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51节
作者:
年糕粉丝汤 更新:2025-09-22 09:12 字数:4534
待宋娇娘送完餐食,从前面回来,她便领着刘匠人往后院去:“劳烦刘匠人您几位又跑一趟,着实是一个窑炉忙不过来,想在院子里再砌一个。”
“您家的院子地方有点小……”刘匠人走到院子里,扫了一眼正在超负荷运作的窑炉,而后又把不大的院子转了一圈,心里苦恼得很。
宋娇娘听出刘匠人的迟疑,指着窑炉旁边那块地,小心翼翼问道:“您瞧,这边如何?”
其实上回将窑炉砌在外面,也是无奈之选,一来是灶房里空间狭窄,二来窑炉烤制时温度较高,冬日还能将就,到夏日真真是要闷死人的。
可他们家的院子总共就这点大,剩下的地方都被水井、田地和两只小鸡崽占据了。
昨晚上一家三口说要再建窑炉时便愁了一回,时下更愁了。
“那边不行。”刘匠人耐心解释道,“咱们砌好的窑炉,需要阴干两日方能开始使用的,否则里面石壁容易开裂破损,难已长久维持温度。”
“可我看你们窑炉正在使用,而且一时半会不会停吧?”刘匠人看了一眼宋娇娘,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这就是了,放在旁边左右两侧的温差太大,只怕凝固效果不好。”
刘匠人否决了宋娇娘的意见,而后左右查看片刻,走了几步,来到鸡笼的位置。两只小鸡崽对陌生人的到来显得很是不满,叽叽叫着扑了出来,小鸡头部已长出不少羽毛,正处于尴尬期,丑萌丑萌的。
“你们两个,去去去!”宋娇娘随手拿起扫把挥了两下,把小鸡崽赶到一边,好让刘匠人确定确定地方。
“这里如何?就是会挤压到田地的部分,这里需要填掉一部分,免得高高低低,你们走起来容易磕绊到。”刘匠人量了尺寸,尽量向宋娇娘比划出需要的大小范围。
“行,我们都可以。”宋娇娘没有意见,爽快地同意了。
术有专攻,像他们不懂这些的人还不如听专业人员的话。
刘匠人见宋娇娘好说话,也是心下一松,赶忙招呼着徒弟帮工帮着挪开鸡窝,将那片地方种的小葱和生菜等物一并挪到盆里,尽数转移到堂屋墙角边。
宋娇娘见后院热热闹闹,她也回到堂屋里帮忙。刚走进去,宋娇娘便见林森生无可恋地坐在凳上,铺门已是再次合拢上锁。
“森哥,你怎么把铺门……”
“嘘——”林森竖起手指,止住娘子的话语。直到他确定外面没有动静,方才长舒了一口气:“刚刚还有人要进来买早食,我劝走几个,还是觉得不行,送走客人后忙把大门关上的。”
外面有人闻讯而来,见着大门紧锁的林芝记是一脸遗憾。至于吃到鸭血米线汤的幸运儿,正不断与身边人炫耀这事,其中有几个就在笼饼铺前。
“那鸭血嫩滑爽口、鸭肝细腻绵密、鸭肠爽脆弹牙、鸭胗紧实劲道……哎呀,说一遍我又忍不住想要流口水了。”
“真有那么好吃?”
“真的真的!那鸭汤香得嘞!”
“就是说,价格还便宜……”
“价格这个也说不好吧?你们刚刚不是说还得配着重阳糕买吗?”另一人摇摇头,抱怨道:“她们家的重阳糕可不便宜,都快赶得上正经的果子铺了。”
“这也是。”
“可我觉得也不一定。”先前说话那人笑道,“这鸭血米线汤能这么好吃,说不得重阳糕也会做的格外好。”
几人说说笑笑,走进笼饼铺里。
其中一人说道:“掌柜的,给我包两个酸馅笼饼。”
郑掌柜满脸堆笑,赶忙取了油纸包上笼饼,送到食客手上:“官人还有别的要吗?咱们家新做了香蕈饼,要不要尝一尝?”
“不用了,你吃吗?”
“那碗米线够饱了,我就不要了。”
“行。”前面一人付了钱,笑呵呵地转身出去了:“你们说的我都起兴趣了。”
“明天你早上也去试试呗。”
“我听老板的意思……”
等食客的声音越来越轻,最终消失无声后,郑掌柜随手将几枚铜子丢进抽屉里,视线又朝着大门紧闭的林芝记而去。
半响,他侧身问花娘子:“他们家不是不做早食的吗?”
花娘子刚听了一耳朵,知道他们是听余娘子提起才进去吃的。她不想说,担心郑掌柜听得又要说是自己的错,只说:“我哪晓得。”
郑掌柜想了想,自以为搞清楚了林芝一家的想法:“到底是外地来的,看到一点银钱便走不动道了,一分一毫都不愿意放弃。”
“瞧瞧!还要人买两盒重阳糕才卖什么鸭血米线汤,不晓得的人还以为多金贵的东西。”
“这般不知黑天白日的做,说不得钱赚不到多少,身子骨倒是废了。”
“再说。”郑掌柜撇撇嘴,“家里又没个男丁,拼命成这样也是在给别人家做嫁衣。”
花娘子心头一动,倒是生出别的想法。只是她瞧了一眼郑掌柜,藏在心里没有说出来,他嘴上说林家没后,何尝不是在点自己,况且他也好的歹的都往自家兄弟屋里送,也没记得多给自家娘家一些。
夫妇看似在一起做生意,实则各自有着自己的想法。
花娘子做完了早市生意,便寻余娘子说话聊天去了,不多时她便提到早晨的事:“我听铺里的顾客说,你去林家吃了早饭?”
“哎呀,怎还有人说这个。”余娘子说起这个,可来了精神:“芝姐儿的手艺你也尝过,真真是顶好的。”
余娘子说的是最初的肉酱。
紧接着,她又说道:“可是芝姐儿毕竟才这点岁数,我以为能做几道拿手好菜就差不多了,没曾想——”
余娘子回味了一下早上吃的鸭血米线汤,啧啧称奇:“那汤瞧着并不起眼,味道却是香醇厚重,我一回想便是口齿生津。”
她咽了一下口水,笑道:“里面样样东西都好吃,那些个鸭杂也不知道芝姐儿是怎么卤制的,不仅没有半点腥膻味,而且各有各的滋味,好吃得教人直吞舌头。”
“配着细腻丝滑的面线,吃起来那就是一个:爽!”
“哎,反正超级好吃,弄得我和我官人回到铺里都还念念不舍,最后一不小心说漏了嘴。”余娘子说到这里,尴尬地放轻声音。
可说了几句以后,她又兴奋地拔高嗓子。顿了顿,余娘子又道:“而且不止是这个。”
花娘子瞅着她的反应,便知道余娘子是真心实意的喜欢。她心里的念头愈发强烈,面上还顺着余娘子的话露出疑问来:“哦?”
余娘子神秘兮兮道:“我和你说宋娘子家里还卤制了鸭头和鸭掌,据说那两物的味道也是一绝呢!”
“不过昨日份的他们吃光了,今日份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好呢,不然高低我也得买上一份尝尝。”
“您说的,弄得我都想吃了。”
“哎,是真的好吃,下回他们正经卖了,咱们一起去吃!”余娘子看花娘子满脸好奇的样子,笑道。
花娘子笑眯眯的应了声。
机会来得很快,过了五日余娘子便约了花娘子,一道去林芝记聊天。
铺里刚经过中午那波人潮,现在安安静静,空空荡荡的,唯有全神贯注的林森端坐在椅子上,正一门心思算账,他的手指快到产生重影,在算盘上打出一连串清脆的声响。
花娘子刚偷睨上一眼,便见宋娇娘热情地迎出来:“来来来,森哥正在算账呢,吵得很,你们跟我到后面坐。”
余娘子与荣家姐弟熟悉,往前也常常到院里来,故而刚走进后院她便注意到不同的地方:“这院子
瞧着小了一些?”
话音落下,余娘子又恍然大悟:“是我糊涂了,你们是把灶房挪到后面来,占了这一块地儿吧?怪不得前面的铺子瞧着宽敞了不少!”
宋娇娘点点头,先请两人在水井边落座,而后才去灶房取了三碟子吃食来:“就是这样,一来咱们家是一门心思做生意;二来我家里人少,我和官人一间房,我家女儿一间房,这点地方也足够了。”
余娘子点点头,又指着其中一碟子吃食道:“花娘子你看,这就是我说的卤鸭掌。”
顿了顿,她又问道:“娇娘,你们怎么不把这个拿出去卖?我瞧你们每天都卖出好几十只烧鸭呢,鸭掌的数量应该也不少吧?”
“嗐!你不知道。”余娘子说起这个,面上又是得意又是无奈:“鸭头和鸭掌都被人包圆了,咱们这几个还是芝姐儿听说你们要过来,提前留出来的。”
就和鸭血鸭杂一般,随着第二只窑炉也加入烘烤作业,鸭头鸭掌的数量也跟着极具增加,很快就达到林芝一家,连带着沈砚陶应策等人分赃也吃不完的程度。
“原本这两日便要上架的。”
“哪晓得郭四郎茶坊的伙计寻上门来,说是客人专门要他们买一份过去做茶点,后头又来人说是这物味道好,便与咱们家签了契书。”
宋娇娘眉飞色舞道:“故而时下咱们卤制完,便直接送过去的。”
第52章
余娘子恍然大悟:“难怪!”
宋娇娘眉眼舒展,挽着余娘子的胳膊抱怨:“也是这窑炉能派上用场,我这才有了功夫和你说话聊天呢,前面几日你都不知道,我感觉我都快累死了!”
“谁教你们家的烧鸭恁好吃!”余娘子掩嘴笑道,“我家官人去进货时,人知道他是大理寺前街市的,都要问上你家两句。”
余娘子和宋娇娘好几日未凑在一起说话,那是有说不完的闲话。两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以至于都没注意到沉默的花娘子,更不知道她心底惊起的波澜。
花娘子难以置信地看向宋娇娘,郭四郎茶坊!?她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很想张口问个清楚,毕竟那家茶坊颇有名气,占地面积极广,消息灵通,可谓是汴京城里数一数二的包打听。
像是那般有名的铺子,也来问林芝记定东西了?花娘子口中生涩,她家铺里做的笼饼,去那些小茶馆还得分两成利给人铺里,又或是交了租赁钱才肯让放着卖,更不用说让人求着上门定契书的了。
花娘子心烦意乱,随手捡起碟子里的吃食往嘴里送,只是东西刚送进嘴里,她便惊了一跳:“这是什么?”
宋娇娘和余娘子不约而同的止住声音,宋娇娘看了一眼,笑道:“这个啊,是小米锅巴。”
“锅巴!?”别说花娘子吓了一跳,就是余娘子也面露好奇。
对于锅巴,两者自然不陌生,可眼前的锅巴与她们平日在饭锅里见过的锅巴,却是长得完全不同,锅里烧制出来的锅巴红棕色乃至焦褐色,有着浓浓的碳烤香气。
而眼前的‘锅巴’却是金灿灿的。
不仅如此,上面还洒着粉末,嗅起来更是一股奇妙的香味。
宋娇娘笑道:“郭四郎茶坊的人说的,若是有甚新鲜玩意做出来,可以送到他们那边,芝姐儿闲暇时便做了几样,你们尝尝,老有味道了。”
余娘子闻言,毫不犹豫地捡起一片放入口中……刹那间她明白了花娘子惊愕的原因,这锅巴轻轻吸附在唇瓣上,刺刺的触感着实奇妙又古怪。
她愣了愣,才咬了下去。
前所未有的松脆声在余娘子耳边奏响,她不受控地发出低呼:“这是什么?”
这种,这种口感,这种比她吃过的任何炸制品都要来得松脆,都要来得奇妙!
余娘子又捡起一块,放入口中。
然后她再捡起,再放入,接着捡起,接着放入……无限循环,直至碟子都变得空荡荡为止。
余娘子伸手去拿,捞了个空,这才回过神来:“哎,哎呀!”
“没事没事,你们爱吃我再拿点来。”宋娇娘高高兴兴的起身,又拿了一碟子过来。她看着余娘子和花娘子吃得高兴,便愈发得意女儿的本事,心情也是好得不得了。
余娘子是吃得开心,吃完锅巴,又吃起旁边的肉脯:“唔,这个也好吃!”
“这是蜜汁猪肉脯,香吧!”
“的确香。”余娘子连连点头,“若是看戏喝茶时能吃着这个,那简直快活如神仙!”
花娘子默默听着两者对话,心思转动,她先头听到自家官人的话语以后,便有意给自家侄子保媒,她家侄子乃是秀才,可惜运道不佳没能考上进士,家里也没钱再继续供其读书,时下正在书铺里给人抄纂书籍,偶尔与人纂写碑文,一月多时能赚七八贯钱,少时也能有两三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