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44节
作者:
年糕粉丝汤 更新:2025-09-22 09:12 字数:4520
林芝见宋娇娘紧张模样,忍俊不禁:“这不是挺好的嘛?不过咱们也不能让余娘子家单单付出。”
宋娇娘连连点头:“我也觉得。”
林芝乐见其成:“咱们铺子是食铺,余娘子家是饮子铺,恰好也是互补。”
“娘与余娘子再商量商量,除了特价品以外,咱们铺的食客去买饮子优惠两文,又或是在她家买正价饮子来咱们这里吃饭也能优惠两文?”
“又或是累计消费多少钱,可以提供抵价券或者送餐食,亦或是送重阳糕?”
宋娇娘听到这里,忽地心中一动:“那我们本身配汤,亦可以改成配着饮子做成套餐?”
“没错,这个主意很不错!”林芝见宋娇娘生出新的想法,连连夸赞,有意让娘亲在这上面多想想。
毕竟比起日日要进出货物,清算账册的林森,宋娇娘每日便是招揽客人、端茶倒水以及清扫卫生,事务琐碎还没什么成就感。
林芝起初还劝宋娇娘做自己的事罢,可见家里其他二人忙得团团转,宋娇娘根本不愿意。
若是能从这上面吸取些灵感,教宋娇娘打起精神,林芝觉得是桩莫大的好事。
宋娇娘垂眸思考着,兴奋地团团转。她嘴里咕哝着等会再去寻余娘子商量,而后看着忙忙碌碌的父女两人:“芝姐儿,你和你爹弄的这些鸭子……莫非是今日也要添新菜?”
“不,今日不添新菜,这是我打算明日正式营业时售卖的。”
等三日的打折期过了,后面才是最考验诸人的时刻,林芝决定要用富含极致香味的新品来诱惑往来食客。
刚开始她是打算用猪脚饭的,只是一来林森还未联系好合适的商铺,想要货源稳定,且品质上乘的猪脚并不容易,加之时下官宦对猪肉还有一定抵触,故而林芝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烧鸭饭。
既然是烧鸭饭,那最重要的当然是烧鸭喽!
林芝伸手接过林森宰杀好的鸭子,麻利地切下鸭头、鸭脖与脚掌,顺口回答道:“后面的炉子造好以后便试用了一下,没正经烘烤过东西。我打算今日做几只试试温度,明日亦好有个准备。”
宋娇娘讷讷应声,坐在小板凳上看父女二人的动作。林森负责宰杀鸭子,放出鸭血,再将鸭毛褪掉,而林芝则负责去头去脖去脚掌,掏出内脏,再将鸭子洗净。
两人的工作已进行了一段时间,尤其是林森从刚开始的生疏到现在已是十足麻利。
待鸭子洗净沥干,林芝也调配好了香料和酱料。她的手从肥鸭尾部探入身体,将香料和酱料均匀抹在鸭身的每一寸,提起鸭子让香料和酱料充分散开到鸭身内部每一寸,接着再往里放入葱姜蒜等物,最后将肥鸭的腹部缝合。
紧接着,林芝拿起小竹筒,将一端抵在鸭脖处,使劲往里吹气。
宋娇娘瞪圆了眼,林森张大了嘴,惊恐地看着女儿的动作:“等等等等等——芝姐儿,你在做什么!?”
林芝一边吹气,一边还抚平肥鸭身上的褶皱,直至鸭子变得圆滚滚才停下动作。
她举起吹好的鸭子,笑道:“就是把鸭子吹成这样,爹,你来试试。”
林森面无表情地看着圆滚滚的鸭子,硬着头皮接过一只肥鸭,瞥了一眼窃笑的宋娇娘,吹起气来。
“爹,用点力气。”
“……”林森憋屈,但没用。
“爹,手要同时抚摸舒展鸭皮。”
“…………”林森的脸涨得通红,手还要按着女儿说的操作。
“爹,速度太慢了,快点啦!”
“………………”林森吹完一个,手里又被塞了一只,垂头丧气地继续吹气。
林芝一边麻利地给肥鸭塞腌料,外加缝合,一边催促着:“快快快,还有两个就结束了。”
宋娇娘没忍住,捂着嘴偷笑。
正巧这时,外面传来唤声:“林伯,宋姨,芝姐儿?屋里有人在吗?”
宋娇娘正躲避林森的刺杀目光呢,闻声下意识站起身,撩起帘子道:“在在在——哎呀,沈郎陶郎怎么来了?”
沈砚和陶应策愣在原地,两道目光穿过宋娇娘撩起的帘子,落在捧着鸭子,吹气吹到脸庞通红的林森身上。
“……”
“……”
“……”
“这是做菜啊做菜,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林森放下鸭子,急得直跳脚。
“我们什么都没说。”
“对,他们什么都没说。”
第44章
几人拌嘴一番,沈砚和陶应策方才说明来意:原是昨日沈夫人得知沈砚留在林芝记用了饭,还带了重阳糕回来,又得知林家人乃是刚刚搬到汴京来的,故而一早便让府里准备了不少吃食物件,让两人送来。
“沈夫人太客气了。”宋娇娘接过东西,本想请沈郎和陶郎进来喝盏茶,吃些果子,怎知两人赶着去大理寺上值。
故而宋娇娘送二人到门口,想了想说道:“今日芝姐儿正在灶房里准备烧鸭呢,你们晚间下值了过来尝尝?”
“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沈砚想着刚刚看到的搞笑一幕,心里正好奇起吹成球般的鸭子能烧制出如何味道,索性应了下来。
陶应策也有同样的想法,两人走进大理寺衙门时还在议论,说着说着又提起荣娘子的案件来。
“你让人去查了吗?荣小郎去没去学堂读书?”陶应策听到沈砚得到的最新消息,面露惊
讶:“我记得他考上的是明道书院吧!?”
他们上回调查过荣家姐弟的近况,还在知情人口中得知荣小郎的课业相当不错,今年初刚刚考上明道书院。
明道书院处汴京外城,名声不小,因其年年都有学子中举,加之不限出身,所以是汴京乃至周遭白身学子最向往的去处之一。
陶应策和沈砚早前便有怀疑,认为荣家姐弟不愿大理寺介入,不愿追查祖父母与生母去世案,或许就与荣小郎学业优秀,已考上明道学院有关。
毕竟若是荣家姐弟生母乃至祖父母的死有问题,凶手极有可能便是他们的生父,那么按照本朝律法,荣小郎将不能考取功名,更不能为官。
可这个逻辑,是建立在荣小郎在明道书院读书上的。
**小郎考上书院却未去读书,这一切就说不通了。
“我已让人调取了荣家姐弟的户籍资料,还让吕三等人过去盯梢,瞧瞧具体情况。”沈砚答道。
陶应策点点头,对沈砚的安排并无异议,顺口抱怨道:“原本以为只是一桩简单的案子,没曾想竟是越来越复杂了。”
沈砚觉得也是,涉及到好几名官吏不说,就连荣家姐弟的举动也处处透着古怪。
“不过奇怪的案子多了去了。”陶应策想了想,又觉得也正常。
自打来了大理寺以后,各种奇葩案件已让他无力吐槽,陶应策想到这里,翻出一份卷宗来:“你看看这个,女子告发自家郎君与有妇之夫有奸情,要求合离。”
“……有妇之夫?”
“嗯,有妇之夫。”陶应策嘴角抽了抽,憋着笑:“原告本是带着家仆捉奸,没曾想抓到一个男扮女装的。更离谱的是,其郎君还说自己并不知道,是被该男子**的,你说这像话吗?”
“另外还有这个。”陶应衡越说越起劲,又翻出另一份卷宗来:“喏,是开封府左军巡院送来的案子,你能信竟是有人半夜裸身露腚,当街抢劫银钱的?”
“裸身?露腚?”沈砚面上空白,下意识重复一遍。他只恨自己耳朵太尖,等回过神时脏东西已经钻进脑袋里,又恨不得能穿回到一刻钟前,好让自己从一开始就别听见。
“可不是嘛,这人已是犯案四起,目前尚未被抓到,报案的四位女郎都表示自己当时被吓傻了,捂着脸,看也不敢看,故而完全记不清这犯人的模样,简直离谱!”
“这犯人毫无羞耻心,而且专挑年纪轻的女郎下手,幸运的是到目前他只劫财,尚未犯下别的案件。”
就在这时,两人忽地听到外面传来的急促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差役匆匆推门而入,面色严肃:“陶司直,出事了!”
陶应策敛起面上笑容,腾地站起身来:“出了什么事?”
差役急忙回道:“就是那个露腚,裸体额,就是那匪徒又出现了!这回,这回捅死了人!”
话音落下,陶应策和沈砚同时变了脸色:“怎么会?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就刚刚发生的!”差役回答道,“有目击者亲眼目睹一名浑身赤|裸的男人抢了一名女郎的钱袋,直接冲了出去!等他们回过神追上前,便见那名被刺女郎已是断了气,男人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止陶应策面色难看,就连迅速翻看卷宗的沈砚也皱起眉心,根据卷宗显示,在前四次的案件中,这名裸身露腚的匪徒或是在清晨出没,或是在日落时分出现,且都是抢劫财物后立即离开,并无伤人的举动。
匪徒行为的变化,有可能是其受到某种刺激,亦有可能是长久逃脱官府追踪而让他变得愈发肆无忌惮……
无论哪一种,这名匪徒都会变得更加危险,甚至后面发生案件的频率也会增加!
陶应策和沈砚交换眼神,当即拎起东西,唤上随从出了大理寺。
宋娇娘恰好瞧见这一幕,回头与女儿笑道:“人人道当官光宗耀祖,风光无限,可哪有那么容易。”
“昨日加班加点,今日刚刚点卯又要出公差,更不用说前阵子还离开汴京外出一个月有余,压根没空闲。”
“当官吏地位高,福利高。”林芝一边将刷好脆皮水的肥鸭高高悬在通风处,一边回头笑道:“您说他们苦,那您从早上忙到晚上没得空闲苦不苦?在他们跟前伺候的差役小厮苦不苦?清晨集市上的杀猪匠苦不苦?沿街卖杂碎馒头的女郎苦不苦?大清早背着柴火到汴京来卖的货郎苦不苦?”
宋娇娘听到这番话,转头一想又觉得甚是有道理,这般的忙碌是旁人想要都得不到的呢,自己一个平民百姓哪轮得到去同情官吏。
她摇摇头,不再想这事,帮女儿将肥鸭尽数挂起,然后给鸭子们打扇晾干。
足过了半个时辰,眼见铺子里已渐渐有生意了,这边浇过脆皮水的肥鸭才有了风干的迹象。
再等上半个时辰,林芝垂下一只肥鸭检查,只见脆皮水已完全渗入肥鸭身体,让肥鸭的表皮透着淡淡的玫瑰红,摸上去干爽不粘手,正是烤制的最佳程度。
林芝检查完肥鸭的状态,转身去了后院捣鼓窑炉。窑炉下方堆入木炭,点燃并让窑炉温度升高。
因为时下没有精准的温度遥控,所以林芝只能靠经验和原身敏锐的触觉来调整温度,这也是她提前一日,还特意准备那么多肥鸭的原因。
林芝瞥了一眼被林森运来的肥鸭,斗志昂扬,率先将一只肥鸭送进窑炉。
第一只肥鸭烤出来,外皮焦糊,内里却还是玫粉色的,竟是没有熟透,想来是炉温太高造成的。
林芝调整温度,再来一回。
第二只烧鸭稍好一些,可外皮裂开,汁水溢出,内里的肉质口感干菜,俨然也是失败品!
……
林芝一边记录问题,一边兼顾前堂生意。随着一只只烧鸭出来,她不免心生担忧,也不知自己能不能搞定烧鸭,明日端出成品来。
林芝专心研究,调整窑炉温度和烤制时间,殊不知外面的食客也被这潺潺不绝的烧鸭香味迷得死去活来,但凡是进来的食客,都得问一句:“这味道是哪道菜?我就要这个!”
然后得到宋娇娘的道歉:“不好意思啊客官,这是明日才上的新菜,您看看这几道如何?茄丁肉燥盖浇饭、肉末豆腐盖浇饭、滑蛋鸡肉盖浇饭……道道都很好吃呢!”
好消息是:这味道勾起了食客们的兴趣,不少人都表示明日便要来尝上一尝。
坏消息是:林芝已开始烤制最后两只,依然没有见到成功的曙光!
林森送走食客,转身进了灶房,他看到摆在案上的烧鸭,切下一块尝了尝,顿时眼前一亮:“这鸭皮又脆又香,鸭肉一口下去便爆汁,肉汁更是香得不得了!怎么能说是失败品?”
宋娇娘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林芝每做好一份烧鸭,她都会尝上一尝,除了起初的烧鸭有火候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到后面几份她已是吃不出任何区别,顶多感觉这份肉汁多点,那份肉香更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