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57节
作者:年糕粉丝汤      更新:2025-09-22 09:12      字数:4083
  她将团子捞出,放在盘里。紧接着她洗净双手,再将团子揉了又揉,不多时便将团子揉得光滑匀静。
  余娘子看得眼睛都直了,眼见林芝动作告一段落,她悄声道::“这是好了吗?”
  宋娇娘也觉得与早上见到的已是一般无二,伸手便要去拿,结果被林芝眼明手快地挪开。
  “娘,您急什么?”林芝斜了她一眼,“这才做了一半,还有内馅呢!”
  第58章
  再来,林芝将内馅做好,揪下少许面皮裹了内馅,把圆滚滚胖嘟嘟的团子搁在盘里。
  “喏,现在才是好了!”
  “瞧着简简单单的吃食,竟是要这么多步骤。”宋娇娘光看着雪白粉嫩的软酪,难已想象看似简单的吃食,竟是足足花了近半个时辰才完成。
  余娘子更不用说,别看她看到了全过程,可要她说一遍的话,恐怕她也只会阿巴阿巴了。
  余娘子甩甩头,把刚才那一连串让人头晕目眩的操作抛到脑后,现在最重要的是尝一尝!
  宋娇娘俨然也是这么想的,她兴高采烈地把盘子挪到面前,催促道:“余娘子,快尝尝!”
  说罢,她率先拿起一个来。
  只吃了一口,宋娇娘便露出喜色:“真的一模一样!”
  余娘子还不晓得这甜点叫甚名字,先往嘴里送了再说。她吃了一口便杏眼圆睁,无论是软软糯糯的外皮还是那香甜可口的内馅都正戳在她最喜欢的点上,说有多好吃便有多好吃!
  “哦哦!真的好吃!”
  “对吧?今天中午我还是头回吃到这个呢。”
  “等等?这是聚友楼的甜点?”
  “对啊!我刚刚不是与你说了,我们中午就是在他们家——”宋娇娘以为余娘子刚刚没好好听呢,板着脸儿又说了一遍,却不想余娘子眼珠子都快弹出来,吃起软酪来那是小心翼翼的。
  那模样把宋娇娘看得一愣一愣,她咬了一口软酪,含含糊糊道:“呜唔?”
  宋娇娘咽下软酪,疑惑道:“就是聚友楼的,怎么了?”
  余娘子忍不住拔高声音:“还怎么了?你知不知道聚友楼是什么店!”
  “酒楼!”
  “哎呀——”余娘子跺了跺脚,想着宋娇娘一家才刚刚来汴京不久,忙细细说道起来:“咱们汴京城的酒楼,你知道几家?”
  “额……樊楼?”宋娇娘想了半响,就记得那家最大的了。毕竟樊楼壮观巍峨,据说在其楼顶的观光台甚至能看到大内景象,各种传言更是给樊楼笼罩上一层神秘面纱。
  别说进了汴京城以后,就是往日还在太平州时宋娇娘便听人说过。
  余娘子哭笑不得:“除此之外呢?”
  宋娇娘理直气壮:“不知道?”
  余娘子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忍不住眼前一黑再一黑。她带着最后一丝期盼望向林芝:“那——芝姐儿知道不知道?”
  林芝见水已烧开,便把数只捆得结结实实的螃蟹放进蒸锅,转身冲着余娘子腼腆一笑:“还请余娘子给我们解解惑?”
  “你们啊……”余娘子扶额叹气,还是打起精神问:“还记得行会吗?”
  “这自然记得!”宋娇娘抢先道,他们开业之前在官府登记造册,而后又申请加入饮食行,还拿到了饮食行发布的册子,内里有各种经营规范和注意事项,写得甚是详细。
  “别的地方我不清楚,咱们汴京城的总行首,是一年一换的。”余娘子给两人仔细说明,“下头还有几位副行首,分管着城里部分区域的饮食行。”
  宋娇娘听得一愣一愣,林芝却是恍然,这行会倒有些像后世的行业协会,又不尽相同。
  比如当下的行会是在官府监督下成立,既要维护行业利益、协调同行竞争、组织活动,还得对接官府,承担征敛税务等工作。
  这也意味着行首与上层人员能与官府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能够获得一定的特权和便利,让人趋之若鹜。
  同时这般的利益也不免让人担忧被人长期把控,这才有了一年一换的规矩。
  林芝一边琢磨,一边记着时间。
  待一刻钟到了,她立刻揭开锅盖取出螃蟹,各个金红油亮,肥厚的黄膏像是要从壳里满溢出来,别提有多肥硕了。
  她拆着绳结,随口道:“那隔一年还能再轮上吗?”
  “问得好!”余娘子冲着林芝竖起大拇指,“刚刚我不是说了有数位副行首吗?实际上这行首之位便是副行首轮流担当。”
  “那不是还被一帮人手握着?”宋娇娘听到这里,忍不住提问道。
  “这就说到关键了。”余娘子兴冲冲道,“副行首是官府先选出名单,再由行会成员投票定的。”
  林芝把蒸好的螃蟹搁在桌上,随即撩起帘子,唤林森和吴掌柜也一道过来帮忙剥蟹。
  两人刚进门,便听见余娘子说道:“官府选名单,只看一条:便是各家饮食铺头年的税银数。”
  宋娇娘闻言蹙眉:“这怕是不公平吧?我瞧见好些酒楼饭馆里还经营旁的,并不全靠饭菜?”
  “官府嘛,只看结果。”吴掌柜听了两句便明白了,笑着接话道:“不过官府那边也是有这等疑虑,故而名单足有五十位。”
  “也就是去年销售最高的五十家铺子?”林芝问道。
  “正是。”吴掌柜拆开螃蟹,动作笨拙地用蟹八件掏出蟹肉和蟹黄。就他剥一只的时间,林森都已剥好三只了。
  吴掌柜看着自己面前乱糟糟的一堆,有些尴尬地停了手,专心给林芝一家讲解:“然后行会内部再进行投票,选出前二十位当副行首,最后二十位副行首再行选出行首。”
  “这么说,还是老铺子占优势?”林芝想了想,新铺子就算年营收冲进前五十,还得再经两轮选拔,当年想当行首,几乎没指望。
  说不定转年营收就掉出前五十了,更别提后续了。
  吴掌柜笑了笑:“行首本就是行业内有威望最盛、资本最厚或经验最多的商户来担任,新人今年厉害,明年说不定便消声灭迹,加之经验不足,又如何为行会成员谋取福利?自然是难以入选。”
  “如今汴京城,有好几家铺子二三十年稳稳在前五十,年年当副行首呢。”余娘子接话道,“其中便包括聚友楼。”
  宋娇娘这才知道聚友楼的份量,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不过这些事到底与她并无关联,故而宋娇娘很快平复心情,好奇询问:“那樊楼呢?”
  “樊楼的确在前五十,甚至回回都排在前三,不过从未入选过副行首,甚至
  这几年行会内投票排名都是倒数。”
  “怎么会?”
  “行会里不少人都说樊楼相比起酒楼饭馆,更像是聚集在一间酒楼里的瓦子。”余娘子意味深长,“甚至前几年开始,便一直有饮食行的成员提议要将樊楼移出饮食行会。”
  林芝听着,渐渐恍然,想来虽然酒楼饭馆能借歌舞娱乐来提升自己的营业额,加大竞争力。
  可这便是一把双面刃,既能将铺子的营业额提升,也能让铺子的口碑下降。
  行首行首,乃是一行之表率,是行会内部与官府都认可的领头人,又怎能让投机取巧者来担当。
  林芝取来数枚鸡蛋,打入碗里,添上少许盐巴,而后手执筷子快速搅打,再加水过滤,直至变成细腻的鸡蛋液。
  而后放入碗里,上锅蒸熟。
  林芝忙忙碌碌的时候,诸人剥螃蟹的速度也随着熟练度上升而提高。
  宋娇娘将最后一只螃蟹剥好,啧啧笑道:“聚友楼是如何的大牌子也无妨,反正咱们只是登门的食客罢了。”
  “那可不一定!”余娘子闻言,笑道:“你可知道新年新人会?”
  “新年新人会?那又是什么?”
  “新年新人会便是给新商户的一个展示机会,待到新年年节里州桥夜市那便会有一块地儿给邀请的商户,请他们展示厨艺,售卖吃食,借此选择出新人王。”
  “而这些商户,则是行首与副行首所挑选上报的。”余娘子想了想,笑道:“虽然你们家来得有些迟了,但生意这么好,指不定今年便会被上报呢!”
  宋娇娘这下打起精神:“新人王?”
  余娘子面上满是向往,点点头道:“据说获胜者不但能拿到一笔奖金,而且还有可能入选尚食局呢!”
  “尚食局?”宋娇娘此前听戴博士提起过,依稀还有些印象:“可之前我听戴博士说,光禄寺每年都会从民间选拔一批擅烹饪诸物者,优秀者还能被举荐至尚食局,不一定要通过这个的吧?”
  “是吗?这我也不清楚。”余娘子闻言愣了愣,迟疑道:“不过我知道一件事,凡是拿过新人会前三的餐食,多半便会风靡整个汴京城!”
  “哇——”宋娇娘闻言,瞬间张大了嘴。光是想想,她便止不住地激动起来。要是能风靡整个汴京城,那他们一家一天能赚多少钱哇?
  林芝瞥了一眼,不用想都知道自家娘亲又开始想入非非了。她摇摇头,而是又从筐里捡出数只活蟹,冲洗一番后从腹部下刀,而后掀开蟹盖,褪去蟹腮,将带黄的蟹腿搁在盘里。
  热锅冷油,待油温上来林芝也给螃蟹腿顶部带肉的一块都裹上一层面粉,随即将蟹腿一个接一个放入锅里。
  随着滋的一声,金灿灿的油花翻腾而起。等蟹腿颜色变得橙黄,面粉裹住的部分也变得金灿灿,便可以捞出控油,放在一边等待使用。
  紧接着,林芝将大部分油倒出,往锅里剩余的油里倒入葱姜蒜与豆瓣酱。
  与此同时,水波蛋也蒸好了。
  林芝将蒸蛋取出,借用里面沸腾的热水顺便给年糕焯个水。
  待铁锅那边炒出红油,倒入蟹腿,加入黄酒与水,最后再放入焯好的年糕片。
  末了来些盐巴、胡椒和蚝油,再用少许砂糖提鲜,最后洒上青葱。
  待稍稍收汁,便可起锅。
  林芝将螃蟹炒年糕盛出,换了一个锅子,又将刚刚剔完蟹肉蟹黄的螃蟹壳丢入锅里,用小火煮上片刻,再往里倒入胡萝卜、拆好的蟹肉与蟹黄,稍加调味,勾上芡汁,最后浇在刚刚取出的蒸蛋上。
  不过眨眼的功夫,便做完了三道螃蟹料理。林芝先吩咐几人端出去,接着将目光移到盆里遗留下来的蟹壳、蟹肉和蟹黄。
  她自是不会浪费一分一毫,重新将蟹壳尽数放入锅里,倒入刚好没过蟹壳的菜籽油,再用小火慢慢熬上两盏茶。
  至于另外的蟹肉和蟹黄,嗯,先用毛巾盖着,待一会儿再用。
  林芝做完手里的事儿,转身撩起帘子走出去,她看向正安安静静等着的四人:“你们等着做什么?快吃吧!”
  “大厨都还没落座,怎么能开吃!”余娘子捂嘴轻笑,赶忙拉着林芝入座:“来来来,快坐下。”
  林芝笑着应和,坐在几人当中。
  诸人目标一致,伸手探向蒸螃蟹。
  吃螃蟹,头一个自然要吃蒸的。
  第59章
  盘里码着五只橙红色的河蟹,螯钳上的尖刺还泛着水光,旁边银碟里盛着姜醋,光是看着便让人食欲大振。
  几人纷纷捡起螃蟹,安安静静地剥开蟹壳,露出满满当当的蟹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