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作者:汀柏荣荣/橙汁感谢      更新:2025-09-22 09:34      字数:3893
  
  楼心澄还想努努力,最后皇权和她对医学的探索之心,她选择了后者。
  李暮歌见楼心澄这样坚持,心想若坐实了良嫔死于蛊虫,那或许可以将此事追溯到十八年前,将一切蛊虫之害推到那位南疆圣女身上。
  不对,都不用她栽赃了。
  十公主是死于六公主的蛊虫,六公主是受到自身蛊虫的反噬,良嫔身上的蛊虫来的蹊跷,多半就是那位南疆圣女的手段。
  “行,本殿下会同父皇讲一声,对了,剖开之后,你会缝合吗?”
  李暮歌想着,总不能管剖不管缝吧。
  楼心澄立刻点头,说道:“殿下放心,卑职必定会让良嫔娘娘完整下葬。”
  大庄已经有伤口缝合技术,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超高的死亡率不是因为技术不合格,是因为消炎药的效果一般,以及,对细菌病毒的认识不够。
  所以理论上,只要给古代人显微镜,让古代人认识到细菌病毒的存在,医学的顶尖水平就会快速提升至接近现代的程度。
  李暮歌想着,她以后一定要弄个显微镜出来,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小命着想,这世上最顶尖的医生就在宫里,提升太医的医术,能保住她的小命!
  “好,既如此,本殿下便勉力一试,希望父皇能够应允,叫你和付太医查清母妃的死因。”
  楼心澄大喜过望。
  李暮歌则立马去找了皇帝,跟皇帝说了此事。
  她以为皇帝会犹豫很久,谁知皇帝直接答应了,但随后他又说,让宁家人置办良嫔的入葬之地,不要让良嫔入皇陵。
  嫌弃之味溢于言表,显然是觉得身体有缺的宫妃,不配进入他的皇陵。
  对于良嫔来说,死后能回宁家祖地,或许是她一件好事。
  但是李暮歌看着老登那样,是真觉得不爽,面上应下了老登的话,心里则想着,等以后老登死了,她就将老登的尸体捐出去,让太医们好好研究。
  皇陵里就埋个空棺材吧,里头多放点儿书籍之类的陪葬品,多几本医书,算是给后人多留些遗产了。
  李暮歌从紫微宫回来后,宁泽世接到消息入宫,为姐姐奔丧。
  见到宁泽世,李暮歌跟他说了下皇帝的决定,询问宁泽世的意见。
  现代人特有的程序正义,李暮歌觉得良嫔的尸体处理问题,最好是问清楚她的家属,家属包括她名义上的老公,她的女儿自己,以及她的弟弟宁泽世。
  宁泽世并不愿意解剖,他不想让姐姐死后还要受刀伤之苦。
  他认为人死后,灵魂也能感受到身体的痛苦。
  李暮歌闻言发出灵魂一问。
  “若母妃还能感受身体之痛,那让蛊虫还留在她体内,岂不是叫她依旧如生前一般,睡不得吃不得,日日陷入幻觉中,无法自拔?”
  宁泽世被问得沉默了。
  结果还是动刀了,因为宁泽世的意愿只有李暮歌问了,实际上动不动刀,决定权只在皇帝手中。
  第60章
  赶在妃嫔下葬之前, 楼付两位太医连夜干活,终是将良嫔体内的蛊虫取了出来。
  因为楼心澄对蛊虫完全不了解,压根看不出来那黑漆漆的虫子究竟是什么玩意, 所以对此不发表任何意见。
  付太医倒是知道些许, 但知道得不多,李暮歌怀疑他知道的还没有自己多。
  因为付太医也没认出来那蛊虫是什么,倒是李暮歌, 看见蛊虫时,很快就将其与书上记载的一种蛊虫对照上了。
  母子蛊中的子蛊。
  没错, 良嫔体内是子蛊而非母蛊。
  在南疆经常用的几种蛊虫里,母子蛊榜上有名,母亲与孩子之间特殊的羁绊致使这种蛊虫的应用领域十分宽广。
  母子蛊里, 母蛊是主导角色,子蛊是听从母蛊的一方,子蛊可以有很多个, 但母蛊只会有一个, 母蛊死亡,子蛊并不会立刻死去, 而是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后,悲伤至极而亡。
  李暮歌觉得这种蛊虫不应该叫母子蛊,应该叫主从蛊, 母子是蛊虫之间的关系, 到人和人身上,就是主人和依附从属的关系。
  联想到这种蛊虫作用在人身上时的表现,李暮歌立刻就确认,是那位圣女给良嫔下的蛊。
  或许就在她托付六公主的那一天,蛊虫便被下在了良嫔身上, 母蛊的去处十分明显,在六公主身上。
  李暮歌让楼付二人将尸体缝合好,准备下葬,子蛊的尸体则被她收了起来,说是日后细查,实际上转头李暮歌就将子蛊烧了,然后将六公主的蛊虫拿来一只,替换了那子蛊。
  六公主的遗产都在李暮歌手里,六公主有一些还没养好的蛊虫,被放在那个隐蔽的小院里,李暮歌将一些虫子毁掉,留了几种认识的转移到文绮楼放着。
  知晓要给良嫔解剖后,李暮歌让人在从宫外运进来的丧葬用品里,放了文绮楼的糕点,顺便夹带私货,将一种专门害人的蛊虫尸体运了进来。
  良嫔几日前吐黑血,李暮歌就猜测她是中了蛊,联想到六公主死后良嫔才变成这副模样,她当时便很是怀疑,良嫔中了母子蛊。
  现在猜想成了现实,李暮歌将她此前做好的准备用上了,换了剖出来的虫子。
  子蛊留下来并没有任何作用,反倒容易让人查到当年六公主的身世有疑。
  李暮歌已经决定将黑锅都甩在南疆那群用蛊的家伙身上,又怎么会让自己和南疆人有所牵连。
  所以最安全的办法,便是替换蛊虫。
  虫子都长的差不多,楼付二人认不仔细,这让李暮歌能轻松换蛊。
  他们二人就算认得出来,为了自保,也不会多说,将宫廷里的秘密翻出来,对两位太医而言没有任何好处。
  当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李暮歌会尽量让楼付二人以后没有机会再看见“良嫔体内的蛊虫”,她会直接将蛊虫给皇帝。
  她不敢将子蛊拿给皇帝看,又不敢随便拿个虫子尸体糊弄,怕皇帝身边有懂巫蛊之术的能人,好在当虫子变成尸体后,再有能耐的蛊师也看不出来,那虫子活着的时候能不能害人。
  有关虫子的问题,到此截止,李暮歌忙活了几天,将良嫔送走,葬入宁家祖坟。
  春和宫附近彻底冷清了下来,李暮歌在宫外的长安公主府已经建了一小半,她干脆将能住的地方划出来,决定搬过去住了,其余没有建成的地方慢慢建便是。
  她说要出宫住,皇后和皇帝很快先后同意,两人都是持无所谓的态度,李暮歌爱住哪儿住哪儿。
  李暮歌出宫住还有一个原因,她要和自己的手下保持更加亲密的关系,在宫里,做事方方面面都不方便,束手束脚,远不如在宫外轻松。
  就是早朝要早起一会儿,一天早起还好,天天早起,李暮歌都想痛苦面具了。
  天还没亮,人就要起床,以前高三的时候都没这么拼!李暮歌之后每天早上进马车的时候,心里都在骂骂咧咧。
  现在的李暮歌还不知道之后的痛苦,她要在家守孝,良嫔头七之前,她不用上朝。
  所以李暮歌完全沉浸在搬出宫,终于可以躲开皇帝皇后的眼线做事的快乐里。
  因为良嫔死了,所以李暮歌要服孝,搬过来住的第一天,李暮歌不能设宴,她认识的人也不能来给她温锅,连饭都不能吃肉,要食素一个月。
  一个月已经算比较轻了,有些特别重规矩的世家,父母死了,要守孝三年,不能吃肉,不能穿锦衣华服,好像到庙里当了三年苦行僧。
  皇室在这方面的要求已经少许多了,李暮歌对吃素没什么抵触,因为她直接去万佛寺跟前的菩提居请了位大厨,菩提居的素菜真是一绝,半点儿不比其他菜味道差。
  吃了两天菩提居的素菜,李暮歌想起了带她发现美食的颜士玉,想着已经很多天没有见她,便将她喊了过来,一起品尝素食。
  距离良嫔下葬已经四日,头七都过了,她可以和友人相见,不会被言官弹劾举止不端,过于不孝之类的罪名。
  颜士玉见到李暮歌的时候,几日不见笑颜的脸上,终于露出些许笑意来。
  李暮歌见到颜士玉则是大吃一惊,直接问道:“你这几日晚上是去做什么了?连夜读书不成?”
  颜士玉眼底青黑一片,李暮歌觉得她能直接cos大熊猫了,不用画烟熏妆的那种。
  李暮歌是真吃惊,她第一次看见黑眼圈这么重的人!
  “唉,殿下这几日没有上朝不知道,朝堂上快乱成一锅粥了。”
  “那你趁热喝了吧。”
  李暮歌下意识接了一句,对上颜士玉震惊眼神的时候,她沉默了一下,小声说了一句:“抱歉,所以是发生什么了?”
  搬到新家住实在太快乐了,没忍住,体内的女大之魂熊熊燃烧,嘴比脑子快了。
  李暮歌心想这可不行,对于古代人来说,现代人的抽象还是有点儿太潮了,能把颜士玉这种小正经潮得风湿病犯咯。