黎源就像一个无底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知识渊博的很快发现,黎源在有些地方进行了模糊描述,不是不愿教授,而是担心大家听不懂,他似乎有一套完整的体系。
  那个体系是什么呢?
  院长目光惊叹地看着黎源,“我们应该是捡到宝了。”
  院长跟几位主任站在教室后面低声议论,“原先将子都山那边传得神乎其神,我是不怎么相信的,但这几年大朝的变化有目共睹就不得不信。”
  一人点头,“据说各位皇亲贵族不是最反对的,最难的反而是军营那边,都是靠拳头吃饭的地方,哪里管外面世界的变化,但据说有两位小百户将他们的人管理得井井有条,每次比试他们都稳拿第一,这两人就出自子都山梨花村。”
  几人心照不宣地看了彼此一眼,又一人开口,“商学院下面的算术系招了名天才,就是不太通常务,但那方面非常厉害,现在船舶司天天盯着商学院要人,而这人也是梨花村的。”
  大家心里都清楚,上面那位当年落难于子都山,如今看来,应该就是梨花村了,至于传说中的那位山神,想来就是带着众人提高粮食产量,种植灵芝的神人,也是明相名义上的夫君,只是没人能打听出这位神人的去向,只知在明相离开后,这位神人某日回了山中,再不见踪迹。
  院长望向黎源,“但愿这位黎老师能从神人那里学到好东西。”
  黎老师的背景他们也是清楚的,喜茶店这种横空出世的饮品和经营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改变大朝的商业模式,那说明黎老师应该是神人最得力的学生之一。
  突然一人走进来,神色很是不苟言笑,“都是些乱力怪神的东西,你们作为老师怎么如此宣扬。”
  这话说得很不客气,但几人一见来者不仅不生气,反而堆起尊敬的神色,“东方先生,您来了!”
  就连院长也一脸和气,“东方先生说得是,我们下次注意。”
  东方曜也不再出声,跟大家站在一起听黎源跟老师们一问一答。
  等到院长喊停下时,大家还一脸意犹未尽的表情。
  院长招来黎源,“黎老师,这位是东方先生,也是……”
  黎源后面一句话都没听进去,盯着东方曜久久回不过神,之后,刚才还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黎源就像变了个人,鹌鹑似的跟在东方曜去了对方办公室。
  几人失笑,“据说梨花村出来的人多少有几分傲气,还担心学院无人压得住黎老师,不想竟然从黎老师身上见到几分学生的感觉。”
  何况传言喜茶背靠议事局。
  当时录取黎源时,院系领导也是讨论好久,后来实在舍不得黎源这个人才才冒险招进来,说实话他们并不想卷入权势争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