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作者:纱荔      更新:2025-09-22 08:54      字数:3309
  外邦想与大明做生意,就在大明周边等着大明商船去交易。所以大明和外邦在商品上有交流,但在技术层面的交流非常少。闵悉提这个意见,其实就是为了让欧洲人进入大明,大明以后也有机会去欧洲,除了商品交流,还能有技术层面的交流。
  万历想了想,似乎没什么好问的了,但宫里好不容易来几个平民,还有一个欧罗巴人,把他们这么放回去又有点不甘心,便说:“说说你们在欧罗巴的趣事吧,让朕听听,他们的风土人情与我大明有何不同。”
  闵悉和云霁对视一眼,两人都默契地点了一下头,然后闵悉开口道:“那便由草民给陛下说点趣事解解闷吧。”
  万历换了个姿势,往椅背上靠过去,说:“赐茶!”
  小太监很快便给四人端上了茶水。
  闵悉端着茶,忽然笑道:“陛下,您可知咱们卖到欧罗巴的商品,以什么最为受欢迎?”
  万历想了想:“这朕知道,茶叶与瓷器。”
  “正是。茶叶与瓷器在欧罗巴是奢侈品,普通百姓是喝不起用不起的,即便是他们的贵族,也不是人人都能用得起的。欧洲贵族效仿我们大明人喝茶,他们是用碟子喝的,就连英格兰的女王,也是用碟子喝茶的,喝的时候还发出啧啧声,以表示对茶的赞美。”闵悉想到女王端着碟子请他们喝茶,不禁莞尔。
  万历来了兴致,哈哈笑道:“用碟子喝茶,还发出啧啧声?这真有意思,碟子那么浅,如何喝茶!英格兰的女王又是何意,他们竟还有女人做国王?”
  “正是,英格兰人以血统为尊,王室如若没有男性继承人,便由女性继承,英格兰已经有数位女王。”
  万历皱眉:“他们的国王难道不会多娶几位妃子,生几个王子?”
  闵悉摇头:“欧罗巴人信奉行一夫一妻制,是不纳妾的,国王也只有一位王后,除非离婚或者王后病故,是不会再娶的。而通常离婚是相当难的。”
  “国王已是一国之主,一切皆由他说了算,离婚有何难?”万历不解。
  闵悉解释:“因为欧罗巴各国的婚姻,几乎都是政治联姻。整个欧罗巴各国的王室,几乎都是亲戚,这是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性,会在亲戚中挑选联姻对象,因此这婚结了,几乎就不能离婚。这也导致欧洲各国王室婴儿成活率低,能活到成年就极为不易了。”
  “这又是为何?”万历继续当好奇宝宝。
  闵悉继续解释:“欧罗巴的大学有研究生物遗传学的学者,他们发现近亲联姻出现问题儿的几率更大,这是因为很多家族疾病会在联姻的时候被激发。”
  “此话当真?亲上加亲难道不好吗?”万历有点不太相信。
  闵悉说:“欧罗巴学者是这么说的。而欧洲王室也的确出现过此类问题,因此英格兰继承人最终只能由女性来继承。”
  万历微微颔首,闵悉跟他说的,的确都是极为新鲜的事,确实让他大开眼界:“你说的确实都很有意思,还有什么新鲜事?”
  闵悉只好继续给他讲故事:“草民和义兄去了欧洲几个国家,经历最为离奇的便是去英格兰那次。当时我们是搭乘拂朗机的使团船去的英格兰,拂朗机和英格兰关系比较好,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大吕宋。那次他们去,就是为了巩固两国关系的。英格兰是一个岛国,在欧罗巴大陆边上,必须要乘船才能去,我们在去英格兰的途中,遇到了英格兰的海盗船,他们直接炮轰了出使他们国家的使团船……”
  闵悉知道皇帝肯定想听刺激的,便把自己去英格兰途中和云霁被抓到海盗船上的经过说了,万历果然听得津津有味,毕竟一个饼卖一两金子,用酱油丸子当毒药恐吓海盗,还给对方吃辣椒解毒,这事听着就觉得痛快。
  万历发现,闵悉比云霁会讲故事多了。于是就拉着他一直说,一直说到午饭时间,还赏他们在宫中用了御膳。
  闵悉和云霁第一次吃大明皇宫的御膳,觉得味道也就那样吧,还没有云祥酒楼的刘主厨炒的菜好吃。
  第315章 李太后
  用过午膳,太后那边来了个宫人,提醒万历该学习了。
  万历本来和颜悦色的脸上露出一丝暴躁,但是并没有发作,只是冷冷地说:“朕知道!”
  那宫人见皇帝不高兴了,便很识趣地没有多说,安静地退了出去。
  太后说皇帝该学习了,那么闵悉等人就该离开了。但是万历没有开口让他们走,所以几人也不敢擅自离开,只能等万历开口。
  万历杵着脑袋,盯着案上的漏壶,听着声声更漏,也不开口说话。闵悉等人也不敢说话,就那么安静地陪坐着。
  直到更漏滴到某个刻度,万历长叹一口气,开口:“你们走吧,朕该学习了!”
  几人闻言,便起身作揖:“草民(臣)告退!”
  闵悉鬼使神差又说了一句:“陛下若是无聊,不妨多翻翻山水游记,那都是陛下的江山。”
  万历听见这话,眼睛一亮,虽然没有说话,只是用力点了一下头。
  等从乾清宫出来,门外一个宫人道:“陶大人请留步,太后娘娘有请诸位移步慈宁宫。”正是之前来给万历传话的太后宫中的人。
  陶礼之忙不迭答应:“请公公带路。”
  闵悉赶紧出声:“公公,借问一下,茅房在哪儿?”他也不知道宫里管厕所叫什么,便直接说了茅房,他也不怕被人说他乡巴佬没见识。几人在乾清宫待了一上午,都没人去如厕,他们年轻人还好,陶礼之年纪大了,只怕早已憋得不行了。
  公公闻言憋着笑,回道:“咱们宫中叫净房。请随我来。”
  于是几人都跟着过去了,陶礼之果然最先奔向茅房。
  等众人净手出来,都松了一口气,这下终于不用胀着小腹去见太后了。
  闵悉以为太后住在慈宁宫,事实上并非如此,李太后为了照顾好小皇帝,跟小皇帝一起住在乾清宫中。可这份母爱对万历来说实在是太沉甸甸了,重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李太后比预想中的还要年轻,看模样绝不会超过三十岁。比闵悉和云霁也大不了几岁,可人家现在已经混到太后级别了,这时代女人地位最尊贵的位置。
  历史上所谓的万历中兴,事实上,并非万历皇帝的功劳,而是李太后和张居正的功劳,所以这女人绝非是普通女人。毕竟万历未亲政那几年,都是李太后在垂帘听政。
  见了太后,照例是跪拜,这封建时代的破礼仪,让闵悉相当不爽,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太后倒是和颜悦色,先是跟陶礼之问了陶老夫人的近况,这才把话题转到闵悉和云霁身上来。
  “听闻你们两个从海外带回来了好些高产的作物种子,如今户部经过试种,已经在推广了,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你们是有心人,予要代陛下和天下百姓向二位表示感谢!”李太后说话慢条斯理的,有种母仪天下的雍容气度。
  云霁说:“太后娘娘谬赞,这是我等读书人应该做的。”
  “说得好!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样子。你们义兄弟二人如今考取了什么功名?”李太后问。
  云霁一时语塞,闵悉见状,便出声:“回太后话,草民惭愧,和义兄还未曾进学,如今皆在备考童试。我等行过万里路之后,方知读万卷书的重要性,定会好好努力,考取功名,为国效力!”
  李太后闻言点头:“如此甚好!已经行过万里路,再来读万卷书,体悟又更不一样。好好读书,大明需要你们这等为国为民的人才。”
  “草民谨记娘娘教诲!”
  李太后又问了跟张居正差不多的问题,闵悉和云霁都酌情回答了。
  末了李太后让人赏赐了闵悉和云霁一些文房四宝和金银珠宝。
  闵悉以为这就算结束了,等着太后让他们离开。
  然后李太后还是忍不住问了:“闵悉,你为何让陛下多读山水游记?”
  闵悉听到这话顿时头皮一麻,就他们上厕所这么一会儿工夫,话就全传到太后耳朵里了!他努力回想,今天自己陪皇帝聊天的时候,应该没说什么不该说的话吧?
  “回娘娘话,此乃草民自己读书时得出的经验。圣贤书固然是天下最好的书,然则也确实晦涩难懂,有时还读不懂,苦闷之际,草民便看一看浅显的山水游记,换换心情与思路,跟随作者一同游历山水,能缓解情绪,拓宽眼界,提高读书效率。”闵悉一本正经地解释。
  太后将信将疑地看着闵悉:“果真如此?”
  闵悉躬身认真道:“千真万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文人士子游历之山水,莫不是陛下之江山,草民以为这也是让陛下了解大明疆土的办法。”
  太后听见这话,神色缓和不少:“也难为肯这样为陛下着想。陛下年幼,不理解予的良苦用心,总是埋怨功课太多。予只是担心他学得不够多,将来不懂得如何治理好大明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