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作者:飞耳      更新:2025-09-19 11:28      字数:3273
  现在梨花村的灵芝种植已经规范化规模化。
  每家每户都过上富裕的生活。
  村里的学校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学校,不少人都想搬迁到梨花村,但是乡长提到县府没有同意,所以梨花村还是当初那些人口,但是再也没有人愿意外出务工或者嫁出梨花村。
  但是愿意上门当女婿的越来越多。
  黎源一目十行地看下来,又念给戚旻听。
  戚旻见黎源将种植灵芝的那封文书收到一旁。
  “哥哥去自荐时不拿这封?”
  黎源解释,“子都山灵芝多少有些敏感,当初宋兄也是因为这几个字对我留下印象,如今我是喜茶店老板,倒没必要旁生枝节,种粮的没办法,我若不拿出来,谁愿意相信我最会种庄稼。”
  戚旻想想点头,“你若去势必引起轰动,说不动商学院的人也要抢你。”
  黎源重新躺下,“那当然,也不看看哥哥多厉害。”
  两人商议过,完整的化学体系不能这么直接拿出来,黎源可以从农业入手,而且大朝当前不是没有化学体系,工程司里很多大拿,但是他们与明相的关系并不好。
  但不是他们针对明相,他们平等地针对每一位掌权者。
  因为历朝历代,掌权者都不会在这上面花费钱财人力,却又对他们颇多要求。
  黎源刚躺下,一具软滑的身体就靠过来。
  已经入夏,天气有些炎热,但是制冰厂起来后,黎源自然要为自家谋福利,两人一回家,家里都是放了冰块的,并不燥热。
  黎源正要起身,戚旻翻到他身上。
  黎源很少从这个角度看戚旻,黑色发丝散了满床,戚旻逆光望来,锋利的五官深邃几分,微微眯着的眼睛却柔情万分,就像拂过晴空万里的夜风,只觉舒爽却不见痕迹。
  他倒先开口,指尖拂过黎源的眉眼,“原来哥哥躺在月光里竟然这般好看。”
  黎源开心地笑起来,性感的喉结上下滚动。
  “难道我还有丑的时候?”
  戚旻微微歪头,勾起嘴角,一颦一笑都勾人摄魂,“哥哥,我想进来,这个姿势,看着你……”
  黎源的手指微抬,但没有捂住戚旻的嘴,只在那张柔软的嘴唇上抚摸片刻,感受着指腹下浅淡的纹理,映着月光的瞳孔里,戚旻像披着光华的幻影。
  黎源脸上的笑容微微敛住,眼神不再像过去那般偶尔闪过害羞和不自然,他目光柔软而深情地回应着戚旻。
  眼中神色坦然又宠溺地看着戚旻,“那你要好好看着哥哥。”
  戚旻的气息险些不稳,他牢牢捉住黎源的腰,俯身吻住对方。
  第112章 入学
  黎源在七月底递交入学申请。
  经过几轮考试后回家等待消息。
  好在不是科考,没有那些让黎源头疼的科目,跟高考差不多,但科目少许多,根据报考的类别回答相应的试卷。
  例如黎源报考的农学院。
  除去基础知识,就是一套主观题颇多的试卷,而且使用炭笔,并非毛笔。
  炭笔不知什么时候流行起来,做得漂亮不说,使用也方便,跟后世的铅笔很像,甚至能自动伸缩笔芯,还不容易断裂。
  这段时间天宫忙碌起来,三年一次的科考拉开帷幕。
  整个京城到处都是学生。
  喜茶再次迎来井喷式销售。
  一些参加最终三轮会考才来的学生惊叹京城的变化,有些觉得科考希望不大的干脆到处逛起来,当发现皇家学院跟他们原先想象的不一样,并且接受预约参观后,这些学子回到住处又立马发奋苦读,不考科举就考学院,万一考中呢!
  读出来还包工作分配,不仅船舶司招人,工程司也疯狂招人,这些岗位若能考进去难道就比科考差?
  科考出来没有人脉还不是分到各个穷乡僻壤之地熬资历,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熬不出来。
  船舶司、工程司那可是京城的工作呢!
  黎源考完试继续去当老板,早上开会下午开会,不开会就去各个店铺、加工厂视察,有时候还要跑原材料,与供应商谈事情,最远的一次跑去矿场考察。
  返回的路上就遇见戚旻派来的前来押他回去的人。
  没人说道两人的关系,但看见的人还是越来越多,大家心照不宣。
  黎源尴尬地摸摸鼻子爬上高大的骏马,别说,骑马特别帅气,真是圆了黎源的大侠梦,他还想弄身司狱所的制服穿穿,再配把雁翎刀,那多爽快,可惜只能想想。
  回到家,戚旻已经等在院外。
  两名司狱所的人下马后朝着戚旻行礼,“大人,带回来了。”
  黎源啧一声,搞的真像逮捕犯人似的。
  戚旻面无表情点点头,黎源一边下马一边偷偷观察戚旻。
  你别说,戚旻不笑时真的挺骇人,挺像那么回事。
  黎源正想说点什么缓解尴尬气氛。
  戚旻走到跟前,伸出手替黎源整理衣领,脸上的表情瞬间丰富起来,秀丽的眉头微微蹙着,“哥哥怎么那般顽皮,矿场是什么地方,若巨石落下来怎么办?若又不小心踩滑跌到深坑里怎么办?”
  黎源一阵无语,“我多大的人啦,哪里会那般不小心?”
  戚旻声音温柔,“你昨天还在衣柜门上撞了头。”
  黎源瞠目结舌的看着戚旻,果然从那双狐狸眼里看到流光溢彩的狡黠,珍珠是故意的,故意当着近侍说那种话,他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是谁昨天把他压在衣柜门上又是耍赖又是撒娇的。
  不然黎源这种老干部哪里做得出这种事情。
  都说古人才是真正的狂放。
  诚不欺他。
  真的太羞耻了。
  黎源立马敏感地望向近侍们,人家依旧恭恭敬敬地低着头,黎源指指戚旻拉着人走进门,“小珍珠,晚上再找你算账!”
  两名近侍眉头直跳,红晕慢慢爬上耳根。
  是他们想的那样吗?
  自两人关系小范围公开后,陈寅将当年的近侍团撤回来,都是人才,大家忙得很,哪有时间当夫夫两人paly中的一环。
  哼,绝对不是报复。
  再指派的人都是身手了得的年轻人,哪里经得住这种场面,反正每日换班,换下来的人目光闪躲,面红耳赤,准备上岗的人摩拳擦掌,满眼期待。
  当然太那啥的东西他们听不到,陈寅下过严厉的命令。
  非常严厉,致聋那种。
  他们只知晓明相是极为在乎黎先生的。
  两人的感情也是极好的。
  七月过半,陆陆续续就有学子收到录取通知。
  科考中了名次的自然跟往昔一般,官差从衙门出发就一路敲锣打鼓,报喜的人跑一路,一旦消息传过来,满楼的人欢呼,中了的学子却紧张不安地等待着,直到最后宣读诏书才放下心中的大石头,打赏报喜的人,喜钱漫天地抛洒,十年苦读终见成效。
  中的学子无论是住的客栈,还是用的东西一夜间都矜贵起来。
  相比中了的科考学子,皇家学院这边就低调得多。
  已经不是招收第一批学生,从设立起就迅速使用起来,它们的目的很明确,为大朝重要部门输送专业人才。
  这期间有厉害的学生升级为老师的,也有名不副实的老师返回去当起学生的,起先给人不专业混乱的感觉,但是等到九月的学生再入学,情况已经大不一样。
  黎源收到了录取通知书,通知他前往农业院行政楼报道。
  现在黎源手里有积蓄,不仅连本带息还了房贷,留足资金运营,每个月还能分到小几千两银子。
  比戚旻这种国家公务员阔气多了。
  除去过于名贵的锦缎衣料,市场上看得见的好衣料都做了好几身衣裳,戚旻的更多,头冠发簪也贵重起来,终于不用再戴着含有杂质的玉石发簪走来走去,走得议事局诸位差点怀疑大朝的财政司是不是要垮了。
  明相都戴这种发簪,他们敢用名贵的东西吗?
  眼看着戚旻身上的物件越来越好,大家恨不得喜茶店再多赚点钱,自然私下给喜茶店行方便不留名的事情多得数不胜数,当然也是喜茶店给力,不给力想扶也扶不起来。
  银钱依旧是戚旻管着,黎源寻常就拿个一百两左右应急。
  至于后来被戚旻拿去投了海运,甚至组建起自己的船队,黎源都不清楚,他一直是个对超过一定数额的银钱没有概念的人,直到他想建种植园,一脸为难地跟戚旻商量,不知家里的钱够不够,要不要找钱庄贷款时,他才知道家里多有钱。
  戚旻当时一挥手给他差点买下一个省的面积的种植园。
  不过这都是后话。
  “往后就是珍珠送哥哥去上学,放学再来接哥哥。”戚旻替黎源整理衣领。
  两人互正衣冠携手离开家。
  黎源本想换个大点的院子,不想戚旻挺喜欢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