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作者:
纱荔 更新:2025-09-22 08:55 字数:3294
闵悉也一样,他是个举人,在鸿胪寺做个八品主簿还可以,但若是再想往上升,那就得他自己重新去考进士,否则是没资格的,当然如果皇帝硬要提拔也不是不行,只是恐怕要遭受闲言碎语。
闵悉饶有兴趣地问韩松:“韩将军,新船我们昨天已经去参观过了,特别棒,你们打算给它取个什么名字?”
韩松说:“我们永宁卫的将士们来之前已经商量好了,这艘新船对我们永宁卫意义特殊,所以想给它起名为永宁号。希望我们大明海域永远安宁。”
闵悉忍不住笑起来,这也未免太省事了吧:“倒是好名字。”
“嘿嘿,是吧?我们永宁卫的名字就好听啊,新船叫永宁号,多好听!寓意也好。”
于亮趁机问:“闵大人,你可想好这新船该叫什么船了?”
闵悉说:“我思来想去,觉得要不叫战列舰吧。这船以后定然是大明水师的主力战舰,到时候在海面上一字儿排开,别提多威风了,叫那些红毛番和倭寇们也不敢来犯。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你们觉得合适就用,不合适就算了。”
于亮一脸惊愕,显然没想到闵悉会给新船起这么个名字,要说不合适吧,倒也没有不合适,但的确没啥亮点,不像福船和楼船那样脍炙人口。
赵士桢说:“我看这名字合适,舰比船大,本来也是军船。这新船很大,可以称得上是舰了。”
韩松有点明白过来他们在说什么了,原来是给新船起名字:“我看可以,以后咱们水师的船队就叫舰队,听起来更霸气,还能跟民船与商船区分开来。”
于亮只好说:“如此也好。”
这本来就是闵悉用了拿来主义,他自己想不出来,便拿了后世的叫法,让战列舰提前几百年出现,应该也没什么关系的,只是个叫法而已。
翌日闵悉等人又陪着韩松等人去参观了永宁号,永宁卫的将士们看到新船,喜欢得不行,也有点爱不释手,这里摸摸,那里看看,想到以后就要驾驶这么威风凛凛的战舰去巡逻,就莫名兴奋难耐。
韩松问:“什么时候可以入水?明天对吧?”
于亮说:“是的,明日入水。”
“还要等明天啊?我还以为今天就能入水了呢。”
“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完善,永宁号的名字也要写到船上去。”于亮解释,“何况船下水是一桩大事,需要选吉日吉时。”
韩松只得说:“好吧,那就明天。”
从永宁号上下来,韩松看着停泊在船坞另一侧的祥云号,说:“于大人,这新船也造出来了,那艘旧船对你们来说也没什么用了,与其放在船厂里闲置,不如也一并给了我们永宁卫吧。”
于亮深吸一口气:“韩将军,你们永宁卫这几年配置船只的名额已经没有了,这艘祥云号我们另有安排,不会让它搁置的。”
韩松嘿嘿笑了两声,倒是也没过于执着,毕竟他已经得到一艘新船了,如果能再多要来一艘,那就是锦上添花的好事,要是没有,也并不失望。
闵悉忍不住好奇问:“于大人,祥云号会给谁用?”
于亮答:“浙江金乡卫的指挥使早就预订好了,等永宁号开走之后,他们就要来提祥云号了。”
韩松遗憾地拍大腿:“早知道就应该叫福建其他卫所的同袍们来抢订这艘船的,让金乡卫的家伙占了便宜。”
闵悉闻言只是笑,当初祥云号开回来的时候可是一艘新船,如今在船坞里停了数年,虽然也有保养,但明显看着就陈旧了,如果还能继续发挥作用,也不枉费它作为一艘船的命运,也不辜负自己和云霁千辛万苦把它从葡萄牙带回来的用心。
翌日上午,龙江造船厂热闹非凡,几乎所有的船匠和船工们都停了手里的活儿,来参加永宁号的入水仪式。
闵悉、赵士桢和韩松等人早早上了船,永宁卫的将士们则和船工们一起,都在忙着拆船坞的架子。这艘船是在船坞上用木头和木板搭的架子上建造的,入水的时候,只要把船下的木板和木头架子都敲掉,船落入水中,便完成了入水仪式。
这种办法用来建造这个年代的船只还是不成问题的,但如果到了那种万吨级别的大船,就只能采用侧滑的法子入水了。
闵悉几人站在船上,听着船下的人喊着号子,所有人都欢呼雀跃,一个个都极其兴奋。
在船下指挥的于亮突然朝船上的数人打招呼:“将军、大人,你们抓稳了,船马上就要入水了!”
闵悉等人紧紧握住船舷,免得一会儿入水了太过颠簸,把人给颠得东倒西歪。
于亮说完没多久,就有人把鞭炮点燃了起来,随着鞭炮声响起,闵悉只觉得身体有一股往上抛的感觉,脚下的船坠入了水中,刹那间,水成了浪花,船只将船坞中的水拍向岸边的人群。众人发出尖叫声、笑骂声,但都很高兴,毕竟新船入水都是大事,更何况还是他们做的第一艘仿盖伦船。
天气炎热,哪怕是全身被水打湿,也并不会妨碍什么,所以大家都不介意。
船上的闵悉等人只觉得身体摇晃得厉害,上下前后颠簸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慢慢静止下来,船成功入水了。
闵悉开心地朝身边的人说:“韩将军,恭喜你,永宁号入水仪式圆满完成!”
韩松哈哈大笑:“好,好!痛快,痛快!”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新船入水仪式,感觉真是不一般。
闵悉提醒韩松:“韩将军,将大家都叫上船来吧,我们驾船出去转转,体验一下新船的性能。”
韩松大声对船下说:“大家都上来吧,我们的永宁号要启航了!”
第387章 试航
关于新船入水试航,闵悉已经有经验了。几年前祥云号的入水仪式,他就参加过,这次根据祥云号仿造的永宁号入水仪式他又在场,这么一看,还挺有意义的。
永宁号的风帆用的是西式风帆,西式风帆虽然使用起来更加复杂,但是灵活性更强,对风的利用率也更大,不管是哪个方向来的风,都能通过调整风帆来催动船只前进。
永宁号平稳地离开船坞,进入三汊河后,调整方向,朝西驶去。三汊河是长江与秦淮河的交汇处,往西便是长江。要检验永宁号的性能,显然波涛滚滚的长江是最好的地点。
永宁号上的将士大多都有驾驶祥云号的经验,因此操纵永宁号对他们来说并不算难事。
船进了长江后,明显被江水裹挟着往下游去。将士在船长的指挥下进行转向、调头、逆行、横行等操作,这些都是他们平时在海上训练的常规操作,以应对战场上的各种突发情况。
韩松一脸兴奋地在船长室和甲板上走来走去,看着手下的将士操纵着永宁号反复试炼,他脸上的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闵悉问:“将军,你感觉如何?”
韩松点头,满脸都笑容:“不错,不错。这船显然比福船要灵活多了,大家对这艘船了还不够熟悉,反应速度就能达到这个水平,等熟悉了,那就更不用说了。要是都换上这种船,以后就可以在南海横着走了。”
闵悉笑着说:“这船改窄了,我还以为稳定性会差一点,但是并没有,稳定性出奇地好。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整个大明水师都会换成这种船。”
于亮说:“闵大人多虑了,这船的稳定性是经过船匠们严密计算出来的,不可能让一艘价值数万两银子的大船入水后就侧翻了,这不是打我们造船人的脸吗?”
闵悉赶紧笑着作揖:“是了,是我唐突了,我向龙江造船厂的船匠们赔礼道歉。”
一旁的赵士桢说:“我感觉这船非常稳,我看以后战舰都可以照着这个标准来做。”
闵悉拍拍他的肩:“这事确实需要仰仗常吉贤弟才行。到时候还得麻烦龙江造船厂的船匠们不吝赐教,教会其他船厂的匠人如何打造这战列舰。”
于亮倒是没有推辞:“只要是朝廷来的命令,我等焉敢不从。”
赵士桢是兵部武库司的主事,让他去跟兵部建议把战船改成战列舰最有说服力。兵部如果确定以后要大面积生产战列舰,各地船厂便需要安排人来龙江造船厂学习如何制造战列舰,这样全国才能统一起来。
他们驾驶着永宁号在江面上兜了好几个圈子,最后把船开回了龙江造船厂。其实要不是闵悉和赵士桢等人在船上,永宁号恐怕就直接把船开回福建了。
因为他们迫切想试试这船的攻击效果,毕竟他们也很少有舱内开炮的经验。可惜长江里来往船只过多,不适合进行射击训练。
永宁号试航仪式圆满结束,永宁卫的将士们迫不及待要回福建,跟同袍们展示他们的新船,所以当日便办完交接手续,翌日便启航回福建了,连秦淮河都吸引不了他们。
闵悉等人此行的任务也算圆满完成,闵悉问赵士桢:“常吉,你打算回老家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