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52节
作者:
年糕粉丝汤 更新:2025-09-22 09:12 字数:4463
虽不及林芝记铺子收益高,但他毕竟是个读书人,就林芝记的收入足够供他去上好的书院读书,后头入仕为官,芝姐儿亦是官家娘子,岂不美哉?
花娘子越想,越觉得是个好主意。她打定主意以后,也不酸林家生意好了,不酸芝姐儿手艺好,反而笑眯眯听着,好似夸的是自家一般——也是,待到侄子娶了芝姐儿,这些东西还不都是她家的!
花娘子打定主意,又热络地插入话题,与两人说笑起来,末了还从宋娇娘手里要了一些猪肉脯。
等返回自家铺里,她便收拾东西,准备回娘家一趟,好与弟弟弟妹商量商量这事。
“让你看铺子,你咋看的?”郑掌柜去各家铺里送完货,回来便看架子上空荡荡的,忍不住拉长脸:“就知道去闲聊八卦,也不知道多揉点面用,瞧瞧前面全都空了。”
花娘子闷不吭声,低着头收拾东西,由着郑掌柜在那抱怨:“啧,你又要回娘家去?还包了那些果子和茶叶……咦?那包装又是什么?瞧着怎像是肉干?你不会是把家里的沙鱼翅鳔也拿去了吧?那可是我好不容易求人求来的,打算送人的礼物。”
郑掌柜不免心气不顺,他那时见花娘子长相俏丽,眉目含情,身材纤细,一门心思地求娶,没曾想花娘子不但是个不下蛋的母鸡,而且出嫁以后还全惦记着娘家,家里的酒水、茶叶乃至布料,恨不得尽数搬回去。
他见花娘子没作声,索性弯腰从包裹里翻出油纸包来。
“那不是沙鱼翅鳔!”
“那是什么?”郑掌柜见花娘子反驳,更是怀疑,扯开油纸包便是一愣,只见里面出现的是一散发着油香的神秘之物:“这是……什么?”
里面正是从宋娇娘那拿来的猪肉脯,肉脯与寻常肉脯不同,表面非但不暗沉,反而泛着琥珀色的光泽,边缘带着焦香的深棕色,嗅着竟是带着一股淡淡的甜香。
“是宋娘子送我吃的。”
“啧,那你也不知道留些!”郑掌柜索性翻开花娘子的包袱,翻看一遍,拿出一样便念叨一回:“……我说你上回澡豆没用完,又去买了一回,连这都要你带回去?你娘家是穷成这样了吗?”
花娘子气得脸红,扯回东西便跑。郑掌柜瞧着她的背影,摇摇头,根本没追
上去的打算,而是捡起一片猪肉脯放入嘴里:“……唔?”
刚刚嗅着便有一股淡淡甜香的肉脯,待放入口中以后那股子甜香愈发浓烈,期间还有炭火炙烤后的焦香,以及肉脯本身的醇香。
郑掌柜细细咀嚼,那肉质软硬适中,不柴不硬,先是甜味,后是咸香,越嚼越香。
郑掌柜下意识捻起第二片,直到即将放入口中时方才回过神。他瞧着油纸包里可怜的数量,想了想,没舍得再用,而是打算拿回去给爹、娘和弟弟一家尝尝。
正想着,他忽然想到一件事儿上,嘀咕道:“这是林芝记做的?”
郑掌柜的脸色顿时不好看了,前些日子说的闲话如浪潮般翻滚上来,紧接着涌起的便是一股子恼意,气得想要直接把这肉脯丢了。
可想到味道,他又舍不得。
郑掌柜思来想去,最后又折好放进包袱里,想着拿回家也不会有人问起。
“大伯,这是哪里买的肉脯,好好吃!”郑家侄女吃了一口,圆脸上满是震惊。她双手捧着都不舍得吃了,吮吸着上头的甜味都很满足:“比我吃过的所有肉脯……不对,我觉得比三角糖还好吃!”
郑家侄女说的三角糖,亦是饴糖的一种,糖铺的商贩会在饴糖里混入果脯等物,再切成三角形状,饴糖的甜蜜加上果脯的酸甜味道,是汴京城里孩童们最爱的零嘴,没有之一。
郑掌柜的弟弟与弟妹闻言,也是纷纷拿起来尝。他们吃了以后,便露出惊讶之色:“还真是……”
“大哥是从哪里买的?”
“这般好味道的肉脯,怕是不便宜吧?”郑掌柜的弟媳林氏吃完一块,意犹未尽。不过她强撑着理智,默默将其他肉脯合起来,不让儿女再拿来吃:“大哥家里可是都拿来了?拿些回去给嫂嫂吃吧。”
“不打紧不打紧。”
“哥——”郑掌柜的弟弟闻言,顿时哭笑不得:“你又与嫂子怄气了?莫非是嫂子又拿东西回去了?”
诸人都知花氏的性子,已是见怪不怪。有时候郑掌柜见花娘子拿东西回去,便也提着一摞东西来自家,嚷嚷着都给侄子侄女。
林氏不爱占便宜,又恐大哥家里吵闹起来连累自家,便也时常送东西过去。
“哎哎哎怎就成我的错了?”郑掌柜见弟弟一家开始念叨自己,顿时愤愤不平:“是你们花嫂子从林芝记拿来,偷偷摸摸想带回娘家去,连给我尝一口的意思都没。”
“我看着恼火,方才扣下的。”
“……大概是哥又说嫂子了吧?”郑二郎想了想,说道:“比如说嫂子不着家。”
“不爱做事,待客也不笑。”
“还说生意差都是嫂子的问题。”
夫妇两人默契十足,你一句我一句,直说得郑掌柜脸红脖子粗。
就在这时,郑掌柜的侄子郑小郎回过神来,惊呼道:“林芝记?莫非是专做烧鸭的林芝记!?”
三人争吵声戛然而止,郑掌柜忍不住皱起眉来:“你也知道林芝记?”
郑小娘子惊呼:“大伯不知道吗?”
郑小郎跟着说道:“我在铺里工作时,常有人说起林芝记的烧鸭,还有贵人在茶馆里让人去买,结果没买到而大发脾气呢!”
郑小郎在汴京城一家中等茶馆里做茶博士,不但日常能接触到不少官吏与富户,而且还能听到不少消息,之前还听说南方闹灾的事儿,让家里提前囤了生丝,而后转卖让家里小赚了一笔钱。
故而他年纪不大,家里人却对他甚是信服,郑掌柜也是一样,每回来了弟弟家就抱着喊心肝,回头又嫌弃花娘子没能怀上一个,以至于花娘子看到郑二郎一家就白眼飞上天。
郑掌柜将信将疑:“不至于……吧?林芝记也不是什么专做烧鸭的,还做盖浇饭,那饭菜便宜的才九文一份,穷酸得很。”
“大理寺前……”
“明明就是大伯你家那边啦!”两个小的回忆了一下地址,连连摇头道。
郑小郎涨红了脸:“大伯,大嫂与林芝记铺里的娘子关系如何?若是好的话,不如请嫂嫂帮忙说说话,咱们要是能帮着代购买卖,不但能赚上不少,而且说不得还能与几位官人打上交道呢!”
“……”郑掌柜顿时沉默了,一张脸忽青忽白忽红忽紫的。他吭哧吭哧半响,嘀咕道:“就,就,就那样吧。”
郑小郎恁精明,哪看不出大伯眼里的抗拒,回头与爹娘道:“就咱们家大伯那张嘴,莫非是得罪人了?”
“不至于吧?”林氏摇摇头。
“你大伯嘴毒了些,却只是个窝里横,没胆在人前说。”郑二郎想了想,直言道:“说不得是背后说了人闲话,拉不下面子,待过些时候等他想通了,再去问问罢。”
第53章
且不说郑掌柜的复杂心情,那边花娘子去了娘家则是天花乱坠一通说,直把爹娘说的心动了。
“这么听起来,还真是不错。”
“二郎,你说怎么样?”
花二郎犹犹豫豫,既没立马同意,也没直接拒绝,想了想才说还得再相看相看。
花娘子见状,便将打听来的消息告诉几人:“我听宋娘子说他们明日要闭店休息,全家登高拜佛去呢,到时咱们也过去,二郎与弟妹瞧上一瞧,咱们再做决定。”
花二郎方才松了一口气,赶忙应下这桩事儿来。等送走花娘子以后,他方才开口道:“爹,娘,咱们不是说好要让小郎考上进士,再寻个得力的官家娘子的吗?这外地来的商户女,哪里配得上咱们家小郎!”
“我自是晓得商户女配不上咱们家小郎。”花阿翁抚着胡须,叹道:“可你也晓得咱们家如今手上紧张,连给小郎师傅的束脩都拿不出……瞧瞧小郎如今只能日日在书铺里替人抄书,借此来温习功课,连昔日落在他后头的,都要爬到他前头了。”
这话说的花二郎脸上通红,上回姐夫给家里传来消息,要他们囤些生丝赚钱。
他起初压根没信,敷衍几句便把这事抛到脑后。直到生丝涨价的消息传入耳中,他才急急赶去囤货,没曾想不过两三日姐夫便传来消息让他们卖掉。
花二郎见买进卖出根本没赚几个铜子,自是不舍得很,又一次敷衍过去。
哪晓得后头生丝价格急转而下,等他急急忙忙卖出去,别说赚钱了,反倒是狠狠亏了一大笔钱。
偏生花二郎面上还得道感谢,买了东西送上门去,背后却是怂恿姐姐把东西拿回家,更是没少在爹娘跟前抱怨。
眼见花二郎不作声,花阿翁往下说道:“你姐姐介绍的这人,虽是商户女,但好歹家里赚得多,供得起小郎读书。再说她家里就她一个姑娘,还不是本地的,拿捏起来也不是难事。”
花二郎听到这里,方才勉强同意,准备带上妻儿,明日登高看个究竟。
彼时的林芝尚不知道自己被人盯上,正蹲在集市上挑菊花。
汴京城有个习俗,重阳节那日各家各户门口都要摆上用菊花做的花门,街市行会还会前来评比,看看谁家的菊花最好看,摆得最体面。
林芝光是看着就觉得头晕眼花,除了好字也想不出别的词来,更不明白菊花为何会有如何多的颜色和名字,到最后她已是头疼得厉害,忍不住嘟嚷起来:“早知道应该让娘来……”
“芝姐儿?”
“?”林芝闻声回首,见是沈砚,愣了一愣:“啊,沈郎。”
沈砚含笑上前:“你——”
林芝左右环顾:“你——”
两人同时开口:“怎么就你一个人?”
话说出口,两人又齐齐愣住。
沈砚眉眼舒展,轻笑起来:“陶府今日宴客,我并不想露面应酬,便出来逛逛街市赏赏花,你呢?”
林芝皱了皱眉,叹道:“明日便是重阳节,爹娘让我来买菊花。可我往昔没养过花,也没留意过这些,现在看着眼花,实在不晓得该如何挑。”
“不嫌弃的话,我帮你?”
“哎?可以吗?”
“自然。”沈砚领着林芝穿梭在花摊之中,如数家珍地介绍:“这种黄白色,花蕊像莲蓬的叫做万龄菊,有延年益寿的意思,大多人家都爱用。”
林芝懂沈砚的意思,简单来说,这就是买了不会错的基础款,她小手一挥:“好!老板来两……不,三盆!”
“等等等等。”沈砚哭笑不得,赶忙拦住要下单的林芝:“你可曾想好要做什么样子的花门?”
林芝动作一僵,默默摇头。
沈砚无奈叹气:“那我先带你逛一圈,给你介绍一些,有了想法以后再确定要的款式和模样。”
“这种纯白色的,开得尤为大的,叫做喜容菊。”
“还有这种粉色的,叫做桃花菊。”
……
林芝面无
表情地听着,思绪宛如一团浆糊。等到沈砚低头看到她清澈的双眼,便知道自己那些话怕是从她的左耳朵进,又从右耳多出,半点也没在脑袋里留下痕迹。
沈砚哭笑不得,忍不住想芝姐儿明明做菜的时候,一会一个主意,看来芝姐儿若是在厨艺一途上是天才,那么她在花艺一途上便是笨蛋。
他哑然失笑:“算了,不如我直接帮你选吧?”
林芝眼前一亮,连连点头。
沈砚考虑到林芝记铺子新开,便以红色为主题,随即自行上前问价挑花,没多久跟前就摆了好几盆。
眼看菊花数量差不多,他便转身来寻林芝,却见她正蹲在另外一间摊子前,半响付了一把铜钱,捧起两盆花来。
林芝捧着花,专注地看了半响。而后她转过身看向他,等沈砚回过神来,便发现手里被塞进一盆花。
“这个给你。”她又把另一盆往他怀里送了送,心情颇好:“没想到集市上还有卖这个的!”
沈砚低头看去,只见花盆里的植物不算大,却长得郁郁葱葱,枝条上开着形似牵牛花的淡紫色小花,瞧着甚是清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