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放下手中茶杯,瓷杯轻碰桌面的声音打破了那说不出的压抑,李暮歌轻笑一声,语调愉悦地说道:“大皇姐,这世上的巧合有很多,只要结果向善,何必多思多忧,平添烦恼呢?”
大公主深深看了李暮歌一眼,垂眸不语,当她的视线从李暮歌身上挪开后,李暮歌浑身一松。
长期居于高位养出的一身威势,实在是骇人,李暮歌心道一声恐怖,继续劝说大公主别纠结。
“佛说世人三千烦恼丝,要我说啊,烦恼多了,烦恼丝可就少了,近来失眠多梦,脱发严重,大皇姐一头乌发叫人羡慕得很,可有保养的秘方啊?”
大公主闻言,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李暮歌的头,上面是连发缝都看不清的乌黑浓密的秀发。
“咱们姊妹们的头发都多,父皇和太子头发也多,随了先帝了,先帝老时,还是一头黑亮的秀发,不像是那些朝堂上的老头子,年纪大了,戴上官帽都遮不住秃了的头顶。”
李暮歌倒还真不知道盛天皇帝有这种奇异之处,盛天皇帝死时八十多岁,头发还都是黑的,又长寿身体又好,这基因真是强大。
李麒活的时间也长,就是后来脑子不太好使,可能得了痴呆了。
话题一下子从严肃的朝堂政事转移到了头发上,大公主没有再将话题转回去,姐妹俩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闲话,时间过得极快,等天快黑了,李暮歌便走了。
前脚李暮歌离开,后脚颜士珍下值到了大公主府。
“殿下,长安公主来过?”
颜士珍进屋看见大公主人还躺在床上闻香,对面的茶具还没收走,便知有客人,能被大公主接到帐中接待的客人,目前唯有一个长安公主了。
大公主闭着眼睛嗯了一声,摆摆手示意颜士珍坐到她对面去,颜士珍见状,脱了鞋,跪坐在床上,为大公主煮茶。
热气与香气混在一起,那香更好闻了。
“太子今日送了陈情书吗?”
有言官弹劾,就必须上陈情书,将事情讲明白,若是官员们不服陈情书所说,那就继续弹劾,直到皇帝做出决断,事情才会有结果。
皇帝如今迟迟没有开口,言官和太子之间的斗争,一时半会儿不会结束。
“并未,听东宫的人说,太子卧床不起,像是病得很严重。”
“跟父皇前几日得了一样的病吧?”
大公主开口是一点儿不客气,连带着皇帝都一起挨数落了,颜士珍习惯了大公主的“毒舌”,没什么特殊反应。
“哼,老二就是个怂货,以前缩在荣阳身后,现在荣阳自顾不暇,他连冒出头来看看的勇气都没有。”
“殿下,太子终究是太子,比起其他人,太子的位置实在是优势太大了。”
颜士珍等大公主骂完才开口,从她的口气里能听出来,她其实是赞同大公主的话的。
同样认为太子本人是个怂货。
“唉,太子命好啊。”大公主感叹一声,“今日试探了下长安,你之前所言无误,魏王的死跟她脱不了干系,还有现在闹得满城风雨的科举舞弊,估计同样是她的手段。”
“士玉想来已经追随了长安公主,做了她的门客,长安公主对魏王下手,可能是为了报复之前荣阳公主杀她的仇。”颜士珍并没有因为自己猜对了而高兴,她反倒更担心了,“士玉这孩子,从来不是个野心勃勃的性子,她更不喜欢参与到这种纷争之中,怎么就对长安公主如此忠心耿耿了呢?”
颜士珍少见得说了一大堆话,大公主能感受到颜士珍对妹妹的担心。
这让大公主莫名有点儿心虚,因为说起来,长安也是她妹妹,但她从来没有如颜士珍一样,打心底关心过这个妹妹。
旁的妹妹也就算了,如荣阳一流,大公主恨不得弄死她,肯定不会关心,十四却不同,十四是唯一一个立场鲜明,站在她这边的公主。
“咳,或许是合了眼缘,你也不是个爱好纷争的性子,不也为了我,上刀山下火海,闯了无数次难关吗?”
颜士珍笑着应了声是,低头倒茶时,眼中却有了些别的意味。
昔年她入宫进学,盛天皇帝一眼选中她,将她送到了大公主身边,后来时局变动,她除了效忠大公主外,从无他路。
士玉也是如此吗?
颜士玉含泪表示,是啊!
再给她一个选择的机会,那天在太学,她绝对不会跳到水里去救人!一步错步步错,她真的是错了太多哇!
缩着身子躲在鸡圈里,闻着那浓浓的鸡屎味,颜士玉面无表情,像个没有感情的杀手。
等外头一声令下,颜士玉从鸡圈里冲出去,在月色之下,将那趁着深夜回家看望老娘的犯人逮住了。
犯人激烈反抗,被邹少卿一刀砍掉了双腿。
凄厉的惨叫声传出去老远,在夜里不住回荡,平日里白天晚上都很热闹的村庄,此刻连一声狗叫都没有,家家户户灯火全灭,犹如鬼村。
“不错啊,咱们的颜青天今日表现也是极好,犯人能被抓住,全靠你的忍辱负重,回去后,本少卿一定会在温卿面前多说说你的功绩!大理寺能有六娘子,真是如虎添翼啊!”
“少卿言重了,一切都是下官分内之事,不敢居功,少卿若是无事,下官回家更衣洗漱了。”
“去吧去吧,今日真是辛苦!”邹少卿说着想上前拍拍颜士玉的肩膀,但是一走过来就闻到了那股萦绕不散的味道,他哈哈一笑,转身去抓人了。
颜士玉面无表情地看着邹少卿走远,邹少卿说话的时候,恨不得离她八百里。
但凡邹少卿离她近点儿,她就真信邹少卿的话了。
什么如虎添翼,是部门多了个打杂的,外头多了个扛刀的还差不多!邹祁人长得老实,内里也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
跟那位大理寺卿如出一辙,怪不得这俩人师生,一脉相传的狡猾。
老狐狸和小狐狸!
上马车的时候,颜士玉心里还在骂。
撩开车帘,任由风吹入车厢之中,带走了那些怪异的味道。
蹲在鸡圈里,颜士玉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别说蹲鸡圈了,她在大理寺这些天,尸体都不知道接触多少具了,命案产生的尸体,那真是死状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其中不乏早已腐烂发臭的尸体,鸡圈那点儿怪味比起尸体烂臭的味道,根本微不足道。
颜士玉之所以心情不好,是因为李暮歌给她下了任务,让她查一查一桩旧闻。
十年前,后宫死了个才人,那才人还怀着孕,一尸两命,最后皇后查到了良嫔身上,是宁泽世以状元的身份,将良嫔保了下来。
时过境迁,后宫早就无人提及当年死去的才人和小皇子,但大理寺掌管天下刑狱,哪怕是后宫死了人,也得在大理寺走一走流程,记录在案。
记录归记录,案子结果是不是真实的,那就不一定了。
大理寺实际上的工作是复审案件,遇到一些非常严重的案子,底下查不了,大理寺也得负责帮忙破了。
大庄很多职位都是这样,有时候官员不光要管自己职责内的事情,还得越权管一些别的,主要是因为选官时,官员素质不一,不是每个官员都是踏踏实实考上来的,也不是每个官员都有真材实料。
十年前,邹祁已经进入大理寺,那个时候他是大理寺正,主要负责审案。
颜士玉认为邹祁一定知道什么,可是邹祁嘴跟蚌的嘴一样,闭得死死的。
真是让人头疼。
颜士玉想,十四公主就给她下了这么一个命令,如果她连这事儿都办不好,以后想要离开大理寺,估计更难了。
毕竟一个没有能力的属下,哪个主子会老想着?
以前十四公主身边只有她一个谋士,颜士玉还挺有安全感,结果现在不一样了,文绮楼发力,李暮歌认识了好几个有才能的人。
其中最为优秀的,是个名为常盈栀的女子。
颜士玉想,她必须想个法子,尽快让邹祁开口,查清楚这个十年前的旧案!让十四殿下想起她来,把她调离大理寺!她才不要在大理寺呆一辈子!
她暗下决心,马车在夜色里跑入了长宁城。
说起常盈栀,李暮歌是真的颇觉惊喜,她没想到能从民间找到如此优秀的谋士。
常盈栀以前多是被世家聘请,为世家贵女教书习字,后来她父母双亡,丈夫也死了,只留下她一人,她便干脆找了个道观,成了一位坤道道士。
常家算不得世家,家中有底蕴但早已没落,所以常盈栀算是寒门出身,她还有个哥哥,读书天分一般,年近三十才去考科举。
然后倒霉的常家郎君,正巧碰上了太子门生舞弊。
不知道是考上了名次被人顶了,还是压根没考上,最后放榜,榜上无姓常之人。
那位常郎君认为是前者,这些日子没少写诗抨击科举舞弊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